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豚终于紧随李宇春之后,也出了自己的专辑。至此,那些混出来的超女都以歌手的姿态出版了自己的专辑。总体来说,张海豚是所有不会唱歌的超女里面最会唱歌的,所有会唱歌的歌手里最像超女的。
大概是人们对她炫耀某种动物的发情声音的评论心有余悸,所以这次收敛了很多,不过,还能听得出来,她挥之不去的玛丽亚·凯利的阴魂不时地灵魂附体。这让我想起了十多年前一个菲律宾歌手雷金,她出道的时候被人冠的头衔是“亚洲的惠特尼”,不过人家唱的的确不错,即便没这个头衔,也无可挑剔。小时候,她爸爸为了让她练歌,总把她轰到海里面,雷金站在没到脖子的海水里练唱,你想想,那是什么肺活量。天赋是一方面,努力是一方面。现在有了卡拉OK,当然不用站在水里唱歌了,现在有了机器,当然不用真正创作了。总体来说,现在的歌基本上都没法听,张海豚这拨人就是在这个环境下的产物。
正如李宇春,她一定要唱一首某某人风格的歌曲,你想想,如果你是个作家,人家老说你写得像某某人,那不跟骂你没啥两样么。但是到了八十年代新一辈开始,以耻为荣反倒成了标准,甚至,干脆有人直接就抄人家的东西。他妈的,难怪要宣传八荣八耻,连底线的裤衩都快给扒光了。
那个人张嘴闭嘴就强调说要做自己,要展示自己的个性,结果她的口味实在不敢让人恭维,拣一些外国人的破烂就把自己个性了。同样,张海豚也好不到哪去,反正她们这帮人鹦鹉学舌还幻想着比人还会说话。豚豚的这张专辑里面一共10首歌,其中7首中文歌,剩下的是英文歌,这7首歌四平八稳的,没什么突出的,基本上可以通过这几首歌能检验出现在写中文歌的人水平。我记得当年流行邓丽君的时候,国内有一大批人模仿去写一些邓丽君感觉的歌曲,结果没一个人写得像。为什么呢?因为没有那样的生活。等好不容易学会了,又不流行邓丽君了。所以那段时间真正能让人印象深刻的歌曲都是很不邓丽君的。现在又是这样,都在模仿那些二逼或变种二逼风格的歌曲,但是都找不到门,估计等有一天找到了,又该流行三逼了。
那3首英文歌,听上去似乎更能发挥张海豚的特长,似乎只要说着洋文就很洋了。假如这种类型的歌曲让一个黑人(就是大街上随便拉过来一个黑姑娘)去唱,硬度能达到10的话,那么张海豚的硬度也就能到6。《Take it like a Man》几乎把她嗓音的单薄和对演唱技巧处理的缺陷展露无遗。我听的时候总担心她把嗓子喊破了。另外,豚豚唱歌和那谁家春春差不多,都缺乏表现力。一首歌的创作分三部分:词曲作者,编曲演奏者和演唱者。这帮跟着机器学出来的歌手,会一点技巧,但是没一句能唱到自己心里去,听着都干巴呲啦的。该他妈灵魂附体的时候却没魂了,不该灵魂附体的时候,所有意大利左后卫都出来了。
一般规律是,但凡找不到自己的人,总爱用自己的短处当长处用——这叫自暴其短。也不知道谁制作的这张专辑,听着好想好下了不少工夫,但是工夫都下得不是地方,大概是为了证明工夫在诗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