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是我DV放映的第二站,之所以选择杭州,因为我喜欢杭州,而且还有很多朋友。凡人咖啡馆其实我在两年前来过,但我总是记不住名字,咖啡馆地方不是很大,每次能盛下四十多人,但是每场进来七八十人,两场将近两百人,制造了一种票房繁荣的假象。不足之处是咖啡馆里有两根柱子,会挡住一些视线。杭州的美女看上去比上海多。
凡人咖啡店的老板李加文长的酷似陈坤,一个帅哥,喜欢帅哥的女生不妨去观看一下。要感谢浙江教育科技频道的美女孙松老师,这次都是她跑前跑后帮助联系的,才得以顺利播放。另外还要感谢浙江卫视的领导。还要感谢杭州几家报纸的美女记者,你们坐在一排我都没分清楚都是哪个单位的。
DV什么样,看了之后什么感受,大家可以任意去写,要批评的话,批评我,别批评演员,他们都是业余的,演的好坏不是他们的问题,是我的问题。另外现场我忘记嘱咐一句:不要剧透。谢谢。
杭州这两天很凉爽,我的心情也很凉爽,晚上又去了好茶楼喝茶,又见到了老板宋大俊,宋老板还没找到女朋友,在杭州,你出门,美女都能把你撞一个跟斗,怎么宋老板还没有女朋友呢?
下一站大概在天津播放,如有可能,我会带着女主角见大家。
昨天,青檬音乐台的人找到我,谈了一下,我觉得还比较合适,就这么定了。谢谢那些给我出主意或者提供空间的人,过几天测试好了之后就可以搬过去了。
可能很多人不清楚,我搬家后是不是就找不到我了。我只是换服务器,不是换域名。根本不影响你访问。更换服务器的博客会更高更快更强。
在此,我要感谢dofala网站,2006年6月,我落户dofala,两年多他们维护我的博客付出了很多心血,我也没什么回报的。我也没有想到黑猩猩的繁殖能力这么强,给他们加重负担,我甚至想过,是不是访问我的博客也要分单双号啊,单号公猩猩访问,双号母猩猩访问。最近一年来一直让我很尴尬。
搬家后的服务器据说很结实,可以禁得住很多黑猩猩折腾。如果顺利的话,一周内应该搞定。届时页面上会有些细微变化。
我的博客又不得不面临搬家的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博客访问速度日趋减慢,
由于访问量越来越大,服务器早已不堪重负,
经常死机。
今天跟负责给我提供空间的技术人员商量了一下,
目前的服务器承载量比较小,禁不住折腾了。
所以我要换一个服务器。
以前曾经花钱买过一个空间,
但是由于经常出状况,也没具体人来管,
所以放弃了。
不知道有什么地方愿意接纳我,
当然是免费了。
如果可以,跟我联系吧。
先谢谢。
反正每天能承受10万只黑猩猩进进出出就可以。
我的邮箱地址:dundee@126.com
本周六(30日)在杭州放映DV,有兴趣的同学没事就去热闹一下。
还是“毛片”的版本。
不要门票,可带朋友家属前往,未成年人谢绝入场。
周六播放两场。一场是下午13:00,一场是下午16:00。
大家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
地址:杭州市万寿亭街1号凡人咖啡馆(国大雷迪森酒店对面)
咖啡馆电话:0571-85062166
不用发邮件申请了。
另外,广州放映时间先往后推迟一下,你们先报名吧,大家别急。

有没有同学在其他城市看到过类似的车牌号?
比如京A-HC250之类的?
今天,我看到一篇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丁刚老师的文章《谁说中国不是体育大国》,作者用事实告诉我们,中国体育代表团拿100枚奖牌是跟我们这个体育强国相称的。看完这篇评论员文章后,我想起了两本书:《你不能不懂的统计常识》《统计数字:是事实,还是谎言?》。有文化的人都这样,看到什么都会想到几本书,以显得自己特有文化,然后可以到处蒙人。
这两本书都没有在内地出版,写的内容大同小异,讲的就是我们平时在报纸杂志上看到的很多数字统计,其实都带有欺骗性,专门欺负数学不好的人。而枯燥的数据往往有非常带有说服力,让你不信都不行。丁刚老师是谁我不清楚,反正他说他去过二十多个国家,我就去过中国二十多个省,跟他没法比,绝对是井底之蛙。但我去过这二十多个省,除了在成都、上海、广州看到有群众在进行体育锻炼,在其他地方既没有看到群众在锻炼,也没有看到像样的体育设施。
统计总是带有欺骗性的。但有些是事实不可争辩的,比如这100枚奖牌,是大家看着一步步拿到手的。丁刚老师这片宏文试图在告诉我们的东西很明显,我们的群众体育的普及度相当的高,所以我们有理由拿这么多奖牌。干嘛要写篇评论文章证明呢?你的金牌既不靠裁判作弊巧取的,也不是靠霸道豪夺的,但一定要把自己当成体育大国,看上去有些牵强,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类文章都有一叶障目的效果,它想障什么呢?想障掉的恰恰是中国不是一个体育大国。就这次大Party来说,100枚奖牌能证明什么呢?我想了半天,它证明如下:
一、证明张艺谋的确是个拍电影的;
二、证明我们在搞大型团体操是世界一流的;
三、证明我们老百姓还是很喜欢看热闹;
四、证明只要肯花钱什么事情都能做到最好;
五、证明中国体育依旧只在某些项目上有绝对优势,比如跳水和乒乓球;
六、证明春节晚会模式可以普及到全世界。
但是这些恰恰不能证明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衡量一个国家是不是体育大国,不是看它在大型国际比赛中拿几个冠军,而是看人均拥有的体育设施的多少,以及该国家人均寿命、健康程度等综合指标来衡量。没错,丁先生在文中也提到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公布的数据,中国人均寿命从1990年的68.4岁迅速增加到了72岁,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表明中国人的生活、医疗和健康水平进步很快,其中,体育健身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一句“体育健身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实在不敢苟同。我想,如果是卫生部作一个总结报告,提到这句话一定会说是医疗水平的进步,健身在里面能起到一些作用,但不至于是“重要作用”。
再退一步讲,如果中国是体育大国,那么很早就该有些统计数据公布出来,比如卫生部与体育总局在一两年前公布一个白皮书之类的报告,用这份报告证明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那我可能会相信。但是偏偏在大Party结束后弄出这么一篇慷慨激昂的应景文章,这不得不让我起疑心,丁先生想说什么?
我觉得这篇文章的意思很明显,试图用一些含糊的、片面的数据证明中国能拿这么夺金牌其实跟举国体制无关。这次中国争金夺银,爱国主义的东西弱化了很多,现在只有傻逼才会去想通过体育的胜利证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但是中国这次的的确确胜利了,再拿什么扬我国威、振奋民族精神之类的套话来总结的话,显得没力量了。况且,今年跟四年前不一样了,跟八年前不一样了,这次开Party,中国遭受到不少西方媒体的攻击和责难,甚至有些国家的领导人也说三道四,先是跟人权政治联系在一起,但是一个全球性开心的盛会,您老是说这种不着调的话,外国人也不相信。Party确实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很多,至少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弄那么多人过来,好吃好喝好招待容易吗?
其实举国体制可能是这次辉煌背后的最大隐痛,也可能是西方媒体最可能置疑的一个点,你拿那么夺金牌,可你们的运动员都是花国家的钱培养出来的,用淘汰无数的人换来一个体育精英,你可以证明你是个金牌大国,但拿的金牌再多也无法证明你是个体育大国。如果西方媒体这么去评判中国体育,大概我们就不好应付了。所以才有了丁老师这篇文章。
今天的中国体育一直延续50年代以来苏联和东欧某些国家的做法,国家倾全力培养一个体育尖子,用来在国际比赛中把西方国家运动员比下去,以此来证明某些部位的强大,东德把这种事情做到了极致,这种做法往往是以运动员的身心健康作代价。有兴趣的人可以到网上找找,这方面的东西很多。
我觉得,通过体育竞技战胜对手,只能说明身体和智商问题,不能说明别的,如果借助体育的胜利证明其他方面的强大,那是冷战时期的思维方式。好在西方人并不太注重体育背后的政治含义,整个国民的强大,那才是最高的体育政治。只靠几块金牌意淫强大,那是老大哥当年留给我们的观念,现在俄罗斯都不太关注这些了,他们的体育在逐步市场化。但我们的确在这方面尝到了甜头,割舍不下,这次真是甜蜜蜜啊。
中国取得的100枚奖牌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项目上:举重、体操、乒乓球、羽毛球、跳水、射击。这几个项目,只有乒乓球和羽毛球相对比较普及,因为它所需要的场地条件不高,其他项目很少有在群众中普及的,你看哪个小区楼下挖一个水池,然后让大家从不同的楼层往下跳水玩啊?你也没见过大家没事都拿一支气步枪在大街上射击玩吧?警察早把你抓起来了。这些都不是群众性普及体育项目,是纯粹的竞技项目。而且,中国人有优势的都是没有身体接触的靠技巧获胜的项目,而群众性普及的项目、靠身体力量获胜的项目,这次一块奖牌都没拿到。而需要大投入的体育设施、在群众中普及的项目、靠身体力量获胜的项目从来就不是中国体育的优势,这意味着什么?意味中国在这方面的基础很差,投入不够,比如篮球、足球。而反映一个国民最基本身体素质的,体育最基本的项目——田径,从来就不是中国的优势。谢天谢地,刘翔转身了,不然指不定怎么吹呢。
这些奖牌给我们制造了很多假象,貌似中国变成了一个体育大国,其实不然。当殷剑获得女子帆船赛金牌后,她告诉媒体,她之所以参加帆船比赛就是为了农转非,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这是我多年来听到的唯一一个拿了金牌不是“为国争光”而是“为家争光”的人。我相信大多数运动员流血流汗甚至冒着终生残疾的危险不是为国争光,而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在一个举国体制下,真正靠体育改变自己命运的人,永远是极少数,甚至你拿了银牌都没用。不是有个退役的运动员为了糊口不得不变卖自己的奖牌吗,而且,她为了生存,不得不到洗浴中心给人搓澡,拿了金牌的人尚且如此,没有拿到奖牌的人呢?
很多运动项目由于缺乏普及,群众兴趣不大,选拔运动员的空间很小,比如举重、中长跑等靠力气出活的项目,运动员大都来自农村,他们可能跟殷剑一样,用这个机会农转非。他们朴实、能吃苦、练残了练死了都无怨无悔,当他们拿了金牌,能证明的就是他们有把子力气而已。选材的危机告诉我们,正是因为很多基础项目不普及,才会有这样的结果。所以,当丁老师像写分镜头剧本一样在《谁说中国不是体育大国》里不停地“场景一”“场景二”时,我觉得他就是在写剧本。
中国这次拿了这么夺金牌,以后永远不会再有这样的好事了,既然事已至此,也该改变一下对体育的理解了,害人的举国体制该寿终正寝了,让体育全面推向市场,如果在某届大Party上我们像在汉城那次拿了5枚金牌,我们都会很镇定,我们要真成了体育大国,还用那几枚奖牌来证明自己吗?
应该慢慢还体育于娱乐,让更多的国民参与进来,让体育慢慢商业化、市场化,这样才正常。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取消全运会这种无聊的小Party,这种举国体制的结果至今还在延续,事实证明它对我们今天普及体育没有任何帮助。
今天上网看到很多英国人批判8分钟,觉得特傻特难看,给英国人丢脸。
我就觉得挺好,大概我从小就是包围在一种被刻意出来的环境中,用很多虚假的东西来影响我们的判断,这让我对很多东西都产生了厌恶,看到了英国人民随随便便,觉得挺好的,就像我看舞剧《红色娘子军》跟看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的区别,后者看上去很凌乱,但是不刻意。如果英国人民对那8分钟不满意,可以让他们来中国饱受一下刻意的关怀,丫们就闭嘴了。
而且我相信,伦敦奥运将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会,至少那个比利时人在闭幕词时会有这句话。
因为有句成语“无与伦比”说的就是这事儿——意思是无法与伦敦相比,哈哈。
问:请问脑残的人可以参加残奥会吗?
答:不可以。
问:为什么?
答:那样中国得进行一万多次预选赛才能选拔出那么几个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