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换了一个手机。用诺基亚2060替换掉屏幕早就龟裂一年有余的C5。作为诺基亚的忠实用户,我发誓一定要用到它死为止,并且我已经看到了它的死期——至少从这款今年2月推出的2060身上。
在过去的八年间,我用过的六款诺基亚手机从未出现过通讯录存不下的问题。之前在C5上,我有将近1300个电话号码,但是复制到2060上,发现只能存下1000个号码,而SIM卡最多只能存下100个号码,这意味着还有两百多个号码我无法存进去。从功能和配置上看,这款2060可能是诺基亚推出的最好的塞班40系统手机,可偏偏对存电话号码有限制,我不知道诺基亚的工程师或者主脑人物脑子进了什么东西,你内置了那么多没用的软件,干嘛就不能给通讯录留一点空间呢,何况也占不了几个字节。我想半天没想明白,估计我要是咨询他们的技术开发人员,他们能给我拿出好多解释的理由。
我反省我自己,因为我是记者,认识的人比较多,而且仍顽固坚持使用按键手机。像我这样的用户属于他们在技术开发是可以忽略的那部分,这款手机可能是给那些中老年且社交不广的人预备的。如果有一天诺基亚变成了No Kia,彻底死掉,那真是大势所趋。
我只好从A到Z把一些不常联系的人号码删掉,把一人多号的合并到一起,最后,还有五十多人的号码存在SIM卡上,也就是说,还有大约四十来个人的存储空间,对我来说,也就是半年的光景,就会把SIM卡也存满。
为此,我只能去中国移不动换一个比较大一点的SIM卡,但最大也只能存进250个号码。
写到这儿你也许都急了,你干嘛不换一个苹果三星智能手机呢,想存多少存多少。实话告诉你,我抽屉里有三款这种高级手机,不喜欢。我用手机就是用来打电话或者发短信,仅此而已。
去移动营业厅换卡,一进门就被服务员缠住,向我推荐各种骗人的买话费换手机的套餐。我问,有按键手机吗?服务员说:“没有,现在都是触摸屏手机,这是趋势。”我说那是他们的趋势,跟我无关。服务员很失望。
作为一个主动落伍者,我发现,当你的习惯节奏和周围的人出现“切分音”的时候,会发现很多不一样的感受。就好像: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让我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又有了新的视角。
最近两年,我不太爱聚会社交了,尤其是人多的时候,我更不爱参与。大概是今天的社交环境和行为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过去,人们聚在一起是因为渴望交流。中国人传统的交流形式是众人围坐在一起,海阔天空,这其中一定会有一个主说,还有一两个副说,其余以观众为主,就像一台戏。这和西方人的Party不同,西方人比较民主,没什么主说副说听众,你端一杯酒,想跟谁说话就找个地方说,既不干扰别人也不会被人干扰。
因为移动互联,让中国人的传统聚会方式发生了改变,聚会的初衷一定是因为渴望交流,但是一落座,交流的愿望顿时烟消云散,人们纷纷拿出手机,全神贯注地盯着方寸大的世界,现场几乎鸦雀无声,有时候你想说句话都感觉是在打扰学生上课而感到内疚和不忍心。
如果按弗洛伊德的那一套学说来解释现在人们的聚会行为,大概就是人们都有手淫的欲望,不管是按键还是划屏,潜意识里都是在手淫——只是平常自己在被窝或厕所里,现在是在餐桌旁集体手淫。所以,在鸦雀无声的手机互联的聚会中,你偶尔能听到有人咯咯咯地笑出声或者尖叫起来,哦,那是他(她)手淫到高潮了。
我认为从一开始张罗起来的貌似很隆重的聚会,现在已经变得越来越无聊,从话题到行为,交流的行为已经越来越弱化,每个人都像壁花一样,把自己从众人中冷落出来,在手机上寻求属于自己的安慰。妈逼的,那你费劲出来聚会有何意义,自己在家玩不就行了。
当然,在家里可能也是一样,大概自从有了电视,家庭的交流就变少了,但至少还可以坐在一起,看着节目互相交流观感。现在有手机了,一家人玩手机就能玩掉一辈子。想想有这样一个三口之家,父母为了防止孩子吵闹,给孩子弄一个iPad,这傻逼孩子能玩到退休。长年的夫妻大概也没什么新鲜交流话题了,估计也都是各自拿一个手机瞎鸡巴玩,没有新的语言,也没有新的方式,没有新的力量,能够表达新的感情……这就是时代的晚上。要不说崔健牛逼呢。
有一次,我跟比石康还红的剧作家泪如全勇先老师喝咖啡,不知道他从哪里找来个姑娘,一看就是90初,这姑娘每隔一两分钟就要看一下手机,似乎已经变成强迫症。我问她,你可不可以十分钟看一次手机?这样你可以听你全老师怎么吹牛逼。这姑娘试图按照我说的做下去,结果没一会就受不了了,总想去摸眼前的手机。后来干脆起身告辞。全勇先老师很不悦,说好不容易搭个上一个姑娘你还把人赶跑了。我说就这种姑娘,你领回去跟她做爱,说不定她每分钟要刷一次微博呢。好歹以前你用的充气娃娃不会这样吧?
我认为,全勇先老师和充气娃娃做爱的时候一定是有交流的,因为充气娃娃不会在中途看手机。
前些天,有个朋友过生日,去了十几个人,结果,人们仍然在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机。我跟寿星老说:你该在他们进门的时候把手机都收走。
当你跟一个人交流的时候,你发现对方并没有认真听你说话或者把心思放在别的地方,你的反应是对方有些不礼貌,不尊重你。当有一堆人交流的时候都不专注去交流,就不存在不礼貌和不尊重的问题了。
估计还是因为中国人的聚会交流方式。坐在一起,几个人兴致勃勃的讲,几个人饶有兴致的听,另一些人心不在焉的听,还有几个强打精神的听。这时候,嘿,都有了手机,社交网——每个人都成为自己小圈子的中心了。人人都自恋,以前是能侃大山的在这种场合下自恋,现在会划拉手机的都可以啦。
机器人占领世界阴谋的第一步,人与人交流缺,手机交流灌假讯息,那一天人人被牵着鼻子走!
还好到现在为止我没有在任何聚会上遇到过这种情况。哥们儿见了面儿依然海阔天空瞎逼蛋扯喝酒吃肉。偶尔看眼手机一般也是有短信啥的。都是纯聊天就能聊一晚上。
好,这个要转载给那些人看下。
有同感那,现在用的是诺基亚1010,唯一感觉是没一起耐摔了。。。。。
现代人都太寂寞了。。
我是全老师的粉丝我跟全老师吃饭不看手机。。。不刷微博
所以看到《黑镜》第二季第三集的时候就又被镇住了。这部短小精悍的英剧目前播完第二季,每季三集,给人感觉就是把人性往深了挖然后荒诞的表现出来,有点反科技。推荐下。虽然表哥是属于你越推荐我越不看的型。哈哈。
用手机不外是刷微博,QQ微信,打游戏,这些以前在电脑前干的事,现在随身带着做了,有了互联网和电脑,无数人也是一回家就坐到电脑前。QQ微信和微博也是在交流,网游也是交流,自己玩单机游戏或者看小说更象手淫,这个视角只从得到愉悦的角度看,聚众交流就成了群交,要求一对一就是强调专一贞操。
实际上看小说的大多是意淫,玩游戏更象个人艺术行为,人们神游物外,要求他们跳出来审视自我行为的合理性以及是否违背道德规范,有点荒谬。
甚至玩单机游戏也有交流,在抵触这些东西之前,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在比切西瓜的最高分,在炫耀无尽之剑的技巧熟练度,在体会太鼓达人的节奏感。。。接受或拒绝是个人态度,强调个人态度背后,也许是存在感危机。
不外乎为了表示咱与众不同,既然大家都玩这个了,那我不玩,既然都用触屏手机,我就不换我的按键诺记,哈哈,可能吧,中年危机感时隐时现吧
要有个反手机联盟,我一定参加
昨晚上刚参加了一个老同学老朋友的生日聚会,吃饭时倒还好,基本边吃边聊,吃完到了酒吧玩,于是就有人开始低头看手机玩,聚会见面聊天的作用渐渐不发挥作用了,于是本人作为一个同样的主动落伍者,不玩微博微信,用诺记按键手机的土摩托爱好者,主动退场啦。好不容易见面,既然你们低头玩手机,不珍惜面谈的机会,哼,那好吧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俩都趟在床上,你在玩手机。
唉,怎么办喃,三表拍部短片?我突然想到卓别林了!
我以前也是诺基亚的忠实客户,因为诺基亚的衰落最终不得不转向安卓系统(仍然抵制苹果的IOS系统)。以前用诺基亚S60系统的N96,也存了多个号码,而且因为空间共享,所以联系人数量没有限制。现在看来S60最大的优点,就是如果一个联系人有若干个号码,你可以自定义号码名称。现在换安卓后发现,只能从系统指定的号码名称中选择。真是痛苦。软件开发人员大概情商都有问题,技术虽然先进,但是就是不用在客户需求的功能上。你就认了吧。要不自己去做手机,像老罗一样。
“仍然抵制苹果的IOS系统”
能问句为啥么
我使用手机的习惯跟三表一样,只用发短信和打电话,有时候坐车看一会手机还头疼,其他功能不会用也不想用,大概跟年龄有关吧。40岁以上的人喜欢玩手机的还是少数,当然有些人活到老玩到老,虽然各人有各人的爱好,我也不能横加指责,但是就是接受不了一上车就戴着个耳机听音乐或看视频,一回家就抱着手机用微信哇啦哇啦在那里录音,一吃饭就拿手机拍照,真是典型的强迫症患者表现。我常觉得科技给人们带来便捷,但是也毁了人类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包括写信,那是无法用电邮代替的一种美妙的创造过程,如今已经逐渐消失了,我深感遗憾。只有如我般这样的“落伍者”来坚守心中那一点点美好的世界和回忆。
所谓的大时代,就是一个选择,或去或留。我选择留在我的年月,那是我最开心的日子。
信春哥不如信手机。聚会有时只是另一种需要,让人显得更像个社会人。身体和灵魂,有一个必然在上手机。
我跟比石康还红的剧作家“泪如全勇先”老师喝咖啡,这个人到底叫什么?
我坚持用着糯鸡鸭,有1个还是200块山寨的。
他们和我说话的时候,有时候会说“那个什么东西…哦 你不用爱轰的跟你说也不懂”
这样这样。。。
可我实在觉得 1、把乐趣寄托在手机上好无聊 2、不停盯着手机或者捣手机,对人好不尊重
是的,我渴望真正的交流,手机已经占据了我们生活的100%,今天手机响的我想逃离。手机让我们只有输入少有输出,而输出才更助于思考和整理。
我觉得让人们手不释“机”的一个原因是,手机提供了一个让人在情绪上逃跑的后路。
你其实可以用智能手机但是当功能机用啊。不上网,把里面的软件都删掉不就行了
电池不同意
一语中的。自从发明了智能手机,就只剩下自闭和自恋了。没法沟通,也没有沟通的愿望了。
看来你是要转型去研究社会心理学了
能call你吗
以三表的智商,这种关于NOKIA手机为啥这么挫的问题还需要问工程师吗?你觉得以当下的科技水平造不出一台你想要的机器吗?为什么他们不制造这样一个能让你满意,不需要为了换手机而烦恼的终端呢?答案就是,他们不能只为你一个人服务。
在手机上你愿意付出多少钱?NOKIA 2060在京东上价值人民币469元,换言之,你为了一款基本功能的键盘机,不想付出超过1000元,或者说是500元。而且你还得要求它在未来的至少3年以上的时间里都能正常运行,那么你觉得仅靠这种东西厂家养活自己的可能性有多大呢?换你是厂商,你会为了这种用户付出多少呢?谁会做亏本的买卖啊。
托智能手机的福,我在今天早上就看到发的这篇博客了。而且在上班的路上就读完了。如果还是在功能机当道的时代,很难想像能够如此便捷的获得消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除通话以外的功能越来越多是大势所趋。你不喜欢那些功能,无视好了。真正让你难以接受的,不是智能手机上越来越多的功能而逐渐淡化了你所熟悉的,或者说是喜欢的“社交”,而是你觉得你完全不想,也不需要为这些多出来功能付费。真的有一天不再生产任何功能机了,难道就不在用手机了?
如你所知,看不见的手无处不在,国家主席不是你,不表示这个国家就一定出了问题。
作为80后我也没用过触屏或智能手机,从描述上看诺基亚2060显然是款屌丝手机,没有那么多木耳,只好跟手机玩。
不过,我也不太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玩手机,我也用手机拍过照片打过游戏看过电子书,但是都不会上瘾,所以,手机除了拍照、玩游戏、看书看视频、联系还有啥特殊功能值得上瘾呢?其实这些功能所带来的还是传统娱乐方式。倒是觉得gossip girl里共享八卦的玩法很有趣,可现实中有多人生活在gossip girl的环境下。
偶自己的手机三年前买的,三星的,600。
可喜欢它了。。。
今天正好也有朋友抱怨说饭局上大家都在玩手机,提出应该集中收走手机,谁先摸手机谁买单,要真实行这方案,像我这种出门经常忘了带手机的,一定是白吃党!
其实搞个黑莓就满足你了~~
我记得表哥要买105神器的啊,怎么买了2060.
其实现在也有人在于手机做斗争呢
还发明了个游戏——手机叠叠乐
同意,自从有了智能机后,人和人的交流少了很多,现在都这样了,不敢想象将来会是什么样子。
现代人就是空虚 孤独 寂寞 冷 ,表哥表述得很到位。
反对智能机的先锋是那个john’s phone,不能发短信,没有电话簿,附带一个纸本,时间一长准被翻弄的油乎乎。
为什么偏偏避开了MTK方案的机器?MTK才是大俗大雅的手机。
不用强扮商务而买黑莓。
老人机可以试试,不少老人机的精简很好。
的确感觉被手机粘住了。
难怪全老师的《悬崖2》千呼万唤都不来!抱着手机半遮面(这还必须得三星的才够大)
请问这个2060是双卡版吗?难道2个SIM卡都存满了?
假如有一天,互联网上没有了这些,你虽然不至于疯掉,但你一定很难过。你转过头,眼里流着泪:“妈,我喜欢的网站都看不到了。”你妈高兴地说:“那些垃圾终于没有了。走,妈带你吃麦当劳去。”
————-王小峰博文《我真希望这本书是我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