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原文改编:以《愚公移山》为例

已经存在的故事可以为小组设计的工作提供基础和结构。请看第八章的练习130。


正  文

《愚公移山》

●他是一位老人

●有两座山挡住了来往的路

●他和家人一起移山

●移山时,有人嘲笑他

●他说,山永远那么高,我的子子孙孙无穷尽

●神听到了,派两位力士搬走了山

作为震惊恐怖新闻报道

日前,有消息报道称,有位叫愚公的老人带着一家人去挖山。据悉在他家住的地方有两座山,挡住了来往人的去路,为了方便人行走,他决定将这座山移走。为此,有人就嘲笑愚公,说他在做蠢事。愚公却告诉他,山不会长高,子孙后代却永续长存,山迟早会被挖走。近日,有人发现山果然被移走了,至于怎么移走的,不得而知,令人震惊的是,山移走后,愚公一家突然暴毙身亡,不知为何。

作为女权的发言

姐妹们,你们知道愚公吗?他作为家里的长者,仗着自己是一家之主,公然让家里的媳妇、女儿、孙女们去挖山,干粗活累活。你们见过他家女人吗?不到一个月,浑身黝黑、皮肤干裂、臂膀粗壮,活生生把她们的形象毁了。他一个人要挖山,要扬名立万,那是他的事儿,但是不能让一家的女人去做这事。我们一定要去声讨这种行为,让他放弃如此愚蠢的做法。

打倒愚公!

争取女性解放!

作为流言蜚语

你们听说了吗?这世界上有个叫愚公的人,他居然去挖山。嗨,你还别不信,这事儿传开了。听说不仅他要挖,还号召一家人去做这事儿。不知道这人怎么想的,现在都二十一世纪了,还有人犯傻,真应该去看看。你们如果不信我的话呀,不如自己去瞧一瞧,看看那愚公是不是在哪儿干这种蠢事。

注:本文写于 2021 年 10 月 6 日。

其他所有的名字:以《新世纪福音战士》为例

所有其他人物的旅程,无论多么次要,都应该与主角的旅程有相同的模式。问自己以下问题:

1、你其他角色的背景故事是什么?

2、其他角色的目标/目的都是什么?

3、你的其他人物是如何通过论述、冲突等来描写的?

4、其他角色的结果都是什么?

正  文

其他角色的背景故事

绫波丽:主角碇真嗣母亲的克隆体,拥有多种克隆身份,常处于一种自我怀疑的状态,性格内敛,是第一位驾驶 EVA 的成员

明日香:德国人,第三位驾驶 EVA 的成员,头脑聪明,很早学完了小学到大学的课程,由于母亲吊死,性格呈两面,外表是开朗活泼,内心幽暗孤独,由于一直优越,在碇真嗣不断超越的情况下,心里情绪出现了很大的波动,最后无法驾驶 EVA。

葛城美里:碇真嗣的监护人,NERV 的少尉,后升为上尉,生活中邋遢,需要碇真嗣帮忙,工作中却认真负责,胆大心细,好几次对使徒的作战,在她的指挥下取得胜利。性格大大咧咧,然而内心却很敏感,尤其是发现曾经的男友是间谍,变得诚惶诚恐。

碇源堂:碇真嗣的父亲,整个 NERV 的最高指挥人,知道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但却是极度神秘的人,对主角冷漠,深爱着主角的母亲,是一位拥有高超手腕的野心家,具有很强的政治头脑。

其他角色的目标/目的

故事里所有的角色,或多或少与主角有关系,他们的共同目标是为了保护人类的安全,组织第三次大爆炸的发生。

其他人物的论述与冲突

在整个动漫里,以女性居多,男主是一位除了驾驶 EVA 外需要人照顾的少年。其他人物的冲突在于,女性中有与男主同龄的少年,有自我怀疑的克隆人,有成熟的女性。他们之间从陌生到熟悉,需要不断去磨合。

注:本文写于 2021 年 09 月 12 日。

事件作为变化:以《新世纪福音战士》为例

每一个事件都是一个变化的时刻:思想、心灵、良心、环境、命运等等。事件周围的危机越大,变化的价值(道德或物质)就越大。作为一般的原则,随着故事的展开,风险会越来越大。问自己以下问题。

1、事件的进展是什么?

2、如果1是低压,10是高压,你会把每个事件放在1-10的什么位置?

3、随着故事的展开,赌注越来越高。你剧中事件的进展是否反映了发生变化的价值越来越大?


正  文

整个《新世纪福音战士》中,故事事件的进阶分为两条:1、人类未来的命运;2、碇真嗣的内心探索。

一位懵懂无知的少年,忽然获得拯救世界的力量,内心的变化自然是丰富敏感的,这需要很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才会抵抗住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他是人,是青春期时的少年,拥有叛逆、懦弱、迷惑、无奈、困顿等多种心理压力。

拯救世界的命运原本不在他的人生计划范围内,或许他只愿做一位平凡的少年,成为青春期时应该有的样子。然而命运给了他一条无法自我选择的路,他只能一点点向前走。

和所有打怪类游戏类似,《新世纪福音战士》的主角内心世界从小到大,从一点点的怀疑自己,到最后需要做出不得已的选择,使徒的入侵是它心中的魔障,他只有一次次击败内心魔障,才能消灭使徒。过程中,使徒会在碇真嗣内心最脆弱的那一刻来临,这样的设定并不是无缘无故,而是击败敌人最好的方式自然是攻击其弱点,人类的弱点注定是精神层面的打击,使徒深知这一点。

碇真嗣起先会与自己斗争,后面会在世界与朋友决裂之间徘徊,直到最后一位貌似人类的使徒出现,他到底是在杀人还是救人类?这是故事要探讨的最终问题。

结局会有答案吗?我不知道,也不想去知道,毕竟这才是故事最需要提供给人思考的部分。

注:本文写于 2021 年 09 月 11 日。

压力下的主角:以《新世纪福音战士》为例

主人公在压力下做出的选择,揭示了深刻的性格。压力是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发展的冲突。压力越大,对性格的揭示就越深刻。主人公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所流露出来的事件,提供了故事的脊梁。这些事件可以描写为障碍、命运的逆转、运气的冲撞、胆量的丧失、大胆的举动、被甩出航道等。问自己以下问题。

1、在你的剧中,这样的事件发生在哪里?

2、哪些主要的压力时刻,深沉的性格得以显现?

3、哪些是偶然的压力矩?


正  文

作为《新世纪福音战士》的主人公碇真嗣,其性格是内向、自卑、懦弱的,他除了驾驶 EVA,整个人生是失败的。

碇真嗣每一次面临的压力有双重:一是自己心里障碍的突破;要突破心理障碍,首先要学好说服自己,动漫里,碇真嗣有两次决定不驾驶 EVA,一次是他认为拯救世界不是他的责任,二次是在被隐瞒的情况下,对他的朋友驾驶的使徒进行攻击;二是对自我认知做出改变。对于碇真嗣来说,驾驶 EVA 最深层的原因是弄清楚,父亲为什么会抛弃自己,或者说,为了得到父亲的认可,而选择驾驶 EVA。

每当打败使徒,他会陷入深深的怀疑之中,这些压力不断累积,直到他面对最后一名与人一样的使徒,内心如坠谷底,这既是他的好友,又是形如人类,使徒到底是什么?他忽然想不明白自己到底做的是对是错。

整个故事的主要压力便是碇真嗣与使徒、身边亲朋好友的压力,每当外部的压力变强,他的性格变得深层。而偶然的压力来自突如其来的不可抗力,比如未知自己即将面对如何强敌,未知自己所要走的道路,未知自己到底是在做什么。偶然的触发,不经意的事情发生,从而胁迫他的内心滑向深渊。

注:本文写于 2021 年 09 月 10 日。

第一个重大转折点:以《新世纪福音战士》为例

参与者:所有团体、个人(15-20分钟)。所有团体、个人(15-20分钟)

第一个重大转折点是主角的休眠目标/目的显露出来的地方。主动目标受到挑战,现状受到威胁或改变。现在,这就是剧情的推动力,主要行动从这里开始。从这一刻起,观众对戏剧的结果产生了期望。问自己以下问题。

1、在你的剧中,第一个重大转折点发生在哪里,如何发生?

2、它的发生方式是否可信,是否适合那个世界?


正  文

新世界福音战士》中,第二次爆炸毁灭了几乎一半的人类,故事由此展开。

碇真嗣出场时,正是使徒进行攻击,人类用武器拦截的过程,如果拦截不住,让它与其母体进行结合,会发生第三次爆炸。从故事一开始,碇真嗣便成为了阻止使徒的关键核心人物。

类似于末日的设定是值得可信的,因为这是人类幻想的一部分,未来我们并不知道会以何种方式毁灭,是否由自己研发的病毒致死,又或是小行星撞击地球,还是外星人来袭……一切种种的设定,既有前人遇到的问题,自然在往后的事情中存在。

《新世界福音战士》里的使徒是庞然的巨型怪兽,这是源自人们找到了《死海文书》,慢慢破解上面的内容,通过书的指引,找到了人类即将毁灭的情形,为了防止全人类消失,从而进行的一次次抗争。

碇真嗣能驾驶人类制造的 EVA,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他的一切和人类的毁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每一次重大转折正发生于他和身边人,使徒之间的搏斗开始,一个年轻人要承担如此重要的使命,自然会有很多的内心活动。

注:本文写于 2021 年 09 月 09 日。

论述:以《新世纪福音战士》为例

在整个剧本中,你将从箱子里拆出对故事讲述有用的物品。它们的作用包括:(a)让观众置身于剧中的世界,(b)让观众追随角色的旅程,(c)助长剧情,(d)埋下未爆炸的炸弹。

通过你的发挥,提出以下问题

1、在你的剧中,论述的时刻发生在哪里,如何发生?

2、是否有一些时刻的论述没有任何作用,或者阻碍了故事的发展?

3、观众需要的哪些重要信息,缺一不可?


正  文

新世纪福音战士》的时间发生在未来,具体来说是人类第二次大爆炸以后。从剧情来看,大爆炸的发生源南极的一颗陨石坠落,不过这是当权者的一种说辞,或许这次爆炸是神降的一次惩罚,人类希望掌控这种力量,从而引起了爆炸。

为了阻止第三次爆炸,人类不得不居住在地底下,防止神的惩罚再次来临,这意味着漫长的斗争即将开始

整个故事的发展沿着消灭使徒去进行,不停出现使徒,接着操作 EVA 消灭,按照此类方式推进故事情节的发生。每一节出现的使徒或多或少和人类的心理活动有关系,比如明日香来的第一集,出现了碇真嗣和明日香配合杀使徒。明日香不甘忍受垫底的成绩,出现心理干扰的使徒。使徒的出现似乎预示人类即将毁灭,然而故事中却通过大量的巧合将剧情不停往前推进,这类套路式的故事,往往会拖慢整个剧情的发展。

对于观影者来说,故事的情节发生肯定需要知道:时间、人物、地点、事件以及最终的结局。最终的结局拍得过于意识流,大量的心理描写,重复语句,总觉得故事并没有讲透。最后两集将故事拉入到了一个无声的尾音,让人看完如坠梦里。

注:本文写于 2021 年 09 月 05 日。

意识与无意识的冲突

参与者:所有团体、个人

1、 回到你在第四章练习中培养的人物。想想他们在故事开始时有意识的想要的东西(需求、欲望等)是什么。

2、 现在想想他们的潜意识里想要的可能是什么。

3、 现在想想这两个人之间的冲突可能是什么。


正  文

1、我在写第一个故事的开头,首先想的是这是一对父女,她们之间的冲突在于母亲死了。在改编第二故事时,侧重于父亲对女儿的劝诫,因为女儿爱上了一位男生,但陷入了无法出来的境地。到最近的一次改编,反而从一位女儿寻找母亲年轻时爱人的角度去解释这个故事,从而找到了母亲曾经深爱过的男人。这三个故事的欲望一直是:爱。只是爱的方式方法与人物关系有所不同。

2、第一个故事的潜意识是男人作为父亲,没有起到保护妻子而自责;第二个故事男人因为没有保护好女儿而自责;第三个故事是男人因为放弃了最爱他的女人而自责。故事的主旨始终是爱而不得。

3、第一个故事的冲突是父亲和女儿之间的冲突。第二个故事父亲作为旁观者,女儿和她爱的人之间产生冲突,而这种冲突转嫁到了父亲身上。第三个冲突是女儿对男人的不理解,不知道为什么深爱的人无法在一起。

总结:

同样的练习,同样的故事,因身份的不同和角色的变化,故事也变得不一样。这或许是故事的魅力。才发现我随意编的故事,通过深度思考,会有意无意地产生冲突。事实上这些对话,我全是无意识写出来的,然而这个练习让我明白了通过不停的思考,一个看似无意识的故事,却会变得有意思起来。

注:本文写于 2021 年 07 月 31 日。

打开行李箱的包装

参与者:所有团体、个人

我们已经讨论过论述发生在剧本的开始,但这不是全部。在第四章中,我们看到在故事开始之前,主角的整个生活史是如何需要到位的。这就好比你在打包一个行李箱,里面装满了这个人物的全部存在和世界,然后在第一场戏中,决定把哪些物品拿出来,暴露在观众面前。但这并没有结束,因为随着你的进行,箱子里还会有其他物品,你需要在剧中的关键时刻向观众揭示。所以,在整个剧本中,不同层次的论述都在继续。

看看一系列的戏剧(或电视肥皂剧和电视剧),看看作者是如何在某些点上「回到手提箱」,来推动故事的发展的。

前进,加深我们对主人公的理解。他们使用了哪些手段和技巧?


正  文

《卧虎藏龙》

在《卧虎藏龙》第一幕里,李慕白(周润发饰)和俞秀莲(杨紫琼饰)的对话里,李慕白谈及出关的事,说自己进入了一片寂静的空虚,自己提前出关,寻求解决办法。转而话题一转,通过请俞秀莲送青冥剑这事儿,引出盗剑这事。

剑的问题,如何引入到李慕白寂静的空虚上来?李安通过找剑、夺剑、取剑、收徒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李慕白觉得自己的空虚是自己的武功没有传承,到他这一脉断绝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好苗子,希望不愧对恩师,将自己的武学传承给后辈,以此来求解脱。

为什么不找俞秀莲呢?我个人的思考是,俞秀莲是她的爱人,不是很适合,尤其是年龄大了,悟性也不够,更何况看后面的打斗,会发现俞秀莲的武功比玉娇龙(章子怡饰)高不了多少,这也能解释李慕白没有传自己的武学给俞秀莲。其次,俞秀莲是江湖中人,李慕白希望归隐,如果两人在一起,肯定是要隐入山林(在古代的习俗,女性随夫),这也不适合将自己的武学传给俞秀莲。

江湖恩怨、官场斗争、夺剑收徒、男女相争…… 这些事情到最后是李慕白的空虚,是故事的手提箱。

注:本文写于 2021 年 07 月 30 日。

满足需求

1、为每项需要确定(a)哪些是真正的满足者,(b)哪些是虚假的满足者。

2、确定该地区或社区在哪里以及如何提供(或不提供)这些需求(是和不是)。

3、本步骤采用第二章的练习22。以小组为单位工作。想一想你所居住的地区。想一想可能生活在该社区的一类人。为这个人画一张缩略图。

4、决定他们是如何度过一天的。写下(a)当天真正满足的三种需要,和(b)当天虚假满足的三种需要。


正  文

必要的东西

水:人类所需(真),洗澡(假)

火:烤火(真),烧烤食物(假)

绳子:狩猎(真),晾衣服(假)

刀:切割(真),剪指甲(假)

衣服:防止皮肤(真),好看(假)

裤子:保护下半身(真),保暖(假)

鞋子:保护脚部(真),

空气:呼吸(真),生产水(假)

提供需求

水:城市在江边,有无穷无尽的水。

火:树木随处可见,路边也有。

绳子:树子是胡须树,可以用须制成绳子。

刀:铁皮的垃圾桶,可以用来磨制成刀。

衣服:小区外面有一个旧物捐赠地,可以找到。

裤子:小区外面有一个旧物捐赠地,可以找到。

鞋子:小区外面有一个旧物捐赠地,可以找到。

空气:城市地处季风气候带,不停有风吹进来。

人物缩略图

三种需求

1、这是一所慢生活的小区,他忙完一天,从江的另一边回到校区。由于实在是很饿,他去便利店买了水喝。

2、第二天醒来,收拾家务,发现了一堆老旧的衣服,他将这些衣物扔进了旧物捐赠柜。

3、他有散步的习惯,每天出门,会去呼吸新鲜空气,顺便到便利店买一瓶水喝。

三种伪需求

1、他的衣服上有一条漏出来的线,怎么也扯不掉,需要买把刀才能割断。

2、屋子里晾衣服的绳索断了,需要重新找一根新的进行替换。

3、到了夜里,为了吃一碗方便面,他打开火,开始煮面。

思考:

通过真假,来判断一件物品是否需要,再通过一个大型的社区环境,来不断分析到底一个人所生活的地方,是哪些必须的,哪些又是不需要的。现在环境有了,人物有了,接下来就轮到故事情节了吧。

注:本文写于 2021 年 04 月 16 日。

更多问题

使用该模式或其变体来探讨其他问题或主题。例如,毒品、艾滋病、当地历史的某一方面、渔业、子弹射击等。与上述例子中的故事概念一样,我们的愿望应该是创造一个复杂而新鲜的故事,而不是一本立体的小册子。


正 文

电影院为故事背景

材料清单

美国的屏幕、日本的放映机、新加坡的座椅、韩国的卫生间、英国的门牌号、中国的小卖部……

人们的地位

美国的屏幕:工资高,工资轻松,工人很容易养活自己

日本的放映机:工资高,工人的工作时长高,人们如同机器,依附于厂,压力大

新加坡的座椅:工资一般,人们幸福指数高,工资一般

韩国的卫生间:没有幸福,生活压力大,活着很虚无

英国的门牌号:工资高,工作很快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中国的小卖部:职业工人,不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对人的态度恶劣

电影院相关性

电影首映,明星会到场,粉丝聚集,有人喜欢一个人看电影,有人喜欢两个人,每天早上十点开始放映,每个人在电影院里做梦

屏幕是方的,和方形相关的象征

门、壁画、东方建筑、电脑屏幕、方脑壳、键盘、储物柜、方天画戟、方脸、正方形等。

电影院会出现的问题

1、屏幕坏了

2、没有电

3、人多会吵闹

4、有人带孩子来看电影

5、厕所里的人太多

6、片子的放映时间太长

7、不少人喜欢边看电影边耍手机

……

故事梗概

我是一个小整上的电影院,电影院之所以还存在,主要是这里的楼市崩了,年轻人出去打工,只留下孩子和老人。我为什么会到这里呢?有一个原因是,做人过于正直,受到排挤,被领导调到这里当一个闲职。

电影院过于老旧,所有的产品已经过时,许多的产品还是其他国家捐赠的,可见我们国家当时的国力有多弱,这些都是人道主义的产物。

大多数时候,电影院里没有什么人,来的也无非是些老人和小孩,然而多数人喜欢看革命片,且是那种很老旧的,类似于《红毛女》《沙家浜》之类。

有一天,我接到一箱影碟,里面有许多新片,原来美国人在无意间发现了这笔赞助,特意送了过来。我看了看,有许多小孩子喜欢的电影,为此,每次他们来,我会给他们放童话片。

来来去去,忽然来了一对男女,他们是旅人,找不到地方休息,希望在电影院住一晚,我在电影院里放《生活多美好》,他们看完后,发现了人生的美好,离开了;没多久,也有一对情侣来了,他们似乎不开心,我那一天在播放王家卫的《重庆森林》……

直到有一天,我的爱人来找我……

每个人在电影院里获得了自己的人生,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当然,也有可能什么都没有发生。这家电影就是一个梦工厂。我是一个制造梦的人。

注:本文写于 2021 年 04 月 1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