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育部突然发神经,打算在中小学推广京剧,要求的也不高,能学会15个唱段就行了。其实这个要求倒退30年,全国人民都能达标。我小时候八大样板戏,能唱下来的选段不下20个,这还是在文化生活比较匮乏的农村,我估计城里的孩子能把八个样板戏全部唱下来的大有人在。
那时候唱京剧,是因为江青老师喜欢,她主抓文艺,得有点成绩,所以全国推广样板戏。现在好像也这样,哪个领导喜欢什么,就推广什么,这最让人讨厌,凭什么你喜欢全国人民都得跟你一起遭罪啊?我没事也听听京剧,这东西确实不错,确实是门艺术,说是国粹一点也不为过。但是这样的国粹每年的产值绝对抵不上一个Twins的年产值,但这就是事实。这就叫江山如此阿娇,引无数脑残竟折腰。
教育部长是否喜欢京剧我没做过调查了解,甚至我现在都不知道教育部长是何许人,但至少在作出这样的决定之前应该核算一下成本。推广中小学生唱京剧大概需要多少成本?学校、家庭、社会要投入多少?这其中有多少会浪费?比如学校之间要是搞一些京剧汇演,古装戏就要准备戏服,这衣服可贵了。现代戏也要准备服装,服装店都不卖了,还得专门定制,成本肯定低不了。还有,国家要培养多少会教京剧的老师?如果师资力量不足,你还普及推广的茄子啊。
你这么一想,处处都要花钱。有形和无形成本都不低。现在不是提倡节约型社会嘛,国家大剧院已经很耗电了,制定一些耗财的政策需要谨慎一点。教育部是否在作出这样的决定之前作过科学的评估调查,据说只在我们家旁边黑芝麻胡同小学的120人当中做过调查,然后就进行全国推广,而且还要在广东、湖北、江西、浙江等地推广京剧,我相信广东人能唱京剧,但是他们唱起来多费劲啊,你干嘛不让他们唱粤剧呢?京剧需要发扬,粤剧就不需要吗?你要说发扬中国书法艺术,要求学生都练书法倒还好,因为一方面没什么成本,另一方面把字写好了是件有益的事情。但是京剧能这么简单吗?
话又说回来,京剧这门复杂艺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九年制义务教育从头学到尾还差一年,学生还有别的学习任务,大概没有人能像专业艺校那样把京剧学下来,当然不排除那些有京剧天赋的学生。这么一算,在中小学推广京剧就变成了很恶搞的事情了。
再退一步讲,教育部的初衷是好的,让孩子们多了解一下祖国的传统文化,但是怎么了解,这不是在中小学推广京剧就能解决的,这种推广,只适合在某几个学校试行,不适合大面积推广。你不能因为一所小学唱京剧不错,就让全国学生都唱京剧。人家美国三权分立还挺成功呢,你干吗不在中国试试呢?现在中小学都有音乐课,我看也没有怎么普及中国的传统音乐,你可以问问现在30岁以下的人,知道《广陵散》是怎么回事吗?估计有一半的人会问你:“是治疗胃疼还是治疗跌打损伤的药?”音乐课都没到位,就别再拿京剧扯淡了,搞不好又把一门艺术给毁了。
不是我想抬杠,我还没我兄弟王小山的境界,我就是觉得,今天我们教育孩子都缺少科学性和系统性,老是想一出是一出。先把现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出现的问题解决了再想别的吧。而且,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比较金贵,教育部应该研究一下如何教育独生子女,别让他们走向社会后成为社会负担,或者能为社会减少点负担。
我觉得让中小学生唱京剧这事,一定会无疾而终的。
并不是领导水平不行,而是领导太无聊了……
再说一下下,我希望这个政策实行下去,我tm到底要看看是哪15个唱段。
感觉三表怎么变这么认真了,文风为之一颤啊。这是你写的吗?过瘾劲哪里去了?失望,中规中矩地平平淡淡。
我觉得让中小学生唱京剧这事,一定会无疾而终的。
====================
很多事不会因为它会无疾而终就提前结束。
表哥你说的其实大家都知道。但为什么还提倡呢?因为“需要”提。是什么“需要”促使他要提呢?我就不说了。
那个苍井空很猛烈
还是中央集权的毛病,什么都是中央统一下达,结果最后都走样,没有因地制宜;或者按照有利于官员的方向变化。最后闹出事来就来个禁止。
想想中国的烂事就闹心。
北京孩子唱京戏,东北孩子学二人转,河南邦子,天津大鼓、、、、、这不乱了么。
京剧是国粹,国家把京剧纳入教育课程是对民族艺术的扶持.京剧中有很多历史典故.如<李逵探母><罢宴><锁麟囊><空城计><群英会>等等等等等......这些都是有着传统美德经典故事,京剧中把通过程式动作表演唱腔来帮助小朋友学习,成长.我认为是个很好的创意.
如果哪个小朋友长大后出国留学,能够为他的外国朋友唱一段京剧,那是件多么自豪的事情.
京剧比流行歌曲可高级多了.小朋友们一定会爱上京剧.
恩,小孩子还可以再多学点东西,尽量多学,多多益善,谁叫他们是祖国的花骨朵呢
学唱戏剧这个事情啊你就是让小孩子学他们也学不来,天性好动而已,而戏曲大多是需要静心来听方能体会其美感,动静难相宜也.其实俺小时候就挺烦听戏曲的,呓咿呀呀的没个完,一句没唱完我人早就没影了,现在好了反而能听进去了,里面饱含了做人的道理(大多的传统戏,不包含新编戏曲)再者,戏曲的韵味小孩子也还真不能体味,所以啊,这个事情也无非给表哥提供个素材而已.这个学京剧的决定估计又是一帮人闲的蛋蛋疼用脚指头想出来的玩意而已
[…] 整个教育系统都有些没谱的毛病,人家说,你考试的题太死了,然后搞出来一个文综、理综,然后大家发现你就是把三张卷子的题放到一个上面了,有人说这样会导致学生文理偏科,然后你就弄个大综合,后来江苏这边又看人家国外都是什么必修课选修课,然后就把高考也变成必修选修考试,然后大家发现其实压力更大了。小时候,我觉得教育部的人,就是随便看到《参考消息》之类的某个报纸,可能是说西方某个小学用某种仪器让小孩子锻炼,效果很好,然后就完全没谱的一下子推广到全国(我想你们有人可能也用过这东西,我忘了叫什么了,上小学的时候好像是要求所有人必须买的,就是一边是一个圆的套子,套到左脚,右边连着一个球,然后左边转起来,右脚跳躲避这个球,以前我一度以为是我们小学自己的行为,后来听FZ一说原来泰州也搞过这东西,然后我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全国性的行为);到现在,又发现我们的文化传统很好嘛,怎么能丢呢,然后让全国的小朋友一起学京剧。所有所有的,都让人感觉很没谱,因为我无法看到这些是一个过程。原来看某人说过,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总是在否定前面的?总是这样一种模式,我们原来是这样的,这样不对,对孩子发展不好,所以我们发展了一个新的东西;几年后,又出来说,我们原来的方法不对,这样不好,还是这样这样比较好。我不认为有发展,有变化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每一次变化,都是因为原来做的不对,那么不得不让人怀疑,你现在发展出来的新的东西是不是对的?还是几年后你就会发现,这个也是不对的?我更倾向于,我们应该有个整体的思路,应该是怎样的,然后一点点的发展,甚至可以试验——只是不要总是拿全国的孩子试验,这么多年了一直都试验,还是没有个谱。 […]
如果我是教育部负责人,
我会要求小学生都唱京戏,
中学生会唱河北梆子,
到了大学,
不会唱越剧的肯定不能毕业。
太搞笑了。
[…] 京剧要进中小学课程的事情,沸沸扬扬的闹腾好久了,今天有位官员站出来说话了!不来谈京剧,我们来谈谈音乐吧,我上中小学的时候,那些音乐,美术的课本基本上是买来当废纸卖的。学校根本就不设这门课程。我清楚的记得我们只在初二的时候来了位音乐老师,而且还是位女老师哦!从她那里我学会了梦驼铃,好像是,蓝蓝的天上白云飘。跑题了,马上回来。我想说的是,恐怕这京剧课也是形同虚设,或许如这位爷说的无疾而终! […]
[…] 的指示,只可惜时代不同了,人们只会乐呵呵地看着它无疾而终 。而政协委员提议中学宿舍屏蔽手机信号,更是无知无畏,饮鸩止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