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

最近跑区县勤,接送家长、学生,常白天去,当晚回。我们学校的主要群体是初中生,严格来说是初三毕业生。政策原因,今年找学校的家长和学生较往年提前许多。

我是接触职业教育才知道有许多初中生的成绩不理想,对他们来说,读书是件痛苦的事。孩子成绩差,最担心的自然是父母,现在摆在面前的路只有两条:打工和学技术。

初中毕业打工,到底有什么前途,我不清楚,学技术呢?不能说有前途,好歹可以有谋生的技术。

我上周去接的学生,家里开的小面店,兼卖奶茶,孩子高大,能帮到家里煮面,煎饼,初步印象:乖巧懂事。家里人很支持他学厨师,自己也喜欢做这行。闲聊中,食客不断,生意没停过。

送学生和家长上校车,母亲站在路边不停叮嘱,叫我给他找位好老师,管严点,说话间眼眶泛红,如果不是家里有生意,她肯定是要一起到学校的。

一路无话,到学校已近饭点,我帮忙搬行李,送家长和学生到咨询中心,老师出来迎接,带父子看校园,随后选专业,报名,签协议,完成后,班主任已来到咨询中心,见孩子带了行李,打电话叫宿舍的班委下楼帮忙。

几分钟后,三个学生下楼,帮忙抬行李,带其去领洗漱用品,父亲不放心,跟着去,没多久又回来,站在路边和我闲聊。

等一切安顿好,孩子下楼,身边有位穿厨师服的班委,孩子和父亲聊几句,开心地跟他走了,言谈间似乎非常熟络。父亲看见这幕,对我说:「如果自己的孩子能有学委一半的古道热肠就好了。」我安慰他:「娃儿还小,性格还没成型,慢慢就会懂事的。」

孩子上学,父亲回家,我叫了俩顺风车送父亲回家,等车途中,他和家里人通视频电话,另一头,家里亲戚说:「他还这么小,要出去历练,否则整天呆在镇上游手好闲,不是办法。」父亲说:「学出来,会叫学校安排他去北上广,确实应该见见世面。」

我常觉一个人如果年轻,确实要多出去走走,看看。出去最好的方式是:求学。我小学和初中在镇上读,高中在县里,大学进入市中心。如果我的高考分数好,肯定不会止步于重庆,而是去北京和上海。

为什么要去中心城市?这里的机遇多,硬件设备完善,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趁年轻,走出去,人生才有无限可能。

注:本文写于 2022 年 03 月 0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