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记(续集)

一年前陈晓卿过生日这一天,我写过一篇博客《摄影记》,记录了深圳人民广播电台飞扬971主持人、金话桶奖获得者、摄影发烧友刘洋老师在摄影道路上心酸浪漫的故事。一年后,刘洋老师近况如何呢?下面我就把刘洋老师一年来在摄影领域的发展总结一下,飨食给您。

事实上,刘洋老师最后终于买了一个全画幅的照相机尼康D700,配上了24-70的变焦镜头,拍起照片,那叫一个拉风,拍出来的照片那叫一个清晰。没事他就趴在36层高的阳台上拍路上的落叶,他说这叫微距街拍。

有一次,刘洋老师跟我探讨业务:“我竖着拍的时候为什么按快门不舒服?”我明白了,因为相机竖过来之后,快门按钮没有跟着横过来,所以拍照有点别扭,我建议他买一个手柄。

过两天,刘洋老师打电话问我:“我买了一张熟饼,吃完了,可是竖拍问题还没解决。”我说,你把熟饼卷在相机上就可以了。后来,刘洋老师在太太陪同下,去摄影器材城买了一个手柄,买之前,太太拿出一份协议,说:必须签下这份协议你才能买。刘洋一看,上面写着一句话:“我保证,以后不再购置任何高于前一次价格的同类摄影器材。”

为了那张熟饼,刘洋老师含恨在《南京条约》上签了字。

的确,安上手柄,拍照片舒服极了,多年来患的腱鞘炎都好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刘洋老师通过网上传给我的作品都是竖拍的。我提醒刘洋老师,竖拍是在必须场合下才要用的一种构图方式,因为竖拍从人类视觉上会造成照片信息不丰富的假象。于是刘洋老师又把相机横过来拍。

这样,刘洋外出旅游度假出差采访,都带着D700+手柄,非常得心应手,作品水平直逼专业。可是他发现,每次出门,除了这个组合还有两只镜头,太沉了。想随时随地拍个东西都不方便。

在那些不方便的日子里,刘洋老师开始怀念他的尼康D80。那是一台多么轻便的塑料相机啊,当时用这台相机拍出过不少精彩作品。真正好的作品不一定是好相机拍出来的,而是好人拍出来的。

思前想后,辗转反侧,在经历过无数不眠之夜之后,刘洋老师下定决心,换回D80。于是他把这一想法告诉夫人,夫人点头称是,那就把D700卖了吧。这样,刘洋把D700以极低的价格8000元卖掉,从二手市场花了7500元买回一台尼康D80。这次购置行为没有违反“南京条约”。

是的,D80用起来是那么亲切,出国再也不担心行李超重了。

刘洋老师还有个习惯,随见随拍。但是慢慢他又发现,每次走在街上,发生一起突发事件,待他把D80掏出来,调好曝光组合,对准焦距,早已斗转星移物是人非,警察早就把现场清理的一干二净,这让刘洋变成布勒松的距离又远了很多。每次当他看着瞬间消失的机会,都无比懊恼,如果再早两秒钟,这个历史就会在他手中定格了。没有留下历史,这是不负责任的,对不起后人的。

思前想后,辗转反侧,在经历过无数不眠之夜之后,刘洋老师下定决心,换回卡片机。卡片机小巧灵活,数秒钟内便可搞定,就是突发UFO也不会让它逃掉。于是他把这一想法告诉夫人,夫人点头称是,那就把D80卖了吧。这样,刘洋把D80以极低的价格2000元卖掉,从二手市场花了1500元买回一台索尼T3。这次购置行为没有违反“南京条约”。

卡片机就是好,在这期间,刘洋老师又创作了不少作品,街头突发事件常常能被他抓住。有一次,刘洋老师在深圳街头遇到一起警匪追逐场面,那场面,跟电影一样,刘洋老师连续按动快门,一口气拍了七八十张。拍完后,他赶紧开车回家,这要是以第一时间发在网上,那就是独家新闻。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刘洋老师知道,时效就是新闻的生命。可是等他踩下第一脚油门,就发现,整个深圳大街,赌得一塌糊涂,车根本挪不动地方。把刘洋老师急的,恨不得长出一百对翅膀飞回家。

等刘洋老师到家,已经是半夜十点多了,他以最快速度把照片整理好,打算先发到微博上。可等他登录到微博,才发现,微博上到处都是警察追匪徒的照片。独家新闻变成了堵夹新闻了。刘洋老师这个气啊,你说这些照相机厂家也是,干吗不在相机上面设置一个微博客户端,随时把拍到的照片发到网上。气的刘洋顺手就把卡片相机丢到窗外。

五分钟后,有人敲门。刘洋开门,发现门口站的是陈楚生。“小弟你怎么来了?”陈楚生把手伸过来,“这是你的相机吧?我刚才路过你家楼下,看到你把相机扔下来,你怎么啦?想不开干吗不自己跳下去,让相机跳下去?”

“小弟,我真有点想不开,明明是我最先拍到的独家新闻,可是我没有抢到头条,郁闷啊。”刘洋把之前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陈楚生说:“你看我就不用单反相机,我就用手机,拍完后直接发到网上,多方便。”

思前想后,辗转反侧,在经历过无数不眠之夜之后,刘洋老师下定决心,决定用手机拍照。手机随拍随发,数秒钟内便可搞定,不管在发生任何突发事件,一分钟内就可以让全世界知道。于是他把这一想法告诉夫人,夫人点头称是,那就把索尼T3卖了吧。这样,刘洋把T3以极低的价格200元卖掉,从二手市场花了150元买回一部诺基亚6120型号的200万像素的相机。这次购置行为没有违反“南京条约”。

这样,刘洋老师用手机拍出了很多突发新闻照片。

昨天,刘洋老师来到北京,他作为单反团的团长,给我讲述了他这一年来的辛酸经历,他很认真地对我说:“要不咱们把单反团改成手机团吧,这样我可以找诺基亚或者中国移动赞助咱们器材……”

我难过地哭了:“我的团长我的团啊……就这么没了。”

46 thoughts on “摄影记(续集)”

  1. 居然在你的文里看到陈楚生的名字,还有小弟的昵称,作为潜伏已久的花生我表示感觉很亲切。

    Reply
  2. 结尾太经典。
    我一下子就~了。

    王老师,您的幽默感真是太生活,太平民,太近仁了。

    ————
    实用点:我就不买手柄了吧。

    Reply
  3. 我是来看留言的,显然,各个同学的留言,精彩纷呈字字珠玑风趣幽默各领风骚,比王小老师一如既往几十年如一日百年老店搬的语言风格更具可看性。
    感谢王小老师的这个平台。

    Reply
  4. 1,刘洋是优秀滴,虽然有点败家。2,喜欢刘洋的女孩还是别惦记着了,有主了。都奔向王三表的怀抱。

    Reply
  5. 这个故事告诉单反开发商:应该考虑在单反机上加入无线上网,电邮,社群客户端等功能。但注意不要同时加入QQ和360. 不然单反就变“双打”了。

    Reply
    • 就快了,还有相机版的金山卫士,360卫士,记得也不要都装。
      趋势和金山打架刚导致我装了1天的机器。

      Reply
  6. 貌似在全画幅中24-70最远才70MM,不可能在36层高的阳台上拍路上的落叶,那样子拍出来的应该是整棵大树才是。。。。

    Reply
  7. 11-12的凌晨,我边看边笑。看完了,想起来还要笑。第二天的上午,我先生从国内回来,拿出新买的手柄给我看,装备有了改进。这下把我好不容易藏起来的笑再次引出来。有这么巧!估计他不会一路退回去。大踏步的倒退,窝囊不。

    Reply

Leave a Comment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