2010年1月的日志
带三个表 @ 2010-01-31 1:58:59 分类: 挨个祸害
在深圳,遇一美女,确实是一位美女,不是尊称的那种美女。谈笑间,该美女像宋丹丹在春晚表白喜欢赵忠祥一样说:“我十分喜欢土摩托。”我闻听后颇感兴趣,因为土摩托是我一直想发出去的对象。能喜欢土摩托的人,那一定是很有勇气的人。
于是我说,你喜欢土摩托,土摩托不一定喜欢你,除非你具备如下条件:
一、你是一个具备逻辑的人,而且是实验室逻辑;
二、你不能喜欢下面任何一种事物:星座、属相、算命、易经、巫术等一切含有伪科学成分的东西;
三、你必须无条件接受土摩托热爱的一切,并且,你必须无条件放弃土摩托讨厌的一切;
四、你能忍受半年以上见不到土摩托的生活;
五、你要服用一种可以让女性不来月经的药物,因为这种遭天谴的药物是他们生命科学界发明的,据说是用来减轻女性每个月因生理问题而带来的痛苦;
如果你接受上述条件,我明天就把你带到北京见土摩托。女孩闻听,花颜失色:“我只是喜欢你文字里描述的那个土摩托。我只是喜欢他的《生命八卦》。要是这样,我还是喜欢老六吧,因为他说过:‘来搞我吧,我不在乎你的体味。’”老六的鼻窦炎怎么到现在还没好啊。
这时,旁边的一个拉拉说:“能让土摩托给我几片那个药吗?我想吃完变成男的。”
带三个表 @ 2010-01-29 23:39:57 分类: 闲扯
前些天没事看了一个电影,2D的,里面有个情节,马克·查普曼老师在图书馆里看到一本书,这本书曾经影响过他,再次看到,他立刻觉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了,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然后他到了纽约,在一个晚上,他在一家公寓楼前,冲着一个叫约翰·列侬的人开了几枪。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刺杀约翰·列侬》,查普曼老师在图书馆里看到的那本书叫《麦田里的守望者》。
据说这部电影里的很多独白和台词都是查普曼老师后来的供词,他想到刺杀列侬得那一刻,内心的独白就是:我要让这本书大卖。当时看到这里有点不明白,这本书跟他要刺杀列侬的动机有什么关系呢?后来明白了,《麦田里的守望者》把那种叛逆的东感觉写的很酷,很迷人。也就是说,一旦你受到这本书的影响,并且真的有机会想去表现这种酷的时候,会忍不住。
在查普曼老师的眼里,列侬是个很虚伪自私的人。这一点后来在列侬前妻辛西娅·列侬的传记里也得到证实。大概艺术家都很自私虚伪,只不过查普曼觉得列侬尤为过分一些。于是他产生了除暴安良的幻觉。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确是一本坏书,但它包装的很好,因为叛逆者东西谁身上都会存在,不会因为这个而被如何,比如它就不会被当成黄段子,因为它比黄段子更具有文学价值。你说如果有人把黄段子写的都跟《麦田里的守望者》一样,是不是会把某些人气死?
带三个表 @ 2010-01-29 14:45:30 分类: 闲扯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本特别适合在青春期的时候看的一本小说,早一点看会不明白,晚一点看会很遗憾。我正好是在青春期的尾巴看到了这本书,当时看的书不多,以为外国作家都这么写小说呢。
后来,知道他写的小说不多,他总是躲在一处,很多人试图接近他,但是都失望而归。塞林格是个活得住的人,想想吧,《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后,是多么受欢迎,就像《论语心得》那样,如果塞林格搞个签售活动,那一定比任何一个歌星签售还热闹,一定会有一万多人去捧场,然后塞林格可以上电视,谈他的创作心得,会成为媒体的宠儿。但是他没有这样,而是远离了媒体。在人成为名人之后,心中的防火墙都会坍塌一块,但是塞林格的防火墙坚固无比,比我们的GFW还要坚固。这叫境界。
还有一个人,叫唐·麦克莱恩,他写过一首歌叫《美国派》,后来老有人解读这首歌的歌词,总跟他打听到底写的什么意思,麦克莱恩死活不说,你越不说,他们就越感兴趣。关于《美国派》的分析文字可以弄成好几本书了,麦克莱恩愣是一个字也没说过。这叫境界。
我一直觉得,一旦一个人做出了一件什么事情,就算完成了,这事儿就跟他无关了。你看见天,那些削尖了脑袋想被人关注的人,其实挺孤独的,也挺没劲的。
带三个表 @ 2010-01-29 5:10:52 分类: 未分类

塞林格老师本周三去世了,这么大事,小强老师也不报一下。
贵国的媒体也没有报道,可见现在贵国互联网守望者力量之强大。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我看过的最好的长篇小说之一。
带三个表 @ 2010-01-28 3:24:54 分类: 挨个祸害
有一本杂志叫《天下美食》,那里美女如云,他们通过美女攻势搞定了包括土摩托在内的对吃毫无品味的人去写美食专栏,我更感兴趣的是,让那里的美女给我做T恤衫的模特。我是一个很容易被美女说动的人,但我始终没有给他们写一个字,有时候觉得挺对不住他们的,这说明我的的确确不会写关于吃方面的文字,即便有美女诱惑,我也写不出来。但我又是个很喜欢吃的人,不喜欢在吃方面对付。我可以在很多方面亏待自己,但不能在吃上面亏待自己。
插播一条广告:胡淑芬老师征集微型喜剧,有意者请前往。地址在这里。
比如这次去东北,我就很郁闷,到了东北就天天盼着回家,就是因为我不习惯东北菜。作为一个东北人,吃不惯东北菜,是不可饶恕的事情。但我对东北菜的接受仅仅局限在家里人做的,外面做的一律吃不下去。比如我喜欢我姥姥做的红烧肘子,炒土豆干,家里自己做的杀猪菜,甚至,粘豆包、黄面饼也喜欢自己家做的,以及各种生吃的蔬菜必须是自己家菜园子里种出来的,我才喜欢吃。
在沈阳,一哥们请我吃饭,问我想吃什么,我说,不是东北菜就行,于是我们决定吃日餐。去之前问陈晓卿老师:“沈阳哪家吉野家味道最好啊?”陈老师说:“沈阳北站那家。”于是我们专门去沈阳北站那家吉野家吃。确实挺好吃,五花肉长的泾渭分明的。
在美食写作方面,我还要向陈晓卿老师学习,平时饭局,陈老师都是含而不露,很少透露他写美食的心得,因为这东西可模仿性很高,一旦被人学会,天下都是陈晓卿了,劣币逐良币的道理陈老师很清楚,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写作,很容易让陈老师丢掉饭碗。所以,每当一道菜端上来,他会很热情地介绍,这道菜很好吃,至于怎么好吃,好吃的原理是什么,他从来不说。比如有一次,我跟他走在街上,他指着马路对面的肯德基说:“这家肯德基我还从来没吃过。”我好奇地问:“这家跟别的家有啥区别呢?”陈老师这时欲言又止,诡秘地笑了一笑。我明白了,然后就天天看他的博客,有一天他会写一篇《北京200家肯德基差异之研究》。
有一次饭局,陈老师一边介绍饭桌上的菜,一边说:“我吃过一家青海菜,非常好吃。”另一个对美食也毫无品味的老六说:“青海菜就是青岛菜和上海菜混搭在一起做的吧?”然后大家好奇,问:“这家青海菜在哪里?”陈老师拿出手机,翻腾了半天,找到饭馆的地址:“在东四北大街273号。”然后,陈老师看了看四周,便含而不露的介绍起这家青海菜:
“我第一次去吃是在一个月前,门脸不大,晚上去要早点,不然就没地方了,最近我又去了两次,改天我带你们去,真的特别好吃,跟新疆的吃法完全不一样。他们的洗手间设计得非常特别,男女指示标一般没有人能分得出来,十个人里有九个人会走错,有时候门口排着一队人,谁也不敢进去,我第一次去洗手间就走错了。洗手间是全木制的,据说里面的唐卡每块都价值一万元以上。里面的灯设计的也非常特别,它墙上四面都有镜子,你看每个镜子发现自己都不一样。据说他们这个设计都申请专利了。他们的手纸都是自己设计的,上面画的画,在不同的光线下图案一直在变……”
陈老师滔滔不绝介绍了有一刻钟这家青海菜洗手间的特色,说完后,大家都沉默了,桌子上的饭菜没有人再去动一筷子。饭局就这样结束了。
我算发现了,全世界写美食文章的人,都从来不写这吃的有多好吃,都是扯别的,有一个算一个。这就是美食家们写作的真谛。
今天在网上劝陈老师离开新浪微博,他抱怨说:“你的粉丝真的很讨厌,天天监督我,张嘴就来:你丫怎么还在这儿?”是的,全世界的人都看不惯陈老师在新浪写微博。不过现在好了,陈老师马上离开新浪了,去网易写微博。这是进入2010年之后我听到的唯一利好消息。所以,羞辱陈老师的博客至此也告一段落。
带三个表 @ 2010-01-28 1:19:21 分类: 闲扯
昨天下午,在朝外soho参加了贵刊几位同事的新书发布活动,为了推广一家蛋糕店的可口蛋糕,三联的几位记者决定出一套书。土摩托、孟静、曾焱、朱文轶四位老师出席,据说我们主编也想来参加这场推广蛋糕的活动,但是我们怕把推广活动变成选题会,就谢绝了他的请求。
参加完活动,我就放假了。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正月初七上班,我们都会处于放假状态。这期间除了被要求看一场春晚之外,其余都是自选动作。我28号去深圳,周五晚上上刘洋老师的节目。去之前,我问刘洋老师,要做什么准备吗?刘老师想了想说:“你先去洗个澡。”
然后,我们“以色列单反团”将聚会在海南三亚,商讨2010年行动问题。据悉,我们单反团里唯一一个用卡片相机的查查同学买了一款疑似单反的相机。
带三个表 @ 2010-01-26 23:50:24 分类: 闲扯
我把最近这期的三联封面贴出来,有人就说,我们抄的《第一财经》封面,并且有图有真相。客观地讲,我一直不喜欢三联的封面,从来就不喜欢,特别难看,但是我是三联的人,我不能公开说,不然我们主编又该骂我了。我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有时候三联的封面抠像的时候弄得跟皮影一样。就这个抠图技术,我现在弄得都非常逼真了。
好不容易这期三联的封面有点改进,又有人说我们抄袭。我上网查了一下,我发现,比起《第一财经》,我们抄的还不够。你看,我们这期东北大明星,其实抄的是《时代》周刊。一般一本杂志里面介绍的人一多,美编一犯懒,都容易设计成这样子,以前我看音乐杂志,发现《滚石》《Q》都是这路数,《时代》也这样,很难说这种布局的设计是谁抄谁。只能说这种设计是谁都能想到的,并且很容易。事实上,早在1998年,三联做北大的一期封面故事,就是这么拼出来的一堆图片,但我们能说是《时代》抄我们的吗?
第一财经比三联更有“创意”,你能说他们没有抄这个《时代》封面吗?我觉得他们没有抄《时代》封面,那只是偶合。但是如果他们的每一期封面设计风格跟这一本杂志的每一期都“巧合”,那我也不承认是抄袭,那是一个美编设计的。
我真希望三联的美编能多抄点别人的东西,这种古板的设计,都十多年了。虽然《第一财经》和Monocle杂志是一个美编设计的,但我还是挺喜欢他们的封面设计的。



这是该刊2010年的某一期

这是时代周刊2009年5月的某一期
带三个表 @ 2010-01-26 20:29:19 分类: T恤
T恤店试营业了一段时间,现在告一段落。这其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我们会慢慢解决,争取在正式营业之后能更加顺畅。
因为选在一个冬天开张,所遇到的问题都是平常遇不到的,而且在操作过程当中,我才发现,很多问题都不是之前能想到的。可能很多人觉得不就是把图案印在衣服上吗,有什么难度。这个动作没什么难度,但是,每个图案、每个颜色、每个尺码我都要备多少,之前难以估计。备多了万一卖不掉咋办,备少了,如果加印,又会耽误你收货时间。有些图案,比如心电图的,月之暗面的我们认为会很受欢迎,但是好像大家对这类题材的东西兴趣不大。其实它多有纪念意义啊,只有贵国才会有的。而有些,我们认为可能不太受欢迎,但是却卖得很好。
因为小本经营,所以我们不能备货太多,所以在发货问题上确实不能做到随时发货,所以极有可能让您随时发火,前段时间因为耽误发货导致您焦急不爽,我代表工厂的全体员工及专卖店的所有工作人员向您表示歉意,希望不影响您看春晚的心情。
由于工厂在本周开始过年放假,正月十五之后才能上班,所以这段时间不能加工,目前库存的成衣能发出去多少就发出去多少,如果出现缺货现象,只能等正月十五之后上班才能开工。如果你订的T恤出现暂时缺货,不用慌张,等央视大裤衩燃烧一周年纪念日之后,所有快递公司正常上班之后,我们会按部就班把货发给您。
当然,为了让你在本年度夏天能穿到更好玩的T恤,我们准备在开春推出第二批。本来,我们打算推出一个“情人节系列”,挑战你的勇气和胆量,但因为赶上过年放假,只能推后了。我们会在三月底推出第二批。反正你只要有情人的话,一见面都跟过节一样,也不在乎是哪一天,对不?
抽空去看了一下淘宝店里的评价,大多是好评,希望你们是发自内心的。谢谢。
另外,T恤衫图案一直会征集,欢迎投稿,图案发到teeeeshirt※gmail.com,希望有更多的设计者加盟进来。
最后祝大家过个好年,吃顿好饭,睡个好觉,穿件好玩的T恤。嗯哼。
带三个表 @ 2010-01-25 13:31:06 分类: 闲扯

我采访原大城市铁岭民间艺术团副团长乔杰,问他一个问题:东北为什么能出来那么多明星?答曰:东北人爱得色。作为一个东北人,我想了一下,还真是这么回事儿。这人一爱得色,表现欲就强了,表现欲一强可不就想去当演员当明星了吗。可是,东北人为啥这么爱得色呢?下期三联周刊会告诉你答案。
关于得色这个词,我从小就说,只知道其字面意思,就是喜欢瞎显摆的意思。不知道是否跟男人撒尿后的某个动作有关。或者它源于满语或女真语。
带三个表 @ 2010-01-24 4:09:31 分类: 闲扯
股沟磨机半天,又不走了,这让我很失望,话说得那么大,又反悔了,一点都不讲信用。真的,我连股沟的悼词都写好了。如果股沟真的一拍屁股就走,我真觉得够爷们,闹了半天,不过像老六伸出的一根兰花指:讨厌。这娇滴滴的样子,让我浑身肉麻。
其实从一开始我就认为,股沟走不了,要白头偕老,马勺肯定碰锅沿儿,天上下雨地上流,小两口打架热炕头嘛。这种民间恶习原来也适用跨国大公司,即便是年轻的创业者,也未能免俗。
好多人说,股沟在贵国的市场份额很小,只占他们利润的1%。操,从财务报表上看,这1%真的很少,少的让人尴尬,但它比在其他地方的40%还重要,有些东西不是数字能说明问题的。你看丫现在臊眉搭眼的样子,一点都不纯爷们儿。可见,这1%对他们其实是很重要的。
我不是任何互联网品牌的粉丝,对股沟没什么感情,对苹果、微软也没什么感情,我成长在没有电脑和互联网的年代,没这些东西一样做任何事情。当然,我这么说,一定会有很多人站起来说,你知道股沟给我们带来多少方便和自由吗,让我们知道多少东西吗?操,我还真没觉得。那是因为你在退化,需要根拐棍,知识和智慧从来不需要这类东西来帮助的。法国大革命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又怎么解释呢?你不能因为你依赖了某种东西就放弃对真理的追求,跟你们说你们也不懂。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股沟。当你的大脑逐渐退化成一块硬盘一条网线或者一坨前列腺的时候,给你什么都没用,纯属浪费。
股沟就是一纯娘们儿。
=======================
有人说,股沟从来就没想走,都是贵国的媒体造的谣。是的,贵国媒体在引用外电报道的时候从来都是移花接木。其实,股沟只是想跟贵国政府谈谈判,谈判的内容大家也都知道,就是与虎谋皮,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这样的谈判肯定会失败,连想都不用想。如果股沟失败了,他们会选择什么呢?撤退还是坚守?说贵国媒体造谣也好,说股沟抄作也好,说红客攻击也好,说意识形态也好,说价值观也好……把所有这些东西先放在一边,股沟这次是想谈判,这个谈判只有一个结果,贵国的态度一定是:这是个不可讨论的问题。我的看法是,谈判失败,股沟就该转身离去,不留下一片云彩,这是纯爷们儿;如果留下来,那不就是粉拳朝男人身上打一下,嘴里娇滴滴地说:“官人你好讨厌哦”,这是纯娘们儿。我很想听到埃里克·施密特嘴里说出一句:妈逼的,老子不跟你玩了!
带三个表 @ 2010-01-24 0:38:35 分类: 说书
我从来不专门给人推荐书的,好书都是自己看出来的,不是别人推荐出来的。只有那些脑袋生锈的人才整天看别人怎么推荐书。我在博客上介绍一些书,很多时候是想借题发挥,不见得适合你看。如果你不慎买了我介绍的书,后悔别找我,一定要回家问你爸妈。最近也一直没有写一些书评,主要是我没时间看书,把仅有的时间用来写小说,既然都开始写了,我不想半途而废,就是咬牙也要坚持下来,看看自己能写多长。我这人做事情没有长性,写小说可以磨练一下。
不过这本《论剽窃》我是一定要推荐给郭敬明老师的,当然也包括最近获得摄影金像奖的桑玉柱老师,包括“花儿”乐队的大张伟老师……总之,我要推荐给的老师太多了,比如正在写论文的大学生,准备评职称的大学老师以及我的同行老师。如果这些抄袭剽窃的老师们人手一本,估计这本书能变成高度畅销书。我认为,出版社应该免费向这些有前科的老师们赠送一本,作为扫盲工程搞个捐赠仪式啥的,多么公益行为啊,可以挽救多少不良老中青少年啊。
抄袭、剽窃是一种特别普遍现象,普遍到它眼瞅着就要变成一件很光荣的事情了。尤其是今天信息很泛滥,人们能掌握到的信息相对越来越少,这就给抄袭剽窃者提供了更大空间,反正你总是守在一个信息死角,更多的信息你是不知道的,所以抄袭剽窃的人胆子就越来越大。
由于抄袭剽窃在法律、道德上的惩罚相对是很轻的,尤其是作为一个个体,他干这种操蛋事儿的时候,本身投入的成本就不大,如果没有人揭发,不就赚了吗。如果东窗事发,也仅仅是相对轻微的处罚,而道德上的惩戒可以忽略不计,二十天后又是一条好汉。最主要的是,省时、省力、来钱快,何乐而不为呢。你看哪个人因为抄袭被罚得倾家荡产,出门如过街老鼠,没有。
《论剽窃》是美国著名法律专家理查德·波斯纳的作品,这哥们写的不少著作都在贵国出版了,比如《法官如何思考》、《资本主义的失败》、《性与理性》等,之前我介绍过一本他专门讽刺公共知识分子的《公共知识分子》的文章《知识分子如何变成知道分子》,这家伙写的东西通俗易懂,一针见血。
我发现,很多人对抄袭剽窃没有概念,我只要一说抄袭剽窃,一定会有相当数量的傻逼们站出来反驳我。那你看看这本书吧,我他妈都懒得搭理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