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联想

珍爱生命,远离博客

2008年9月的日志

带三个表 @ 2008-09-30 2:00:25 分类: 闲扯

每次去外地出差,都感觉到了一个新世界,大概是我这人平时不爱动,看到什么都觉得自己是井底之蛙,到哪个地方都有种小别生新婚的新鲜感,所以比在北京新奇。北京是我生活的地方,恰恰是有家的地方总让我感到不安,每天出门,周遭的环境熟悉的熟视无睹,于是慢慢变得陌生。而对于一座不熟悉的城市,看什么都觉得新奇。

我14年没有来重庆了,不过上次重庆给我的印象早就模糊了,那次只吃了一顿火锅,而且是晚上到的,只感觉不停地上坡下坡,觉得这座城市一辆自行车都卖不出去。这次终于看到白天的重庆了。我的天,重庆的楼真高,要是拉登来撞大楼都不知道该从哪座楼下手,估计绕一圈就回去了。

一帮重庆的朋友给我接风,火锅很好吃,重庆人民很好客,晚上大家聊天到凌晨四点。给大家放DV,听到的质疑的声音最多,句句切中要害。去大足看音乐节,路上看到街边全是卖刀的,我就想,他们要是让杨佳作刀具的形象代言人一定效果很好。刀本来是切菜用的,如果到了用刀维护自己的尊严时,那一定是某些东西失去了维护尊严的效力。

这几天很开心,看着抬头望不到顶的高楼,我真像井底之蛙,遗憾以前有机会没来重庆。重庆跟成都一样,很休闲,香味儿随时从街边飘进鼻孔,坐在江边,很放松,这种感觉在北京就体会不到,脑子里总是想这一万件事。一旦离开北京,脑子可以一片空白。望着眼前的嘉陵江和远处的高楼,我脑袋里突然闪现了一丝怀疑人生:以前为什么总不爱出门呢?

在我来重庆以前,我就认识一个重庆出版社的朋友,还是在北京见过一面,我曾经担心这次来重庆,会因为没有熟人而让我感到有些陌生,但我多虑了。这次认识了一大帮朋友,感谢蛋糕同学,忙前跑后的。有时,我得到的总比我想象的要多,心存感激。

明天国庆,共住院,祖国好,大家都没肾结石。

带三个表 @ 2008-09-27 15:41:58 分类: 闲扯

一些领导开始上街喝牛奶了。
我们的领导其实挺不容易,
他们真的很辛苦,
有那么多小蜜需要对付,
还要开会。
塞车的时候骑车上街,
牛奶有毒的时候还要亲自喝牛奶。
反正一旦有什么让老百姓不放心的事情,
但要站出来亲力亲为表演一下。
做领导的不仅有政治风险,还有生命风险。
其实国家质监局这个机构完全没必要设立,
让各省市的前几把手兼职就行了。
以后局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最好从电影学院和戏剧学院招聘,
这样演技会更好一些,
像现在这样演技都太拙劣,太不职业。
话说回来了,老这样下去,
以后演的再好也没人看了。

带三个表 @ 2008-09-27 4:30:51 分类: 闲扯

9月29日我去重庆,估计呆三天。有哪位重庆人民在此期间没事,带我去吃火锅?一想到重庆火锅我就开始流口水。

10月5日,我在北京圆明园单向街出台,好像是搞一个《欧美流行音乐指南》读者见面会,顺便跟大家扯扯淡。如果刚好你那天路过单向街,不妨去玩。时间下午15:00-17:00。

带三个表 @ 2008-09-27 0:45:17 分类: 杂谈

据说闹运会完了,就开始大面积回顾改革开放30年了。我们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理所当然去赞美改革开放,不然这时候我肯定不是造反派就是被拉出去枪毙中的一种。相比我妈我爸那个年代,我是幸运的。比我更小的人会更幸运,但是比我更小小小的人到底什么样就不好说了。

之前有好几拨人找我谈改革开放30年流行歌曲的成就,我实在说不出来。不是说改革开放这30年什么都有成就,我觉得最有成就的是食品化学工业,已经远远把西方抛在后面,真正做到了大国绝奇。法莫替丁——你丫不服不行。而改革开放30年来最没有成就的只有两样东西——流行音乐和中国足球。

我估计过段时间所有媒体都在大唱辉煌赞歌,所以我提前把自己的看法列出来,先定个调子,可能不太主旋律——降D大调。算是一面之词,省得到时候只有一种声音胡说八道。我的一面之词的核心就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流行音乐什么鸡巴成就都没有。如果你看到有人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流行歌曲一片繁荣,那他肯定是刚喝完三鹿奶粉冲的牛奶。

具体如下:
一、30年大陆从没有流行音乐到有流行音乐到只有流行没有音乐。
二、这个行业至今没有几个真正懂得市场营销的人,99%的人都是混混。
三、从来没有一个完善的行业体系或体制出现。
四、从来没有形成中国本土流行文化现象,所有因流行音乐产生的文化现象都是外来文化因素带来的。
五、作为大众消费对象,流行音乐的创作者早就脱离了属于自己的生活环境,30年没有一首作品去关注过人的死活。
六、流行音乐的创作一直建立在西方和港台美学体系里面,从一开始就整体缺乏自信。
七、流行音乐至今没有变成让国人引以为自豪的东西,出口创汇从来没有流行音乐的事情。
八、没有一首真正反映现实问题的有影响力的作品,30年一直集体失语。
九、作为一种产业,任何一个地区都没有足够重视它的存在,盗版除外。
十、作为消费者以欣赏方式消费流行音乐,30年来消费能力每况愈下,而作为消费者消费方式消费流行音乐,与日俱增(比如彩铃这种完全破坏音乐审美的方式),说明大众的美学欣赏在30年没有任何提高。
十一、这个行业的产业链条一直没有形成,所以跟改革开放关系不大。
十二、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员数量你可以在一个月内全都能认识。
十三、流行音乐从来没有革命性的突破,只有革命性复制。
十四、小平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流行音乐就让一部分盗版商先富起来。
十五、凡是跟流行音乐沾边的行业都没有什么发展壮大,除了盗版。
十六、30年来让会唱歌的人学会作秀,让不会唱歌的人学会出唱片。
十七、这个行业从来没有出现过扩大再生产的现象。

我就不挨个展开论述了,有兴趣的人自己想想吧。喜欢抬杠的人在我每一条结论中都能找出反证。

带三个表 @ 2008-09-26 11:22:18 分类: 说书

今天一大早,就被一个电话吵醒,说是送快递的。一个小时之后,我就看到了这本我认为有生之年看不到的《欧美流行音乐指南》。虽然出版社在出版这本书的过程中显得很不靠谱,但我这人就是心软,一看到书,气也就没了。毕竟谁要弄这么大部头的书都要付出很多心血。

这本书的设计从头到尾我都没看到,我跟你们一样,也是第一次看到。还好,我的名字没有遗漏。这本书一共1338页,全彩色,除非图片本身就是黑白的,有四五斤重,定价188元,没能力的同学就不要买了。你也不用发善心支持我们,这本书就是给喜欢欧美流行音乐的人预备的,你不喜欢别勉强,毕竟价格够你吃十顿麦当劳的了。

目前,各大书店和网络书店尚未铺货,想买的同学先等上一段时间,非常时期,一切皆有可能。

在这里,通知下列作者,看到通知后请赶紧跟我联系,将你的通讯地址及姓名、身份证号码告诉我,好给你们寄样书。
吕晓苏、张甦、杨莉、周京、胡小菲
闿雷、侯鹏、俞谆睿、葛闻易、韩思淼

我的邮箱是dundee@126.com,手机号码还是1380119的那个,请尽快。

不了解此书的人可以到这里看看

书脊是这样的


新版序言


很多老师发来热情洋溢的贺电


封面


这本书的劳动者


目录



正文


比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厚一点


所以确实很贵

带三个表 @ 2008-09-26 6:35:55 分类: 闲扯

本来我都困了,看完留言之后,又性混了。关于佳能和尼康,到底选择谁,看完留言让我无从选择了,因为每个人说的都有道理,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验提供了自己认为的最佳答案。事实上我也觉得说的都有道理,如果我有钱,我就买两台数码相机,一台是尼康,一台是佳能,18-200的变焦头我买两个,出门的时候我背两个包,一台装尼康,一台装佳能,我装丫挺。

关于我的摄影水平,好多人可能不知道,在1988年的时候我学过两年摄影,上大学的事情。我用过凤凰、珠江、美能达、理光四款胶片相机。数码相机我用过尼康、佳能单反和佳能小数码,我当年对摄影的兴趣在于房中术——暗房中的技术,那时候拍完照片都自己冲洗(仅限黑白照片),对暗房技巧掌握一些,1990年大学毕业后我对摄影丧失了兴趣。理由很简单,一个是那时候我收入不高,玩不起了。另一个理由是我对影像艺术的感觉比较迟钝,没那个天分。

后来我再捡起相机,也仅仅是为了能记录生活中的一些瞬间,没有创作欲望。当年我为了拍日落,可以趴在地上等两个钟头,现在没那个热情了。因此,在数码相机日新月异的发展中,我似乎对创造影像艺术没那么多想法,我也就是个业余爱好者。没有三聚氰胺,再好的牛奶也造不出肾结石。没有那个艺术细胞,再好的相机也拍不出好照片。

昨天晚上吃饭,陈晓卿大师(他曾是我上大学时看过不少摄影参考书的作者朱羽君大师的得意门生)批评我说,你真丢人,用什么18-200镜头呢。虽然陈大师从树上下来得比较晚,但是进化的比较快,他是个摄影专家,他说我应该配置一套#@*&**¥%$相机。

问题就在这里,每个人提供的配置都有自己的道理,到底哪一个适合我呢?看着这些留言、邮件和眼前陈大师的肺腑之言,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公说公有理,母说母有理,所以我只好爱搭不理。

你们都高估了我的摄影水平和热情,如果按围棋的段位来划分的话,一个业余九级的棋手跟我下围棋还要让我四个子,我就是想瞎拍着玩,但是有点骚包,非要把自己整得很专业一样。

我对数码相机的感情不太深,还是怀念胶片相机,每按下一次快门都深思熟虑,能让我进步很快。数码相机可以不用让我思考,能让人对艺术的感觉变得越来越脑残。所以当我发出咨询信息,反应那么热烈,说明数码相机的普及程度太高了。记得我在《你丫真狠》里面抖包袱用了“白平衡”这个词,有人提醒我担心观众看不懂。我很自信地说,放心吧,别以为只有电视台的摄像才知道这个词。事实上这个包袱每次都很响。

你们想想,我拿数码相机对准的都是一些诸如小强、老六、陈晓卿、老颓、土摩托、王小山、罗永浩这类逐渐变形金刚的老男人,用那么高档的入门级别的单反相机,确实有点浪费,尤其是18-200成像质量较差的镜头,会让他们变成走形金刚。所以我选择号称“成像质量最好”的消费数码相机松下LX3。没办法,面对这些人,只能哪不行就补哪儿。

单反我还是要用的,毕竟有时候我也要给美女拍几张照片嘛。

带三个表 @ 2008-09-25 16:25:55 分类: 闲扯

 
我有很多T恤衫,但是这件我最喜欢。
不过它现在不能穿了,领口变形的厉害。
穿上之后低胸的会露出股沟。
有一次我穿这件T恤衫去一个老外家玩,
差点没让进门。
主人说:这在我们国家都是画在厕所上的。
我觉得上面的歌词倒是很有寓义,
这个小卡通的命运很像中国人。

带三个表 @ 2008-09-25 13:44:47 分类: 闲扯

这里

带三个表 @ 2008-09-25 4:11:33 分类: 闲扯

谁对照相机比较在行,我现在打算更新相机,打算买一个单反相机,原来的单反相机转让给朋友了。
我打算买一个单反,选择范围在佳能和尼康两种日货之间,可能是佳能450D,也可能是尼康D90。
不过D90刚刚出厂,价格很高,我觉得这款破相机也就值5000块钱。
我打算配一个18-200原厂变焦镜头,佳能和尼康都有了,那么,这两款18-200镜头哪一个更好呢?

带三个表 @ 2008-09-25 2:15:50 分类: 闲扯

《欧美流行音乐指南》出版了,作为主编之一,我在审稿子的时候觉得,如果真的按照这本书里提到的内容去了解欧美流行音乐,基本上你就能成为一个专家。也许有人会问,这么多东西,要听多长时间?

你属于下面的哪一类?

一、如果你仅仅是一个普通欧美音乐爱好者,只是希望没事听听消遣一下,找到代表性的歌曲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找一首歌不跟玩一样。

二、你不仅仅希望停留在消遣层面,你可能像一个文艺青年一样,有时候还会把这些东西当成武装自己的知识,你不仅仅满足于停留在听代表性的歌曲的基础上,还要听更多,那么你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速成,如果这样的人多了,我都可以像罗永浩大师(注:以后我称呼任何人都叫“大师”,比如小强大师、陈晓卿大师、韩寒大师、奥巴马大师……因为余秋雨大师认为“老师”比“大师”更高级)一样开一个班了。

三、你希望通过这本书帮你打开另一个世界,真正去了解一种流行文化,那你至少需要5年。不过这类人不多,全国不会超过10个人。我也不建议你去这样做,现在都没有音乐了。有一天我给一个朋友推荐一些音乐,她说:都是你们那个年代的歌曲,我们这个年代没有能听的音乐了。

不管你属于哪一类,都有这样的想法,在你翻看这本书的时候,每看到一首歌的名字,都会有想马上去听这首歌的冲动,如果这时候你手边有一张光盘,里面就有这首歌,你只需点击一下鼠标,音乐就进到你的耳朵里,这样是不是很方便?对你去了解一些东西是不是很有帮助?

也许有人说,自己上网找啊,干吗还要这样。我觉得吧,现在人类都变得越来越懒,你想想奶粉里出现三聚氰胺都懒得向上面报告,更何况去上网查东西呢。现在的人类已经早就不满足张嘴等人喂了,而是希望把东西咀嚼好直接塞进胃里面搅拌消化均匀再吸收,让他抬抬手能把他累死。

我挺喜欢伺候四肢不勤的人,你们不是懒吗,我来伺候你们,当然,这不是白伺候,我也是为了推销这本定价High高的书。昨天我还跟土摩托商量,怎么想办法刻一批光盘,里面收藏这些歌曲,他做一张西哈音乐的光盘。我这本书至少需要两张光盘,然后随书附送。

出第一版《指南》的时候,给我投资的那个朋友,想在书里面附送,但是当时的做法是随每一本书附送,也就是说,卖多少本书,就做多少张光盘,这样就会有版权问题。这次我没有跟出版社谈这个事情,我的想法是,只做少量的光盘,比如500张,如果谁代销我这本书,比如一些掏包网站上卖书的网店,可以采用这种方式,随书附送,书店不采取这种方式,而且不得单独销售。

我的构想是,第一步先找到这些歌曲,这需要很长时间,如果有同学时间比较充裕,可以帮我找。第二步是找人给我制作一个多媒体程序,大家可以进入一个很酷很友好的页面,然后按照目录点击试听就行了,而不是只有一个文件夹,一堆歌曲目录那种。同时,每一首歌旁边都会有一些简单的文字介绍,大约百十来字,内容均出自《欧美流行音乐指南》,还有图片。

当然,这需要成本,所以我还有一个想法,有什么企业愿意赞助点钱吗?比如那个很烂的爱国者数码产品之类的,或者生产MP3播放器的,可以植入进去,钱不多,估计就是成本费用,找人帮忙总得付人家点费用。我的目的是伺候好读者,让他们舒坦,有高潮,顺带着你宣传一下自己的产品,何乐而不为呢。有兴趣的公司不妨跟我接洽一下,还有土摩托两本书,一共三本,多好啊。

==================高潮分隔线==================

我还有一个想法,也是为了推销这本书。

同志们都反应书很贵,没办法,第一次印刷全都卖掉也就能把本收回来,因为成本太高了。但是确实有很多人想拥有这本书,咋办呢?我还有个想法,能让你们以比较低的价格买到这本书。不过这个想法我还没跟出版社商量,如果可行,我就试试。

我的想法是这样,我在博客上出一套考题,全部是关于欧美流行音乐知识的,一共100分,在规定期限内,收上来的答卷按分数排名前100名的,可按×折(具体折扣得跟出版社商量,但肯定是在别处享受不到的最低折扣)购买,优惠人数100名。我打算出50道题,当然,这些题你在Google上是找不到答案的,因为我出完之后会在上面搜索一下。这样做既可以增加课外知识,又有机会得到这本书,适合没有工作的同学们试试。其实就是书太贵了,不然我觉得前一百名可以免费赠阅。要是像《文化私生活》这样的成本,完全可以这样。

这年头编这么大部头的书很累,推广起来也很累,有什么喜欢欧美流行音乐的富婆看我博客吗,你干脆把书全包了吧,放在后花园里,显得特有文化,比堆一些LV和钻石显得有文化,这样我和出版社都省心了。哈哈。

带三个表 @ 2008-09-23 21:12:39 分类: 闲扯

今天看到有人买盗版碟,我才意识到,奥运会真的结束了。我已经有快两个月没有去音像店了。
今天下班回家路上堵了37分钟(不堵车一共才需要21分钟),我才意识到,奥运会真的结束了。
北京,您回来了,您终于回来了。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