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第二部分:以《小红帽》为例

如果你不确定谁的故事是剧本的核心,可以试着从几个角色的角度写出来(以故事的形式)。

例109.1

从以下角度复述小红帽:奶奶;妈妈;狼;砍柴人。


正  文

奶奶

奶奶躺在床上,心里不停念叨:为什么我的孙女还不来看我?屋里空空如也,只听见窗外的鸟叫声。

她试着坐起来,但是病太严重了,被子盖在她身上,将她捂得严实,她想起自己的一生,想起孙女出生时从医院房间里传来哇哇的哭声。「不过她见到我时,立马止住了眼泪。」

今天她要来看我,看看时间,阳光快要到达顶点,她应该来了。

门忽然开了,发出「吱丫」的声音。「外孙女,是你吗?我在屋里,身体太重了,坐不起来,快进来,让奶奶看看你长高了没有。」

此时,狼走进屋里。奶奶看见一头灰色的身影,还没仔细看清楚,眼前一片黑暗,什么也不知道了。

妈妈

今天小红帽要去看望生病的奶奶,我要早点起来,给她弄点食物。

奶奶住在森林里,我带着她走过很多次往来的路,这次是她第一个人独自上路。路途要一整天,得先给她弄些午餐。

昨天她已经打包好了给奶奶带去的礼物。她特意买了一束花带给她,好让生病的奶奶看见花,心情也会开心起来。

对了,出门前要叮嘱她带上那顶红色的帽子,那是她最喜欢的帽子。

已经饿了三天了,这森林里为什么总是喜欢长花,不能从地里冒些小肥羊出来吗?狼走在森林里。

它的肚皮很瘪,身体很瘦,只剩下一堆皮包骨头。「如果今天再抓不到猎物,我就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狼有气无力地说。

远处传来飘渺的声音。「有人声?」狼贴着肚子,趴在地上慢慢地潜伏过去。它看见一位戴着红色帽子的小女孩在追蝴蝶。

「哈哈,原来是小红帽。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先吃了她再说。」狼准备扑过去,却在半空中停住了身型。「等等,她应该是去森林里找她的奶奶,我先去把奶奶吃了,装扮成她的样子,等小红帽来了直接一网打尽。」

狼贴着地面前行,消失在森林深处。

砍柴人

「今天运气不错,找到一棵大树,省了不少气力,回家去。」砍柴人边走边想,不时哼着小曲儿。

他走过奶奶住的屋子。

「小红帽的奶奶最近生病了,我去看看她吧,看看她需不需要帮忙。」

农夫来到屋外,准备敲门进去,发现门半掩着。「奇怪,门怎么没关好。」砍材人悄悄地打开门,隔着一条缝往里面看,一头狼正躺在床上,挺着大肚子睡觉

「糟糕,狼肯定把奶奶给吃了,我得把他们救出来。」

砍柴人走进屋,到厨房里拿了把刀,剖开狼的肚子,奶奶和外婆从狼肚子里滚了出来。接着,砍柴人又从屋外搬了两块大石头,塞进狼的肚子里,奶奶用针线将狼的肚子缝好。他们慢慢地退出了屋,等着看一场好戏上演。

注:本文写于 2021 年 09 月 07 日

主角第一部分:以《新世纪福音战士》为例

主角是剧中讲述故事的人(或个人)。观众的注意力将集中在他们的旅程上。在一些戏剧中,谁是主角是很清楚的(哈姆雷特;弗拉基米尔和埃斯特拉贡);在其他戏剧中,有一系列的角色,他们有相同的「播出时间」,它可能看起来不是那么明显。你需要知道,所以问自己以下几点。

1、你在讲谁的故事?

2、重点是否已经开始从你原来的主角转向另一个角色?

3、如果你把中心焦点转移到另一个人物身上,会对故事有什么影响?


正  文

新世纪福音战士》里从头到尾一直在讲碇真嗣的故事,通过他连接身边的人。

故事在讲述的过程中,每一集会给碇真嗣安排出场的时间,无论是介绍新角色的出场,还是描写其他角色的感情线分支,或多或少会有碇真嗣的身影,甚至到了故事的最后一集,全部是关于他的心理独白。

一个故事如果没有这样的安排,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这里不妨联想一下,在日本的动漫里,时常出现许多额外的分支,分支会演变许多角色的故事。观看的过程中,这些故事作为内容的补充可有可无,不过这在日本动漫里屡见不鲜,尤其是为了故意延长时间,作者常常会不停安排分支。

分支的安排对于动漫来说很重要,好分支能做到查漏补缺的作用,糟糕的却如果一个角色的番外,若如此,那主角长时间缺席故事,观影者会看完前面,忘记后面,更何况若没有分支的补充,许多故事往往能更顺畅的发展。

一个故事要有一个人物主线,这样作品看起来会更立体,更紧凑。

注:本文写于 2021 年 09 月 06 日。

论述:以《新世纪福音战士》为例

在整个剧本中,你将从箱子里拆出对故事讲述有用的物品。它们的作用包括:(a)让观众置身于剧中的世界,(b)让观众追随角色的旅程,(c)助长剧情,(d)埋下未爆炸的炸弹。

通过你的发挥,提出以下问题

1、在你的剧中,论述的时刻发生在哪里,如何发生?

2、是否有一些时刻的论述没有任何作用,或者阻碍了故事的发展?

3、观众需要的哪些重要信息,缺一不可?


正  文

新世纪福音战士》的时间发生在未来,具体来说是人类第二次大爆炸以后。从剧情来看,大爆炸的发生源南极的一颗陨石坠落,不过这是当权者的一种说辞,或许这次爆炸是神降的一次惩罚,人类希望掌控这种力量,从而引起了爆炸。

为了阻止第三次爆炸,人类不得不居住在地底下,防止神的惩罚再次来临,这意味着漫长的斗争即将开始

整个故事的发展沿着消灭使徒去进行,不停出现使徒,接着操作 EVA 消灭,按照此类方式推进故事情节的发生。每一节出现的使徒或多或少和人类的心理活动有关系,比如明日香来的第一集,出现了碇真嗣和明日香配合杀使徒。明日香不甘忍受垫底的成绩,出现心理干扰的使徒。使徒的出现似乎预示人类即将毁灭,然而故事中却通过大量的巧合将剧情不停往前推进,这类套路式的故事,往往会拖慢整个剧情的发展。

对于观影者来说,故事的情节发生肯定需要知道:时间、人物、地点、事件以及最终的结局。最终的结局拍得过于意识流,大量的心理描写,重复语句,总觉得故事并没有讲透。最后两集将故事拉入到了一个无声的尾音,让人看完如坠梦里。

注:本文写于 2021 年 09 月 05 日。

背景故事:以手提箱为例

还记得手提箱的形象吗?当你的角色被介绍时,他们都拿着一个无形的手提箱,里面装满了所有的东西。关于他们的生活和他们居住的世界。检查一下行李箱。行李箱里有需要扔掉或更换的物品吗?


正  文

出差时,我的行李箱很简单,常常是几件换洗的衣服,几本书,外加一些电子设备。我不会带洗漱用品,这些在酒店里有,不会带很重的物品,会增加负担。行李箱里出门往往是两个概念,出门时尽量少带,回来时,箱子必定会多出许多物品。

编剧练习进行到尾声,现在检查我的人物,会发现他们过于单薄,慢慢发现他们的故事很苍白,立不起一个完整的形象。写到后面越发没有信心,往往陷入非常烦恼的状态。我常常打开练习手册,看了看今天的题目,又关上,去刷刷网页,看看电影,找人聊天……直到后面没有办法,要交稿子,才挣扎着写下去。

写完自然是很不满意的,然而心里又如释重负,觉得这一天终于写下去了。可不敢回头看,怕看那些文字,就像有人要来检查我的行李箱,希望在里面查处违禁品。

我想,人物和行李箱里的物品一样,每当我坐在整理物品时,总时会减少不必要的物品,在路途中,会不停增加物品,到了回家的路上,行李箱装得满满当当。我所塑造的角色也如此,他们一个个如同单薄的纸片,直到我慢慢将他们的外貌、语言、性格、着装等填满,他们自然会立起来。

这或许是我目前为止最难装满的一个行李箱。

注:本文写于 2021 年 09 月 03 日。

字的音

参与者:所有团体、个人

你选择放入你的角色口中的话语所传达的信息远远不止这些。他们的声音和形状可能会开始召唤出剧情和气氛,当时的情况,甚至人物类型。硬/软音、元音/辅音、短/长词的选择。

1、从不同的戏剧中抽取一些段落或场景

2、注意位置。

3、注意主要动作是什么。

4、请注意你所确定的段落或场景的情绪/氛围。

5、看看所使用的词语类型,在其声音和结构上是否以任何方式反映了步骤2、3或4。

6、看使用的词语类型是否能给人留下人物的印象,他们可能是什么类型的人,或者他们此刻处于什么情绪状态。


正 文

《菊次郎的夏天

故事发生在夏天,一位大叔带着孩子在寻找妈妈。大叔的性格大大咧咧,有点儿痞气,孩子满脸心事,有许多的不开心写在脸上。镜头常常出现单个画面,比如一个西瓜、一个足球、一个风铃,这些物品不停出现,衬托出这个夏天有那么多的孤独的事。

整个故事两个角色,一大一小,看电影的过程中,常注意到孤独的小孩,大人却像绿叶,一直围绕在孩子的身边。电影里没有坏人,似乎在大人的保护下,孩子却照顾的很好,那些看起来如同社会闲散人员,却表现出特别快乐的童年。

电影里常常出现:妈妈、大叔、地方、丰桥等词,这些是孩子嘴里常常出现的词,对他来说,这些词语体现的是他的念想。大叔常常用他的暴脾气,甚至一些语言威慑,去命令或教训人。这些情绪也反映出大叔和小孩之间,在相互不理解的情况下,会经过一些事,变得体谅。大叔的一些幼稚思想,从内心来说,也正是一位小孩。

注:本文写于 2021 年 08 月 13 日

词语的位置

参与者:所有团体、个人

这是演员和导演在排练开始时经常使用的练习,作为掌握文本过程的一部分。这不是关于角色的发展等,而是对文本的诗意的审视。对于作家来说,它同样是一种有用的手段,可以体验熟练的从业者是如何选择以特定的方式布置文字的。

1、从一出戏的任何一幕的开场戏中选择一段。最好是你和大家都不知道的段落,这样就不会有先入为主的感觉。

2、你要读完这段话。

3、抛开人物是谁、故事是什么的问题。

4、将这段话作为一系列与角色无关的演讲来读。如果你是以小组为单位,在圈内逐一读出演讲稿。

5、再读一遍这段话。这一次,把它当作一连串的思想来读。也就是说,每个想法都以句号结束。如果是小组合作,可以在圈内逐个念。

6、读完这段话后,在所有出现多次的主要单词或短语周围画一个圈,或者在类似类别的单词上画一个圈。在所有出现一次以上的主要单词或短语,或属于类似类别的单词周围画一个圈。读出它们,给每一个词以充分的分量。

7、从自己的剧本中抽取一个场景,并将同样的过程应用到其中。


正 文

选择一幕戏

A:今天的天气真热。

B:岂止是热,你看我,脸上、手上全是汗,背全汗湿了。

A:我也是,连裤子都打湿了。

B:真羡慕路上那些妹子,穿着齐臀裤与吊带衫,走在路上真是清凉。

A:羡慕啥啊?你不也可以穿个背心、短裤,脚上来双凉拖鞋。

B:算了吧,要穿成那样,多没品,和那些抠脚大汉有什么区别。

A:区别有啊,你比他们要帅气些,没有啤酒肚,也没有酒糟鼻和光头。

B:我还是做个文明人吧。

A:做文明人多没意思,当个二流子才好,整天在街上闲逛。

B:穷得叮当响还好呢,人不能闲着,会闲出毛病来的。

A:说得好像你没得病一样。

B:那不一样嘛,人忙着,有个奔头。

A:啥奔头啊,一天忙活,钱也挣不了几个。

B:看事情别这么消极,你看,这么热的天,林子里的那蝉不也叫得欢,它们不一样忙得快活。

A:它们不快活的叫行吗?从土里钻出来就这么几天,再不叫,没有母蝉来交配,会绝种的。

B:那鸟儿呢,你听,这么热的天不也在叫。

A:它们是夜里回巢才叫,平时叫啥,你中午听见它们叫没?

B:那倒没有,不过中午蝉在叫,我午觉都没睡好。

A:你也不能怪它们,你自己睡觉不开空调,也不关窗户,我还真是佩服你。

B:佩服啥?那不是没有那条件,节约点儿钱嘛。

A:没见过你这么省的。

B:好了,不说了,喝口水,去吃晚饭,窗外的风景再好看,也不顶饿。

A:我去换鞋,做个文明人再出去。

B:你倒学会讽刺我了。

A:嘿,以彼之道还失彼身。

整理成演讲

今天的天气真热。岂止是热,我脸上、手上全是汗,背全汗湿了,连裤子都打湿了。真羡慕路上那些妹子,穿着齐臀裤与吊带衫,走在路上真是清凉。我也想穿成那样,可是穿成那样,和那些抠脚大汉有什么区别。哎,如果我再长得帅气些,没有啤酒肚,也没有酒糟鼻和光头,说不定还真是一个文明人。可是我喜欢当文明人吗?我觉得二流子才好,整天在街上闲逛,虽然穷得响叮当,但快活着呢。可是这样不就是一个闲人吗?会不会闲出毛病来?不过谁没病呢?那些自认为没病的人说不定才真的有病。真是的,这么热的天,我在这里胡思乱想,林里的蝉还跟着起哄,叫得欢。算了,从土里钻出来就这么几天,再不叫,没有母蝉来交配,你们会绝种的。那鸟儿为什么现在不叫,非要夜里回巢才叫?算了,不想这些事了,我午觉还没睡好,还是关窗户睡觉好了。可是窗户关了,不开空调岂不得热死我。为了节约这点钱,我还真是费尽心思。得了,我还是换鞋,做个文明人,出去吃晚饭。

以句号结束

今天的天气真热。我的脸、手、背、裤子都打湿了。真羡慕路上那些妹子穿着齐臀裤与吊带衫走在路上真是清凉。我也想穿成那样。可是穿成那样和那些抠脚大汉有什么区别。如果我再长得帅气些。没有啤酒肚,也没有酒糟鼻和光头。说不定还真是一个文明人。可是我觉得二流子才好。快活着呢。

这么热的天我在这里胡思乱想。林里的蝉还叫得欢。从土里钻出来再不叫会绝种的。那鸟儿为什么非要夜里回巢才叫。不想这些事了。我午觉还没睡好。还是关窗户睡觉。可是窗户关了不开空调岂不得热死我。为了节约这点钱我还真是费劲心思。我还是换鞋做个文明人出去吃晚饭。

单词画圈

热,打湿了,清凉,抠脚大汉,帅气,啤酒肚,文明人,蝉,绝种,鸟,巢,午觉,睡觉,空调,节约,文明人,吃晚饭。

注:本文写于 2021 年 08 月 13 日

意识与无意识的冲突

参与者:所有团体、个人

1、 回到你在第四章练习中培养的人物。想想他们在故事开始时有意识的想要的东西(需求、欲望等)是什么。

2、 现在想想他们的潜意识里想要的可能是什么。

3、 现在想想这两个人之间的冲突可能是什么。


正  文

1、我在写第一个故事的开头,首先想的是这是一对父女,她们之间的冲突在于母亲死了。在改编第二故事时,侧重于父亲对女儿的劝诫,因为女儿爱上了一位男生,但陷入了无法出来的境地。到最近的一次改编,反而从一位女儿寻找母亲年轻时爱人的角度去解释这个故事,从而找到了母亲曾经深爱过的男人。这三个故事的欲望一直是:爱。只是爱的方式方法与人物关系有所不同。

2、第一个故事的潜意识是男人作为父亲,没有起到保护妻子而自责;第二个故事男人因为没有保护好女儿而自责;第三个故事是男人因为放弃了最爱他的女人而自责。故事的主旨始终是爱而不得。

3、第一个故事的冲突是父亲和女儿之间的冲突。第二个故事父亲作为旁观者,女儿和她爱的人之间产生冲突,而这种冲突转嫁到了父亲身上。第三个冲突是女儿对男人的不理解,不知道为什么深爱的人无法在一起。

总结:

同样的练习,同样的故事,因身份的不同和角色的变化,故事也变得不一样。这或许是故事的魅力。才发现我随意编的故事,通过深度思考,会有意无意地产生冲突。事实上这些对话,我全是无意识写出来的,然而这个练习让我明白了通过不停的思考,一个看似无意识的故事,却会变得有意思起来。

注:本文写于 2021 年 07 月 31 日。

打开行李箱的包装

参与者:所有团体、个人

我们已经讨论过论述发生在剧本的开始,但这不是全部。在第四章中,我们看到在故事开始之前,主角的整个生活史是如何需要到位的。这就好比你在打包一个行李箱,里面装满了这个人物的全部存在和世界,然后在第一场戏中,决定把哪些物品拿出来,暴露在观众面前。但这并没有结束,因为随着你的进行,箱子里还会有其他物品,你需要在剧中的关键时刻向观众揭示。所以,在整个剧本中,不同层次的论述都在继续。

看看一系列的戏剧(或电视肥皂剧和电视剧),看看作者是如何在某些点上「回到手提箱」,来推动故事的发展的。

前进,加深我们对主人公的理解。他们使用了哪些手段和技巧?


正  文

《卧虎藏龙》

在《卧虎藏龙》第一幕里,李慕白(周润发饰)和俞秀莲(杨紫琼饰)的对话里,李慕白谈及出关的事,说自己进入了一片寂静的空虚,自己提前出关,寻求解决办法。转而话题一转,通过请俞秀莲送青冥剑这事儿,引出盗剑这事。

剑的问题,如何引入到李慕白寂静的空虚上来?李安通过找剑、夺剑、取剑、收徒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李慕白觉得自己的空虚是自己的武功没有传承,到他这一脉断绝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好苗子,希望不愧对恩师,将自己的武学传承给后辈,以此来求解脱。

为什么不找俞秀莲呢?我个人的思考是,俞秀莲是她的爱人,不是很适合,尤其是年龄大了,悟性也不够,更何况看后面的打斗,会发现俞秀莲的武功比玉娇龙(章子怡饰)高不了多少,这也能解释李慕白没有传自己的武学给俞秀莲。其次,俞秀莲是江湖中人,李慕白希望归隐,如果两人在一起,肯定是要隐入山林(在古代的习俗,女性随夫),这也不适合将自己的武学传给俞秀莲。

江湖恩怨、官场斗争、夺剑收徒、男女相争…… 这些事情到最后是李慕白的空虚,是故事的手提箱。

注:本文写于 2021 年 07 月 30 日。

论述:剧中的世界

参与者:所有团体、个人

1、拿出几部戏,古典的、现代的经典的、当代的,读一读它们的开场白

2、请注意那些作家在对话中所丢弃的关于剧中世界的事实。

3、注意作者使用的不同手法。


正  文

一、《卧虎藏龙》

4、镜头出现一片江南水乡,让人回到了遥远的古代。

5、从远到近,直到进入一间古朴的屋里,一群人在整理东西,证明他们即将远行。

6、有人呼喊,很准确地喊出名字,说明是熟人,否则陌生人进入,他们会拿起兵器直接问“你是谁”

7、一位类似于奶妈的角色跑进去,很欢喜,证明有事发生。

8、这期间出现一系列对话,交代出人物内心的矛盾,凸出兵器,对外是说这是把利器,暗藏的确是有人偷剑,后面找剑,通过一把重要的兵器,引出整个故事。

通过这一系的交代,点明了男女之间的关系,男人的彷徨与犹豫,一把剑即将在这个世界引起的风雨以及江湖的凶险,让人有了看下去的欲望。

二、《仲夏夜之梦》

1、一开始通过神话人物情侣的对话,引出一场婚礼,很显然,忒修斯希望结婚,希望日子快点到来;

2、这场婚礼能不能办?如果可以顺利办成功,那么会有怎样的开始呢?

3、接下来是母亲上场,她为了自己女儿的事来找特修斯,希望她另选择一位结婚对象。

4、就这样,忒修斯的婚礼和她女儿到底如何选择所爱的人有了关联,这涉及到两对夫妻,也就是两个家庭之间如何处理问题。

很明显,故事之间要有关连性,否则胡乱安排一些人物或角色,毫不相关的事如果一出戏,那么故事也就崩了,莎士比亚用一对幸福的人来和受干预的爱人之间来引出故事,这期间的波折自然有很多事可以延展。

注:本文写于 2021 年 07 月 26 日。

编剧日更一百天总结

这是我参加日更一百天的第二次,相比上次准时完成,这次比预计的时间晚了一天。

上一次我日更完,内心无比轻松,觉得自己完成了一项很不错的事。这次内心反而有许多的压抑与困惑,实在是无法描述这一感觉,仿佛一个人走到了崩溃的边缘,不知道前路在何方。

我第一次日更,选取了一百个题目,写了一百天的内容,这次我找王老师要了一本编剧练习的书,按照里面所出的题目开始进行练习。计划是在一百天里写完这些练习,写到后面,发现每天一个练习,一百天的时间不够,或许要再来一百天才能完成。

我刚开始做这个练习,真觉得简单,每天按照书里的内容进行,似乎不用思考,脑子里便有无数的想法出现,写完再看,还有点儿小高兴,很期待自己写完会是什么样子。

可快乐始终是短暂的,书里的练习,越到后面越发艰难,它开始是些基础的训练,到后面会有环环相扣的内容,从人物的内外塑造,心理描写到环境的布局等等,慢慢由实变虚,由身边的事物变成想象中的故事。更为重要的是,后面的练习是一个体系,我没有读完过这本书,按部就班的去做,写到后面发现前面的内容无法与后面衔接,甚至有许多胡诌,搪塞的地方。我陷进了自己挖的陷阱,越陷越深。

由于这是本编剧书,期间还有很多是需要团队配合的部分,比如我写到读报篇,三个练习需要人物的配合才能完成,有的我能想象另外一个人,有的则不行,这对我来说真是件难如登天的事。

为了舒缓自己的压力,我有想过放弃练习,期间偷懒,写了一些练习外的事,比如看完电影写点儿观后感,有一些工作中重要的事,也会写下来。写这些自己擅长的事,似乎远比做编剧练习要容易太多。

我深知创作的艰难,尤其是自己亲自下场去构思人物故事,才发现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要想一个人物能立起来,要使一个故事让人印象深刻,所需要思考的地方实在是太多。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这一百天使我明白,要创作一个故事,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注:本文写于 2021 年 05 月 2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