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在高桥先生的帮助下,他们暂时躲到千叶,这里也是日本共产党的一个活动场所,至少在这里他们不是那么显眼,千叶的人对政治没什么兴趣,人也没有东京多。不过,高桥先生还是叮嘱列侬,没事尽量不要总在外面活动,如果出行尽量一起,不要单独出行。同时,高桥告诉列侬,中国那边还没有回音,这让列侬很失望。
“为什么效率这么低?”
“约翰,我想他们都去参加革命了,很多机构已经无法正常运转了,四五年前,我曾经访问过中国,很麻烦,我是从印度尼西亚去的中国。两年前我们就跟他们失去了联系,那里都在革命,天翻地覆的,平时只能从一些新闻上知道那里的情况,革命总是会失控的。你不要担心,首先在这里很安全,其次我还可以想想别的办法。”
“我们不能在这里待得太久。不然他们会动摇去中国的信念,而且,我们现在必须搞到一笔钱,然后离开日本。”
“这个很难,我们可以资助你们一点,但不足以让你们到达中国。如果中国方面跟我们联系上,我会想出办法让你们出境。”
列侬担心的是,在日本,他们的身份迟早有一天会暴露,包括美国媒体在内的记者都会扑过来,中国计划会彻底失败。
“高桥先生,我有一个请求,能不能给我们订几份报纸,美国和英国的报纸,我想知道他们是不是在关注我们,我们离开美国好长时间了,这些事情总会泄露出去的。”
“这个没问题,我会让助手留意报纸上的新闻。”
这样,迪伦每天就有事情做了,他总是抱着一堆报纸杂志翻看。莫里森则有些焦虑,他想去东京找邓丽君。乔普林没事则跟亨德里克斯在院子里打牌。列侬每天的工作就是分析高桥的助理给他带来的简报。
21
“詹尼斯,你以后还想唱歌吗?”亨德里克斯问。
“当然,我会尽快回美国,我还有两张唱片的合约,如果明年我不完成,他们会杀了我。我要找一些更有布鲁斯感觉的乐手。”
“我也会回去的,我对约翰的那套把戏没兴趣。哦,你输了。”亨德里克斯把牌扔到桌子上。
“我倒觉得很有趣,我喜欢跟你们混,也许到了中国会更刺激。”
“我有自己的计划,下一张专辑将是伟大的专辑。”
“你会的,吉米。”
22
“这个世界真够乱的。”迪伦一边翻着报纸一边嘟囔,在他离开美国之前,他从来没有花这么多时间去仔细看报纸。在美国,只要他打开报纸,就会看到关于自己的新闻,那些无中生有的新闻有时候让他觉得非常可笑,他越是想远离公众视线,媒体越关注他,后来他干脆不看报纸。倒是经常有朋友告诉他:“嗨,鲍勃,今天报纸又在写你,你看了吗?那个记者简直是头蠢猪,我给你念一段,乐死我了……”
迪伦对媒体的憎恨曾让他想过从此消失在公众视线中,不管他躲在哪里,一定会被嗅觉灵敏的狗仔队发现。这次他离开美国,他希望给自己放一个没有期限的长假,什么时候当美国人忘了他,他再出现。
在一份《旧金山纪事报》上,迪伦看到几条消息,一条是关于亨德里克斯在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上的报道,提到了他没有返场这件事;还有是关于“披头士”解散的传闻;还有是关于莫里森的,他在迈阿密演出引发的争议。还有一条关于乔普林的,文章引用唱片公司负责人的话,说乔普林最近失踪,无法联系上她。还好,他没有找到关于自己的消息。
迪伦看着这些消息,心里有点得意,一个记者最敏感的职业素质就是把毫不相干的新闻联系在一起,发现背后的真相,就是一件震惊世界的大新闻。记者更多是常常把一些相关的新闻放在一起分析出错误的结果,这就是媒体愚蠢的地方。想到这里,迪伦对媒体的厌恶与鄙视更加坚定了。
(未完待续)
从word复制粘贴过来,把格式也带来了。编辑一下,删除最上头的格式行就可以了:)
呃 , 三表太草率了, 发出来尽是乱码!!
是乱码吗?
我给你念一段,乐死我了……
表哥,每天来你这儿防洗脑杀毒一下,必须的哈。
这世界真够乱的。
订阅里头一堆代码。弄掉吧。
从订阅里看得到乱码。我认为天天看麻烦,收藏起来一起看 ,省时间去做感谢国家的事。
看上去吉米、吉姆、詹妮丝要装死归隐东方了,吉米.汉是不是随小邓去了台湾,以后以画漫画为生了喃?
我住在千叶..
乱吗,我怎么感觉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