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联想

珍爱生命,远离博客

2011年10月的日志

带三个表 @ 2011-10-30 22:44:27 分类: 闲扯

以下是答昆明《都市时报》记者的提问。能不能发表我不介意,毕竟伍皓同志是贵省的宣传副部长。谢谢这位记者。

你最近都在忙什么?你和老罗怎么都爱拍DV?
——我最近没忙什么,入冬了,按照动物的传统生活习惯,该准备冬眠了,所以我忙的事情也少了。喜欢拍DV的人有很多,只是你只知道我和老罗。

你觉得自己已经活的很通透了?还是觉得仍然在不断的领悟中?
——我不是神仙。

你经常说话语气很冲,不像很多人那样对自己的粉丝友好。你是怎么看待粉丝现象的?
——这个话题我以前说过很多次,本来谁都不欠谁,但粉丝们老有种失身后想让人负责的绑架心态,像一群额头上写着“怨妇”字样的苍蝇嗡嗡嗡。在他们面前我不会很虚伪地说“我爱你们”这类瞎话。

关于如何沟通的问题。有时候基本上不可能指望网络上两方观点相左的人碰到一起时能够有理有据的沟通,都是相互讥讽、谩骂等。您怎么看这种价值多元又无法沟通的现象?
——他人即地狱。本质上人们并没有沟通欲望,而是有征服欲望,即使是沟通也是为了征服。

您如何评价当下公共知识分子、精英知识分子在引导公众走向理性探讨所起的作用?
——公共知识分子、精英知识分子目前是娱乐圈之外的一种新兴的艺人群体。

如何看待大陆青年总是期望年轻时出现人生导师的现象?
——从春秋战国的时候就有这种现象了,孔子带那么多徒弟就证明了这是有传统的,且源远流长。只是今天的信息交流工具让我们时刻都能感受到这种供需关系而已。

你对当下中国,你最担心的是什么?
——我什么都不担心,比如地震、瘟疫、经济危机……我都不担心,因为最终会有人开会宣布:“我们取得全面的胜利。”

老罗拍的《小马》,很多人都说拍得比你的好。你介意不?
——我为什么会介意一个把萝卜和馒头放在一起比较的傻瓜呢。

对于当下的你来说,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我不想意义,只想意淫。

能评价一下你供职的三联么?
——一个解决我温饱且眼看着几乎可能大概也许会让我奔向小康的单位。

你觉得中国有可能出《纽约客》这样的杂志么?
——请问《纽约客》是在哪个国家、什么环境、什么制度下出现的杂志?

带三个表 @ 2011-10-29 9:19:19 分类: 闲扯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在写明年的DV剧本,事实上我认为已经写完了。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我马上把前15场戏删掉了6场,甚至,我认为还可再删掉6场戏。虽然我认为这6场戏当中有很多包袱和笑点,想象着观众看了之后会喷饭,但我还是咬牙删掉了,因为我犯了“交代背景”的错误。

这本书就是教人如何编剧的入门教材。对比这本书,我庆幸自己某些方面无师自通(详见下文),同时也为自己犯下作者说的“常见编剧错误”感到脸红。哦,原来剧本不该这么写。作者列举出了100个常见的编剧错误,我至少在99个错误里出现过。

《你的剧本逊毙了》是美国编剧威廉·M·埃克斯写的一本关于如何给好莱坞制片人让他们看下去剧本的建议,编剧是一门很好的差事,在美国至少一个成功的剧本可以让他五六年内衣食无忧,所以想成为编剧的人趋之若鹜。“这儿有大把的钞票等着你赚,你唯一的竞争者就是白痴。严守秘密,别让其他人都知道了。”这是《公民凯恩》编剧曼凯维茨给《乱世佳人》编剧本·赫特拍的电报的内容。但对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来说,想拿到一张剧本买卖合同比登天还难。

人们总说好莱坞电影太模式化。的确,编剧是一个工业标准,不管是美国电影还是欧洲电影,这是最基本常识。或者,看完这本书你去电影院里看电影,正好在放一部国产电影,看完之后你就能变成一个专业影评人。只要你随时能从国产电影里发现一些编剧的最基本问题,就意味眼下所谓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扯淡。

埃克斯的文笔确实了得,语言精彩,感觉就像台词一样。一般关于编剧写作的书,都是从正面角度告诉你怎么写,但是没有编剧基础和经验的人往往忽视了自己容易犯的错误,所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你的剧本逊毙了》恰好从反面告诉你如何写好一个剧本。从一个结果出发去判断,往往容易犯下“以我为主”的错误,其实不仅是编剧,在网上留言也如此。

看完这本书我想起了一件事,前段时间我收到一封邮件,是中国传媒大学的一个学生写来的,他给我传过来一篇小说,本来,我好奇他小说写的是什么——我一向很尊重写字的人的劳动,但是当我打开文件之后,我决定不看了,因为这位同学提出了很多要求,比方说法律权益方面,比方说如何阅读他的小说,比方说他的小说有多么精彩……他犯了天大大大大大的忌讳。我接下来干的一件事就是把他的邮件从邮箱里删掉。

所以,当我看到埃克斯在第92条写道:“你在询问函里提了愚蠢要求。”我想到我删掉那封邮件的举动是多么正确。我前面说100个错误我犯了99个错误,唯一没有出现的就是这次,可惜与编剧无关。在这一点,我是多么的无师自通啊。伊丽莎白·艾什利说过:“没人像新手那样傲慢自大。”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你六哥说的那句话:您,又把自己当人了。所以,请这位同学把这本书翻到第287页……

记住,永远不要提醒你的读者你写的那堆垃圾里到处是金子。

顺便说一句,这本书的封面逊毙了。用了一张剧照,但是这位“老师”没有在讲编剧,而是在讲摇滚历史。责任编辑好像有点倒乌龙的意思。

带三个表 @ 2011-10-26 2:32:35 分类: 挨个祸害

我今天晚上去保利剧院看了著名非曲艺表演艺术家罗永浩老师的单口相声音乐会。这场由西门子公司赞助的名为“罗西门专场”的演出非常成功。

之前罗老师说,他的朋友必须买票入场,否则绝交。我去了之后大概数了一下,他的朋友基本上没来几个,我倒要看看罗老师如何兑现自己的扬言,会是像对待西门子冰箱那样对待他这些朋友吗?我猜,就像他不会砸冰箱一样,他不会跟这些人绝交的。

之前,我给罗老师发短信:如果要我买票,我立刻绝交。我都二十多年没买过票了。罗老师说:我买单。我说:你买单我也绝交。总之:绝交。这绝交跟绝经不一样,一旦来了就再也回不去了。老罗,你要兑现承诺,跟那些平时吃吃喝喝但却不给你演出捧场的人绝交,我看好你哦。其实,我真不是个喜欢挑事的人。在现场我还看到了韩寒老师,韩老师从上海松江运来一台关不上门的西门子冰箱,俩人商量明天到底是去海尔门口砸呢还是去LG门口砸呢。

今天罗老师为了营造气氛,雇了七百多水军在保利剧院门口和大厅走来走去,制造一种上座率极高的景象。演出开始时间比原定时间晚了半小时,就是为了插播片头广告,大屏幕上反复播放西门子冰箱关门的画面,西门子冰箱的门有四种关法,总有一种关法能关严,是平时家庭健身锻炼臂力和掌力的很好器械。

今年罗老师演唱会,比去年效果好,去年混响开得太大,老有回声,跟去劣质卡拉OK厅唱歌的感觉一样。今年基本上没有回声了。老罗是中国喜剧演员中唯一一个在抖包袱前自己先笑出声然后观众还能笑出来的演员。记住,以后雇一些有幽默感的托儿来看你演出。在我身后,有名观众跟嗓子眼儿某处螺丝脱扣了一样,老罗喘口气他都笑。这直接误导了老罗,让老罗一直以为观众要是中间不笑就是演出失败。

带三个表 @ 2011-10-26 2:05:05 分类: 闲扯

有一次跟朋友吃饭,他带来一个美国人,这个美国人是做音响器材的。席间,美国人问我:中国有什么音响器材评论杂志吗?我对这方面不了解,但肯定应该有。他希望能有人在这类杂志上评论一下他们的产品,具体怎么说是瓶轮者的事情。然后解释说,如果有谁想去买音响,可以参考这些杂志上的评论。因为美国人买什么东西,都先翻翻杂志,看看有没有类似的评论。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作为一个一度写过评论的人,在我看来,这位美国朋友的想法未必有点天真。中国是一个互相欠着三角不信任债的国家,从来没有出现过商家信任媒体、媒体信任商家、消费者信任商家、消费者信任媒体的时候。这就是你从来没有在一本书的封底上看到各种媒体对一本书的评论,但能在封面的下半截糊上一块耀武扬威的推荐名单,用以遮羞。因为没有媒体评论资源可供出版社参考。

刚写乐评那阵儿,我看到《滚石》《Q》杂志上的乐评,觉得这些评论家都太刻薄了,那些歌手怎么能受得了呢。后来发现,人家评论差不多都这个态度。被评论者大概也只能忍着,因为他们都知道言论自由是什么。你可以不满意别人的评论,但你无权干涉别人对言论的表达自由。当然如果有傻逼想举反证的话,我也可以进一步告诉你,我说的言论自由在哪里都是相对自由——你要习惯对你说的每一句话负责。

“枪炮与玫瑰”第一次去英国演出,《声音》杂志的乐评人写了篇评论,里面有句话:“听阿克斯尔·罗斯唱歌感觉他好像只长了一只睾丸一样。”(暗讽罗斯声线太细,在台上作态扭捏)。罗斯也不是吃素的,看到评论后立马跑到《声音》编辑部,跳到桌子上,掏出那话儿,“老子让你们丫看看我到底长了几个!”操,结果长了四个。当然,当罗斯见到作者,想暴打他一顿,却发现作者身上穿着一件Aerosmith的夹克衫,立刻改变主意,把夹克衫扒下来,权当精神损失补偿。

这故事挺好玩的,说明在西方,言论表达也会存在风险。但毕竟像阿克斯尔·罗斯这样的人不多,而且最后还能化干戈为夹克,算是一段美谈。贵国是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的,诸多的潜规则让这种美谈失去存在的土壤。试想,有人这么去评论张信哲老师的唱歌……天哪,想都不敢想。

所以,贵国的消费者是最傻逼最没判断力的,你很客观地写评论,他说你肯定是拿人家钱了;相反,他们反而对媒体和网上大量商业促销推广的软文津津乐道。当然,你会说,人家不知道嘛,怨谁呀?废话,当然怨你。你没判断,因为你从来不知道真正的评论是什么样子的。你从小阅读了大量的软文——课本,你自然失去了辨析能力。

肯定也会有另一类人站出来:“你别老说西方这个好那个好,难道他们就没有商业潜规则?”哈哈,这就是典型的看到有尿炕的就立刻觉得自己有出息了的中国人心态。坏的东西哪里都有,你干嘛不看看好的东西?您别老跟没出息的某国政府一样,整天尽看人家阴暗面,看得自己到处都是阳暗面了。

美国作家杰弗瑞·罗宾森说过一句话:“评论家与作家的关系,就如同狗跟电线杆子的关系一样。”但是在贵国,作家与评论家之间的关系变成了狗与狗屎的关系。

现在有一种东西,叫商业软文,找一帮伪专业人士为厂家量身打造的一种文风,它介于评论与广告之间,由于这类文字制造的智力成本相当低,比较适合另一类智力投入成本低的人士阅读参照,很大程度填补了目前没有评论的空白,这实乃不幸。有时候我想去买点什么东西,想在网上查查相关评论,发现可参考的价值几乎没有——用过没用过都说好。记住,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妓女才会对所有客户说好。

真正的评论未必客观,甚至有些偏颇乃至是错误,但是很真诚,甚至会全然不顾这些言论可能在将来给评论者带来的尴尬。梅勒曾经这样评论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他的心智,是迄今为止我所见过最了不起的——就中学水平而言。”事实上,他不是这样的,至少《麦田守望者》把一个中学生的心智写绝了。

事实上,没有真正的评论也正常,没有正常的言论表达自然就没有正常的评论。现在媒体十分发达,是个媒体都差不多开设一个评论栏目,看那些所谓的评论,基本上跟走迷宫一样绕来绕去,看着也挺好玩的,你说他写的时候多累啊。我见过各种风格的×评人,毫无悬念地最终都沦落为“×评人”,后面的这个×是什么意思,你懂的。

带三个表 @ 2011-10-24 2:17:49 分类: 未分类

虽然明年才动手拍DV,还没有什么公司对我这个DV提出赞助投资,但是要笨鸟先飞,先把演员定了。这次大约需要36名演员,有些是我身边找不到的,所以广而告之,寻找有下列特征的演员,业余演员或职业演员均可,注明“★”者要求有表演经验,因为台词太多:

★一、男,45-50岁左右,会说一口流利的山西话,身高在178-185厘米左右,最好胖一点,不戴眼镜,长相没要求,不要太帅;
★二、男,45-50岁左右,会说一口流利的东北话(黑龙江或者吉林话,不要辽宁话),身高在178-185厘米左右,胖瘦不限,不戴眼镜;
★三、男,35-40岁左右,会说一口流利的天津话,身高模样不限,要求口齿流利;
★七、女,20出头,身高在170以上,模特身材,漂亮,可演裸戏;
★八、女,20出头,身高在165-170之间,漂亮,看上去像纯情好孩子那种女孩。
九、小男孩,7岁(不露面,做画外音用)。

如果您觉得自己或者亲朋好友合适,可以自荐或推荐,发照片过来,注明自己姓名、单位、具体数据(身高体重年龄)、联系电话。

注:您在北京地区生活工作,标注“★”的随时可以抽出一周左右的时间,没有标注的至少可以随时抽出一天时间拍摄。

邮件注明“选演员”,不要写“应聘”,容易被当垃圾邮件删掉。
邮箱:dundee(at)126.com

另外,请不要把您的新浪微博地址给我,我知道那上面可能有您的介绍和照片,但我上不去。而且我认为让我上新浪微博是一种耻辱。直接把照片和介绍发过来,累不死你。嗯哼。

在此之前,剧本已经成功地把陈晓卿、罗永浩、奶猪、桑格格、老六、黄集伟等人植入进去了。他们以各种物件出现在本片中。

带三个表 @ 2011-10-22 13:11:29 分类: 闲扯

花10美元听一张专辑,而且还是mp3音质级别的,你愿意吗?喜欢占小便宜的贵国人大概会异口同声地说:不。我们有百度。

但是,如果这10美元背后还带着10个十分炫目好玩的小游戏,对,比切菜游戏还要吸引你,你会掏出大约70块人民币的钱去换回这张专辑吗?我猜你的第一个反应是,到一个论坛或者微博上写上一句话:求此专辑免费下载。但无人应答,你必须买一个类似iPad这样的平板电脑,合法下载这些内容,然后像抱着你的男(女)朋友一样把它抱在怀里把玩。我猜你可能最终选择放弃,除非你是这个歌手的铁杆粉丝。

不幸的是,你喜欢的歌手太多了,如果列一个名单的话,这个名单意味着它可能会因为你的这么一个普通爱好导致你破产。这时你也许会明白一个道理:欠债还钱。之前你免费非法欣赏的音乐太多了。

上述文字不是虚构,它正在变成事实。因为它很符合商业交易的规律。也就是说,在未来,支撑你一个兴趣爱好的成本会变得越来越高。这时候你可会怀念卡带,激光唱片,它们虽然使用起来不太方便,还需要一个笨重的音响,成本也不少。但它实实在在。

事实上,你一次性成本支出变成了多次成本支出,他们换一种方式让你消费而已,背着抱着一样沉。而第一个尝试这种做法的是冰岛女歌手比约克。只有这个家伙才会想出这样的鬼点子。她和Lady GaGa一样,喜欢搞搞新意思,但后者的兴趣点在舞台搞时装秀。显然,你不会买一件GaGa服装上街的,但你可能轻易把比约克的专辑买下来——为了那10款华而不实的游戏。

这就是比约克在她今年的新专辑Biophilia中的大胆尝试,也许这个总有古怪想法的歌手仅仅是希望能做一次音乐与流行的平板电脑之间的链接,但是它会启发更多人去思考一个问题:妈逼的在谁都不花钱听音乐的年代,我们怎么让这些可恶的人掏更多的钱。

报复开始了。

胖翻译是怎么说的?“别说吃你几个烂西瓜,老子在城里吃馆子也不问价。”杨金葆又是怎么说的?“别看今天闹得欢,就怕将来拉清单。”实际上,在你大口大口吃西瓜的时候,那些杨金葆们一刻都没停止如何收复失地。

比约克的这次尝试大概指明了一个方向,拿游戏作诱饵,附送音乐。跟先前史蒂夫·乔布斯拿他的破播放器作诱饵让你花钱下载音乐一样。虽说这有辱音乐,可是在免费获得的世界,总是聊胜于无吧。当然,这仅仅是开始,他们还会找到更合理的方式,以音乐而不是以游戏或其他的名义,让你花钱。一旦他们找到这种方式,你的好日子就结束了。来吧,让我们一起唱——

今天都是好日子
千金的光阴不能等
明天又是好日子
赶上了盛世咱享太平
今天是个好日子
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明天又是好日子
千金的光阴不能等
今天明天都是好日子
赶上了盛世咱享太平

带三个表 @ 2011-10-19 14:41:59 分类: 未分类

小电影剧本写完了,接下来就是找钱拍。我也不知道该找谁,只能在这里广而告之,有愿意赞助、合作的影视公司、网站或企业可以跟我联系。我的邮箱是dundee(at)126.com。

我写的剧本还是长片,估计能有90分钟,说的是当下发生的事情,具体内容不便在这里剧透。关键词是:创业、大款、梦想、悬疑。主要男演员有三个,主要女演员有两个。除了挤兑几句电影局之外,无任何敏感内容。故事大体上是荒诞、黑色幽默的喜剧片,但常见的搞笑、恶搞不会在我的故事里出现。我计划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开机(4月份左右)。所以先确定赞助,植入也容易一些。比较倾向于汽车、手机、家具、办公用品、房地产、图书出版这类产品植入,因为符合剧情需要。当然,如果您的产品与这些无关,我也会想办法给您塞进去。把品牌推广到最大限度。然后请你六哥主持一个别开生面的首映式。

寻找演员,点击进入

带三个表 @ 2011-10-15 10:36:20 分类: 闲扯

年初,我计划今年拍一个DV,并且很快写了一个剧本。在酝酿这个剧本的时候,我想到了东东枪老师,希望他能来担任男主角。而且根据东东枪老师的迫切要求,第一个镜头就是床戏,想象着肌肤弹吹可破的东东枪老师抱着肤白貌美气质佳的女主角,我就下笔如有神经病,很快就把剧本写完了。

这个故事实际上是根据罗永浩老师的某些亲身经历改编的,之前征求了罗老师的意见,罗老师很担心地问:“别人能看出来说的是我吗?”我说:“看不出来,是《我的奋斗》之外的野史,从未公之于众,连你自己都看不出来说的是你。”罗老师担心我会毁了他,所以他匆匆忙忙拍了一个小电影《小马》。我这个故事情节很简单:东东枪扮演的罗永浩老师,是一个公司的老板,人到中年,各方面都遇到一些危机,家庭、事业。但是一个要饭的闯入了罗老师的生活,改变了一切。

但是剧本写完后我很不满意,虽然又改了几遍,甚至我把另一个故事的某些线索放到这个剧本里面,但最后还是不满意,最终这个剧本被我放弃了。理由很简单,第一成本太高,第二故事的冲突性不够。

今年夏天,我有一次见到我一个大学同学,吃饭的时候他给我讲他大学毕业这些年经历的一些事情,我觉得太戏剧性了,听他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把自己的经历侃完,我的新剧本的雏形也就出来了。我还是比较适合写小人物,公司老板我写不好。所以重新写剧本的时候,我想到一个人,胡淑芬老师,他更适合演这种小人物,东东枪老师只能暂时委屈一下,扮演一个配角。但是我可以向东东枪老师保证,绝对不给胡淑芬老师安排任何床戏。床戏,永远属于东东枪老师。

后来跟胡淑芬老师聊了这个剧本,淑芬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让这个小人物的形象变得更加丰满一些。现在剧本写过一半了,一过半我就知道接下来的部分就好写了。争取年底写完,明年春暖花开,把它拍出来。

带三个表 @ 2011-10-11 15:33:59 分类: 闲扯

某报。编辑部主任接到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电话,领导说:有个学生最近想到贵报实习,请安排一下。随即把该实习生资料发至编辑部主任邮箱。但由于中国互联网经常不靠谱,编辑部主任没有收到该邮件。

此时,实习生的爸爸正在等待这个主管部门领导的回话,左等不来右等不来,估计这个主管领导没把孩子实习当回事,最后只好找到该报上级主管部门的上级主管部门领导。该领导又给该报的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打电话,敦促他安排实习生的事宜。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只好打电话给编辑部主任,询问实习生安排情况。编辑部主任说:没有收到邮件。

上级主管领导只好又发了一封邮件,但是,你知道,由于中国互联网经常不靠谱,编辑部主任没有收到该邮件。

此时,实习生的爸爸正在等待这个上级的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回话,左等不来右等不来,估计这个上级的上级主管领导没把孩子实习当回事,最后只好找到该报上级主管部门的上级主管部门的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新闻出版署的某个领导。

版署领导很生气,这么简单的一件事都办不了,还要让自己亲自出马,这喉舌怎么能让人放心呢?于是版署领导亲自打电话给编辑部主任,电话里说,一个学生实习这么简单的事情怎么都解决不了,拖拖拉拉,什么办事效率。人家对到贵报实习很重视,他爸爸找到了你们主管领导,解决不了,又找到主管部门的主管部门的领导,还是解决不了,最后找到我了。我很忙,你是知道的,这种事情怎么还要我出面?你们是怎么搞的嘛!

版署责令编辑部主任限期解决实习生的问题。编辑部主任感觉很奇怪,因为一直没有收到邮件以及实习生的联系方式。最后,版署领导亲自把实习生电话告诉了编辑部主任,责令主任马上与实习生联系。

编辑部主任给实习生打电话,并安排实习生具体实习工作。实习生问:“老师,我到贵报实习,需要带什么东西吗?”编辑部主任说:“把你爸爸李刚带来。”

带三个表 @ 2011-10-08 16:11:33 分类: 说书

长假无事,把一本厚厚的《演化:跨越40亿年的生命记录》看完了。

开始只是为了消磨时间,做催眠用。没想到这书还挺好看,比较简单的科普风格,用比较通俗的语言和平和的心态介绍了我们是怎么来的。看到一半我发觉,之所以能看下去,是因为我当成了科幻小说了。

这是一个七集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扩充成的大书,大16开,拿着就费劲,但是语言比较适合我,毕竟是学文科的,对生物遗传进化方面的常识了解不多。因为是纪录片的解说词,所以在语言上必须通俗易懂,除此之外,它不会像我们有些科普作家写文章那样充满偏执和暴力。

关于进化论,我没资格解释什么,但是看这本书有很多启发,比方说,每个动物都有一个叫做霍克斯的基因,如果把某个动物的霍克斯基因移植到另一个动物身上,就会长出一个怪物来。比如把狗的霍克斯基因放到人身上,取代人体内相对缺陷的基因,你可能就会长的人模狗样,所以形容谁长的人模狗样是有科学依据的。这就让我想起了《山海经》,里面描述了各种奇形怪状的动物,也许只能从改变基因的角度来解释。

关于恐龙灭绝,我一直有个疑问,那么大个的东西灭绝了,而且死得非常干净,但是其他哺乳动物倒是活下来了,这是为什么呢?我咨询了科普作家土摩托,他说越小越容易生存。这是否可以解释在文革浩劫期间,个子矮的人更容易存活下来?

书里有一章讲“共同进化”,这是比较符合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观点的,那就是为了生存你必须改变。比如动物与植物之间相互依存,动物想吃植物,植物为了不让动物吃,就制造很多毒素或者把叶子变得坚硬甚至周边长成锯齿状。有些花需要蜜蜂或者蝴蝶传播授粉,就要长成符合这些昆虫习性的样子,便于传宗接代。有些动物身体有毒,是为了保护自己或者猎杀食物……生物都是为了生存才会改变的。比方说,现在流行液晶电视,但是接收到的电视信号大都是标清信号,所以会变形,演员为了让自己在电视上看的正常,脸必须变得又瘦又长才好看。如果标清信号问题一直不解决的话,一百万年后,美女帅哥的标准就是脸长得跟刀螂一样,天哪,想都不敢想。像罗永浩、陈晓卿、土摩托这类不符合进化规律的脸型,估计早就被淘汰了,只能在考古挖掘的头盖骨里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事实上,人类能掌握到的关于地球发展历史的证据是非常少的,很多环节其实解释不清楚,只能靠推理。但有时候我们发现“考古”证据太多了。小时候我们都学过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个蜜蜂如何变成琥珀里的装饰物的故事。试想,在地球翻江倒海的一霎那,正好有一滴树脂在往下淌,正好有一只小蜜蜂趴在那里,正好当那滴树脂淹没了小蜜蜂之后,它被压到了地下多少米深的土层中,失去了空气,变成了化石。后来被人类挖了出来,人们便想象出这样的一个故事。我没事经过一些商场买珠宝的地方,或者听一些收藏艺术品的人谈论蜜蜂琥珀,发现这种东西真多啊,难道几亿年前真的这么巧有那么多的树脂滴在蜜蜂身上?显然不是,记住,人类可是一直“创造”历史的。

人类站在历史长河中,所经历的眼前只是一瞬,而这一瞬不过是被我们当成了慢镜头一帧一帧放了出来,所以显得很慢。

这本书最有趣的一部分就是《性的进化》,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为了繁衍后代,保存物种,真是想尽了各种办法,比如90%的鸟类实行一夫一妻制,后来科学家对一夫一妻制的鸟类子女基因做过鉴定,发现鸟类的私生子的比例高达55%。人类已经快直逼鸟类了。一只雄果蝇为了能让自己的精子达到受孕的目的,在交配时会释放一种毒素,毒死其他雄果蝇的精子。有一种蜻蜓,在交配之前,先用尖刺伸进去,把之前与雌蜻蜓交配留在里面的另一只雄性蜻蜓的精子扒出来,然后再把自己的精子射进去——多聪明啊。一只发情的雌狮,每天要跟各种雄狮交配一百次。因为雄狮往往会杀掉它认为不属于自己后代的幼狮,雌狮为了让雄狮搞不清这孩子是谁的,就跟所有雄狮交配,看你丫怎么下手?

最好玩的是黑猩猩,黑猩猩中有一种叫“倭黑猩猩”,就是比常见的黑猩猩矮一点的猩猩,它是唯一一种可以像你一样面对面交配的没文化的灵长类动物。倭黑猩猩的习性跟黑猩猩正好相反,它们不会互相残杀,它们的社交方式是性,它们也不拒绝同性恋,比如雄性倭黑猩猩相互之间还可以口交,雌性倭黑猩猩经常互相揉搓对方阴部,直到达到高潮。两个族群的黑猩猩如果见面,一定会厮杀一场,就像张三的粉丝遇到了李四的粉丝一定要吵一架一样。但是两个倭黑猩猩族群遇到一起,第一件事就是性交。你瞧瞧人家倭黑猩猩,再瞧瞧你们黑猩猩。

本书最后一章《那上帝呢?》,提到了进化论与宗教信仰之间的问题。反正达尔文是一个信奉上帝的人,《物种起源》发表后的第13年他才放弃上帝。但他临死之前,还在念叨着上帝。开始,宗教与进化论一只有矛盾,后来连保罗二世都说进化论与天主教相互之间并不矛盾,很多生物学家一生都有宗教信仰。这大概就叫宽容吧。

带三个表 @ 2011-10-07 2:40:14 分类: 未分类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