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子不污:美 女(二)

段子

书  名

 

写了一周段子,看字数,将近两千字。盘算字数,我高兴地在段子群里宣布,坚持写一年,出本书,书名叫《段子不污》。

群里的朋友听了,开始二度创作,丽丽说,应该叫《段子不污不要钱》。小A 说,不好,改成《段子不污倒贴钱》更好。轮到插老师了,他咳了两声,说,应该叫《段子不污,小山插足》。

注:群里有位朋友网名叫「插一腿」

 


仙人板板

 

做客服工作,最怕遇到骂人。很多客服受了气,不能在电话里骂人,只能自己受气。

我有过短暂的客服经历,每次遇到骂人的用户,从不挂电话骂人,直接和用户对骂。

没干几天,遭到用户投诉,我被领导叫去训话。我答应改进话术。

从此以后,但凡骂我的人,我会专门用个文档记录,每天上班,先轮番给这些人打过去,电话接通,保持沉默,直到对方挂断。

没多久,事情败露,用户再次投诉,领导又找我谈话,我继续改进话术。

有一天,领导把我叫去,问我「仙人板板」是什么意思。我支支吾吾半天,不敢回答。领导说:「集团的人最近在抽查工作,说总在电话那头听见你说『仙人板板』。」

她这么一说我才想起,为了报复那些骂我的人,我最近在苦学方言,集团领导抽查工作那天,我正好在学四川方言「我日你先人板板你」。


 

网  名

 

众所周知,我的网名叫「小山」,最近心血来潮,想改名。

我脸皮薄,不好意思直接请教朋友,只好委婉的在群里问:「据说名字后面带『山』的人很出名,比如『安禄山』『孙中山』『方文山』等等。」

朋友甲说:「真的,有位外国人叫『大山』,我一度以为是你兄弟。」

乙说:「亚洲首富钟晱晱,微信名叫『老山』。」

我总觉得他们在调侃我,借辈份高低,占便宜,可我又拿不出证据,只好吃闷亏。如果我有这样的兄弟,我不当贾雨村,也要做个刘姥姥。

没有好名字,我不甘心,非要想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思索半天,我在群里开心地说:「决定了,如果哪天我成为世界首富,直接改名叫『富世山』」。

朋友丙冷不丁地来一句:「改名前,记得在群里艾特我,我好拉黑你。你这名儿在日本随便用,在中国,早晚会出事。」


笑  话

 

朋友说,我的段子写得越好,我脱单的机率就越大。听完她的话,我一夜无眠,翻来覆去,好怕我以后的爱情变成一个又一个的笑话。


美  女

 

天气酷热,我最近跑步喜欢赤裸上身。今天早上五点,我照常出门跑步,没多久,听见有人喊:「美女,跑慢点!」我回头看,一人在我后面,这条路只有我两人,不知道他在叫谁。

一会儿,我又听他喊:「美女,你跑这么快,前面有帅哥吗?」我没回头,继续跑。

快进转弯处,忽然「啪」地一声响起,有人拍我屁股。一个头露出来:「美女,你速度不错哦。」我愣了一下,回他:「你是不是认错人了?」他听声音不对劲,从兜里掏出眼镜戴上,仔细看了我一眼,连忙道歉:「哎呀,不好意思兄弟,我认错人了。我跑你后面还在纳闷,谁家设计的运动内衣,颜色和皮肤毫无违和感。」说完他加快脚步,向前跑去。

被他这么一扰,我兴致骤减,放慢脚步,转身回家,走路的时候屁股隐隐作痛,不停咒骂:「妈的,这个老色痞,下手太狠了,今天只能站着做事了。」

注:本文写于 2022 年 07 月 30 日——2022 年 08 月 02 日

 

2022 年:当我在 8 月跑步时我在想些什么?

跑步心得

八月一日

八月开始,新的 200 公里启动。休息一天,状态拉满,加上天气凉爽,无比舒畅。看来五点起床是对的,过了六天,气温升高,慢慢不适合跑步。上个月跑步随感写了五千多字,日积月累的力量真不容小觑。

八月二日

最近体重稳步下降,昨天走了两万五千多步,体力消耗巨大,跑完五公里,肚子饿了,体力不支。

原本准备就此放弃,不过我想看看极限在哪里,况且天还没亮,太早回去早餐店还没开门,继续跑吧。

跑完三公里,速度已经掉到六分半,肚子更饿了,差不多了,我放慢脚步,按下暂停,站在湖边看霞光,天已亮,又是一个超四十度的天气。

八月三日

四点过,出门一阵热浪,热炸了。重庆这天能从早热到晚。难怪屋里不开空调会发烫。

我记得前天回家太累,直接躺床上睡着了,醒来屋里像是蒸笼,浑身乏力,赶紧把空调打开才恢复状态。

都说温水煮青蛙,重庆这天气,人人都是青蛙。

 

图片

八月五日

好好睡了六小时,体力恢复。没想到前天早上跑完,体力透支,连续两天没精神,到家瞌睡连连。

期间喝了些功能饮料,吃了午饭,结果体重又上去了,真是得不偿失,这就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下次要注意了,气温太高不能跑太多。

八月六日

睡一觉醒来,瘦了三斤,难道真是睡眠的问题?

这两天重新调整作息,十点左右入睡,睡六个多小时醒来。我以前总听人说,高质量的睡眠能有有助减肥,不过没当回事,往往凌晨才小睡一会儿。

最近在尝试调整作息,将所有的睡眠集中在一起,尽量早点睡觉,尝试两天,差不多十点多开始睡,不知道体重的瓶颈和睡眠有没有关系,我准备测试一周看看效果。

八月七日

六点一过,气温逐渐升高,下周继续热。

最近伏案工作,时间太久,右手臂又开始酸痛。今天早上跑步,故意加大手臂摆动幅度,才记得,前段时间定下每天做俯卧撑的计划已经抛到爪哇国去了,还是要定个时间,哪怕一天做十个也是好的。

八月八日

昨晚吃了三两碗杂小面,体重有些上升。吃之前我差不多能预料结果,面食加上重油盐,不长肉才怪了。没办法,重庆小面实在是太诱人,我虽然已经克制,但偶尔还是会犯瘾。至于火锅和烧烤,我基本上无感,现在不夜跑,更是连它们的边也挨不着。

八月十日

早期腹痛,不知道为什么,跑了一公里,才想起昨天吃太多杂食,一会儿冷,一会儿辣,不痛才怪。跑五公里,腹痛难忍,只能按下暂停键。

最近十点左右入睡,测试了一下,如果按时睡,能在四点多自然醒,往后移,睡眠时间自然也往后,昨天十一点睡,今天五点半醒,早睡早起果然是有原因的。

 

跑步心得

八月十一日

高温,高温,还是高温。这段时间出门发烫,中午走在路上,差点儿中暑,回家喝瓶霍香正气液,睡一会儿,头痛,还是没效果,吃了片布洛芬才慢慢好转。

早起跑步,天大亮,温度逐渐升高,跑步的欲望降低,哪怕如此,每天还是会出来跑一跑。我跟朋友说,很多人有了钱,还是没有快乐,生活反而更加无趣。我是除了没钱,该有的全都有了。前者是眼里只有钱,我是没钱,但是知道如何寻找快乐。

八月十二日

热气升腾,五点半出门,跑完六点半,最后一公里能明显感受到温度升高。

新闻天天播报疫情信息,以前还说新冠怕高温,随着不断进化,高温已经无法阻挡传播角度,这种适应力,能活上亿年,也不见怪。老话讲,人定胜天,可见还是太自信了。

八月十四日

最近嗜睡,开空调能睡,不开也能睡,好久没有这么任性过了。

每天跑步,总能听见大新闻,比如今天,有人在讨论彭州山洪灾害,有人在聊俄罗斯普京的支持率,有人在说新疆又发生疫情……跑几圈,差不多已经知晓国内外局势。

我看看天,月亮好圆,多数人讨论的是灾难,而不是平安。

 

跑步心得

八月十六日

一月过半,我也刚跑完一半,看来这个月完成两百公里有点悬,和预想中的一样,只要稍微偷懒,两百公里也是不容易的事。

最近天亮得晚些,以前六点早已大亮,现在才开始亮,灰蒙蒙的天,慢慢由天边闪出光芒,逐渐散开。如果天气好,还能看见朝霞。最近总是看见月亮,前天还是圆月,现在已经残了一角。

八月十九日

休息两天,没想到今天还有些不适应,重庆吓人的天,要不是公园里撒水浇花,好多人要晕眩。气温高,趁夜给花草浇水的园艺起的也早,有水的地方就有凉气,水泥地真是一种折磨,吸热难散热。

八月二十一日

小区里的草晒脱了皮,一块块死亡,公园里的草焦黄,缺水严重。哪怕是每天早上浇水,也顶不住这一天的暴晒。草的生长也要选对位置,大树底下的草没事儿般,躲在绿荫下,暗自生长。

八月二十七日

出门遇到两拨人,喊我办健身卡,有一个妹子,原准备跟她搭讪,想到最后要掏钱,果断拒绝,算来算去,我想和她交友,她视我为生意,迟早要掰,还是趁早看开些。

呆屋里五天没跑步,今天的气温开始下降,夜晚的风也不那么暖和,不缓不急地做恢复训练,到五公里停跑,只可惜这个月的计划完不成,算了,不计较那么多,体重没有增加就是好事,哈哈哈哈。

 

跑步心得

八月二十九日

气温下降,高温散去,雨还未落,适合跑步的天气终于回归。近段时间惫懒,浑身没劲儿,今天不打算出来,可如此好的天气,不出来真说不过去。

天气好,风吹皱湖面,如同鱼鳞,地上的落叶,沙沙作响,连猫儿也露面了,蹲在假山上看我奔跑,重庆的夏天炙热,秋天凉爽,无比舒畅。

八月三十日

前气温42度,今天24,跑步不能赤裸上身,风吹过,有些发冷。最近似乎不在状态,仿佛进入疲困期,怎么跑也没有劲儿,整个人又累又乏,要不要拉一个半马恢复状态?这天气,必须要来一个半马才舒坦。

爬缙云山

缙云山的火终于灭了,看视频,离北碚(bèi)区很近。北碚区是主城九区之一,我在山下度过四年学生生活。

北碚区分新城和老城,多数时间我在老城晃悠,和朋友常去嘉陵江边喝茶,水悠悠,风习习,坐在江边,能呆一整天。

缙云山在嘉陵江畔,有关它的传说很多,有说黄帝轩辕曾在山上修行,修行成功,一道绯红色光出现,赐名「缙云」。也有说山上有座「缙云寺」,所以叫缙云山,寺从何处来,什么时间修建,没人说得清楚。

严格来说,缙云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片山脉,此起彼伏,绵延不绝。我和朋友说,缙云山的火势如果控制不住,那将是「火烧连营」,殃及一大片。

我在北碚读书,几乎每天都会看见缙云山,天气不同,山的形态也不同,有时青翠秀绿,有时云雾朦胧,看得多,自然不稀奇,但爬缙云山,也只有一次,那次还是朋友来玩,强烈要求,我会走进缙云山。

爬缙云山有很多条路,如果从大门进要买门票,我们是学生,舍不得花钱,不得不找免费的地方上山。

我的朋友挺厉害,从网上找了条攻略,说是从新城区的登山梯上去能找到免费通道。当天上午,我们买了点水和干粮,下午,开始爬缙云山。

缙云山不高,如果快,估计一两个小时搞定,相比峨眉山一天半的路程,根本不算事儿。唯一的难点在于,爬完登山梯,全是往前延伸的坎坷小路,按照计划,如果一直往前走,肯定是大门口。爬这么久,不正是为了免门票吗?

踌躇之际,朋友看见小路上面还有条隐秘的路,隐约有两位女生前行。「跟着她两个,肯定和我们一样,都是逃票的。」朋友说。

我们找了个斜坡,强行爬上去,一路跟随。没过多久,进山口处,遇到一位管理员,站在那里收门票,看来运气不好。两位女生上前,不停说好话,我们在一边想办法,看能不能找地方溜进去,四处悬崖峭壁,密林森森,只有这条路能进,我们站在那里不停「闹」。

那人起初不同意,非要收钱,「闹」久了,又来了几波学生,大家准备强行闯,那人见全是学生,又或是怕人越聚越多,出现意外事故,只好放行。我们欢天喜地走进去,为这一次小小的「胜利」高兴。

缙云山玩的地方不多,有几个山峰,我们上来花了些时间,不能一个个去,只能去最高的山峰——狮子峰。狮子峰有座狮子,悬崖峭壁处还有一个大脚印,传说正是轩辕黄帝修行圆满,飞身跃起踩的一脚,估计现在不会有人相信。

狮子峰相连的另外一座峰有个塔,做什么的,不得而知,塔也不许进。我们在山顶闲逛,吹了会儿罡风下山。

下山路过一座道教寺庙,路面长满青苔,石柱也是青绿色,房檐还有蜘蛛网,仿佛没什么人打理,是个很清凉幽静的场所。再往前走,从大门出景区,一路全是蜿蜒曲折的水泥路,汽车能一直开上来,和峨眉山到雷洞坪那条路一样。

我们一行爬山很快,下山才是真苦。那段路不停向下延伸,无穷无尽,也没什么景色,脚走痛,只能坐一会儿再走,夜色逐渐降临,北碚的街灯亮了,城市里灯火通明,我们还在不停往下走。走到老城区,天早已黑尽,早知道这么远,应该打车下山,苦于没有爬过缙云山,毫无经验。我们上山走的新城区,下山回到老城区,等于走了一条绵延的弧线,还是老话说得好「上山容易,下山难」。

这是我唯一一次爬缙云山。

我很喜欢北碚,当年毕业,第一时间想在附近找工作,找来找去,没有适合的。北碚经济不发达,和渝中区、渝北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江北区等毫无可比性,我也只好到这些区求职,最后落脚渝北。

我读书那些年,地产商为炒高北碚的房价,喊出「主城后花园」的口号,依旧对人们的刺激不大。

今年四月,我又回了一次北碚,看着眼前熟悉的街道,往事浮现,如同昨日。我在这里度过四年大学生活,再回去,除少部分地方进行翻新,城市大体保持原貌,一些商家店铺,地下商场,它们依旧营业。

缙云山常青,嘉陵江长流,它确实是主城的后花园,也是我呆过最美好的地方,只可惜我再没时间坐在江边,泡一杯茶,远望缙云山,任江风拂面,发呆一整天了。

注:本文写于 2022 年 08 月 26 日,修改于 2022 年 8 月 27 日

经 历

通电话的次数多,会有一些类似的情况,比如找我们学校的家长,从事或正在餐饮行业,非常支持孩子报读。

今天遇到九锅一堂工作的家长打电话咨询。我第一次知道这家店的名字,还是他们投放的电梯广告,黄色的底板印有硕大的「能喝汤的酸菜鱼」字样,下面是一排小字:选用农夫山泉矿泉水煮鱼。

那段时间,每天进广告,会洗一次脑,边洗边想:酸菜鱼的汤难道不能喝?这种定位的意义是什么?在遍地林立的火锅、小面店,要开辟出一种特色的餐饮模式很难,许多店一会儿吹「三斤耗儿鱼」,隔段时间又吹「鹅肠长长长长」,甚至连一盘毛肚儿也要拿来喊两嗓子,现在开始走怀旧路线,门店必须像 80 年代的风格,店的名字也要新奇有趣。不得不说,在重庆,能坚持三年不倒的餐饮店,除了那些苍蝇馆子,大店是很少的。

九锅一堂的广告出来,我没做调查,自觉没什么人去吃,没想到过了一年又一年,我的工作换来换去,它的连锁店越开越多。最后我进了新东方,九锅一堂的人事经理时不时到我校参加招聘活动、校企共建班、企业签约仪式,我校的学生也时不时安排去企业参观。

今天咨询的家长在巴南区的分店工作,据说学校开学半个月后分流,按照 5:5 的政策,成绩不好的需要找学校。学校每年送九锅一堂工作的学生多,他们看在眼里,成了最好的宣传口碑,自然会想到我们。家长说,虽然时不时有些学生不如人意,但总体而言是过关的。

多数时候,一个人做餐饮,除了技术好,加上点职业素养,再通晓些人事,不会混得太差。

餐馆有起有落,生意有好有坏,一位厨师所有的经历,会成为人生抹不去的财富。毕竟,在「民以食为天」的国家,厨师越老越吃香。

注:本文写于 2022 年 02 月 16 日

我的十年朋友圈观察

十年前的四月十九日,微信朋友圈诞生,九月二十七日,我发了人生中第一条微信朋友圈,那天夜里,我抄完《春江花月夜》。如果不发这条信息,别说十年前,睡一觉起来,我连昨天做的事也会忘光。

微信里的朋友圈是我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十年时间,我已经从三言两语的文字,变成长文创作者。这是无法预知的变化。

我的朋友圈看去,十年时间,绝大多数人的朋友圈变成了转发、广告的宣传阵地,按照一万小时定律计算,多数人在朋友圈里已「躺平」,也就是说,这是一万小时的流水线作业。只有少数人在展现生活,极少数在发表意见,传递思考。

我基本上每天会发朋友圈,早些年写不出精准的文字,心里有话,表达不出,只能写些云山雾绕的文字。这是我的问题吗?后来看张小龙对朋友圈的设计才明白,写字的门槛很高,拍照低,朋友圈特意降低创作门槛,只要会拍照就能发朋友圈。正是如此,越是喜欢用手机拍照的人,离文字表达的能力越远。至于转发文章,复制微信公众号里的内容,更是让许多人彻底「躺平」。

我无意批评如此使用朋友圈的人,写字只是一种表达方式。我写字,有一个原因是生活所迫,以前从事文案工作,几乎天天在修改与写字间轮转。曾经我也喜欢转发别人的文章,后来发现,转发并不会提高创作力,我靠写字为生,任何降低文字表达的行为会让我警惕。

至今为止,我所混迹的平台,多数还是以文字创作为主,我的手机里可以没有任何图片、视频类的 app,但绝不能没有用文字表达的产品。

从我个人的观察看,十年朋友圈,多数人已经彻底放弃文字表达,沦为转发和晒图的机器,张小龙很成功的让人们放弃思考,逐渐成为情绪大过理性的物种。

庆幸唐朝没有朋友圈,否则我真的无法读到《春江花月夜》。我也很幸运,还在不停向难以企及的好中文攀登。

注:本文写于 2022 年 04 月 19 日

找问题

二月末,三月初,我的网站在续费的过程中问题频出。有的问题交钱就能解决,比如: CDN 、虚拟空间续费;有的缴钱后要重新设置,比如:HTTPS;有的缴完钱会冒出问题。昨天我打开后台,准备更新内容,浏览器转了两圈,直接弹出:Gateway Timeout 的提示。我截图发给小莫,他说,超时提示,原因有很多,建议我重启。

今年是我建网站的第二年,疫情也进入第二年,当初疫情来时,我躲在屋里工作,忙完没事干,决定建一个网站,用于备份文章。在小莫和飞水的帮助下,注册、申请、备案、买空间……熬过无数难关,最终搭建完,又开始学做排名、写关键词、快速收录等等。

到今天,我的网站有 852 篇文章,相比我的微信公众号,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内容,估计只备份完一半的内容。我的微信公众号现在有 899 篇文章,这是微信有原创标签后的文章,还不算以前没有这一功能的文章,加上一些随笔,日积月累,2000 篇应该是有的。

除去网上的文章,我还有百多篇没有发过的内容,我参加过三次好中文百日更,目前只发到第二次百日更,估计还有一半的文章没有发。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写过多少,反正只管写,不计数。

现在,写文章对我来说已入佳境,一是不受器物限制,手机、电脑、笔都是我的创造工具,用手机敲千八百字毫不费劲;二是只要想写,每天都能写,并且一文一事一意,无论思考深浅,这三个标准能轻松达到;三是灵感喷发,写一篇,能幻化出三四篇,源源不断,不怕找不到题材。

不足的地方也有,一是文字过于随意,浅白但不高雅,还需要在凝练上下功夫;二是长文章训练不足,写一千字一口气就行,要写两三千乃至更多的字,还需要多吸几口气;三是写实太多,虚构不足,原因不外乎读小说太少,要多读点与《红楼梦》比肩的作品;四是不愿修改,很多时候写完,连错别字也懒得检查。毛教员还说,文章写完要先自己读三四遍,我至今还没养成这一习惯,实在是不该。

总的来说,我克服了写作的心理魔障,不是怕写,或者写不好,反而是要怎样写更好,尤其是形成自我的文风、文气,要突破这层才是真的难。

写作不比建网站,建站只要按照流程步骤进行,问题不大,难的是出现问题,找到原因。前面说的 Gateway Timeout ,我提交了两个工单,通过程序员的帮忙找到原因:修改源站域名。原来我所购买的虚拟主机重新续费,IP 更改,需要重新设置。

写作可没有这么简单,需要构思、立意、酝酿、初稿、修改……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每次都是万丈高楼平地起。

写作也如同建站,网站出问题,不解决,没法运行,写作没有问题,无法立意,自然写不出来。有问题,才会去思考,调查,创作。

读到这里,如果你要问我,怎样才能克服写作的心理魔障,这是我在王老师课堂上学到的最重要的四个字:开始写吧!

注:本文写于 2022 年 03 月 20 日

转山路

周家镇不通高速,这意味着去到镇上只能转山路。我第一次到周家是去年深秋,天在下雨,阴冷,进县车站买票,一看票价:13元,记忆里还是第一次买这么贵的车票,心里不禁犯嘀咕,要坐多长时间。

上客运车,几分钟后,车驶出车站,走过东柳乡、乌木镇,开始爬山,我坐在靠窗的位置,雨水顺车顶往下流,窗外一片模糊。车里的人上下,车走走停停,我靠着窗,迷糊中睡着了。睡梦中我回到了小时候,跟随母亲去看父亲,坐卧铺车,转山路,这是我人生第一次走这么远的地方,车一直在爬山,我睡在卧铺车,醒来又睡,不知道做什么,像是永远到不了终点。

一阵颠簸,我从睡梦中醒来,睁开眼,车还在蜿蜒向上,车停,有人下,有人上。窗外的雨小点,我打开一条缝,望向窗外,阴沉的天连着山向远处绵延,客运车沿山转悠,像在拧麻花。不知怎么回事,今天的车开得特别慢,车上没有几个人,跑起来很吃力。原本热闹的气氛也没有,别说乘客,连售票员也在打瞌睡。

我在颠簸中半睡半醒,爬完山,终于开始下坡,下山的路更曲折,有的弯简直是三百六十度。这麻花快要拧到头了吧,我心想。转过最后一个弯,开始出现直线,再走没多久,终于到了。下车时我抱怨说:「跑太久了。」司机笑说:「花这么多钱,不多坐会儿怎么行。」天还在下雨,我头昏脑涨。

自那以后,我很长时间没去周家,再去,已是深冬。那天没有下雨,晴空万里,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我买了票,趁客车转山路躺在座椅打盹儿。车内多是老年人,大家开始聊天,售票员收完钱,也加入进来。原来天气好,在车里闲聊的人也多,我眯着眼想。

回来的时候,刚爬完上山,司机接到一通电话,我坐在副驾驶,隐约听到打麻将之类的话。司机挂断电话,开始猛打方向盘,车速快了不止一倍,我坐在前面,看许多弯道特别急,司机很稳的开过去,那一刻,如果没有交通法规,我觉得他为了打麻将,闭着眼也能开到终点。

周家的山路险峻,我深秋去,一条江沿路向前,弯道处形成一个深坑,水绿得发黑,不见底。深冬再去时,水势减小,深坑的水开始变绿。

我最近一次去周家是初春,再坐大巴车,我会选晴天而非阴雨天。此时的江已经干涸,河床裸露在外,深坑的水也变成浅绿色。司机说,那里面肯定有鱼。我给他出主意,叫他停车,去找个网,捞上来的鱼拿去卖,对半分。司机看了看我,笑笑不说话,继续开车。

上山后,车又开始缓慢向上。我看向窗外,阳光普照,一片暖意,许多树木枝头冒出翠绿的嫩芽,深浅交映,煞是好看。我正准备叫车内的人看这美景,头一侧,司机正目视前方,对眼前的景物毫不在意。扭过头,不少人在谈论家长里短。我回过头,默不作声,独自一人静悄悄地欣赏这难得的美景。

注:本文写于 2022 年 03 月 16 日

倔强玫瑰

今天出门跑乡镇,坐客车,上车,满车女人,这才想起今天妇女节,去乡下看花的人多。

工作至今,我身边优秀的女性太多,前段时间不堪父母催婚的困扰,特意找朋友介绍,我报了身高、存款、住房等信息,还没加微信好友,朋友告诉我,对方不考虑,直接被拒。我妈说,要求太高。我说,身边的女性朋友,真的是非富即贵,不可高攀。

其他地方的女性地位怎样,我不清楚,反正我所接触的重庆女性(特指在重庆工作),个个是女强人。我出来的前两份工作,原本是男性领导,没过多久,身边要好的女性朋友,直接提拔成领导。

往后的几份工作,无论甲方乙方,女性当我领导的占大多数。唯一的区别是,前些年的女领导没结婚,这些年的女领导已经有了二娃。一位女性能在生两娃后,还能在职场中崭露头角的,有什么理由不佩服呢?

我观察过身边的男女同事,从工作的认真、细致、敬业方面,确实要比男性强太多,尤其是从事创意方面的工作,校对这一环节,我是大马虎,反而女性同事能很准确找出问题所在。

生活方面,女性顾家的比男性多,我常见下班的女同事回家照顾孩子,反而男同事在办公司磨蹭,以加班为由,打游戏,实在没事做,便去聚会,找人喝酒聊天。

女性要在社会上立足,比男性要经受的困难更多,最主要的两条是:职场骚扰和家庭暴力。我时常也不免会在职场中用些「性」暗示的言语,说出之后,不免后悔。好在女性同事不以为意,似已见惯不惯。我只能时常小心,谨慎用语,反思己过。

现在回想,这么多年来,我所接触的女性,她们的共性是:性格倔强。有与病痛抗争的 J,有拼命养家的 Y,有追逐自由的 X,有疯癫搞怪的 M,有热爱动物的 Q……生活的艰难困苦始终无法预料,但她们依旧会充满棱角,诗意的生活。

注:本文写于 2022 年 03 月 08 日

如何修改《交通事故赔偿协议书》

交通事故,双方私了过程中,需要写《交通事故赔偿协议书》,一般情况,保险公司会发份儿模版,交给甲方修改。我的同事和对方协商完,拿到保险员发的协议书模板已是夜里。

吃过晚饭,我和他去找打印店,县城关门早,走完半条街,没有一家打印店开门。没办法,同事去文具店买了一块钱的 A4 纸,准备自己抄写。

我俩回到宾馆,他拿笔坐在桌子前修改保险员发的协议书,我打开电脑看《破产姐妹》,看完一集,进浴室洗澡。

洗完出来,原以为他已经写好,走过去瞧,只开了个头,没了下文。我问他怎么不写了,他说,不对劲,你帮我改改。我说,发过来吧。

我从来没写过《交通事故赔偿协议书》,复制粘贴到 word 文档里,看了一遍,原来是模板,大致是:第一段写时间、地点、经过、事件、责任人,赔付协商要点,接下来几段便是赔付金额,认定情况,签字生效,一式两份等条款。

大致看完,我拿过他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对照模板进行修改,没想到认定书还很严谨,比如时间精确到分钟数,同事的车写的是:小型普通客车,对方的电动车写的是:电动二轮车,违反交通法规的哪一条,事故认定情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后面的赔付款项包含:医疗费、误工费、电动二轮车维修费、后续治疗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其中涉及金额的部分需要大小写都有,和我去财务报账一样。

我按照模板改完,发给同事,最后稍作修改,完成人生中第一份《交通事故赔偿协议书》,其实这是很简单的文书,可要写清楚明白,有理有据,又不是那么容易。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出生社会写作能力会退化如此严重,哪怕按照范文修改,也会头疼不已。

简单来说,范文只是格式参考,并不能说明当下的问题,许多事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调整,范文里写的车辆是三轮车和摩托车碰撞,我们是客车与电动车碰撞,范文里的情况是甲方负主要责任,乙方是次要责任,我和同事遇到的情况是,我们是全责,对方无责。至于事故发生的原因,那更是千差万别。如果没有《交通事故认定书》,自己动笔,要写好还真不容易。

我身边的人对写作不感兴趣,多数人或许没发现,文字是从古至今最好的表达方式,不要抱着压力去写,也不要想着要写部比肩《红楼梦》的作品。文学作品再好,也不及发生交通事故的赔偿协议书管用。

平常人写作,能写清楚明白足矣,过于文学境界,从一开始就是错的。毕竟多数时候写作,需要解决的是人生中所遇到的困难时刻,为了这能救命的时刻,平时多写,不会急着抓耳挠腮。

注:本文写于 2022 年 02 月 25 日

手机:果粉与安卓之争的终结

无论是网络还是现实生活,熟悉我的人会给我贴上果粉的标签。主要是他们的手机、电脑、平板之类出了问题,我会不过脑子来一句「用苹果就不会有这事。」这话过于绝对,委婉的说法是「苹果产品发生的几率很小。」你说苹果卡不卡?会不会死机?有没有遇到问题重启?其实是有的,不过从概率的角度去看,苹果出现的类似状况比安卓少很多。

我不否认自己是苹果的粉丝,也不承认。我推荐它,主要认定一个原则:好产品值得推荐。我不推荐安卓机,它不是我心中认定的好产品,无法满足我的使用需求,尤其是处理工作,来回切换 app 会变得异常卡顿。我用苹果的产品,还是它能解决提升我的工作效率。

我推荐多数人使用苹果产品的方式有些极端,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总有安卓机的捍卫者跳出来,到最后会演变成争论大会,偶尔到气头上,还会出现相互侮辱的产品的词汇,有人称苹果手机是「墓碑」,我则讽刺「用安卓机的人是裤兜里放了块垃圾而不自知」。我承认安卓机有追赶苹果的趋势,从某些特定的功能来说,甚至还拥有超越苹果的趋势。遗憾的是,如果将这些拆分的功能组合后进行比拼,它们未必能在综合性上赶超苹果。

苹果产品是一个整体,有了手机,App 的流畅度无可比拟,它不会允许安卓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将所有弹出设置得巨大无比,甚至禁止某些功能,产品也可以正常使用。安卓机除自家产品,App 允许各种篡改,窃听等行为从来没有停止,更别说频繁变着花样使人误点误触。我母亲曾在不知情中使用某宝,无意开通白条,花了一笔额外违约金。多数安卓 App 不会考虑人的使用习惯,更不会追求产品的美感,利益高于一切。当然,不喜欢苹果的设计风格无所谓,但它的产品是建立在善和好用的基础上,这是毋庸置疑的事(相对来说)。

我和多数人的讨论常常陷入怪圈,从产品到性能,从创始人到历史,从爱国到诬陷……仿佛进入一个莫比乌斯环,永远在打转。直到最近的一次讨论,我逐渐明白,大多数人使用手机,无非是打电话、聊天、看视频、玩游戏,仅此而已。多数人不会用手机处理表格文档,不会录制一个小时以上的视频,也不会用手机写文案,哪怕是每天拍一张照片,这最基本的要求也达不到,怎么能判断手机的体验感呢?安卓机并不是为办公研发,娱乐大于一切,而多数人的娱乐无非是那几个简单的功能,做好足矣。

手机的功能是过剩的,多数人不用手机办公,我和身边人的讨论,并不是产品如何,而是一个人如何使用手机。我对手机的需求是办公,娱乐仅限于购物、读书和看电影,身边讨论的人只需要娱乐性(严格说是游戏和追剧)已足够。至于手机、平板和电脑相互协作的办公能力,他们更是用不上。

简单来说,关于苹果还是安卓好的问题根源是:一个人使用手机的需求不同,结果不同,无法做出具体的比较。当有人需要开启更强大的功能,自然能判断到底哪一种手机更适合他们。

想明白这事儿,关于苹果与安卓的争论,总算可以完结,我心中的困惑得到解答。

注:本文写于 2021 年 10 月 1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