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贴的图片,好多显示不出来,不知道那个图片网站搞的什么鬼,还有很多图片想贴出来,谁知道还有没有更好的图片外链网站,第一,不会总出毛病,第二,没有流量限制,第三,不会经常被和谐,谢谢。
===========================
经人推荐,换了图片网站,这回都能看到了。但愿这个图片网站不会被弄趴下。
2009年9月的日志
且,你以为就谢霆锋会摆这个Pose吗?(摄于红原)
很久没有坐过早班航班了,据说近来检查特别眼而且特别繁琐,所以就早早到机场,其实跟平常没什么区别。无聊之中,便开始使用尼康28-70的镜头(据说这款镜头已经停产)试着拍一些东西。候机大厅空旷的就我和几个服务员,实在没什么拍的,就拍了这么一张。很像什么被开光的感觉。
在松潘,每天吃饭都会有一道菜,其实就是泡菜。当地人管这种泡菜叫“一夜情”,就是一晚上就把这种咸菜泡好了。后来在另一家餐厅吃饭,问服务员,有没有“一夜情”,就是一晚上泡好的泡菜。服务员说:“我们都是两三个小时泡好的。”于是问:那这种泡菜叫什么?答:“叫钟点房。”
今天获悉,通过我的博客给光明行救助白内障患者的捐款已经有6万元了,这实在出乎我的意料。有一个傻中之傻一个人就捐了5万元。谢谢你们这些傻子。希望有更多人加入进来。
26日,我去了一趟红原,去看一个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也在阿坝州,红原是一个很美的地方,但也是白内障发病率很高的地方。有大约400人患有白内障。白内障形成的原因有几方面:长期强烈紫外线环境生活;从小眼睛受过伤没有治好;先天性白内障;长期营养不良(多是贫困所致)。所以,在四川、西藏、青海很多地方,都是白内障多发区。希望能有机会去红原治疗那些病人。
另外,有人问,为什么有人得了白内障,但是不能做手术?是这样,做手术是一件很谨慎的事情,不仅是做白内障手术,做任何手术都应该注意:比如患有心脏病(心脏病手术除外),比如有传染病,都不能做手术,对白内障来说,不到时机成熟的时期,也不能做。这就是为什么要做排查的原因。
还有个说风凉话的人,说病人支付不起手术后眼药水的费用。我真希望你赶紧得白内障,给你做完手术你就知道了。但至少我可以确诊你得了心理白内障。
还有人说,300元就能做一个白内障手术。是的,理论上是可以的,这么说的人可以这样做做看,去贫困地区试试。事实上,这一千元包括了很多费用和一些手术必须的耗费材料的费用(比如手术时需要的各种药品、一次性用具以及术后所需的各种药品的费用),还有,在医院检查的费用,病人及家属吃住交通费用,都包含在内。因为在很多落后地区,病人甚至能拿不出治病时的食宿交通费用,你就算免费给他治疗,他也没能力支付这笔费用,所以干脆不来(有些人离手术的医院有好几百公里远)。在城市生活的人,有时候你想得太简单了。
还有人说,一看到红十字就不想捐款了。其实你压根就没想捐款。中国的慈善机构也必须有一个挂靠的单位,不然会变得更乱。但是这些民间慈善机构是有权支配自己募捐来的欠款的,至少深圳国际商会是有这个权利的。专款专用,捐款的人随时可以监督。谢谢那些站着说话腰椎间盘不突出的人。
还有人问,为什么要一次捐助一千元?我之前解释了,因为统计起来太麻烦。另外,这世界上总有一些傻逼,干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深圳国际商会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在汶川地震的时候,有人向他们捐款,捐了一千元,但是分十次,每次都要开一张发票,成心捣乱的大有人在,明明是做件好事,但非要用猥琐的方式做出来。所以,一方面是为了能让每个人的捐款都可以以复明一只眼睛为单位,另外也是为了避免捣乱的人。
还有人对抵税问题有微词,这一点我不多说了,慢慢你会明白的。
昨天介绍这次光明行的事情,今天有不少同学发邮件问,怎么捐助,怎么做志愿者。这里简要回答一下:
一、如果想向光明行基金捐款,可以将款项汇至如下:
开户名称:红十字扶贫开发服务中心
开户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北京东城支行
账号:11009126772301
汇款时请注明红十字光明扶贫基金专用
这里请大家放心,你所捐助的“光明扶贫基金专用”的钱不会被红十字挪作他用。
二、另外,捐助款项从1000元起捐,因为一方面1000元可以让一只眼睛复明,另一方面,如果太零散的钱他们统计起来也非常麻烦。
三、怎么做志愿者?一般情况是这样的,只要你捐助了1000元,就会有机会做志愿者。但是光明行每年大概有三四次行动(每次从前期准备工作到筛查需要很长时间),每次大约有30人左右,除了医生和一些专业人员之外,邀请参与的新志愿者每次不能超过4个,毕竟它还是需要更熟练的人。捐款多者会优先考虑,这一点想必大家都能理解。我也在跟深圳国际商会的负责人商量,下次光明行,争取我组一个四人团体,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
四、如果你捐助了一笔费用,请一定要向这个邮箱发送一封邮件:terrichan@126.com,邮件中注明自己的姓名、地址、联系电话。以便跟你联系。
五、还有人问,如果向他们捐钱,可否抵税?答案是可以。
9月23日,我到四川松潘参加一个“光明行”的慈善活动。这事是由深圳国际商会组织的,光明行的内容是给白内障的患者做手术,让他们恢复光明,这次在松潘县,计划给150位患者做手术,经过筛查,最后给121位患者做了复明手术。
这次松潘的光明行活动,全国各地一共来了三十多人,有医生和志愿者,医生来自大庆、长沙、郑州、深圳和成都,他们在自己的医院都是做眼科手术的“一把刀”,绝对不会有“二把刀”。
我23日从北京飞成都,在成都机场与来自各地的医生和志愿者汇合,然后坐飞机去九黄,然后再坐半个小时的车,就到了松潘县。松潘县是座古城,夹在两山之间,很漂亮。这次光明行,主要集中在阿坝自治州范围内,包括若尔盖、九寨沟、松潘境内的白内障患者,我们原计划做150例手术,24号做80例,25号做70例。但是最初事情进展的很不顺利,开始患者在医院排队检查的时候出现了一点混乱,结果手术在接近中午的时候才开始,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才做了十几例手术,本来开始就晚,头一天晚上安装医疗设备的时候,发现一台显微镜在飞机托运的时候镜头摔坏了,看来,即便你在托运包装箱上贴上易碎的标志也没有用,有人会问,干嘛不拿上飞机,你真聪明,要是能拿得动就拿上去了,托运还超重呢。一台显微镜有好几十万,就这样废了。本来可以三台机器同时开工,只能两台机器。中间还出现断电,耽误了不少时间。
第二天手术又出了点问题,带来的人工晶体有很多度数不对,必须调换,最近的就是从成都调运过来,否则手术无法进行。因为只有在做手术前检查的时候才能知道患者该用什么度数的晶体。但是厂家只能保证通过飞机货运过来,这样的话,至少要耽误六个小时,最后还是阿坝州宣传部长出面,搞定了这件事,下午一点钟,从成都运来的晶体用到了患者身上。
24日下午,手术相对就比较顺利了,到吃晚饭的时候,做了五十多例手术。到半夜十二点的时候,按计划完成了任务。
可能有人对白内障手术不太了解,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手术,比阑尾炎和包皮切割手术简单多了,我看了一会儿觉得自己都会做了。我在手术室里用手机的秒表算了一下,一个手术的时间是5分多钟,慢一点的也就十分钟。
也可能有很多人不清楚白内障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我更相信很多人是患有心理白内障而不是生理上的白内障。如果你的家里有老人,且患上了白内障,你大概就了解一些,如果到医院做手术,也很简单,十分钟就搞定了,但是要花上五六千块钱。这么高的门槛,让经济落后地区的白内障患者做复明手术就变成了奢求。所以才会有光明行这样的公益行动。另外,并不是所有医院都具备白内障手术条件,虽然这是个很简单的手术,但是它对医疗设备的需求很高,白内障的发病率并不是很高,一个县级医院不太会为少数患者购置昂贵的医疗设备,所以就造成落后地区的人一旦患了白内障,只能失去光明。
阿坝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以藏、羌、回、汉民族为主,汉族在这里是少数民族。前来治病的患者中,多数是藏族,他们大都六七十岁,很多人不会讲汉语,有些必要的交代和注意事项都得由家属翻译,但是这些老者,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有些患者下了手术台,就激动地哭了,因为在取出白内障晶体的瞬间,他们就看到了光亮。但是做完手术不能哭,负责搀扶的志愿者不断喊:“不要哭,不要哭。”
松潘县医院很简陋,我记得我小时候去的县城医院都比现在的松潘医院条件好。这么说吧,手术室在四楼,空间很小,七八十人根本放不下,加上陪同的亲属,最多的时候接近150人,不仅屋子里没有地方坐,外面的阳台也没有地方可坐,这些人都是头一天从松潘地区过来的,早上七点多钟就起床,有些人要一直等上半天。一个年轻力壮的人,这么站上半天也够受的,想想这些六七十岁的老人,腿脚不方便,他们身体上承受的痛苦可想而知。但每次我向外面望,看到的是他们那种期盼的神情,即便失去了光明,也能看出他们眼睛里流露出对光明渴望的神情。
我这次主要以拍照为主,拍完之后可以做一些比较简单的工作,比如从手术室里接病人,还有就是病人进手术室之前给他们上麻药,虽然做的事情不太重要,但是很开心。到了晚上,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说:“脚快疼死了。”反正我都麻木了,觉不出疼,只有回到宾馆,真正放松下来才他妈疼得要命。在这里工作一天,比我在北京一个星期的劳动量还大。可是这样的疼的机会平时都没有。有时候的确该让自己锻炼一下。
很多人都是参加过好几次的志愿者,他们总是很关心地问我:“感觉怎么样?”我总说:“挺好。”这种事儿平时没有机会做,就当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这里需要说说参加光明行的医生,他们如果不参加这样的行动,在自己的医院工作是很悠闲的,如果他们出来,第一没有什么钱,都是自费;第二只能请假,让其他医生代他们上班,然后他们回去后还要带别的医生上班。很多医生就是利用自己的假期参加这样的事情。里里外外,医生的收入损失有多少都能算出来。如果这些医生平时在医院做手术,一天最多能做十几个,但是在这里,只要当天的数字没有完成,就不能下手术台。工作强度相当大。来自郑州眼科医院的王慧敏医生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她在手术台上工作的时间每天都超过十个小时,工作间歇她出来,有志愿者帮助给她按摩。还有深圳眼科医院的姚晓明博士,他第一天由于是在脱不开身,只能第二天从深圳飞过来,在去机场的路上他发短信过来:“不要都做完,给我留二十个。”大家都叫他姚疯子,晚上他从飞机上下来,直奔医院,十点多钟,他就进了手术室,一直把当天的手术全部做完,已经午夜零点。姚晓明是个很传奇的人物,跟姚明一样传奇,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他做白内障手术的记录是2分06秒钟做一个,他的动作相当麻利,甚至只用一个手术刀就可以把所有事情搞定。他做手术的时候,我在旁边看,跟传说中的庖丁解牛一样。而且此人说话风趣幽默,用北京话讲就是特别贫。有他在,总会有笑声。手术结束后出来,他拿着两件一摸一样的志愿者服装,问屋子里的护士:“你们帮我闻闻,哪件衣服上有我身上的味道,我怎么搞不清哪件是我的了?”出门的时候,当地县领导给他准备了一辆车,因为晚上雨下得很大,姚博士挥挥手,说:“不远,我走回去就行了。”反正我走回去后发现摄影包都湿透了,尼康D300已经变成了D3000。
你说这些医生跟别人比有多高的境界,我倒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他们真的是把救死扶伤当成一件事来做的。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他们分内的事情。
给每一个患者做白内障手术,成本大约在一千块钱左右,那为什么在大医院做这个手术要五六千块钱呢?倒不是医院黑你,而是成本就在这里。光明行每次出去都要带上几吨重的医疗设备,相当于一个移动的医院。医生和志愿者没有任何费用,这节省了一批开支,另外,患者在当地医院做例行检查所支付的费用都由这个公益组织负责,所有这些费用加在一起,每个患者治疗的费用大约在一千多块钱左右。但是,医疗设备需要的成本是很高的,一只手术刀,只能做几次手术就钝了,必须扔掉。而这样的手术刀一只就接近一千元,便宜点的也有几百元。还有显微镜,这次损坏的价值十几万元,如果是进口的要二十几万。
中国每年所有能做复明手术的医院加在一起能让四十多万人复明,而中国每年新增失明人口也有四十多万。这等于,不管医院怎么忙活,中国仍然保持相当大一部分固定失明人口,这些人可能最终再也见不到光明了。而因白内障造成的失明又占了最大比例。尤其是落后地区,因贫致盲和因盲致贫现象很大程度上无法改变,就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为了解决这些人的复明问题,就需要全社会来一起努力,能做到哪一步就做到哪一步,能让一个人复明,就让一个人复明。所以,很多公益组织加入进来,很多医生加入进来。也许在总体上他们只能点燃一点微弱的光亮,但是对于那些因救助而复明的人来说,就是彻底的光亮。因此,这些公益组织需要全社会的帮助。在这次松潘光明行的队伍当中,很多志愿者他们也是资助者,经常十万八万地捐助,但是要更多人复明,仅仅是他们这些资金还远远不够。深圳国际商会每年都要组织几次光明行活动,他们去过内蒙、安徽、云南、福建,还有很多地方要去。除此之外,他们还有自闭儿童援助项目,都在同时进行。
写到这里,我就是想吆喝一下,如果您属于人傻钱多心善一族,不妨做一个援助者,能奉献多少就奉献多少,你能给别人带来光明,你内心也一定透亮。如果您有此意,我可以做个拉皮条的。可以先给我发邮件,dundee@126.com。我会及时与他们联系。
这次光明行,拍了一些照片,为了能让大家对这件事和对白内障有个了解,别害怕,我看着都不害怕。下面是看图说话。
医生和志愿者在安装设备。
启动仪式上。
第一位患者被带进手术室。
志愿者在给患者术前滴散瞳药水。
我为了能进入手术室拍照,也必须从头到脚全副武装。
这位是来自大庆眼科医院的美女主刀。
郑州眼科医院的王慧敏大夫。
第一位患者走出手术室。
这位奶奶出来后兴奋地哭了。
手术刀。
已经有四位患者出来了。
没有摘除白内障(左)与摘除白内障(右)对比。
取出来的这个晶体就是白内障。
然后再将一片人工晶体(类似隐形眼镜)植入眼内,患者就能看见了。
姚晓明大夫。
这位来自成都康桥眼科医院的主刀如果摘下口罩,你发现他原来是淘宝网的马云。
午饭。
松潘县医院的医疗条件的确不好,这是窗户。有从松潘出来的大款可以考虑资助一下。
第二天复查,从这一刻起,他就看到光明了。
姚晓明博士在给患者做检查。
第121位患者,也是最后一位患者从手术室里走出来。
每一位患者出来后都把身上的序号标签贴在这上面……
克里斯•安德森老师最近出版了一本书叫《免费》。在此之前他还出了一本书叫《长尾理论》,这本书我没看过,倒是有一些装着自己有学问的人老跟我说这四个字,其实跟马太效应差不多。只是一个是数字时代的说法,一个是非数字时代的说法。把长尾理论换一个角度看一下,就是过去的马太效应。说的通俗明白一点,让更多有知识没文化的人都能懂的说法就是——一个是男上位,一个是女上位。不管谁上位,目的都是一个——为了爽。长尾理论和马太效应也都有一个目的——利益。可能是我理解的窄了点,没关系,我只是为了说明我要说的问题而已,如果您觉得和您的观点不一样,一边呆着去,用不着跟我辩论。
安德森老师说当初写《长尾理论》的时候有些东西还没搞明白,就续写了一本《免费》。其实丫在写《长尾理论》这本书的时候,我早就按照他《免费》在实践了,这东西没什么稀奇的,我原来写过一篇《羊毛出在狗身上》,道理跟安德森老师的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的书说的一样,只是他老人家更系统地总结了在数字时代消费与利益的关系而已,我没那个水平,所以写不到像他这样的高度,只看明白了那么一点。事实证明,只要明白这个道理,谁都可以免费,然后收费。当然,我免费让人看我博客和免费看我的DV,人们只不过看到了表面,一般的理解是,我写博客是因为我闲着没事,或者想出书挣钱。书我出了两本,挣的钱还没有我在三联的几个月工资多,像我这样的靠出书挣钱是不可能的。那我为什么写博客?你慢慢猜吧。我拍DV,更多人认为我是想当导演,不带这么侮辱人的,你丫才导演呢。大概人们都看到了这些表面现象,而忽视了我是一个从事媒体工作的人,我明白媒体意味着什么,这就是我坚持做一些免费的事情的原因。好心人都在劝我去挣大钱,觉得我有这个实力,还给我估计了价值,说我值多少钱,操,那我干脆上市算了。我没那么多的野心,更主要的是,我没有任何商业头脑,道理都明白,但是不是那块料。但这几年的经历让我明白了很多,看《免费》常常让我偷着乐。
插播一条广告:
我9月28日路过成都,呆两天,有哪些同学没事想攒个饭局,大家聚一聚。报名可以发到我的邮箱。邮箱是dundee@126.com。注明是想张罗还是就参加饭局。
“写博客的目的是为了挣钱。”每一个写博客的人都该把这句话当成座右铭,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你就一定能挣钱。安德森老师在《免费》里面举了很多生动和启发性的例子,如果人们都明白这些道理,都能挣大钱。只是人们向来不相信这些偶尔为之的免费带来的收费(商业利益),不符合经济规律,如果大家都去免费了,谁来挣钱呢?废话,我不是说了吗,羊毛出在狗身上啊,你养条狗啊。
当然,养狗只是一种收益方式,安德森老师总结出不少经验,你们们琢磨吧,我懒得告诉你,挣钱的事我还给你说的那么明白,我直接给你钱算了。
说点跟免费有关但又不是很相关的题外话。我老收到这样的邮件,歌词大意是:王老师啊,你看我都20来岁了,还没有像韩寒那样有名,我可痛苦了,你说我怎么才能成名呢?怎么才能挣大钱呢?再过几年我就老了,比我年轻的人该出来混了,就没我的位置了。
操,何止没你的位置,我的位置早就没了,跟你比我不得跳楼?上面这类论调我一点没夸张,确实现实中有一些整天如火锅上的蚂蚁一样的人,怨天尤人地不知所措,说的不客气一点,找个坑把自己埋了算了。
还有一种人,整天盼者自己能成功,能挣钱,殚精竭液地钻营,这样也有成功的,但总是少数,咋办呢?还得找个坑把自己埋了。甚至,在过去,我接触比较多的人,就是一些音乐青年,录一盘磁带,问我能不能推荐给一些唱片公司和制作人。我常常劝他们,这就跟盲人找瞎子领路一样,他们除了给你带沟里之外,估计也不会把你怎么样。人家不服,说你看王小峰出了唱片当了歌星就很受欢迎,走穴挣好多钱呢,还能上春晚……我想也是,这些人都是看到了王小峰的结果,自然想象着自己跟王小峰一样能出唱片走穴,卖上三百万张唱片,走路都像螃蟹一样。妈逼的,这种感受我也想要。可问题是,这些人只看到了A到B之间的直线距离,不知道人生的路是曲曲弯弯。如果您的路老是笔直的,我担心您的心电图也是笔直的。13年前,我劝一个哥们,你就别硬挺着去唱歌了,先给别人写点歌,少挣点钱,然后慢慢混出名气,会有一帮傻逼追着你出唱片。这哥们不听,心气颇高,一定要一步到位,希望我第二天一睁眼就看到丫成了歌星了,两步到位对丫来说都是对生命的浪费。结果浪费了好几年生命,一事无成,如今不知去向。我觉得丫就是没看过《免费》的后果。你看看陈绮贞,就是《免费》很好的实践者,记住,你不仅要把免费原理看懂,还要把人生道理看懂,沉得住气,胜利都属于你。
《免费》不光讲了商业道理,也讲了人生道理,但前提是你得先看出人生的道理在哪里。不然你看八百遍也没用。
如果你想成功,要记住这几个道理:
一、成功的路不止一条;
二、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三、学会沉默;
四、把你的才智当作诱饵;
五、不要计较一城一地得失;
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七、想想围棋的道理,走一步之前必须想到第十步;
八、别急着看到结果。
得,我一竿子把您支到3000年去了。
以上这些话你太熟悉了吧,你压根没当回事吧,但是安德森老师就当回事了。这就是你为什么碌碌无为,安德森是《连线》杂志主编,并且出了好几本书的原因。那些想一口吃成个胖子的人,还是打肿脸充胖子吧。
T恤衫快出来了。所以就要找几个模特街拍。征集两男两女。
要求如下:
人在北京。愿意将自己的形象(包括面部形象)放在我们将来的淘宝店内做产品模特。
男士:身高180-185左右,面色健康,面部无明显缺陷,身材匀称,不胖不瘦,结实健壮,不一定是小白脸帅哥类型的,但要长得有点个性,长发、短发、光头是否有胡子无所谓,年龄在21-28岁之间。
女士:身高165-170之间,面色健康,肤色较好(黑白皆可),面部无明显缺陷,身材匀称,尽量苗条(A-C杯之间,D杯以上者免谈),不一定是美女,但要长得有点个性,长发、短发、光头是否有胡子无所谓,年龄在19-25岁之间。
如果确定,会通知某一天街拍,如果赶上饭点会管饭,没有费用,会赠送T恤衫两件作纪念性酬谢。有愿意者报名呗。
邮件发到wangxiaofeng@lifeweek.com.cn,注明“街拍报名”。
邮件内容包括:
一、简单的自我介绍:注明身高体重年龄。
二、清晰的近身照、全身照(不要穿羽绒服),不要戴帽子和墨镜,正脸,侧脸免谈。图片大小控制在500K-1000K左右。
三、联系电话。
四、发邮件之前先征得父母、男(女)朋友、老公(老婆)的同意。
近日博客服务器很不稳定,常常在晚上出现一些错误无法登录。天冷天热人容易感冒,服务器亦然。过几天换了季就好了。
“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大多数人看到这两句话都知道,这一定是有谁在恶搞岳飞老师的歌词。但也有少数人能马上明白,这不是恶搞,而是正搞,不仅正搞,而且搞进了《四库全书》。清人修订《四库》不如说是羞辱《四库》,很多不利于他们统治的话都被删掉了。幸好,这首词流传千古,在他们修订之前,已经传开了。但是改也得改出个道理,“飞食”是什么意思?好多人又不知道,其实就是指可食的飞禽。可是饿了就打野鸡、抓野鸭吃,跟现在吃生猛海鲜一样,差不多都是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似乎生活挺好的,一点感觉不到岳飞满腔的耻恨,那你说岳飞老师干嘛还怒发冲冠,仰天长啸个毛啊?可能在那个年代,人们的美食观念跟现在不同,吃大米白面才象征有身份,吃飞禽走兽象征野蛮未开化,至少在清朝以前,人们对野生动物的理解还是这个样子,不像现在,都不吃家里养的。有钱人都这样,对家里养的都没兴趣——从老婆到猪肉。当然,“飞食”在这里指的是体积小的鸟,估计仅仅能改善口味但填不饱肚子。如果岳飞老师知道《四库全书》里面给改成这操性,不用秦桧莫须有,丫直接就找根绳子自挂东南枝了。
过去科技不太发达,杀人埋尸体要一锹一锹来,比如《四库》就修改了好多年,动用了好多人,结果也没什么效果,清帝国该灭亡还是灭亡了。有时候我总觉得人类是由鸵鸟进化来的,土摩托一定说没有科学依据,可你看人有时候用最幼稚的鸵鸟躲藏法来掩盖自己,一定带有鸵鸟的基因。
我在百度知道里查找“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居然有解释,扬扬洒洒解释了一大堆。你看,网络还是管用的。我又想起了当年崔健老师出版《无能的力量》,里面有首歌叫《混子》,其中有这么一句歌词:“瞧你丫那德行,怎么变成了这样儿了?”唱片封面印的是“瞧你呀 那德性”,中间还喘了口气(要是记在简谱上就是会有一个“0”),但是听崔健唱就是“瞧你丫那德行”。很显然,这是为了通过审查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大家都心知肚明,睁只眼闭只眼,就过去了。类似这样的瞒天过海的事情现在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于是我又到网上查了一下,发现网上保留的是“瞧你丫那德行,怎么变成了这样儿了?”你看,还是网络靠得住吧。
现在很多人依赖网络写作,比如我的文字就经常被人拿去当成自己的作品贴出来发表。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有一些人之前存储了一些知识,半瓶子墨水,有了网络,可以把另一半灌满。一般你不会怀疑他用的是股沟写作方式,更相信是这人确实知识渊博。哪里来的渊博,无非是效率高了一点罢了。但网络写作暗含着两种危险,一是容易让人变得越来越成为信息依赖者,查找信息本身没错,错的是它太容易被查到了,省略了思考。二是网络信息错误实际上比印刷文本要多出去几十倍,而且无人来纠正。这些错误信息通过网络再传给更多人,那又会变成什么了呢?我想象着,在万恶的旧社会,没有纸,没有活字印刷,人们只能把文字记录在竹简或者羊皮上,对于没有条件书写的人,只能通过口耳相传,于是就有了传说和民间文学。如今有了最好的文本记录条件,可原始的民间文学的记录特征并没有消失,那就是没有人会在乎其中的准确性,甚至,我到维基百科全书上编写一个词条,通篇都是虚构的,也照样会有人相信,就像我经常在博客上虚构一些文字,总会有人信以为真一样——尤其它是以严肃的面孔出现。
可以这么说,任何一段曾经印刷在书上的文字,如果被变成网络文本,它一定会有错,文章开头我举的两个例子,那不过是个别现象。前几天写稿子,要引用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在网上遍地都是,拿过来用就行了,我让实习生校对,校对完给我,但是我就不踏实,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不到2000字竟然有二十多个错,至少按出版标准来说是不合格的。实习生很认真,直说抱歉。我告诉实习生,不用紧张,因为你从上小学到大学,没有一个老师会专门告诉你如何校对文字的。我带过十多个实习生,都有这样的问题,这足以说明语文教学里面都忽视了标准化教育,尤其是汉字的使用,一不小心就能写错。然后我告诉实习生,不要相信网络,就像不要相信中奖的短信一样。
当然,大多数人不会像我们这些从事文字工作的人小心谨慎,甚至我自己在写博客的时候也是从来不讲究,看出来有错也懒得去改。所以我们都是谬误的制造者、接受者、传播者、继承者。以前我出过两本博客书,有人对比的话,会知道我都改过什么,大概我还保留非数字时代的文本情节,那就是不允许它有错。比起纸文本,我对网络文本放任得多了,其实很不好。这反过来让我对网络文本心存芥蒂。
正如我从来不把维基百科当成参阅标准一样,因为里面的错误多得令人脸红得发紫。当维基出现的时候,人们欢呼这种民间的权威文本的力量,实际上,它不过是一些知道分子通过搜索引擎整理出的貌似严谨的文字。人们都喜欢方便、快速,尤其对贵国人来说,这东西打破了以前固有的辞书由保守的权威机构编写的规则,很多权威机构不齿或不会收录进去的词条,都可以在维基百科上查到。然而这些知识给人提供的是一种新的局限和偏见,你以为你有判断力吗?维基的魅力在于“自由、免费”,这两个词在英文里都是一个词,也是贵国人最喜欢的。俗语说:便宜没好货。傻子才信任这类东西。比如,在正规的百科全书里一般不会出现“英国总理”,但在维基百科上就会出现,即便“首相”这个职务无论从权力大小和英文表达跟“总理”都一样。再比如,“猫王”的词条,且不说内容是否全面,仅他的名字在词条中就有三四种写法,就会让我鄙视。
写到这里,会有很多依靠网络吸取营养的人感到不爽,抬杠的人会抬着棺材出来杠头:有本事你别上网啊。这句话跟傻逼常说的“有本事你别删我留言”一样。我不删你留言难道扇你嘴巴?还有人会说:“你较什么真啊?”我的回答是:叫你妈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