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鹏老师打狗仔队的新闻一出现在网上,就热闹起来了,最近有两条新闻,一条是奥运新闻,一条是李亚鹏打人新闻。一个媒体的朋友打电话问我能不能谈谈这件事,我说新闻我也没看,不好谈。放下电话后我的想象是,网络草履虫又该表态了,比如支持谁,反对谁。
果然,今天上网浏览了一下各大媒体的报道以及知名博客们的态网络上炒得热热闹闹的其他事情也殊途同归,不出我所料,网上分两个阵营,支持或反对。而且,支持李亚鹏老师的占绝大多数,因为他像个爷们,因为他像个丈夫和父亲,李老师颇有人性……这种网络化的解读读起来真解气,但也容易中毒。马勒逼的,为什么大家的反应出奇的一致,单细胞动物就是这样。而恰恰是网络的氛围会误导更多人,会让更多人逼真地以为事情永远可以在正反两方面做出选择。除此之外,就没别的动作了。
当然,除了李亚鹏老师这件事,别看热火朝天,其实草履虫们的思维跟他妈僵尸没什么区别,除了僵硬麻木的激动,没别的。
我就偏不这么看。当然,另一批草履虫会站起来反驳,你就想别出心裁,为了不同而不同。你倒是想,你试试写一篇我看看,你得先从单细胞进化到两个细胞,在从两个进化到四个,然后八个,你就是进化到八个,说话也跟八哥似的,除了学舌不会别的。
我认为李亚鹏做的没错,狗仔队做的也没错。如果有媒体让我谈谈这个问题,我就这么说。草履虫又会说了,你跟没说一样,这不是抹悉尼么?我还抹堪培拉呢。我们为什么不去想想更复杂的事情呢?别什么事情一发生就立刻把自己变得特正义特人性,又没让你英勇就义,那刘胡兰不是谁都能做的。
他们都没错是因为他们都是在行使属于自己权限范围内的事情,做父亲的当然要保护女儿,这是李亚鹏老师的权利,做狗仔队的想获得独家信息,舍生忘死想得到新闻,这是他们的职责。你说他们谁做得不对?都对吧。当草履虫用道德角度去评判时,就有对错了,就自然而然站在李亚鹏这一边。
再进一步讲,你们之所以对八卦乐此不疲,不还是因为这些狗仔队八卦记者给你们提供的信息来源么,如果没有狗仔队,您的生活是不是会淡出个鸟来。我想最近大家都有点嘴里淡出个鸟的感觉了吧,因为有重大事情发生,新闻都是一件事,你觉得无聊了吧,如果有个狗仔队给您爆爆料,是不是跟摸到你得G点一样爽?您爽够了突然觉得——我需要冷静。羽扇一摇,就占到道德高度上了——你妈逼狗仔队,你缺德缺到这份上了。类似这样的话你们也曾经骂在李亚鹏身上过吧?
李亚鹏被媒体骚扰不是一天两天了,他还是个能沉得住气的人,甚至有时候还主动配合媒体,这次发火,大概也是逼急了。但你会说,万一是公司炒作呢?是啊,万一是公司炒作,你们的道德不是就被集体劫持了吗?那你们更该反省一下为什么只会一个傻逼动作了。还别说,真有这个可能,比如王菲的经纪人偷偷告诉狗仔队,他们两口子要去不丹,你们可要盯住了,最好再搞些事端出来,说不定过段时间王菲就复出了。你们没事该跟荷里活的编剧一样,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多设计几个场景,开拓一下被义务教育致残的思维,别以上来就一个道德反应,看上去挺整齐划一的,又没让你参加朝鲜国庆阅兵式。
现今娱乐业和狗仔业为什么这么发达?似乎没有人思考过,不仅仅是因为你们都是草履虫,而是因为你们都喜欢消费八卦,没有消费者消费这一环节,哪有他们的事情。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棒子老虎鸡的关系,狗仔队是棒子,明星是老虎,你们就是一群鸡。鸡又可以啄棒子……循环往复,永不歇息。在这三足鼎立的关系中,每一环节都可以用道德判断来解析,但永远停留在道德判断上,就有点滑稽了,因为作为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最没资格做道德判断题了。最好的道德判断就是你别去消费。你受到了吗?这时候坐在第七排左数第15个位置的同学站起来了:我就从来不消费,我就受得了。这位同学你先坐下,如果能说服一屋子的人都站起来跟你一样,前面的话算我白说。这时候坐在第四排左数第六个戴眼镜的同学站起来了:你说得不对,网络上单细胞动物毕竟是少数,站出来表态的是少数中的少数。你不能以偏概全。
嗯哼!这位同学你先坐下,你偷换了我的概念。我指的是消费群体,在谈娱乐消费,而不是指那些道德留言的人。好,就算你没偷换概念,多细胞动物的态度我也没看见啊。我的意思是,关于李亚鹏老师打狗仔队的事情,其实它真正体现的不是道德层面的事情,而是娱乐业余媒体、受众之间相互依存的陈关系,这种关系其实是“吉祥三宝”和谐如意的一家。你应该想到的是,当这件事情发生了之后,三方各获得了什么。就是说——你除了道德判断之外还要有几个花样。
又有一位同学站了起来:那个孩子是无辜的,不能这么对待孩子。这位同学,上次刘海洋拿硫酸泼狗熊的时候好像你也站起来这么说,要爱护动物。要不你现在抱着你儿子去各大国家的首都机场走走,放心,没人拍你。知道这是为啥?你不是明星。所以你儿子在公众当中没有任何价值。努力吧,同学,争取让你儿子变得有价值,至少不会像你这样。
你看,这件事的结局多圆满啊,而你们排了半天的队,也没你们什么事吧。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多学几个反应动作。
时间到了,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