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前,有无数人叮嘱我这个第一次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你拍照片一定要注意哦,不能乱拍,人家会不高兴的。的确是这样,在国内,我随便给人拍照片,确实遇到不高兴的,还逼着我删掉,或者跟我要钱。
所以,到了以色列,我拍照片的时候都特别谨慎,尤其是给小孩拍照片,都先征得家长的同意。但是在去埃拉特的路上经过一家乳制品商店的时候,改变了我的看法。我当时正往店里走,两个男子从对面过来,他们看我的样子知道不是本地人,一定是从东方来的,先是打招呼:“哪来的呀?”“从贵国来的。”于是他们很吃惊,这么老远跑过来,干嘛来了?当你告诉以色列人是从贵国来的,他们立刻变得非常高兴。我跟着两个男子打了招呼后便往商店里走,没想到被他们叫住,然后指着我的相机说:“给我们拍张照片。”于是我给他们拍了一张。然后,两个人开心地走了。
这样的事情后来经常发生。在音乐节现场,人们都坐在一起喝啤酒,我尽可能找到一些好玩的花絮,每当我打算拍一个人,都会问他们:“可以来一张吗?”对方闻听后立刻高兴起来,然后做出一个让他和你感觉很舒服的姿势,表情顷刻间变得丰富起来,等着你按下快门。在这里,不管男女老少,只要你给他们拍照片,他们都像个孩子一样把最天真的表情展现在镜头前。
在一个类似北京秀水的商业街,我随便闲逛,只要进入一家店铺,主人都会很热情地跟我打招呼,没有任何人向我推销他们的商品,上来都是先问我从哪里来的。以色列人一般都能说三四种语言:希伯来语、英语、阿拉伯语基本上都会说。我的英语最基本的对话还能对付一点。当他们得知我是从贵国来的,都是先惊讶一下。在一家店铺,一个小伙子指着墙上的一些符号问我:“你是从这里来的?”我走近一看,是一排汉字,我说:“是。”然后他指着一个汉字问:“这是什么意思?”“龙。”“这个呢?”“虎。”“这两个放在一起什么意思?”“周正dragon与华南tiger。”实际上,他们把很多汉字当成文身或者装饰图案,然后印在什么地方。比如“爱”“囍”之类的汉字,正好“龙虎”两个字挨着。还有一个伙计,见到我就打招呼,我听半天没听明白他在讲什么,我估计他说的不是英语,于是问他:“可以说英语么?”他用英语问我:“你是从日本来的吗?”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他刚才用希伯来语口音的日语问我是不是从日本来的。我很礼貌地说:“不好意思,我来自贵国。”
在海滩上,到处都是度假的人,穿行其中,就会有人打招呼:“Hi,给我拍一张。”这一路上,基本是在给人拍照片。一个小伙子先是叫来一个同伴过来拍照片,拍完了又叫来两个,再拍。
说到这里我要批评一下小强老师,你瞧瞧人家以色列人民,再瞧瞧你,明明喜欢被人拍照,偏偏装出一副“呀嘛带”的样子。
在海滩上,一个女孩过来要拍照,我给他们拍了一张,然后我点点头转身走了。没想到女孩追了过来,问我:“你怎么把照片给我呢?”我说:“你有电子邮件吗?”于是女孩跑到很远的地方找到笔和纸,写了一个邮件地址。我告诉她,有机会上网,把照片传给她。
沿着海滩往前走,我发现,没有人带相机,在他们看来,度假就是享受阳光与海风,而且这样的风景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新鲜的,但是当有人带着照相机跟这里瞎拍的时候,他们就会想到给自己留一张。我拍了很多人,只有那个女孩跟我要照片,其他人可能只是很喜欢享受被拍照那一瞬间的过程而已,至于是否要看到照片里的自己,那不重要。他们都很友善,也很直接。因此我也从未遇到过一个不让我拍照的以色列人。
昨天,终于在路上遇到一个预备役军人,他背着枪,我问:“能拍张照片么?”他非常高兴,我拍完后,一帮人先后涌上来把这个小伙子当成了固定道具,挨个合影。
实际上,你不说是来自贵国,他们是分不清你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还是新加坡人。就像你看到一个阿拉伯人,不知道他来自阿联酋还是沙特还是巴林,但是他们对长成这样的东方人都很礼貌。以色列人受教育程度比较高,比如,我不管到哪里,都没有看到又吵架的,更别说打架的。在路上,我们总能看到路边有一个标牌,上面是一个手掌,最开始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导游告诉我们,这个牌子的意思是,所有车辆行驶到这个牌子跟前都要停一下,然后再走,这是出于安全的考虑。这类提示牌附近既没有警察也没有摄像头,甚至也没有什么车。我一直在观察,给我们开车的司机,只要遇到这样的牌子,哪怕方圆一英里之内都没有车,他都会自觉地停下,然后再启动。因此这里的媒体不会造出一个“70码”的词汇。
嗯哼!
上面说帅哥美女的,我目测倒数第2张上面所有人都不会超过14岁 而最后一张的4位是应该不会超过17岁。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他们17(19?忘记了)岁必须服兵役,当过兵回来人的感觉就不太一样了。他们的发育实在是太让俺自卑了。
看到照片忽然想起来,以色列2000年的时候还保留一种叫吉布斯的农场,简单的解释就是社会主义农场,大锅饭的。那里就是以色列的社会主义实验基地,不过好像90年代以后哪里的人就开始流失,均贫富的生活终究顶不过外面绚丽的生活。我去过一个吉布斯,感觉和一般的农场没啥区别,就是吃饭的时候是吃食堂的,别的印象就不深了。
“周正dragon与华南tiger。”——“龙虎门”起源于此。
哦~~~我都想住在那里了
表哥说的那个停车的,我印象有一次去集市买东西,路口遇到汽车,我们下意识的停下等车先过,这应是我们国家优良传统,车比人贵。
开始没反应过来,车在面前停了10秒钟左右我才意识到司机是在等我。司机还在车里不停的打手势让我先过。我猜这就是一种教育不同。
=。=还有以色列人中东的不多,大量的是移民 有俄罗斯移民,北非移民,北美,欧洲移民(可能有南美移民,不过我没见过),貌似没有本地中东以色列人的概念。好像只要你是犹太人就可以申请国籍,没有啥限制。我住过的那个家庭就是北非移民。
南美移民挺多的,哥伦比亚、墨西哥、阿根廷的我都遇到过。本地的中东犹太人称为Mizrahi,有个叫EYAL GOLAN的歌手就是典型的中东犹太人。
大卫星
因为包皮都割掉了
幸福~ 幸福~
大家都幸福~
以色列 ,以前就很向往的地方。
以色列,让人有点遐想的地方。
曝光不足
乖乖,男孩女孩咋齐刷刷这么好看呢?
看到了美女~~哈哈
摄影水品一日千里向前奔啊,也还是模特好看的原因?
不错不错。
嘿,还真是男女老少通吃。哈哈
多放点照片吧~~~我们要看开心的各种面孔~~~
以色列姑娘真漂亮!!
很爱以色列!
好想去国外看看
三表哥就是有魅力,你看看那女们,低俗一点叫媚,高尚一点叫骚
啊,文化交流是一件很美的事。
我第一次去外国也这德行,你看人家外国多好,人素养多高,经济多发达,女人屁股多性感…….
见识多了才发现都一样,性相近习相远,你弄个外国人跑贵国来满大街找人合影贵国人也会笑脸相迎。
说穿了都一德行。臣子的德行取决于主子的德行。当然外国普遍还有明珠一说。
在兰州
snap之后
被拍的人
一定要问我 你拍这个干吗 有什么用
好像他们人有点黑啊?
第三张整个就一中年版菜头,
哈哈
我咪咪要有这么大也让你随便拍,还求
美好的日子想美好的事,把自己美好的留在镜头里。
危险的日子尽想危险的事了,小强老师是不是生活在危险中呀。
呵呵!有机会去走走真不错!
以色列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之一。其实我十分不想加上“之一”,因为我认为他们就是最伟大的,以色列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其他民族无可比拟的。以色列人的教育是世界上最棒的。数一数诺贝尔得主有都少是犹太人就知道了。还有,只要举出两个人就够了,马克思和爱因斯坦。
MM都很漂亮啊
王三表,给你个建议——以后要是还碰上有人用带希伯来语口音(甭管他啥口音)的日语问你,你就给他来一句“呀嘛带”,你的日语最“鸡本”的对话还能对付一点,这个我看好你。
你ID很个性啊,把你表妹都带来了仨,谢谢你啊
以色列人民的镜头感真好。
我很向往以色列!阿门!
倒数第二张右一好帅啊!好帅啊!
——————————
同呼 帅哥啊
以色列美女很有韵味,王小老师多上传,可以养眼。
所谓高素质都是有环境前提的。比如那个汽车在STOP标志前停下来,换中国这玩意儿就行不通,大家都赶着干活去呢。我以前也觉得美国人民素质特高,去了一趟华盛顿发现都是假的。在华盛顿市区开车跟在上海差不多,见缝插针,到处喇叭滴滴滴滴。。。
哇,敢问用了什么镜头啊……
[…] link is being shared on Twitter right now. @campus said […]
怎么我看了,仿佛感觉到以色列人都像是没有相机一样,
啊哈哈,王小老师真可爱啊.呀嘛带
您好 我时不时在豆瓣九点看到您的博客 我有点疑问为何您会称“中国”为贵国呢?
看到帅哥了,真是的很有男人味的帅哥啊!
我不得不说,老师您对以色列和敝国的理解都还很肤浅呐
最后一张左二美女有点像安吉丽娜·朱莉
有猩猩们也这么觉得没有
还有制服也不错
就是不明白大白天的上街玩儿也穿成这样?
我喜欢那个眼镜~
在国内人家不喜欢让人拍。。。是因为国内的网民们。。常拿人家照片搞事儿
或者。。以别的方法侵犯其隐私等。。。
以前网络没这么混乱的时候
我常叫陌生人拍照。。
我在莫斯科的时候也是这样。
莫斯科人看到我在拍照,要求我给他们拍照。
后来,在街上,我才敢大胆的乱拍。
哇塞,姑娘们和小伙子们都好漂亮啊~~~
哇~ 好帅呀!!
口水。。。。。。。。。。。。
帅哥美女看多了也习惯了,但这边的小孩子长得尤其漂亮,每次见到的都惊艳
谢谢你拍这么多好照片给我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