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诈欺游戏:再生》:日本的《鱿鱼游戏》

 

 

日本电影喜欢走悬疑、游戏、推理的路子,从《大逃杀》、《死亡笔记》、《名侦探柯南之给工藤新一的挑战书》,到《欺诈游戏2:再生》,似乎都没有逃离这个现象。不论走哪条路线,最重要的是剧情要刺激,还要经得起推敲。

 

相比《大逃杀》式的血腥,《死亡笔记》人与超自然力的斗智斗勇,《名侦探柯南之给工藤新一的挑战书》的剧情外,《诈欺游戏:再生》开辟出一种游戏模式。

 

影片人物装扮动漫化,故事在游戏环节,从寻常的「抢椅子」游戏展开,变成团队之间的合作,扮演了一次国与国之间的斗争,故事不断推进,人与人的反叛,斗争,怀疑,相互利用逐渐显露,成了一盘沙场点兵似的战争。完完全全模拟了战争中军事将军所需要考虑的各种环节。

 

故事最后以大结局结束,但真正的争斗,不会因为简单的救赎而完结。人的性格都是多面的,人性充满着竞争与激励,只有这样,人类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长存下去。

 

我不能说影片中男女主角的做法是错误的,宣扬爱与和平,是主旋律,是一种政治正确的导向,但回归现实生活,多数人不会像电影中的人物如此单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似乎才是物种生存下去的准则。

 

这部电影拍得中规中矩,无血腥暴力场面,整个剧情的发展都在一个破旧的楼内,场景过于单调,人物着装过于 COSPLAY,不常看日本动漫的人会很不适应,亲情、爱情,可以说影片中完全没有,有的只是竞争,人物分析与推理,是非常冷静的电影。

 

由于电影中太多问题,看完电影,我始终没明白一个毫不起眼的配角怎么赢得了这场比赛,救了大家,作为对数字不敏感的我来说,理解故事剧情确实有些乏力。

 

如果要说这部电影有何贡献,我反而觉得它启发了韩国电影,从而让《鱿鱼游戏》成为一部现象级别的作品。

 

曾经,日本电影能写进世界各大电影学院的教科书,现在,韩国电影猛起直追,不知道我们国家的电影,有没有大放光彩的那一天?

 

图片来源:《诈欺游戏:再生 》剧照

 

注:本文写于 2012 年 12 月 23 日,修改于 2022 年 8 月 26 日

《铁线虫入侵》:科幻试水之作

韩国电影,我始终觉得大多数都在走人文情怀。《铁线虫入侵》在宣传造势时,强调「韩国首部生化片」,看完整部电影,似乎也没有逃离人文情怀的路线。

影片发生在 2011 年韩国,故事中的哥哥宰赫(金明民 饰)由于被弟弟宰弼(金烔完 饰)诱劝炒股,导致倾家荡产,不得不拖家带口的住进廉洁的公租房。这期间,频繁发生死人异象。很多人都在一天内变成干尸,似乎是被一种神秘的力量所致。

 

相关部门立刻启动紧急预案,进行进一步调查,发现人的体内有一种变异的铁线虫在身体里作祟。后经过一系列的排查,发现是某制药厂为谋取暴利所设计的一项害人事件。

看完整部影片,我的评价是「不好不坏」。

影片抛出「生化」的噱头大打感情牌,如果要看真正的生化片肯定会失望。从人文情怀去看,片子就没有什么问题。这部电影彻头彻尾打着「生化」的外壳包装的感情片,越到后面越将场面描写得细小。

 

开篇大规模死人事件,后面集中在一间屋子,再到哥哥制药,弟弟抓犯人,这些线索都很明确地表现出了整个事件的矛头的指向,总之没有任何悬疑在里面,到底谁是主谋,一目了然。

剧情的发展以及影片在制作过程中也有些瑕疵,故事始终赶不上《生化危机》纯生化片,不是完全的脱离现实生活,去构建一个未来世界。导演巧妙将现实和科幻结合,在技术有限的情况中,营造的是小规模的情感表露。

 

镜头的切换到后面也很急促,用很急切的视觉表现整个事件的急迫感,越是这样,路越狭窄,导致影片在最后结尾的过程中不够细化,尤其是从原料的搬运到制药救人,仿佛一下子就完成了,没有太大的起伏。

比起那些纯爱情的片子,这部《铁线虫入侵》只能说是一部试水作,算不得韩国影片的上乘之作,剧情有待提高,悬疑有待加强,事件有待放大……

从另一方面,影片的男主角在拿到药后不忍心看着路边的孩子被铁线虫感染致死,把救妻与子的药给其他人服用,哥哥在叫弟弟停车时会靠右后再停等,这些细小的情节,才会给这片子的薄弱之处增加些许亮点。

这也是整部影片的可取之处。

图片来源:《铁线虫入侵 》剧照

注:本文写于 2012 年 12 月 23 日,修改于 2022 年 8 月 25 日

明日战记:高开低走

中午十二点,电影院里《明日战记》第一场开演,我坐在影院,看完一点半过,不由得感慨:好莱坞的起点,才是我们的顶点。

《明日战记》由古天乐担任总监制及主演,总投资约4.5亿港元,前期筹备3年,2017年进行6个月的主体拍摄,2017年6月进入4年的后期制作,2022年8月5日于国内上映,为香港影史最大规模制作的电影。

电影特效没话说,是我现目前看过国内最好的技术,它的卖点也是特效。有一个细节很明显,泰来(古天乐 饰)穿着站在装甲上与被操控的机甲战斗,有许多慢动作,电影院能清楚看见细节。至于片中的场景搭建与设计,更是没话说,与怪兽的搏斗,肉眼已经分辨不出真假。

相对特效,剧情的问题在于,内部反派暴露太明显,外部反派几乎不是重点对象。电影始终是讲故事的艺术,要循序渐进,才能令人恍然大悟。如果一开始摊牌,明确敌我双方的势力,结局没有强有力的反转,观众无法获得期待值,是很致命的伤害。

那有没有一开始交代清楚故事的电影呢?自然是有的。希区柯克是世界公认的反转大师,他有部名叫《后窗》的电影,通过一位摄影师腿部骨折,透过后窗观察邻居,从而侦破案件。

电影的高明之处在于,观众的视觉与摄影师一致,在同一角度观察案件,最后侦破案件的不是观众却是摄影师,设置的反转强而有力,更重要的是,坐在影院的人被故事吸引,没有发现自己成了偷窥狂,这就是希区柯克电影的魅力。

《明日战记》交代完所有的故事情节,后期进入打斗,直到最后进入「潘多拉」母体结束,原本拉满的期待值却是一个尾声,实在有些遗憾。或许是经费原因,不允许再进行后期的增补,故事只能以一种不圆满的方式结局,毕竟后期的特效花费,一经投入,就是深不可见的无底洞。

上映这段时间,票房不高,古天乐不停跑通告,一天去十几家影院,他独自一人,没有排场,影迷的需求他也不拒绝,他亲和,低调,更重要的是,他对粉丝很好。我记得他曾经有一个新浪博客,每天会在上面写几句话,坚持了数年。

博客不是他的本意,粉丝要求,他就写。我不知道是谁给他的建议,也不知道要求他写博客的粉丝是否在看他的博客。反正他天天写,无论长短,作为一种记录。

我以前写博客,还常常关注他,由于是一些流水话,或宣传方面的事,看的人不多,但字字句句是自己写的,这点我能确定。古天乐的时间比多数人宝贵吧,哪怕如此,还要每天给粉丝写点文字,这才是真爱。更别说他还用自己的钱,创办了百多所学校,这样的善念,不是谁都有的。

我无意用道德绑架的方式去协迫谁去看(也没那么大的影响力,是不?),电影口碑不好,观众不买账,这很正常。古天乐首先是一个演员(这部电影还担任总监制),有稳定的工作,有关心他的人,他关心的人,他有话对关心他的人说。

电影不好,但古天乐作为很多人的偶像,却经得起考验。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善心的人多,能善行的太少,能数十年如一日为粉丝做一件事的明星,只有古天乐了。

如果你特别在乎剧情(也不是网上说的那么差),我不建议你去看。如果你对特效满怀期待,那绝不容错过。退一万步,如果你都不满意,觉得不值票价,那就当为古天乐办学校尽点绵薄之力。日行一善,功满三千。

《谍影重重4》:病毒危害

《谍影重重4》是一部好莱坞商业大片,帅哥、美女齐聚一堂,火爆的场面,凌厉的动作,紧凑的情节以及迅捷的追逐场面,这些都能在其它影片中看见,但我依然不会会买《谍影重重4》的账。

两个多小时的剧情,安排得满满当当,令人目不暇接,男女主角不断逃亡,一段原本好端端的追逐大戏,还要不停闪回,实在讨巧。电影最大的瑕疵不止于此,最后追逐场面的打戏,隐藏 boss 瞬间被干掉了,失望之极。

电影到底在追什么,这一过程他们不停逃跑,其实是在研究病毒基因。

中情局特工艾伦•克劳斯(杰瑞米•雷纳饰)被注射了一种病毒,这种病毒通过改善人的染色体,来让人的智力、神经和肌肉等强化,但此病毒必须长期服药,才能确保其在体内安全存活。

所有的故事都有意外,东窗事发,中情局为了毁灭证据,进行「收割计划」,意图铲除被注入病毒的人们,世界上接连发生各种离奇的死人事件。轮到艾伦•克劳斯,他做事机警,不停逃跑,通过不懈努力找到了医生,医生告诉他必须通过注射另一种药物,进行靶向定位,引出体内的病毒,才能恢复健康。

电影利用动作场景,告诉了病毒性实验的危害,重点不是病毒,而是破案,病毒只是为了对剧情有个交代。

世界上每天都在进行试验,我们所看到的,是医学研发者在对小白老鼠进行试验,很难想象如果一种新型的药物在对人进行实验时会是怎样一种效果。或许会像《碟中谍4》里的艾伦•克劳斯一样,提升人体的各种机能,但却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药物是否能维持生命。这是一种痛苦的折磨。

电影的故事很简单,没有对人性进行深入的探讨,商业电影的功能旨在激发人们的肾上腺激素,达到刺激感官的作用,那些有关生物实验的问题,只会让人觉得乏味。

《猫鼠游戏》:逍遥法外《猫鼠游戏》

一张纸可以做什么?很多人会拿它写字、作画,但弗兰克却将它变成了金钱。

——猫鼠游戏

故事发生在美国六七十年代,弗兰克(莱昂纳多)有一个温馨的家庭,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商人,一家人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很多电影都是从一个温馨的故事开始的,《猫鼠游戏》也没有逃离这个情节,但随着情节的推进,总能发生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如,弗兰克的爸爸后面做生意失败,一家人从豪华的别墅搬进了拥挤的小屋,母亲又跟着别的男人组成了家庭……但这都抵挡不了弗兰克发挥自己的聪明,他冒充老师教法语、教小女孩请假时应将纸对折等,都体现了他超凡的聪明才智,看似不经意的几个画面,却让他的思维,与别人不同。

或许很多时候你在看这部片子的前半个小时会觉得索然无味,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一样,若无前面的铺垫,便不会有后面惊艳的一笔。

《猫鼠游戏》也是如此,影片在进行到四分之一时(片长约2小时),弗兰克林通过冒充记者骗取了各种关于飞行员的信息,与此同时,在制造假支票时也获得了些许成功。初尝禁果的他不仅收获了自己的金钱,还泡上了令人艳羡的空姐。一切看似简单,但这里面却有着许多的不容易。

比如在制造假支票的过程中,用什么样的墨水,找什么样的打字机,写什么样的字体,这些都是很有讲究的,若不是对支票有着超乎常人的了解,将很多细节处理到位,是不能完成这项艰难的犯罪。不过这些都比不上一颗镇定的心与聪明狡黠的头脑,因为谎话若想骗过别人,就要要先麻醉自己。有那么些时日,弗兰克如鱼得水,直到他遇到了卡尔(汤姆•汉克斯)。

如果说弗兰克是这部片子里拥有聪明头脑的人,那么卡尔则是影片中勤奋和善良的警官。在每次都快抓到近弗兰克时,总会被他逃走,这或许是失败,但若在失败中不断努力,失败,也会成功。因为不是每个人,都会因为失败,一直坚持下去,大多数的人,会选择放弃。

抓住弗兰克的那一刻,卡尔仿佛失去了一位知己,于是想尽办法将他从法国的监牢里将他提回美国。在这期间,弗兰克得知了自己的父亲去世,便趁着在洗手间呕吐的过程中,逃离了飞机,来到了他母亲的大房子外。

他从窗户外看见自己慈爱的母亲,温暖的壁橱以及一位可爱的小妹妹,他幻想着自己逝去的父亲与母亲在大房子里面跳舞,过着幸福的生活。但屋内,她的母亲已有自己的家庭很多年。一切都回不去了。

影片的结尾,在卡尔的帮助下,弗兰克重新找到自己的身份,从一名制造假支票的罪犯,变成了一名识别假支票的公务员,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看完整部电影,我都在想这件事的真伪,但影片结尾的字幕却让我瞠目结舌,因为这是一件由真人真事改编的故事,并且现在弗兰克和卡尔还是好朋友。

如果说这部影片暴露了美国有关支票方面的漏洞,那么里面所体现出来的亲情与友情,或许更能体现其价值所在。同时,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就如《蝴蝶效应》中那样,父母现在对孩子表现的各种动作、情绪以及语言,都会对他在以后的发展中产生巨大的影响。

就如同影片中弗兰克一直用父亲骗服装店的店长一样,看似不经意,却在弗兰克的心中埋下了犯罪的迹象。但我还是相信,他一直用这招骗女人,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父母永远在一起。

《女朋友男朋友》:永远,永远在一起

看桂纶镁的第一部电影是在周杰伦的《不能说的秘密》,那时候给我的感觉是,还行。片子里她扮演的小清新角色,印象不深。

这次在《女朋友&男朋友》出演,真是惊艳。

影片以大尺度开篇,镜头下是两位女生带动全校女学员在学校里面闹独立自由,从两位组织要「穿短裤」(台湾学校女生夏天的校服都是裙子)的女学生开始,在不知不觉中过渡到1985年。

那一年是台湾闹学潮,争民主与自由的年代。总有些人在这时候压不住自己叛逆的心,组织,策划,搞恶作剧。也总有那么一些人,会跟着叛逆者一起闹腾。因为这么一闹,「铁三角」孕育而生。

这一年,王心仁(凤小岳饰)追到了林美宝(桂纶镁饰),林美宝抛弃了陈忠良(张孝全),这一年,友谊长存。

不管怎么闹,人心总会变,不管你怎么坚持,都抵不过时间。

冲突发生在1990年,独立与自由的口号依旧在呐喊着,青春也在时光中久经磨砺。陈忠良服完兵役,王心仁依旧在进行他改革的浪潮,但因为一次打人事件,王心仁被勒令退学,代价则是服兵役。同时林美宝也在这个时候发现了王心仁情变,但他们依旧「在一起,很久很久……」直到1997年。

王心仁有了自己的家庭,林美宝成了他的小三,木讷的陈忠良则有了自己同性的伴侣。人生似乎总是在牵绊与遗忘中度过,但总有些事情,在心中无法遗忘。错误寻找精神上的慰藉,到最后只会是自讨苦吃。

当了小三的林美宝一直幻想着和王心仁远走高飞,家庭与事业却使他无法脱身,最后到了机场,即将要登记的那一刻,王心仁还在给他的女儿讲《匹诺曹》。故事是在教小孩诚实,不能说谎。但王心仁却在不断地编制着谎言,一次又一次。我们,又何尝不是从《匹诺曹》的故事中走出来的?

张忠良在「自讨苦吃」,林美宝却在这时候怀了孕,他们有没有在一起,电影没有提及,张忠良不停讲一个有关于「苦瓜」的故事。

影片到打胎时戛然而止,最后的结尾处出现了两个漂亮的女孩子,那是林美宝的两个女儿,而张忠良却成了她们的父亲。

人生在走了很大一圈才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的经历,大多数是因为自己的选择,与旁人无关。

我不知该如何评价这部影片,内心深处却浮现出那些纯真、叛逆、痛苦、挣扎、绝望、无知的画面,如同三毛在《梦里花落知多少》里面所写的那样:

记得当时年纪小,

你爱谈天我爱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

风在树梢鸟在叫。

不知怎么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我仿佛看见了1985年的夏天,他们在一起游泳,吹风,骑摩托车的疯狂年代,那时候,才是真的「永远,永远在一起」。

梦华录:梦回东京,回忆奇缘

熬夜看完《梦华录》,没想到最后八集还挺有意思,从故事逻辑来说,还是有很多问题,但这剧不是正剧,言情戏多一些,算是古代的偶像剧吧。

这部剧不能按照正剧的标准去评判,毕竟稍微了解一点历史的人,也知道古代制度的严苛,阶级森严,女性要想出头是很难的事。

《梦华录》的优点在于用四位女性(后面有位骗子加入)的角度,表达了一种对封建制度的抗争,站在女性的角度讲故事,很难得,故事的整个结构虽然是男权社会,但已经弱化了男性的能力(主角除外)。

古人有「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每个人在古代要想翻身是不容易的,顾千帆算是厉害的吧,如果不是他爹的帮衬,连她母亲都不能归回正位,至于其他人更不用说了。

电视剧不是历史,肯定不能按照历史的角度去写,如果这样,赵盼儿怕是连自己的那个村庄也走不出去,怎么可能到东京。

一部电视剧,能有这么高的完成度,更何况让人看见女性的独立,不靠男人养活,也不摆烂,不躺平,和命运作斗争,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不能苛求太多。

在整部剧里,我印象最深的是赵盼儿她们从杭州茶摊开店,一直到东京开酒楼,显示出一种不屈的抗争。我混迹的一个群,有群友说,《赘婿》里也是开店。我开玩笑地说,现在的很多国产剧,最终的归宿是言情和餐桌。

《梦华录》里有许多关于食物的镜头,《好先生》里的孙红雷是米其林星级厨师,《风起洛阳》的王一博是美食评论家,我最喜欢的《走向共和》开头的镜头便是李鸿章吃鱼……古人说:民以食为天。以食物为引子,将故事串联,是很有意思的事。

《梦华录》最精彩的是最后八集,有一集赵盼儿酒楼开业,为招揽客人,用歌舞酒食,配上古代名画,演绎了一出食色生香的美食盛宴,让花大价钱前来的文人雅士觉得钱花得不冤。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段落,唯一有点小遗憾的是,摄影师的镜头切换文人雅士太多,给舞者的画面太少。

整部电视剧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隐喻在剧中缺失。开头是以夜宴图为引子,到中间部分,有很大段落的故事与夜宴图无关,等到即将结束,夜宴图再次出现,欧阳旭带着它回到东京,才进入正题。

隐喻缺失,没有核心,故事变成空中楼阁,只能用许多旁枝末节去填补,这不是很好的处理方式。我之所以觉得最后八集好看,无非是夜宴图回到视线,哪怕这幅画所有的秘密已经解开,依旧是故事的指引。

凌晨三点过,我看完整部剧,睡前没来由一想,哪怕现在的服装道具做的再精美,估计再也看不见《大明王朝 1566》《走向共和》这类型的电视剧了。有朋友对此评论:「我认为社会倒退的一个标志是人们不再羡慕更年轻的人,而为自己早出生而侥幸。 」

忽然发现早出生一些年岁真是件幸福的事,有那么多值得回味的经典。庆幸,赵灵儿和赵盼儿的扮演者都是刘亦菲。年轻人在梦回东京,只有我在怀念仙灵岛中的那段奇缘。

主角的目标:以《新世纪福音战士》为例

问自己以下关于你的主人公的问题。

1 、她在剧中的目的是什么?

2 、她在现场的目的是什么?

3 、她在序列中的目标是什么?

4 、她当下的目标是什么?

5 、她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正  文

1 、他在剧中的目的是什么?

碇真嗣在剧中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弄清楚自己和父亲的关系,希望能与父亲达成和解;另一个是驾驶 EVA 拯救人类,后一个目的并不是自己所愿,受到强迫的成分居多。

2 、他在现场的目的是什么?

每一个现场有不同的目的,在地下城,碇真嗣的目的是接受训练,从而能更好的控制 EVA,在地面的目的是为了和使徒作战,其次是到学校读书,学会与身边的人打交道。

3 、她在序列中的目标是什么?

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进,碇真嗣面对的敌人越发强大,内心受到的迷惑也更空前巨大,故事需要成缓慢的上升趋势,主人公才能成长。

4 、她当下的目标是什么?

碇真嗣当下的目标从第一集开始,需要解决住宿、生活,如何进入地下城等最基础的目标。

5 、她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他的人生目标是为了改变自己,从青涩的少年,变成一位有担当的人。

注:本文写于 2021 年 09 月 23 日。

二级字:以《新世纪福音战士》为例

问自己以下问题:

1、你的剧本中是否包含次要人物和动作序列?

2、次要人物的戏剧功能是什么?

3、次要人物的旅程是否锁定了剧中的主要情节和主题?

4、如果你的剧本中没有副线,那么这样做是否会有好处?


正  文

新世纪福音战士》里的次要人物为:明日香、绫波丽及每集出现的使徒。

明日香出场是为了平衡主角之间的关系,在主线中,所有人物比较沉闷,没有一个喜欢发脾气的带动整个剧,为此明日香的性格可以作为一种互补。

绫波丽性格内向,是碇真嗣母亲的克隆,她的存在是为了驾驶初代机,但这一过程却并不顺利,到了后期,成为非常虚幻的人,主角反而和明日香的互动增多,这也说明她的角色正在逐渐的弱化。

每集出现的使徒主要是为了增加剧情的紧迫感,按照故事的走向,由弱到强,或者说,每个使徒的出现,会根据当时剧情人物出现的问题,安排出差。最经典的一集是明日香和 EVA 无法适配,使徒进行了精神污染打击,从而使她失去抵抗力。

正是这些次要人物的出现,让情节和主题变得更加明显。如果剧中没有副线,对情节会造成巨大的伤害。

注:本文写于 2021 年 09 月 22 日。

其他所有的名字:以《新世纪福音战士》为例

所有其他人物的旅程,无论多么次要,都应该与主角的旅程有相同的模式。问自己以下问题:

1、你其他角色的背景故事是什么?

2、其他角色的目标/目的都是什么?

3、你的其他人物是如何通过论述、冲突等来描写的?

4、其他角色的结果都是什么?

正  文

其他角色的背景故事

绫波丽:主角碇真嗣母亲的克隆体,拥有多种克隆身份,常处于一种自我怀疑的状态,性格内敛,是第一位驾驶 EVA 的成员

明日香:德国人,第三位驾驶 EVA 的成员,头脑聪明,很早学完了小学到大学的课程,由于母亲吊死,性格呈两面,外表是开朗活泼,内心幽暗孤独,由于一直优越,在碇真嗣不断超越的情况下,心里情绪出现了很大的波动,最后无法驾驶 EVA。

葛城美里:碇真嗣的监护人,NERV 的少尉,后升为上尉,生活中邋遢,需要碇真嗣帮忙,工作中却认真负责,胆大心细,好几次对使徒的作战,在她的指挥下取得胜利。性格大大咧咧,然而内心却很敏感,尤其是发现曾经的男友是间谍,变得诚惶诚恐。

碇源堂:碇真嗣的父亲,整个 NERV 的最高指挥人,知道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但却是极度神秘的人,对主角冷漠,深爱着主角的母亲,是一位拥有高超手腕的野心家,具有很强的政治头脑。

其他角色的目标/目的

故事里所有的角色,或多或少与主角有关系,他们的共同目标是为了保护人类的安全,组织第三次大爆炸的发生。

其他人物的论述与冲突

在整个动漫里,以女性居多,男主是一位除了驾驶 EVA 外需要人照顾的少年。其他人物的冲突在于,女性中有与男主同龄的少年,有自我怀疑的克隆人,有成熟的女性。他们之间从陌生到熟悉,需要不断去磨合。

注:本文写于 2021 年 09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