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联想

珍爱生命,远离博客

2009年5月的日志

带三个表 @ 2009-05-31 16:11:21 分类: 闲扯

大叔摇摇头,“理想主义者,做事情的时候总是忘记最基本的东西,我就是个现实主义者,我只管挤牛奶,让牛多产奶。这样,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

就这样,土摩托留在了农场,干起了他做过但不熟悉的工作:挤牛奶。但是,他心中强壮中国摇滚的梦想一直没有改变,之前的教训让他可以更冷静更科学地思考,必须把中国摇滚变成一个系统工程,一步一步地让它发展起来。

时光不停地荏苒,二十年过去了,有一天早上,土摩托拎着奶桶照例挤牛奶,太阳老高的时候,却没有发现大叔的身影。土摩托想,每天大叔都是早早起床,怎么今天没有出来呢?他放下奶桶,朝大叔的蒙古包走去,可能他这几天太累了,睡过了。

大叔躺在床上没起来,见土摩托进来,便示意他坐下。“小土,你跟我二十年了,这么多年委屈你了,我看你也是个耐得住寂寞的人,这里除了奶牛,就是我,也没有女人,你还能留下来,看来你真的喜欢挤牛奶。”

土摩托说:“其实挤牛奶跟按摩乳差不多,时间长了就不想女人了,反正都差不多。”

大叔说:“这个农场是我一手弄起来的,我干了一辈子,我知道自己没几天活头了,正好你来,我跟你交代一下,如果我不在了,这个农场一定要继续搞下去,别放弃。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中国人只有身体强壮了才不会被欺负。”说完,大叔闭上了眼睛。

这个农场就剩下土摩托和奶牛了。

面对着一群黑白的奶牛,土摩托的摇滚梦想在一点点滋生,光在身体上强壮中国人没有用,还要在思想上、文化上强壮中国人才行,非洲人的身体很强壮,但是他们一直被歧视,因为他们的文化没法被世界认同,我必须做到让全世界的人都认同我们的文化,那就从摇滚开始吧。想到这里,土摩托的心情像膨胀的奶牛乳房一样,按耐不住有种想喷射的欲望。我必须做一套完整的发展中国摇滚的规划。

实际上,这么多年来,土摩托一直没闲着,他一直在思考很多终极问题,最后发现,中国人凡是在任何方面不如外国人,都是基因问题。必须从改变基因入手,才能从根儿上解决问题,那些所谓文化专家、学者、评论家们根本不懂科学知识,除了夸夸其谈,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所以,在挤牛奶的过程中,他突然想到,如果从奶牛这个环节做起,然后影响到人类,可能是最便捷的办法。但是由于大叔只对挤牛奶感兴趣,他在世的时候,土摩托的计划一直得不到实施。

现在好了。他可以为所欲为了。

农场里有三百多头奶牛,他把这三百多头奶牛分了几个区域,分别是布鲁斯区、朋克区、重金属区、艺术摇滚区、嘻哈区、民歌区、电子区、另类区、新浪潮区……总之,外国唱片店里的分区有的,农场里都有了。平时,他不允许奶牛随意走动,只许在自己的区域活动吃草,然后他分别给这些奶牛听该属于它们的音乐,比如布鲁斯区域的奶牛平时只能听Muddy Waters或者BB King。

在土摩托看来,嘲笑“对牛弹琴”的人恰恰说明了他们的愚昧,他们不懂科学,牛是一种可以理解音乐的动物,好的音乐不仅可以提高产奶量,而且慢慢会改变牛奶中的成分,如果人喝了,就会影响到人的性格或者技能。而过去人们理解的对牛弹琴是人自己的片面认识,因为在对牛弹琴的时候,没有针对性,如果有针对性,就像现在很多泡妞的人“对妞弹琴”一样,必须要在里面注入一种欲望的东西。

土摩托花了四五年的时候训练这些奶牛去适应这些音乐,为了检验自己的试验成果,有一天,他拿着一张周杰伦的唱片到布鲁斯区域,放给奶牛听,结果,大部分奶牛都吐了。看来,效果还是很明显的。现在可以断定的是,可以在人身上做试验了。

土摩托已经很久没有到大城市了,现在的城市发展的如何,人们在想什么,他几乎一无所知。为了完成他的试验,他到电视上做广告,希望能招收一些断了母乳的婴儿,到农场里让他们喝牛奶。很快,他就招到了一百名婴儿,在与每位家长签订了一个协议之后,土摩托将这些婴儿带到了农场。同时,土摩托将这个农场命名为“绝对摇滚庄园”(Absolute Rock N’ Roll Neverland)。

根据家长望子成龙的要求,土摩托把这些婴儿也分到了指定的区域。比如,你希望你儿子将来成为一个鲍勃·迪伦,那么就把你儿子分到民歌区,诸如此类。婴儿,只有婴儿,才是推动中国摇滚的中坚力量。望着这些咿咿呀呀地婴儿,土摩托的眼前浮现出一幅壮丽的花卷(不,是画卷):将来我就在这个庄园搞一场比伍德斯托克更牛逼的摇滚音乐节,我叫“陆德斯托克”,让老六主持,再也不让朱军他们主持了,上次可坑死我了。他又想象着,美国《比尔波德》排行榜上的前一百名都来自我的庄园,《滚石》杂志不得不在美国出中文版,美国人不得不把中文列为官方语言,全球摇滚演出收入前一百名都是我们庄园的……在经历了一番小灵通漫游未来式的畅想后,土摩托每天的事情就是盼着这些孩子快快长大,他每天在哼哼:小朋友,快长大,黄皮肤,黑头发,摇滚牛奶哺育他,快快长大摇滚天下!

毕竟,土摩托不是保姆出身,养奶牛他没问题,但是养孩子他不擅长。于是他研究出一套设备,完全自动化管理,根本不用他操心,这样,土摩托便可以抽出身来做别的事情了。他像当年做记者一样在全世界飞来飞去,向世人讲述他的科学实验,他很有信心地告诉全世界,摇滚的未来在中国,中国的摇滚在他的庄园。科学界和文化界开始关注,这是件大事。

五年后,土摩托回到了庄园,他想死了这些中国摇滚的未来了,这帮孩子都该长大了,可以唱歌了。当他走进庄园,眼前的场景让他惊呆了,他出门之前那些可爱的孩子,全都变成了黑猩猩,到处乱跑。

土摩托蒙了,难道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意外事件,比如一群黑猩猩突然夜袭庄园并占领了庄园,或者是这些牛奶里的基因成分受到黑猩猩的基因污染?他进入实验室,开始逐步分析,结论是没有任何问题,那么问题出在哪里?我想把你们培养成星星,你们怎么长成了猩猩?我该如何向这些期待的家长交待呢?想到这里,土摩托脸上的墙皮又一块块脱落下来。我的理想啊,我毕生的愿望啊,怎么就变成了黑猩猩?这简直是科学丑闻,这件事一旦传出去,我的名誉会毁于一旦。

土摩托欲哭无泪。

一只黑猩猩跑到他的跟前,多可爱的孩子啊,怎么就变成了黑猩猩?“你好。”土摩托跟小黑猩猩打个招呼,可心如刀绞。“你也好。”咦?黑猩猩会说话。土摩托有点好奇,心想,如果不能培养出一代摇滚明星,培养出一些会说话的黑猩猩也算是歪打正着的试验成果,就像当年有人发明伟哥一样。“我问你,你怎么变成了黑猩猩了?”

小黑猩猩一龇牙:“这个你得问我爸妈,他们都是在互联网上长大的,所以我就变成了这样。”

“哦,原来跟我试验没关系啊。”土摩托这回真哭了。

带三个表 @ 2009-05-31 0:03:03 分类: 未分类


我在云南拍了不少照片,但是没有给自己拍照片,这么好的相机自拍简直太糟蹋了。不过同去的三联出版社的编辑鲁鲁同学偷拍了几张。正好都是从后面拍的,我这人从来不喜欢正面报道,喜欢负面报道,所以这张比较符合我的德行。从光线看是在塔城的建筑工地里面拍的。我在这个窗口向外拍到的照片是这张

带三个表 @ 2009-05-30 12:20:10 分类: 闲扯

微软即将推出搜索引擎,估计以后在他们的操作系统的桌面上就可以搜索了。其实互联网上的资源是固定的,用什么搜索引擎找出来的都一样,只不过排列组合不同罢了。我觉得也没什么新鲜的。我觉得新鲜的是以后哪家公司推出一款搜索引擎,叫反搜索,就是把我们看不到的东西显示出来,比如这个搜索引擎命名为“红杏出墙”。

微软这次搜索引擎的域名叫bing.com。翻译成中文叫“饼”。在一个很多东西都搜不到的国度,倒还真有点画饼充饥的意味。不过人家微软已经起好了中文名:必应。大概是有求必应的之意。不过,在互联网上,任何东西都可以卡通化,这是因为上网的人年轻化程度较高,而且在繁杂的互联网世界上,人们能记得住传的开的东西必须带有象形特征才行。所以动物在网上比较流行,你看很多人给自己起的ID都很动物化,这叫人面兽心。现实中给人起个二狗的名字就意味好养活,在网上就意味好记,好记就意味容易在网上存活。某种意义上讲,“谷歌”“必应”的命名是失败的。没文化的人总想给自己起个有文化的名字,全世界都一样。

我觉得吧,Google给自己起个“孤狗”这样的名字挺好,一只孤独的狗,听上去特有气质。即便叫“股沟”也不错,至少还接近香艳。叫“谷歌”就挺没劲的,现在除了正规媒体在报道的时候使用“谷歌”之外,民间谁会用这个烂名字呢。再说“bing.com”,我估计人们一定会用“饼”来代替“必应”。不过在我这种诲淫诲盗的人看来,“必应”其实也是微软一直以来难言之隐的一种晦意表示,多年来他们一直“软”,其实他们想说“必硬”。有球必硬,有求必硬,没有球必软,这是硬道理。

带三个表 @ 2009-05-29 22:59:30 分类: 闲扯

跟微软的人吃饭。
微软的人其实并不是哪里都软。
局部硬的时候还是经常地。

一位软女士对我说:你这个人很矫情。
我:是,这一点我跟贵操作系统漏洞百出一样闻名。
软女士:你这个人很矫情,比如……
我:嗯,你说。
软女士:比如你……
我:没关系,你说。
软女士:我说出来怕你心理崩溃。
我:你太小看我了,一个连贵操作系统都敢用的人,还怕崩溃吗?

结果,软女士崩溃了。果然师出名门。

带三个表 @ 2009-05-29 19:39:16 分类: T恤

T恤衫的设计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哦,好像一直在紧锣密鼓,在入冬之前我会推出来的。请大家放心,我绝对不忽悠你们,我打算冬天拍DV,我让所有演员都穿着我制造的T恤。虽然冻人,但一定会美丽。

我收到的邮件快500封了,每天,都会有两三封邮件发过来,里面夹杂着很多设计样品,能让我眼前一亮的的确少得可怜。看中的一些设计,也在要求设计者反复修改。有的改的挺好,有的本来是画扇面,最后被我逼得改写金字了。每天车轱辘话在说,已经让我有点崩溃了。算了,我还是在这里说吧,省的把我逼成祥林嫂。

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喜欢T恤,那时候没有卖的,只好自己在背心上画,我又不会画画,画得很糟糕,那时候我就想,将来有一天我要是有钱了,我找人给我画,一件自己穿,另一件我一条一条给撕了。90年代,开始有了T恤,但是,我喜欢的好想没有。到今天,我在店里能看到自己动心的T恤几乎没有,有时候看上一件,尺码还不对。去一些品牌店,看到的T恤设计更加恶心,如果这个图案我拿过来印在我的T恤上,再放到淘宝上卖,一定会有人说,弄半天你就设计成这样子啊?还卖那么贵。但是相同的图案打上Lee,CK,NIKE之类的牌子,你就不觉得难看了,因为那个商标让你看什么都顺眼了。这就好比,你整天山珍海味地吃,你去吃农家菜那叫改善口味,但你绝对瞧不起一直吃农家菜的人。傻逼一般都这样。

好多人在拷问我什么设计理念,我操,我知道什么叫理念呀,反正我不会设计什么特恶心的情侣衫,这种煞风景的还是交给品牌设计吧;另外我也不会在图案上面弄一些亮片闪闪的玩意儿,这些都是一些搞时尚的人和练摊的小老板共同喜欢的;我也不会在衣服上写几个汉字,诸如网络流行语之类的无聊的东西,我又不卖给老外;另外我也不会设计“I love China”之类的图案,也不会写上“I love浦西”,但我可以考虑写上“I love pussy”,呵呵。我的理念是,看到一个图案之后做出一个判断———你穿出去的时候你或者别人是不是觉得恶心。如果不会,那我会考虑,如果你或者别人穿出去觉得还有点耀武扬威的劲头,走路可以横着膀子,或者可以把A杯挺城C杯,那可能就是一个有意思的东西。

我不太喜欢什么都跟教育扯在一起,但是看着这些设计,我的小暴脾气又上来了,按我这个年纪,我觉得我的想象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被消灭得差不多了,但我发现,很多比我年轻十多岁的设计者想象力比我消失的还快。我不得不怀疑,这些人的想象力是在他成长过程中一步步被消灭的还是压根就没有呢?人生来都是有想象力的,随着你对未来的失望和对很多事情的放弃,其实你就没有想象力了。而这是人头脑里最珍贵的东西。有人习惯你告诉他,你设计一个烟灰缸,圆的、白色、直径十厘米,他会设计。但你只跟他说设计一个烟灰缸,他就不会了。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妈逼的,还有戴尔呢。

我用苗师傅的一本书的名字来总结大多数的设计,分两种:一种是有想法,没办法;一种是有办法,没想法。你想啊,没想法没办法的人,估计也不会对这件事感兴趣,有想法有办法的人估计也瞧不上我。剩下的就是我说的这两类。当然我要说的是,我的确收到一些牛逼的设计,将来你们会穿在身上的。因为大多数人存在一些思路上的问题,我也就敢断定,大多数人的想象力被什么鸡巴东西给消灭了。当然也不排除,在当今社会,人们参与感都特强,用参与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有枣没枣都打一竿子,说不定能打到一只兔子。而我又是一个很较真的人,很多设计我真的不满意,不单单是我不满意,我相信别人也不满意。如果一个设计让我看上,你会很麻烦的——见过那种死缠烂打谈恋爱追你的人吗,我就那样。

有一哥们,给我在Windows系统自带的画图工具里面化了一个简单的图案,一个乌纱帽,下面歪歪扭扭写了一行字:科学发展官儿。挺牛逼的一想法,但这哥们不会设计,那我只好放弃了。有一个姐们,设计了一个东西,上面有句话:“我需要一个光躯。”我跟这姐们儿说,想法挺好,继续。丫说:我不会设计。这姐们原来是拿我解闷儿。还有一姐们,给我发过来很多图案,就是把一些实物印在T恤上,比如苹果啊、钟表啊、石头啊,我告诉这姐们,说我还是想要一点有设计感和美感的东西。反正至少我不会穿着这样的衣服上街。姐们教育我:我们做设计的平时最讨厌的就是设计。一句话就把我打懵了,我这李鬼碰上了李逵,这句富有哲理的话我足足想了一下午,我不懂设计,也不懂什么美学,但依我多年的生活经验,还是能咂摸出一点味道来。她这句话翻译成中文意思就是:我们写小说的人平时最烦的就是写的东西像小说,我们拍电影的人平时最烦的就是拍出的东西像电影,我们人民公仆平时最烦的事情就是做人民公仆(这句话倒是很有道理)。再换成白话文解释就是:真正的高手从来不出手就能致人于死地。问题是我没这种境界,买我T恤的人也没这种境界。但愿这些过分阐释是被我理解歪了。于是我想到了尼古拉斯·凯奇的他哥哥——约翰·凯奇,他把手放在琴键上一动不动,就是一首曲子。仅凭这一点,约翰·凯奇就是大师,你还不能质疑他,你质疑他你就显得没品味。

再简单总结一下,我对T恤的理解。
一、你的图案印在身上的时候,穿出去是不是合适?这个“合适”包括他的美观性、趣味性和态度性。如果不具备这些,我劝您还是别折腾了,两边都耽误工夫。

二、我理解的T恤图案应该是不拘一格,好多人都问我想要什么,我说不清楚,我认为,只要把握住第一条,什么都可以。关键是你怎么把一个看似平常的东西转化成有意思的图案。我平时总到楼下倒垃圾,垃圾桶上有一个标志,比如“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看着看着我就有感觉了,然后我就让人设计了一个图标,专门给吃回头草的同学准备的。既然任何东西都可以当成T恤图案设计,为什么在给你空间的时候你就不知所措呢?还是想象力的问题。

三、中国没有T恤文化,从事T恤设计的人,都是有一搭无一搭,几乎没什么人会对这个领域进行过专门研究,至少我没有看到国人出过这方面的书,我倒是买过几本外国人写的这方面的书,人家真的当成一门学问来看的。实际上,我们自己的设计,不过停留在胸前不要留白,得有点装饰的阶段上。而我很早以前就理解成胸前是个媒体,它是信息的展示,智慧的集成。如果有朝一日我真的有这个能力,我一定要改变国人对T恤的看法,妈逼的。

四、中国人相对都比较含蓄,不像老外那么张扬,这也是他们为什么会想到把自己的胸前当成一个贴大字报的地方。比方说,90年代初期北京流行的文化衫,大家觉得好玩是好玩,但是看多了就没意思了。事实上,这类纯文字的文化衫在外国占相当大的比重,这就是一种态度。但中国人的中庸处事方式生怕别人看出他的态度。别看现在的孩子们干什么都无所顾忌,觉得处处都显摆自己的个性,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什么叫个性。体现个性的T恤并没有发挥它的个性空间,相反它倒真正体现了一种肤浅的共性。

五、我不喜欢什么潮流,让那些品牌产品去想潮流吧,比如CK,比如Y-3。我也不太懂得所谓的设计风格,这就像我听音乐一样,什么风格不重要,能让人听起来喜欢是最重要的。T恤设计也是如此,你是线条、色块,还是卡通、恶搞,对我来说并不重要,关键是它要有意思。

六、事实上,我收到的大部分人的作品能看出来他们既不懂绘画也不懂设计,仅仅是会一点PS,并且没有想象力。但是还有一部分作品让我能看出来他的设计功底相当好,但就是图案很糟糕,你说不美吧,有点冤枉他;你说没想法吧,有点委屈他;你说没态度吧,有点误会他。可总是差那么一步,越过这一步,就好了。我能解释的是有限的,说不好会把人说得更糊涂,可不说他就停在这一步了。我想,这大概就是能力问题吧。我怎么想都觉得T恤设计是个再简单不过的事情,是一种信手拈来的工作,怎么让这些专业设计的人做起来就这么费劲呢。

七、我看外国人设计T恤的图案,基本上都很简洁,国人设计的都很复杂。这倒挺正常,你看历届奥运会开幕式吧,搞得最事儿逼的就是去年那届,一个破鸡巴中国印,快把五千年的历史都解释进去了。没必要,真的没必要。但是中国文化就是爱玩复杂,老觉得简单就意味没水平。这水平是相对的,《生日歌》《昨天》这样的歌曲够简单了吧,但是多牛逼啊。中国人爱意淫,淫者,过度也。比方说你想设计一个图案,一开始会想到两种元素,结果是里面放进去五六个元素。我看老外设计的东西,可能一开始他能想到十多种元素,但是最后可能只体现一两种元素,但这一两种给挖到了尽头。中国人喜欢做加法(估计跟这个国家一直穷有关系),外国人喜欢做减法。有时候你看一些图案很复杂,但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元素。有一天我在小店里看到一件T恤,胸前印了十多块手表,我很高兴,对于一个只带三个表的人来说,有这么多手表,完全超值。但是这些图案放在一起不打架不矛盾,很协调,为什么,其实它只用了一种元素,就是手表。可你说这个图案说明了什么?什么也没说明,就是让你看一个热闹而已。

八、绝大多数设计这其实不太懂得穿着心理学,只懂得名牌。反正只要是阿玛尼或者什么尼,穿在身上都觉得扬眉吐气的。但是T恤恰恰体现的是一种穿着心理学的东西,在款式、面料相对知情的情况下,那就剩下图案了。这也是我为什么反复对设计者强调“你觉得你把这件衣服穿出去好看吗”的原因。大多数人买一件T恤是冲着图案去的,为什么人们会这样?请参阅第一条。

有人会说,你可以请一些大师给你设计,就省了这么多麻烦了。嗯,我正打算跟银行贷款,请什么维维安 威斯特伍德、伊夫·圣罗兰、亚历山大•麦克奎恩、克里斯蒂安·迪奥、瓦伦蒂诺·加拉瓦尼……如果贷款多的话,我还打算把范思哲老师从那边请过来。

据说一个品牌一般都以创建者的名字命名,比如福特汽车,是一个姓福特创办的;比如香奈儿,是一个姓香奈儿的人创办的;通用电气,是一个姓通用的人创办的……所以我也打算用自己的姓氏来命名我的牌子,就叫“王牌”。

如果您有好的设计,请发送到邮箱:teeeeshirt@gmail.com

带三个表 @ 2009-05-28 2:52:27 分类: 挨个祸害

故事发生在二零一零年四月的某一天。土摩托实在无法忍受单位的人文环境,愤然离职。

其实,他一直以来,想适应人“文”环境,比如他尽量去听一些音乐,看一些电影,读一些有字的书。但现实太残酷了,情况太复杂了,他感觉越来越不适应,用辞职的方式离开他不适应的环境倒也是一种不错选择。辞职后的土摩托无所事事,他决定搞一场音乐节,就是他多年来脑海里一直萦绕的伍德斯托克式的音乐节,其实这场发生在四十年前的音乐节,里面没有一个黄种人,包括日本人、韩国人、马来西亚人或菲利宾人,更别说是中国人或者土摩托,都是黄毛鬼佬。这件事一直让土摩托耿耿于怀。

利用辞职闲暇时间,土摩托骑着土摩托四处游逛。想到他的伍德斯托克,他心里暗暗有些兴奋。对,要找一个农场,一个面积很大的农场,可以容纳五十万人,一定要破当年四十五万人的记录。于是他想到了辽阔浩瀚的内蒙古大草原。他一路往北,披星戴月,风餐露宿,终于,他看到了一片大草原。

嗯,这地方可以放下至少六十万人。于是,他的伍德斯托克计划启动了,他睡服了很多乐队,让他们跟土摩托一样,去大草原,跟他一起圆一个所有人的梦,这次音乐界的口号就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然后,他又去到全国各地找五十万观众。很快,这些人带着自己的梦想,来到这同一个世界。音乐节,一个中国版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即将跃然草上。

万事俱备,音乐节即将开始,之前一定要搞一个隆重且令人窒息的倒计时仪式。土摩托掐着秒表,请来了倒计时专业户朱军、李咏、董卿、周涛,实、酒、扒、欺、遛、武、寺、散、而、医……人们屏住呼吸,土摩托拿着秒表的手在颤抖。“开始!”土摩托一声令下。

整个草原万籁俱寂。是的,人们盼望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激动的人们都压着自己的情绪等待终极的一刻爆发。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一刻啊,一个历史,一个传奇,一个梦想,一个奇迹就会在下一秒钟发生了。

整个草原依然万籁俱寂。朱军、李咏、董卿、周涛在台上你看我我看你,这时李咏清了清嗓子:“啊……观众朋友们,新的一年就要到来了……”这时董卿打断了李咏:“北国风光,万里绿草,喜迎节日,祖国新貌……”还没等董卿抒情完毕,朱军把话抢了过来:“我们要见证风的方向,我们要见证……”周涛又打断了朱军:“心有多远,我们就能滚……不,摇滚多远……”

这时土摩托如梦初醒,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怎么改春晚了?土摩托匆忙拿起对讲机:“现场导演,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报告总监,没电。”

没电?土摩托冲着对讲机吼道:“你什么意思?”“报告总监,我们这个地方没有电啊。”“怎么会没电?”“我们这里方圆三十公里没有人烟,那有电啊。”这时土摩托才明白,原来最重要的电一直被忽略了。他环顾四周,确实没有发现一根电线杆子。可五十多万人都给忽悠过来了,不能再把人家都遣送回去吧,信访办的工作他确实不擅长。

他妈的!土摩托心里暗骂,怎么我就没想过电这件事呢,怎么办?土摩托急得脸上的墙皮都脱落下来了。但毕竟土摩托很聪明,他又冲着对讲机喊:“现场导演请注意,请注意,演出继续进行,全改成不插电。”

诺大的草原,没遮没拦,不插电,第四排之后的人就听不见了。现场一片骚乱,人们的嘈杂声盖过了台上的歌声,进而,这片骚乱变成了混战。站在高坡上的土摩托看着下面的混乱场景,束手无策,但看着看着,他高兴了,当年伍德斯托克就是这么乱的,嗯,有点历史重现的感觉了,看上去比斯皮尔伯格再现二战场景还要逼真。对,当年鲍勃·迪伦因为插电造成一场混乱,结果变成了一个传奇,那我干吗不能因为不插电制造一个传奇呢。五十多万人的混战是很壮观的,人们完全忽视台上表演者的存在,都把自己当成了表演者,甚至,从他们的表情中都能看出来,他们仿佛就是历史的缔造者。他们的每一次出手,他们每一次出脚,好像都在为易中天、王立群们记录着电视侃资。

这场没有规则和没有休止的混战直到每个人都筋疲力尽而结束。作为音乐节的发起人,艺术总监,土摩托跟所有人都不一样的是,他在混乱中一直听台上的演唱,他认为,这些乐队的表演太糟糕了,完全不摇滚,也完全不民谣,更别说布鲁斯了。这他妈都是些什么音乐,我在美国听得到音乐全不是这样,你以为你们是吉米·亨德里克斯吗?你以为你们是蒂姆·巴克利吗?你们以为你们是“爸爸妈妈”吗?奶奶的,中国摇滚怎么都这么烂?都二十一世纪了,你们都听了二十多年的摇滚了,怎么还把摇滚唱的这么糟糕?

当然,比这些糟糕的摇滚更糟糕的是土摩托的组织能力,音乐节在现场一片狼藉中结束了,人们无法容忍这样的音乐节,无数人把气撒在了土摩托的身上,土摩托见势不妙,飞身跨上他的土摩托,狼狈逃窜。他撇开身后的一切——传奇、历史、奇迹、梦想,一路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头也不抬地往前骑。骑着骑着,他看到了人烟。这是一个农场,有很多蒙古包,还有很多奶牛。他又饥又渴,打算到这个农场讨口饭吃。

农场有一个五十多数的大叔,在给奶牛挤牛奶。土摩托走上近前:“你能给我一些吃的吗?我好几天没吃没喝了。”大叔看着土摩托的土样:“你是从哪里来?”“北边。”“怎么这样了?”“有人追杀我。”“你干了什么坏事?”土摩托便把他追逐梦想的事情简略地说了一遍。大叔点点头,“你回去估计也是一个死,要不这样吧,我这里缺人手,你就留在我这里帮忙吧。”

土摩托想了半天,点点头,“好吧,我留下来,将来有一天,我一定要改变中国摇滚的糟糕现状。”“你先别想那么多,先帮我打打下手,我养的奶牛太多,忙不过来,会挤牛奶吗?”土摩托看着大叔挤牛奶的动作,点点头说:“不会,但是类似的事情我干过。”

(冠军杯决赛开始了,先写到这里。未完待续)

带三个表 @ 2009-05-26 4:11:40 分类: 未分类


(这是我在路上拍的仅有的两张白玛的照片)

这篇博客,你看的时候要想一下,如果你有钱,可能对你有帮助,如果你没钱,请流几滴口水。

前段时间去云南采访,住在一家酒店里,把照片贴在博客上,好多人问我,这家酒店叫什么名字,多少钱一晚上。这家酒店叫松赞林卡,位于松赞林寺后面的山根底下。之前,我拍了很多照片,这些照片实际上跟酒店有关系,很多照片是在酒店的窗口往外看的时候拍的。包括在路上拍到的。而我这次采访的就是这个酒店的老板白玛多吉。

以前陈晓卿老师的博客上介绍过白玛多吉。我在跟白玛去德钦的路上,聊到滇金丝猴,不知道怎么我就想到了陈晓卿老师,为什么一聊金丝猴就会想到陈老师呢?以前老六曾说过:“土摩托和陈老师从树上下来的比较晚。”然后我就想到了树上的金丝猴,就想到了土摩托,又想到了陈老师,想到陈老师就想到他拍过的《黑森林之歌》。于是我对白玛说:“我有个朋友叫陈晓卿……”白玛立刻打断我:“你说的是比烧焦的那栋大楼还黑的陈晓卿吧?我们太熟悉了,原来我们是同事,特好的朋友。”我说:“对,他叫黑立方。”

白玛多吉原来在中央电视台,拍过很多没有播出且无法公开的纪录片,后来一怒之下,辞职回到香格里拉,开起了酒店。他在香格里拉开了两家,在茨中、塔城、奔子栏、德钦还开了四家。里面的结构就是你们看到的那样,外面的风景显然是他选到了最好的位置,从四处看都是风景。

白玛是一个摄影师,平时拍好多照片,我问他要照片,他说:“我的照片太多了,看一遍要好几天。”后来我精挑细选,选了一部分在这里展示出来,如果你想看到这些风景,要么你在他的酒店,要么你在从这个酒店去下一个酒店的路上。看到他的照片你就知道我拍的有多差了,一个是我水平有限,再一个是我没有他整天守着风景的条件。

我们一行五人,白马老师用佳能Mark III,剩下四个人全是尼康,一路上就拍啊拍啊,我好多年没有这么过瘾拍照片了。

请允许我给他的酒店做个广告,去不成或者没条件去的人可能觉得我在做广告,我主要写给能去的人看看,希望这些能给感兴趣的人提供一些肾上腺激素。酒店咨询电话:0887-8285555。

松赞林卡(香格里拉店):是他的连锁酒店的旗舰店,房间最多,面积最大。目前就这家酒店开业了,到了明年,其余的酒店会陆续开张,你要是想到香格里拉旅游,想一路玩下来,可以挨个酒店住。

塔城酒店:依山傍水,后面是山,前面是村庄、梯田,不管向任何一个方向观望,都有风景,或是层峦叠嶂的群峰,或是宛如江南水乡的民居。距离酒店不远是传说中的达摩洞,而且酒店看滇金丝猴最方便。

茨中酒店:建在澜沧江边上的一个坪坝上,四处都是葡萄园,对面的山上错落有致地建着一些白色的藏族民居,河谷时常被云雾萦绕,远处是白马雪山,时隐时现。在酒店200米远,是一个天主教堂,始建于1905年。用白玛的话说:“我的位置是囊括了茨中坪坝所有的风景,村庄,平原,远处的河谷,远处的江,层层叠叠的山峦才是我的风景。”

奔子栏酒店:这里有最著名的长江第一拐,由于山体运动,使长江流向被迫改变,形成了一个巨大的Ω形状。奔子栏酒店选在一个山区的村落。从酒店向外望去,是一个垭口。

德钦酒店:海拔最高,估计有3500米左右。去德钦就是看梅里雪山,德钦酒店正好位于梅里雪山的正面,推开窗户,对面就是雄伟的梅里雪山。酒店的侧面和后面也是陡峭的山峦,下面的山坡上是在香格里拉地区随处可见的田园和民居。从远处看,德钦酒店就像一个瞭望塔,依山而立,纵览无余。

反正,如果你真的有闲心沿着他这几家酒店一路下来,你就能看到下面的相册里的风景。

点击进入

带三个表 @ 2009-05-25 16:23:32 分类: 闲扯

带三个表 @ 2009-05-25 15:59:59 分类: 闲扯

这几天邮箱里信件多了起来,垃圾的少了,想和我确立关系的少了,向我寻求帮助的多了。从这些信件当中,我到能看出一点迹象,贵国确实有点民不聊生。我的邮箱快成信访办了。有反映当地社会黑暗问题的,有想出书找不到出版社的,有打官司找不到后门的,有直接让我把钱打到一个账号里的,有单位拖欠工资解决不了让我出面摆平的,有慈善机构让我捐钱的,还有想去看男朋友没有路费跟我借钱的……

是不是我说黑河打狗事件之后,我就成了什么代言人了?对不起,你们高抬我了,我没那个能量,我自己出书还找不到门呢,我遇到问题还不知道怎么解决呢,我想去看个姑娘还要犹豫一下呢,谁来帮帮我呢?

给我写信的人,我看你们都挺着急的,别耽误你们的正事儿,我这里真的解决不了,病急乱投医,但也要看看清楚,最好找能解决问题的地方,我的博客就是个扯淡的地方,不承担社会责任。要不我把胡斌的爸爸或者妈妈的电话给你们,他们既有权又有钱,说不定能帮你解决点实际问题。好不?或者我把央视新台长的电话给你,说不定新官上任三把火……

在贵国,为什么走投无路的人那么多呢?

带三个表 @ 2009-05-23 12:56:22 分类: 闲扯


迫于舆论压力,黑河市政府杀狗行动暂缓。
不然今天就开始对狗实行三光政策了。
不知道当地政府部门接下来还会有什么妖蛾子出现。
事实上,中华大地到处乱飞妖蛾子。

PS
刚才跟周先生通了一个电话,周先生的口音比较像范伟。
跟听小品一样。
周先生说,公安局的人去移动公司把他的通话单拿走了,
发现给他打电话的有新华社、报社和电台的记者,
估计事态比较大,打狗队临时解散。
但是政府的规定还没有撤销,
患上狂犬病的政府领导目前又回到潜伏期,
过段时间估计会有新的政策出台。

带三个表 @ 2009-05-22 17:19:53 分类: 闲扯

我的邮箱每天都会收到开心网之类的网站发来的消息,说某某某在关注我,或者更暧昧一点的某某某想跟我确立关系,你要跟我确立什么关系?我不喜欢开心网这类网站。当初只加入了一个花名册,最早是媒体之间交流的一个平台,后来也变成开心网了,就觉得没什么意思了,整天有一堆人加我让我跟她玩过家家游戏,多大孩子了,还玩这个,羞羞。如果每天打开邮箱看到的邮件不是给我设计的T恤衫图案而是某某某在关注我,那是件很沮丧的事情。

大概虚拟时代的交流方式就是这样,虚拟时代,需你时代。人们都需要你,需要通过关注“你”来打发时间和填补空虚。人是群居动物,现代社会把人们都隔开了,打个比方,你有个很亲密的人,他跟你的空间距离是10米,你有个不认识的网友,他跟你的空间距离是1万公里,物理距离能说明你们之间的关系亲密程度。但是在网络上,所有人之间的关系都被压扁了,变成了一个距离。所以人们会感叹,网络让亲近的人疏远了,让疏远的人亲近了。其实是让所有人都压扁了,放在一个面上了。所以人们在一个阿扁的平台上尽量寻求群居式的交流感觉,人是多么害怕孤独的动物。你说费半天劲,绕一个大弯子,还尽玩虚的。跟那个郑人买履差不多。

网络不过是用各种方式制造信息垃圾的场所,BBS,博客之类的。后来觉得互动性差,就出现了facebook之类的东西,后来还觉得不够,就有了twitter,我不知道再后来会变成什么,估计该物极必反了吧,直接把俩人拿绳子拴起来。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撺掇我上饭否,我上去研究了一下,觉得好像还挺实用的,就注册了。这个网站的意思是,你在上面发布任何消息,关注你的人都知道,然后你可能获得帮助。我就想起了上个月在成都打不到出租车的场景,如果我发个消息,问问谁有车过来接一下我,好像就挺方便了。

以后我就用这个饭否发布实用信息,比如:“我在顺峰吃饭,一结帐30000块钱,谁来给我买单?”如果达不到这个效果,那我们玩这个干嘛啊?哈哈。或者,我发布一个消息:“我最近缺钱花,人傻钱多的同学请把钱汇到如下账号……”好像给行骗的人提供了直接的机会。

想关注的就去关注我吧,我没钱花就管你们要。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