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事土摩托,是一个事事都要讲科学依据的人,不管是喝威士忌还是看电影或是听音乐,都要找科学依据。没有科学依据的电影,他是不喜欢的。比如,布鲁斯·威利斯演的电影《虎胆龙威》(II),他就不喜欢。因为最后一场戏没有科学依据。当时的场景是:一帮坏人准备驾机逃走,但是威利斯开枪打漏了飞机油箱,燃料泄漏出来,在雪地上留下一条“尿迹”,趴在雪地上的布鲁斯·威利斯,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点燃打火机,把“尿迹”点燃。事实上他确实这么做的,点燃的燃料瞬间窜到飞机上,然后一声巨响……
这个场景很酷,对吧。
土摩托提出一个质疑,现在的飞机用的燃点很高的煤油,就是因为安全需要,一般用打火机都很难点燃,这场戏显然用的是易燃的汽油,违背现实。如果现在的客机都用这样的燃料,谁还敢坐飞机?
当土摩托谈论音乐的时候,我便留意他喜欢的音乐类型,他为什么会喜欢这类音乐?一定是这类音乐有科学依据,在科学依据的指导下欣赏音乐总是没错的。但究竟有什么科学依据,他只说了一堆名词:“感觉皮质、听觉皮质、运动皮质、前额叶皮质、胼胝体、海马回、依核、杏仁核……我的大脑是通过这些处理音乐的,然后判断出音乐是否好听。”
听得我这叫一个糊涂啊,再问下去,他就用一种鄙夷的表情说:你们这些文科生是听不懂音乐的。后来,我在这本《迷恋音乐的脑》书中找到了土摩托说的答案,同时也发现,土摩托的杏仁核和依核不太发达。
这本《迷恋音乐的脑》是由一个美国的土摩托丹尼尔·列维廷写的,从科学角度阐述了你为什么会喜欢音乐,你喜欢音乐的方式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好音乐的科学标准是什么,你喜欢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这样的电视节目到底是哪一部分脑神经进水了,该如何治疗,不治疗的后果是什么……该书值得推荐。
表哥这里越来越冷清了
通过google reader 订阅的也即将被关闭服务。
在哪里买啊这书?
买任何东西上淘宝,估计是台湾出的,我已经预定了一本了
好的,看。
-我的听感是不是退化了,以前非摇滚乐不听,现在对摇滚的态度依旧觉得它真诚和神圣,可如今怎么对流行音乐也不排斥了?
表哥,虎胆龙威的段子以前好像写过了。
写过就不能再写一遍?况且以前又不是这么写的。
为什么侧栏的土摩托的博客链接进不去···是打开的姿势不对吗。
从科学角度阐述了你为什么会喜欢音乐,下一步给机械人编程创您喜欢的音乐,或如何帮您脑瓜放水,选修理科前途无亮啊
观音坐莲,老汉推车,玉女吹箫都不行??
很多年前央视一个科普节目曾经提到“1/f力量频谱波”,凡是在这个频率范围内的声音被人听到后都会感觉很舒服,显然接收音乐的部位不仅是耳朵,还有身体其他器官的共振。
不过这个名词我查了很多地方都没找到。
现在想听些安静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