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季

春节放假没事,把前段时间收到的书拿出来翻看,其中有一本书《法大85青春的记忆》,几个月前我就拿到了,但一直没看,我知道这本书打开之后我的情绪会像神么盒子打开一样,指不定会冒出些什么。这些天无事可做,便把这本书拿出来看,果然,看的感慨万千的。

我是政法大学86级的,这本书是我们上一届85级的骨干编写的,他们毕业那一年,贵国发生了不少事情,这直接影响到他们毕业分配,甚至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命运。同样,我们毕业分配的时候也受到一些影响,我记得20年前差不多这时候,开学后干的事情就是找工作,虽然国家还管分配,但命运最好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有一阵子每天到处乱跑。当时我的书包里揣着一个学校出具的证明,歌词大意是:该生在1989年(敏感词)期间没有参与任何违法活动。是的,我们同学都人手一份,我们学校非常牛逼,所有学生都没有参与非法活动,都是宪法赋予的权利。我当年找工作虽然比85级的相对宽松了一些,但也十分艰难,跑了几个月,像是被遗弃的孤儿,到处敲人家的大门,接待,被拒绝,接待,被拒绝,循环往复,心力交瘁到体重只有95斤,腰围只有一尺八(身高跟现在一样)。事实上当时我找到了两份工作,但先后被两个后门关系顶了,一气之下,我放弃了找工作,爱他妈去哪去哪儿。可想而知,我们上一届85级的那帮人找工作是何其难。他们是直接的灾难承受者。

政法大学在我们这一届入学后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我们赶上了血与火的考验,但从一个校园氛围来说,不幸的是我们的下一届被发配到了远离市区的昌平新校,你想泡下一届女生都没机会。而在学院路的老校必须面临的现实是,我们是这里最后一届本科生,每一年都有一批老生离校,校园变得越来越冷清,用现在时髦的话讲:业态变得越来越差。85级是陪到我们最后的一届。相比之下,我们这两届学生算是比较熟悉的,我们一同经历,也算是生死之交。

1985级那一批大学生,可能是中国近30年来唯一一届经历比较特殊的学生,他们的命运与这个国家的命运绑在了一起,他们可能是中国大学生的一道分水岭,此前此后的大学生判若两人。更确切地说,这一年他们毕业,随之入学的大学生才是真正的分水岭,人生观和价值观完全变的不同。至于区别在哪里,我懒得去探讨,都在自己的心里。

江平校长在85级毕业十周年典礼上有一段讲话:

“当然最使我难忘的是我们八九年的毕业典礼,那个气氛是那么样的严肃,那个场合是那么样的悲壮,我觉得在人生的历史里面很少有经历那样的时刻,我们最重要的是,在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里面共同经历了和我们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这样的时刻,历史的要有历史学家来做评论,任何一个朝代的历史都不是由本朝代的学者和历史学家来评论的(长时间的掌声),历史应该有长期的眼光来看,历史上的一切是非功过就让历史来做最终的评价(掌声)。”(阅读全文

我没有赶上这样的毕业典礼,感到很遗憾。因为第二年毕业我们的校长已经不是江平先生了。

我上大学之后,基本上不爱跟人来往,跟本年级的同学来往也不多,更别说跟上一届的学生。我除了跟那些经常踢球的法大学生有些交往之外,多数人我都叫不上名字。现在我们85、86的一些不着调的同学偶尔会聚会,每次跟他们坐在一起聊天,我都要先进行一次回忆。我唯一记得比较清楚的是我们广播站的那些播音员的声音,我当时做广播站的记者,每天都在听他们说话,除此之外,其他法大的人,我大概只能记住一些笑貌,而想不起音容。所以,当我读《法大85青春的记忆》这本书的时候,那些名字,有的熟悉,有的模糊,有的陌生,多数人的名字我只是听说过,见到真人都对不上号。

我印象中比较深的一个85级学生,名字叫崔健,这是因为他跟摇滚的崔健名字一模一样,才对他有点印象,记得有一次学校搞辩论赛,有个辩题叫“潘金莲是中国反封建的代表人物”,崔健他们是反方,每次他发言,都特别激动,恨不得把潘金莲老师千刀万剐,他的普通话说得不利索,说起话咬牙切齿。类似这样清晰的记忆,我大学四年没有积存下多少。但是这本书让我可以找回很多记忆的线索。

如果你不是政法大学的学生,或者说你是政法大学的学生,但是不是85、86这两届,并且也不是在老校度过最后的大学时光的,那这本书你看着会没什么意思。但是这本书很珍贵的是,记录了85级那一代人的心绪。85级跟后来的大学生还不一样,他们经历了一个梦想萌动到最终的破灭过程,之后入校的学生基本上不知道什么梦想和破灭,因为没有像85级天上地下这么大差别。那种大学校园活跃的氛围会存在,但是大学生该感受的独立思考和对自由思想追求的氛围没有了。如果说《法大85青春的记忆》这本读起来像是文学青年或者文艺青年心情纪录的书有什么价值的话,那就是它第一次以群体方式记录了特殊年代的那一届学生各种状态,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从那些稚嫩且真挚的文字中解读出时代的密码。

有一次跟校友吃饭,85级的阿计(《法大85青春的记忆》副主编)说:“我希望这本书能抛砖引玉,触动其他学校的85级毕业生也能写出这样的书,比如《北大85》《清华85》……”当每一个学校的85级毕业生都把青春的记录整理出来,那么就会看到当年的全貌。

青春的记忆总是美好、苦涩交织在一起的,但是85级那一拨人,除了美好和苦涩之外,还有一些并不是所有人在青春年代能感受到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改变他们命运的,永远留在血液里的东西。这东西包括失去的和得到的。

虽然85级的校友我知道认识的不多,但是他们文字里描述的场景、氛围我是熟悉和感到亲切的。尤其是,我在这本书里看到一句话,这句话只有我知道是什么意思,那是在一个特定时代背景、特定场合和特定时间下写出的一句话,那是与我有关的一句话。当我看到这句普通的没法在普通的话,心里像被剜了一下刺痛,眼泪忍不住流出来了。

guest

95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莫耶
莫耶
游客
2010年2月20日 16:36

其实看过郝蕾老师的颐 和 园 和记录片china:the century of revolution的85后如我对这件事还是知道的挺清楚的,纪录片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王若水吉桑悲伤的眼神和深深的叹息,蛮作孽咯。孰是孰非,百般愁绪也只能尽付梦中了

关关
关关
游客
2010年2月20日 19:11

王叔叔(叫老师太肉麻了,我这年纪只能叫您这个):
我是你博的忠实读者,不过这是第一次发言。今天忽然发现这博客重生了,心里特别高兴。希望你在这片暂时比较自由的领土上继续说自己的话,做自己的事。有很多人像我一样常看您的博客,不仅能抒发一下对这个猥琐社会的不满,还藏着那点渴望祖国更美好的私心。祝您永远有个年轻毒辣的心。

17岁的小姑娘关关

加菲猫
加菲猫
游客
回复给  关关
2010年2月20日 22:10

乖乖,你都看出毒辣来了。

南东山
南东山
成员
2010年2月21日 00:04

位卑不敢忘忧国
人生难得几回拼

拳打镇关西
拳打镇关西
游客
2010年2月21日 07:55

这片承载着太多沉重的土地啊……俺是不是有点酸?是眼窝儿酸了

sad
sad
游客
2010年2月21日 22:38

我们宿舍集体看过纪录片,所以大概知道发生了些什么。不过我们毕业也很感伤的,12个大老爷们在酒桌上哭成一团,哎,往事不堪回首,都是这压抑的社会闹的。我是86年出生,08年毕业的。

揉沙子
揉沙子
游客
2010年2月22日 10:51

幸或不幸,当年事件的第一天到那个血腥的清晨,都看到了...泪流不是满面...

活在8-9
活在8-9
游客
2010年2月22日 23:16

光在这穷叫,屁用没有,当年就差这么一点

面朝大海
面朝大海
游客
回复给  活在8-9
2010年2月24日 08:58

差得多了,最多有屁用。你看看领头的现在的样子就知道了。

Raymond
Raymond
游客
2010年2月23日 09:46

我觉得法大是残存的几所仍有“相对的”兼容并包精神、“相对的”学生独立思维、“相对的”学术自由氛围的学校。我从02年入学到06年毕业,一直都能感受到这些价值。我很庆幸在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阶段能够在法大学习。我不觉得法大89年以后入学的学生就完全不同了,我的同学、校友中有见地、有良心的人仍然举不胜举。现在,我在海外继续学习国际人权法,能做出这个选择也是年轻时母校那点点滴滴的熏陶和浸染。我为法大曾有过江爷爷这样的校长感到骄傲,解放后的中国大学校长中,能够比肩的也没有几个了……

坏猩猩
坏猩猩
游客
2010年2月23日 16:20

还记得《青春祭》的作者也写过《沙鸥》,可她已离去;还记得《青春祭》的主演被报道称“第三者”,她还演过什么少女和她的三个影子……
王菲复出了。小虎队复出了。估计三表的个人博客就会跟着春天一起来了。
我只知道真正宝贵的东西就是真的一去不复返了,所以,春暖花开也会泪流满面。

德令哈
德令哈
游客
2010年2月24日 19:20

没货啦?我是86级的,也在北京。我也号召我们同学写一本。把历史凑齐。

KK
KK
游客
2010年2月25日 09:56

85的,毋须知道最后一句,已然噙泪在眼。

wgwhappy
wgwhappy
游客
2010年2月26日 06:05

哪句让三表流泪的话到底是什么话呢?

11224344
11224344
游客
2010年3月9日 10:08

小峰师兄,看到你这篇博文我十分激动,崇拜了你这么久,刚知道你是我亲师兄,还是在我出生那年毕业的。法大的沧海云帆论坛您去啵,里面好多匿名的牛人们,我都怀疑是你。

coldair
coldair
游客
2010年4月4日 01:38

感慨,那些事那些人只留在记忆中

95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