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62
最近在赶新闻稿,之所以用赶,主要是工作太多,任务压在面前,不赶不行。
我每个月要写四篇新闻稿,严格来说不能称其为新闻,有一个原因是作为一种宣传,或许称为商业软文比较合适。
很早前写这类稿子,如果实在是太忙,会自己瞎编一个故事,交差了事。只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才会去采访。
我记得很早前在医院,曾经遇到过一名年过古稀的老婆婆,她患了痔疮,来医院治疗,治好了,领导叫我去采访。这篇新闻就是个特例,年纪大的老人来治疗痔疮。
那老婆婆说很古老的重庆话,我只能听懂她的语调是重庆方言的发音,至于说什么完全听不懂,需要她身边的人翻译。
为表现医生的医术好,征得同意,她做完微创手术,当天就能下床活动。
我匆匆采访完,回去写稿子,由于材料不够,只能自己编一些,领导提了些意见。原本准备发,但多了个心眼,决定找当时人比较好,负责医保工作的医生帮忙看看。
她看完,有些犹豫,欲言又止。我说,没事儿,有问题就说。她指着我写麻药的那个地方说。严格来说,如果患者昏迷,不能进行手术,要在清醒状态下,至少是有意识才能进行麻醉手术。她建议我将「昏迷着推进手术室」,改为「医护人员的搀扶」。这样更为真实。
我赶紧道谢,回去修改,再发出去。
我之所以会写昏迷状态,有一个原因是小时候看电视剧,发现许多情景是人在昏迷状态中,直接推进急救室,真实的情况却不是这样。
现在一想,为了夸大效果,估计除了医护人员,如果不说,很少有人知道其中的问题所在,选择相信医生,稿子没有那么有煽动力,至少不会出错。
做文案的乐趣就在于能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如果进入不同的行业,还能学到更为专业的知识。
本来今天要写最近遇到的采访问题,谁知道写远了,明天再聊吧。
提醒:任何医疗新闻,还是要浏览正规的医疗网站。某度是千万不能相信的,切记,切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