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个女孩的成长

不许联想淘宝店征订《长发飞扬的日子》姜昕签名版。

姜昕的小说《长发飞扬的日子》终于出版了。她出书这事儿唠叨了十多年。

我记得是1996年,当时姜昕出了第一张专辑《花开不败》,我采访姜昕,采访完之后,在西单的一家面馆吃饭,一晚上姜昕给我讲了很多她过去的事情,包括她和窦唯的恋爱,窦唯和王菲的事情,姜昕是个会讲故事的人,说得很生动。当时的细节我都忘了,就记住一句话:“窦唯喜欢大眼睛的女孩。”但我不是个喜欢八卦的人,对她的个人生活的经历,我也是左耳进右耳出,完全没当回事。这要是搁现在,一个小报记者听到这些内容,肯定又成了花边素材了。现在回想起来,我那时候采访还没有经验,这些内容其实可以印证姜昕成长的环境以及她对音乐的热爱程度,血肉丰满。今天再回想当年她跟我讲的那些故事,才发现这是她变成一个歌手姜昕而不是一个会计的整个过程,也是用一个女孩的角度来解释80年代中国摇滚乐兴起的珍贵素材。

去年,我在新街口的一家百货商场碰到了姜昕,我估计她是刚刚起床,就跑到了商场买东西,碰上后她感觉很尴尬,说自己也没收拾一下就跑出来了。我倒觉得很正常,姜昕又不是大明星,她本来就该这样自然而然。在卖牙膏的货架前,我俩聊了一会儿,她说,她马上要出版那本说了好多年的书了。

事实上,在2000年左右,姜昕的这个小说就在我之前供职的网站连载过,但我没有看,因为这么长的文字不适合在网上阅读。这期间,每次遇到姜昕,都会谈到她这本书,关于编辑上的问题,出版上的技术问题等等。我一方面很期待能看到成书,一方面又怀疑姜昕真的能把这本书写得很精彩吗?

事实上当我拿到这本书之后,打消了我的顾虑,这是一本可以一口气看完的书,大概是我对摇滚圈有些背景了解,看起来不那么费解,即使那些故事的主人公的名字都变成了化名,但在现实中都可以一一对上号。而更主要的是,姜昕的文字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写的真的很好看。而且,字里行间都可以读出她对过去生活的热爱,不矫情,不做作,写出了一个傻女孩糊里糊涂走向了歌手之路的过程。

正好这段时间我在看Lady GaGa的两本传记:《扑克脸》《追寻名誉》。姜昕和Lady GaGa或者说跟很多歌手都有一个共同点,对自己喜爱的事情很执着,大学辍学,通过努力实现自己梦想。不同的是,Lady GaGa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很有目的的达到自己要的那个目标;姜昕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她完全是被周围的环境推着往前走,每走一步,才能总结一下自己要什么,很典型的女孩的直觉为先的方式。另外,Lady GaGa成长在一个商业文化十分成熟的环境,她能看到一个成名的方式和标准,她说:“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文化,很大一部分是源自痴迷名人。”她可让自己变成戴维·鲍伊或者麦当娜。但是姜昕成长的那个年代,没有什么偶像可以痴迷,没什么商业成功的标准。当你想去做可能将来变成名人的事情,从起点开始就会变得纯粹很多,没那么多功利性。你看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他们不管去做什么,都会计算着回报是什么,都会颇费心机的走出每一步棋。但是从姜昕的人生经历中你完全看不到这些,看到的是一个从上中学就想解开内心的束缚,就像解开绑在长发上的皮筋让自己的头发自由地散开一样,她的目的很简单,让自己自由。当然,任何自由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它需要用勇气、伤痛和青春换回来。

有一次跟苗炜聊天,说在作家中,男作家一写小说就写成了政治,而女作家写出的小说就是文学,很纯粹。《长发飞扬的日子》也印证了这一点。姜昕的文字功底不逊色于现在的任何一个作家,这一点确实挺出乎我的意料。因为在过去与姜昕的交往中,她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典型的北京丫头,傻啦吧叽的,做了歌手这么多年,也没见她有多世故,对稍微复杂一点的事情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判断,这一点我在崔健的身上也看到了。但这反过来可以推断出,这类人一定在某些方面是有天赋的,比如在专注文字方面。这本书显然是把姜昕过去最擅长的才能发挥出来了。

在看《长发飞扬的日子》的时候,我想到了另一本书,尹慧老师的《晚风中的共和主义》,都是从一个女性视角解读摇滚乐的。在我刚跟摇滚圈的人接触时,就发现,总有一堆堆的漂亮女孩跟在摇滚乐手的身边。有一天我忽发奇想,干吗不写一本关于这些女孩的书呢。于是我约了几个当时在滚圈比较有名的果儿,请她们吃水煮鱼,四个女孩吃了五盆水煮鱼,但我的计划搁浅了,因为我当时始终找不准她们干吗非要这样。

《长发飞扬的日子》里让我找到了确切答案,女孩被人吸引总是有理由的,比如女孩比较喜欢弹吉他、留长发、唱歌好听的男孩,典型的雄性魅力与文艺结合比较完美的方式,姜昕就吃这一套,从上大学开始她就喜欢这样的男孩,并为这样的男孩着迷。在过去十多年间,我发现,经常混迹于摇滚圈的女孩有很多,但真正像姜昕这样后来能变成一个歌手的却寥寥无几。与很多女孩不同的是,姜昕自己喜欢唱歌,在别人教唆下,她鼓起勇气走上了歌唱之路,更多的女孩不过是情感、欲望、着迷混杂在一起的一段青春期的过程而已,即使不跟摇滚乐手接触,也会有一段别样的不靠谱的人生经历。而在《长发飞扬的日子》里,姜昕把一个女孩面对男性世界的着迷和心理感受写得十分鲜活,情窦初开或面对日趋复杂的感情世界,人的成长成熟就是这样,你总会干一些傻事,你总会受到一些伤害,你总会去思考但又总也想不明白那些因果关系到底是怎么回事……但这一切就是人生,反正总有一天会走出来,暮然回首,心里觉得欣慰或者那段虚度的人生后来感觉是充实的足矣,至于得失,时间把它涂抹的不再那么重要了。

关于中国摇滚,我们知道太多的都是用男人视角写出来的,不管是媒体上的报道还是其他方式,从女性视角解读摇滚乐文化的文字很少见,姜昕的这本书填补了这个空白,可以让人们更立体地去了解摇滚文化,这是本书的价值。

看完这本书我想,姜昕身上的那种不受外界干扰的、没有势利与世俗的理想主义在今天的年轻人身上已经找不到了,还好,她记录下来了,这是一个难得的样本。所以,王朔老师说:“无论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是《长发飞扬的日子》,都是磕得动的日子!”

52 thoughts on “关于一个女孩的成长”

    • 我也这么认为呵呵! 不过还是挺喜欢姜昕的 ,如果有三角恋八卦当然想看啊,这可是八卦的年代!

      Reply
  1. 其实在很多女孩子眼里,很酷的弹吉他的比装B的弹钢琴的帅多了,药家鑫之后更是如此,当然装B的弹吉他的人和真诚的弹钢琴的人不在这个行列。

    Reply
    • 当她有了一个追求,脑子里都是它,不再有别的东西。所以她活的自然而无杂质。
      搞音乐的那些小孩,不被有的人理解。他们有时很单纯,有时很愤怒,但内心又很真实,真诚,坦率,可爱,有时候有一点天真。尤其是年轻的时候。
      他们有的是真不会去想世俗繁芜,有的是明明知道还不想去在乎。

      Reply
  2. 《长发飞扬的日子》很多年前看过,都不记得是哪年了,还存在当时的电脑里,后来电脑几经拆迁也就没了,的确不错,尽管姜昕的歌没听过,但文字很好,她写了很多感情的事,很细腻很生动也很性情,希望今后能听听她的歌,相信也应该不错。

    Reply
  3. 93年,姜昕在京广名模夜总会驻唱,那时的她就像表哥说的,典型的北京姑娘,傻了吧唧的,但是可爱,率真。。。什么“孙”呀“果”呀的就是那时候听她说才知道的,当时只是觉得这种称呼新鲜,没啥特别的感觉。可是,这么多年,耳闻了各种摇滚圈里的各种乱乱乱,再听到这个词就有了一种特别的反感,看到“孙”“果”这俩字脑子里出现的就是女黑嘴唇,男披肩发,吉他抱在裤裆上乱得瑟,嗑药,淫乱。。。简简单单的她混在这样的圈子里不免让人心疼,不知道这么多年她变了没有,是否还有当年的纯真率性,是否还记得那个休息室里促销洋酒的大学生。。。

    Reply
  4. 为验证码2345留个言

    表哥写得情真意切,看得我居然有点感伤。不朽的爱,不灭的理想,也许只能属于曾经的青春。

    Reply
  5. 在西湖音乐节上,我见过这位姜姑娘,原本天生丽质。应ZZ同学的请求,姜美女倚着很自然地摆了几个POSE,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她手里的吉他,还有她大眼周围浓黑的眼线,显得她很疲惫。不知为什么,吉他和眼线在我当时的眼里被无限放大了,大到让我觉得她很孤单,仿佛缺少了这两者,她便没有了归属。事实上,即使现在重新翻看那几张照片,我还是觉得这躯壳该有的灵魂,游离在照片之外,也许她本人也还在寻找着什么。
    也许她被摇滚了。后来在上海看魔岩三杰的演出时,舞台上灯光下她跳着唱着,我看着多少有些纠结,“这位大龄姑娘在干什么?她更适合坐下来,静静地唱歌。”
    岁月留在她脸上的,应该更多,也许被这浓黑的眼线和吉他盖住的,才是她久久找寻的自由和归属。

    Reply
  6. 听了三表哥的介绍,去淘宝逛了下,订了三部巨著:《沿着瞭望塔》\《长发飞扬的日子》\《时代的噪音.从迪伦到U2的抵抗之声》。最近心里空虚,很想捧本真书看。于是前几天在床头放了二三十本各种,就差音乐类,这下,可丰满了。

    Reply
  7. 无论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是《长发飞扬的日子》,都是磕得动的日子!——借用签名

    Reply
  8. 因为喜欢窦唯,关注中国摇滚圈,很早前就在网上看了,写得确实还挺不错的。和书里的人同龄,简直就像在翻阅我自己的个人历史。。。很熟悉的那些树,那些声音。

    看这本书,就像看青春成长录像,光影中回望躁动而纯真的自己和那个时代,没法儿不温情。

    Reply
  9. 人的成长成熟就是这样,你总会干一些傻事,你总会受到一些伤害,你总会去思考但又总也想不明白那些因果关系到底是怎么回事……但这一切就是人生,反正总有一天会走出来,暮然回首,心里觉得欣慰或者那段虚度的人生后来感觉是充实的足矣,至于得失,时间把它涂抹的不再那么重要了。

    三表今天的文字真不像以往的风格。。。但是,这样的风格我特别喜欢!!

    Reply
  10. 这本书我就看过一段,很真实的灵魂和感情,哪怕琐碎,哪怕唠叨
    可是有时候也觉得,太不注重逻辑了,大约她被摇滚也跟这个混乱的逻辑有关吧
    也好,这也是她人生的一部分

    Reply
  11. 原来留言过一次后,昵称那些资料都会自动显示啦
    “你总会去思考但又总也想不明白那些因果关系到底是怎么回事”有感觉

    Reply
  12. 看了这本书之后再回头听窦唯格外有感觉,情不自禁对号入座对歌词啊情绪什么的意淫了一番,light my fire~~

    Reply
  13. 姑娘们总是感性的
    歌儿也好文字也罢
    虽然有时候不知道事情是为什么
    可是觉得能表达感情的就都是好东西~
    所以以一个姑娘的视觉来看
    姜昕和你这文章都是不赖的~嘿嘿

    Reply
  14. 我很喜欢她的样子,第一次见到本人的时候就觉得很舒服,是那种长得蛮精致的北方女孩,优点融为一体了。

    Reply
  15. 三表哥,为什么黄集伟老师的博客打不开了,有两周了吧?他是不是有新的地址了?我十分喜欢他的一周语文。

    Reply
  16. 上淘宝买了,几年前看过一本盗版的好像也叫长发飞扬的日子,不知道是不是网站下载编辑?

    Reply
  17. 潘多拉时候上高中 每天在领餐盒的小纸片上写“潘多拉” 这么多年她依然爱着 爱和理想 前天买回来书看

    Reply

Leave a Comment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