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的日志
带三个表 @ 2010-02-28 3:52:36 分类: 闲扯
我们一直敬爱的宋祖德老师,他在傻逼新浪开的博客,不幸牺牲了。作为一个娱乐人物,祖德老师身体力行,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娱乐话题,为此他战斗到最后一刻,现在他倒下了,但是祖德精神会与世长存。
这些年,祖德老师以别开生面的笔触,指点当今的娱乐界,他就像蹲在山顶上的秃鹫,德高望“众”,随时准备俯冲下去,将那些腐烂的娱乐故事制成一道美餐,并且从不一人独享,而是像他出售的增高鞋垫一样,传播给大众。
没有祖德互联网比你哥还寂寞,没有祖德互联网比你哥还像传说,没有祖德的互联网,你妈不叫你你就自己回家吃饭,没有祖德的互联网,那就是一张让你无法挣脱的网。
祖德老师是唯一一个能做到的艺双衅的人,让很多艺人闻风丧胆,退避三舍,他用低俗的方式,遏制了公共人物滥用权利的可能,为中国民法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
带三个表 @ 2010-02-27 16:36:05 分类: 闲扯
带三个表 @ 2010-02-27 1:08:37 分类: T恤
春天到了,第二批T恤衫快出来了,又要征集模特街拍了。数量一男一女。
要求如下:
人在北京。愿意将自己面部形象在内的身体形象放在“不许联想专卖店”做产品模特。
男士:身高180-185左右,面色健康,面部无明显缺陷,身材匀称,不胖不瘦,结实健壮,无房无车无所谓,长发、短发、光头是否有胡子无所谓,年龄在21-28岁之间。
女士:身高165-170之间,面色健康,肤色较好(黑白皆可),和蔼可亲,身材匀称苗条,年龄在19-25岁之间。
如果确定,会选择在天暖时街拍,有微薄费用,并赠送T恤衫两件作酬谢。有愿意者请报名呗。
邮件发到wangxiaofeng@lifeweek.com.cn,注明“街拍报名”。
邮件内容包括:
一、真实姓名,身高、体重、年龄、女士请报三围及联系电话。
二、清晰的近身照、全身照(不要穿羽绒服),不要戴帽子和墨镜,侧脸免谈。图片大小控制在500K-1000K左右。
三、发邮件之前先征得父母、男(女)朋友、老公(老婆)的同意。
带三个表 @ 2010-02-27 1:07:24 分类: 闲扯
带三个表 @ 2010-02-26 1:32:03 分类: 杂谈
德云社有个说相声的,叫高峰,说了一段足球相声,拿国安耍了一把,结果国安的球迷就不干了,要求人家道歉。球迷不能接受的是相声里说国安穿一身绿,戴绿帽子,还拿冠军。因为相声是在天津说的,这个背景肯定让国安球迷很敏感。
国安俱乐部好像也没怎么着,毕竟是个俱乐部,跟一个艺人过不去,也有失风范,说出去会让人笑话,以为国安心虚,真被人戴了顶绿帽子。戴就戴吧,而且毕竟是娱乐,没事拿谁开开心,也挺好的。但是国安的球迷不依不饶,开始让人道歉,道歉完了,还不干,最后郭德纲也出来道歉,国安球迷还不干,我操,那你让人家咋办?要不整一帮人把德云社给砸了?
寻根溯源,当初国安俱乐部要是把队服设计成粉色、红色、黄色、无色,都没什麽,非设计个绿色,结果,你也知道,球迷都是喜欢打嘴架的,尽最大可能去羞辱对方的球队和球迷,就相当于当年文革时期的造反派和保皇派一样,打到极致,什么难听的话都敢往上抡。比如,国安被称为“绿毛龟”,这话相当难听。神龟虽寿,但不知从什么时候“龟”变成一种侮辱性很强的贬义词,跟“王八”扯到了一起。其实“王八”指的不是龟,是鳖。即使是“王八”,原来跟鳖也没关系,指的是忘记了最基本的八项礼仪道德,简称“忘八”,念着念着就变成“王八”了。后来凡是把老婆有了外遇的男人都称作“王八”,但这也跟龟没什么关系。但是人在骂人的时候从来不讲科学依据,张嘴就来,不过脑子。绿帽子跟王八扯到一起也是脑筋急转了九十九道弯之后。你看,原来王八就是骂人的,后来又赋予了戴绿帽子的功能,结果国安的绿色队服常常被拿出来取笑,这快变成北京球迷心中的隐痛了。但如果说国安戴绿帽子拿冠军,确实有些不合适,有人格侮辱之嫌。高峰说相声的时候,该查查国际足联有规定,一般是不让队员戴帽子上场踢球的,除非头部有伤。要不国安俱乐部明年把队服换了,换成别的颜色,看他们丫还能找什么借口?
艺人说相声,有时候还要动动脑子,砸挂砸不好就把自己砸了,说到根上还是个品位问题。我觉得高峰在说这段相声有明显讨好天津观众的倾向,这就是问题所在。首先,相声可以讽刺,可以批评,但是要到点子上,耍贫嘴没啥意思。其次,高峰应该知道,京津球迷之间的矛盾快上升到民族矛盾了,这话一点不夸张,那就是巴尔干半岛的塞族和阿族之间的矛盾,真有人给他们武器他们真的就敢开火。你这么说相声也不过脑子,就是往火上浇油。本来国安用了将近五分之一个世纪拿到了一个成色不足的联赛冠军,被人指责来指责去的,正窝着一肚子火没地发泄呢。那国安球迷不是别的地方球迷,是皇城根儿下的人,那是不能受委屈的,耍流氓的时候都要透着一股娇羞劲儿。
去年我还采访了京津两地的球迷俱乐部,特好玩,俱乐部之间还是投桃报李的,但是球迷之间却冤冤相报。采访完我就想,看来必须让北京大陆板块和天津大陆板块分开,让北京漂到昆仑山,天津漂到夏威夷,就没事了。
当然,国安球迷在全国的口碑都不好,用国安球迷协会主席王文的话讲就是“嘴欠”,所以不管到哪里去看球,都不招待见。我去工体看过国安队的比赛,每次我都挺佩服场上的球员,神经是那么坚强,几万人一起开骂,谁也受不了。所以每次北京电视台转播国安队比赛,基本上都没有背景声音,就是解说员对着画面说话,背景声音稍微一大,就露馅了。
看比赛有时候像看一场战争,体现一个民族性格,贵国的民族性格就是窝里横,一对外都跟孙子一样。球迷的素质也是从南到北分几个等级,越往南看球越文明。据说北京球迷去长春、沈阳、大连和西安看比赛的时候都特老实,这些地方的球迷没那个闲心跟你贫嘴,你真得罪了这几个地方的球迷,他们才不跟你玩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游戏呢,有什么家伙抄什么家伙。北京正处在野蛮与文明之间,欺软怕硬正合适。
京津两地是曲艺最发达的地区,口活都不错,这些年两地球迷在拌嘴的功夫上比这两支当地的球队水平升高的还快。这次德云社“绿帽子事件”的一大特色就是全都用嘴。我特别支持国安球迷这次的行动,就不能饶过高峰,除了让他道歉,一定要把他拉出来游街,戴上高帽子,要把他人肉搜索出来,天天到他们家捣乱,拿着大喇叭到他们家楼底下喊,彻夜不眠地喊,尤其是在两肺期间,多聚众一些人,这才能显现出北京人的气派来。国安球迷啥时候受到过这样的羞辱啊,从来都是国安球迷羞辱人家。这次可一定要给北京球迷争口气,可千万别不了了之啊,那样的话,您这绿帽子可就戴定了。一帮人,跟一个说相声的过不去,多有出息啊。
带三个表 @ 2010-02-24 14:51:14 分类: 说书
最近一年,我们常常能看到很多新闻是关于网络色情方面的,一些详细数据告诉我们,有多少色情网站被关闭,有多少人因此入狱。也就是说,“色情”这个词在贵国一直是“淫秽”的孪生姊妹。把人类生生不息的爱好定义成犯罪,以证明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确实很高,以社会学定义的方式将人的行为与黑猩猩区分开。
如果你拿出一张著名摄影师劳伦斯·席勒拍的玛丽莲·梦露的裸体照片给一个人看,即便看过照片的人在随后实施了强奸行为,但你一定不是从犯。但是如果你把同样的这张艺术性很强的照片更多的人看,比如一万人、十万人甚至更多,即使这些看过照片的人没有出现任何性犯罪行为,但你一定会因为传播淫秽色情而触犯刑法。懂一点法律知识的人会质疑我,认为我把色情和淫秽概念混淆了,毕竟贵国法律对色情和淫秽的区分定义还是很清晰的,比如“包含有色情内容的有艺术价值的文学、艺术作品不视为淫秽物品。”对,王小波在他的小说里都有性方面的描写,但是他的小说本身不是色情淫秽物品。那你试试找一堆艺术性很强的裸体照片放到你的博客上,或者通过手机短信传播给任何人,那一定会出事的。这不是我在混淆,而是有人在混淆。
我们成长过程中都有家长,家长会告诉你如何分辨好与坏、美与丑的东西,直到有一天你自己学会独立判断,他们才会退出这个角色。但是在贵国不这样,会有一个更大更权威的家长告诉你什么是好与坏、美与丑,并慢慢把它变成一种规则让你去遵守。比如,每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他们受人之托扮演家长的角色,告诉你该怎么祥和怎么欢乐,好像你把自己关在家里欢乐,他们都不放心。
幸福欢乐,一直以来我们都是被赐予的,而不是自己通过努力获得的。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在社会运动不断地年代,人们无法自主欢乐幸福,最后你要感谢是某某某给你的这一切。就像是某个慈善机构发放的,与你的劳动努力无关,你应该时刻去感激这个慈眉善目的机构。
对于色情,我们自身不能有任何判断,必须交由别人判断。所以,更大的家长告诉我们,这些东西不能看不能传播,因为它是非法的。人们不该从色情当中去寻找快乐,这极有可能导致犯罪事件发生。你看,现在新闻中的很多关于网络犯罪的标题都在用“淫秽色情”来措词。
也就是在家长试图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净化人们的心灵的背景下,《花花公子:休·赫夫纳和他的情色帝国》出版了。这有点很反讽的意味。这本书如果按照原名翻译,应该是“花花公子先生:休·赫夫纳和他的美国梦”。我不知道为什么中文译名换成了“情色帝国”,大概是出于商业上的考虑,或者,“美国梦”不时髦了,我们都大国崛起了,过年的时候我们去美国消费了好几千万,书店里到处摆放的是关于美国衰落的书籍,还什么美国梦啊?可能99%的中国人真的不屌美国了,当然是在你给他一张美国绿卡之前他会这样想。
《花花公子:休·赫夫纳和他的情色帝国》我看了觉得它的确是在讲美国梦的故事,在宣传美国价值观,虽然这种价值观当年在美国也引起了极大争议,但是赫夫纳很勇敢,他成长在一个清教徒背景的家庭,恰恰是这种压抑让他在成年之后变得反叛。他当年在创办《花花公子》的时候到处借钱凑了一笔印刷开机费,他当时没有享乐的生活条件,但是他知道战后富足的美国人需要享乐,既然娱乐产业如此发达,工业体系为人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享乐消费品,那为什么不能提供更多与性有关的消费品呢?所以《花花公子》从一开始就在杂志封面上写了一行字:“男人的享乐。”后来,当他通过这本杂志赚到了钱,自己亲历亲未来为人们演示享乐生活是什么样的,这就是美国梦。它不是被赐予的,是靠你的努力换来的。
这就叫价值观,很美国的价值观。它通过一本杂志来告诉公众,你该在这个时代享受什么。我认为赫夫纳牛逼之处在于,他并没有通过传播色情方式来哗众取宠,而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强化一种态度,温饱之后必须思淫乐,这叫核心价值观,它非常清晰。
相比之下,贵国的传统价值观是“富贵不能淫”“克己复礼”,有时候它很虚伪。你看现在我们的杂志宣扬的东西,其实都挺低级的,不管是宣扬一种思想还是一种消费方式,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核心价值观在里面,因此都没什么价值。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儒家的东西后来被用作统治思想的原因,上下价值观是相呼应的。
赫夫纳说:“有记者问我母亲是否为我感到骄傲,她回答说,‘哦,是的。但他要是个传教士的话,我同样高兴。’后来,我告诉她说:‘妈妈,我本来就是个传教士。’”
贵国能出版这本书,看上去很奇怪,比方说现在到处绞杀色情淫秽,但是这时候还能出版这本书,某网站在连载的时候,里面充满了各种预防敏感词过滤的乱字符。至少,在我看来,这本书对人们反思当今价值观念会有很多启示作用。也许伤风败俗的东西会被限制和禁止,大家长希望我们的文化都跟春晚的节目一样干净难看,各种各样的扫黄打非然很多中国赫夫纳失去了自由。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想,你说如果这哥们要是在贵国的话,那得要被判多少年呢?
带三个表 @ 2010-02-23 21:46:51 分类: 闲扯
带三个表 @ 2010-02-22 22:24:04 分类: 闲扯
在网易注册了一个微博。
ID没用什么带三个表之类的名字。
我就不喜欢被关注,我喜欢偷偷关注别人。
常有人问我ID是什么,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一哥们问我:“你网易的微博ID是什么?
有一大龄未婚女青年想关注你。”
我就喜欢大龄未婚女青年,我是洛莉她妈的控。
于是告诉了ID。
这哥们用短信的方式把我的ID发给大龄未婚女青年,
但怎么也发不出去。
第二天,他发现自己的短信功能被中国移动取消了。
网易微博邀请码,大家赶紧抢。
795efntp
17372afa
bqxfhl1v
9p1xgdwk
38lmbxrt
fzhfrb9u
1noj07td
claflkaw
2zc14ey6
zmvad9qw
q7y9asrq
171iwsml
h066r72o
cwum6chc
ujcvih5e
qqjzskgv
25zeu5uh
vu0eq33h
rzmjxpff
cpsg6h96
带三个表 @ 2010-02-22 3:31:53 分类: 挨个祸害
杨子同学告诉我,她托人从以色列带回两瓶葡萄酒。然后嘱咐我,那瓶白葡萄酒我自己留着,那瓶黑葡萄酒送给她的偶像陈晓卿。同时还反复叮嘱:黑葡萄酒不许打开偷喝。
我怎么能掠人之美呢,一定完璧归赵一般送递给陈晓卿老师。一个粉丝为了让偶像开心,连送的酒都要跟肤色搭配。这要是送块地的话,还不得把慕尼黑或德黑兰送给陈老师。
陈晓卿老师过些天过生日,他的粉丝可以考虑送陈老师一些礼物,不要太贵,太贵就浪费了,也就是一些乌鸡、乌贼、何首乌、桑椹、黑米、黑木耳、黑芝麻、黑豆、黑巧克力、黑瓜子、黑加仑、黑蚂蚁、嘿咻……就行了。
带三个表 @ 2010-02-21 4:02:20 分类: 闲扯
小说快写完了,春节期间写了4万多字,现在一共写了18万字了,进展比我想象的顺利。记得在三亚的时候,我刚写到约翰·列侬认识了王菲,现在崔健开始出第一张专辑了。应该再有两万多字就可以收工了。
我发现,写长篇小说就像长跑,过了那个极限就好写了,最不好写的那段是列侬和迪伦到了大陆之后,该何去何从,让我卡了十多天。
我必须把每一个歌手出的专辑都要写得非常畅销,因为当年没有盗版,动辄专辑销量就上百万。崔健的第一张专辑确实很畅销,这是因为他的争议性。但是小说不能像写历史那样,必须要虚构,也就是胡说八道,我发现我自己真喜欢胡说八道。于是我想起当年上高二的时候,《中国青年报》搞过一次座谈会,把我叫去了,话题是:中学生该不该穿牛仔裤。那时候没有网络,报纸会经常挑起事端,让大家投稿争论。现在回想当年报纸上展开的各种争论,都挺扯淡的,但是人类必须从扯淡这个过程走过来,谁小时候生理发育的时候没扯过蛋呢。
崔健当年受到争议跟报纸无关,是因为他唱了《南泥湾》,有个三五九旅的领导不高兴了,但也没有说就把崔健抓起来,也没说不让他演出,每次崔健申请演出,北京市文化局的人既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这客观上让崔健变成了一个让人好奇的人物。他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发行后,确实卖得很好。
二十多年后,我采访崔健,问他:你后来特别受欢迎是不是跟你当年被封杀有些关系?崔健老师很正义地说:“我觉得你这么认为是对我的一种侮辱。”哈哈。所以,小说写到这段,我就想起崔健老师很正义的表情。还有一件事儿,崔健当年去北大演出,被人哄下了台,这段也要写进去。后来北大还成立了“崔健后援会”,大概是贵国最早的粉丝群体,当时北大还有一帮人组建了一支很烂的乐队——CNMB250(操你妈逼二百五)。
带三个表 @ 2010-02-19 3:45:01 分类: 说书
春节放假没事,把前段时间收到的书拿出来翻看,其中有一本书《法大85青春的记忆》,几个月前我就拿到了,但一直没看,我知道这本书打开之后我的情绪会像神么盒子打开一样,指不定会冒出些什么。这些天无事可做,便把这本书拿出来看,果然,看的感慨万千的。
我是政法大学86级的,这本书是我们上一届85级的骨干编写的,他们毕业那一年,贵国发生了不少事情,这直接影响到他们毕业分配,甚至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命运。同样,我们毕业分配的时候也受到一些影响,我记得20年前差不多这时候,开学后干的事情就是找工作,虽然国家还管分配,但命运最好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有一阵子每天到处乱跑。当时我的书包里揣着一个学校出具的证明,歌词大意是:该生在1989年(敏感词)期间没有参与任何违法活动。是的,我们同学都人手一份,我们学校非常牛逼,所有学生都没有参与非法活动,都是宪法赋予的权利。我当年找工作虽然比85级的相对宽松了一些,但也十分艰难,跑了几个月,像是被遗弃的孤儿,到处敲人家的大门,接待,被拒绝,接待,被拒绝,循环往复,心力交瘁到体重只有95斤,腰围只有一尺八(身高跟现在一样)。事实上当时我找到了两份工作,但先后被两个后门关系顶了,一气之下,我放弃了找工作,爱他妈去哪去哪儿。可想而知,我们上一届85级的那帮人找工作是何其难。他们是直接的灾难承受者。
政法大学在我们这一届入学后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我们赶上了血与火的考验,但从一个校园氛围来说,不幸的是我们的下一届被发配到了远离市区的昌平新校,你想泡下一届女生都没机会。而在学院路的老校必须面临的现实是,我们是这里最后一届本科生,每一年都有一批老生离校,校园变得越来越冷清,用现在时髦的话讲:业态变得越来越差。85级是陪到我们最后的一届。相比之下,我们这两届学生算是比较熟悉的,我们一同经历,也算是生死之交。
1985级那一批大学生,可能是中国近30年来唯一一届经历比较特殊的学生,他们的命运与这个国家的命运绑在了一起,他们可能是中国大学生的一道分水岭,此前此后的大学生判若两人。更确切地说,这一年他们毕业,随之入学的大学生才是真正的分水岭,人生观和价值观完全变的不同。至于区别在哪里,我懒得去探讨,都在自己的心里。
江平校长在85级毕业十周年典礼上有一段讲话:
“当然最使我难忘的是我们八九年的毕业典礼,那个气氛是那么样的严肃,那个场合是那么样的悲壮,我觉得在人生的历史里面很少有经历那样的时刻,我们最重要的是,在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里面共同经历了和我们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这样的时刻,历史的要有历史学家来做评论,任何一个朝代的历史都不是由本朝代的学者和历史学家来评论的(长时间的掌声),历史应该有长期的眼光来看,历史上的一切是非功过就让历史来做最终的评价(掌声)。”(阅读全文)
我没有赶上这样的毕业典礼,感到很遗憾。因为第二年毕业我们的校长已经不是江平先生了。
我上大学之后,基本上不爱跟人来往,跟本年级的同学来往也不多,更别说跟上一届的学生。我除了跟那些经常踢球的法大学生有些交往之外,多数人我都叫不上名字。现在我们85、86的一些不着调的同学偶尔会聚会,每次跟他们坐在一起聊天,我都要先进行一次回忆。我唯一记得比较清楚的是我们广播站的那些播音员的声音,我当时做广播站的记者,每天都在听他们说话,除此之外,其他法大的人,我大概只能记住一些笑貌,而想不起音容。所以,当我读《法大85青春的记忆》这本书的时候,那些名字,有的熟悉,有的模糊,有的陌生,多数人的名字我只是听说过,见到真人都对不上号。
我印象中比较深的一个85级学生,名字叫崔健,这是因为他跟摇滚的崔健名字一模一样,才对他有点印象,记得有一次学校搞辩论赛,有个辩题叫“潘金莲是中国反封建的代表人物”,崔健他们是反方,每次他发言,都特别激动,恨不得把潘金莲老师千刀万剐,他的普通话说得不利索,说起话咬牙切齿。类似这样清晰的记忆,我大学四年没有积存下多少。但是这本书让我可以找回很多记忆的线索。
如果你不是政法大学的学生,或者说你是政法大学的学生,但是不是85、86这两届,并且也不是在老校度过最后的大学时光的,那这本书你看着会没什么意思。但是这本书很珍贵的是,记录了85级那一代人的心绪。85级跟后来的大学生还不一样,他们经历了一个梦想萌动到最终的破灭过程,之后入校的学生基本上不知道什么梦想和破灭,因为没有像85级天上地下这么大差别。那种大学校园活跃的氛围会存在,但是大学生该感受的独立思考和对自由思想追求的氛围没有了。如果说《法大85青春的记忆》这本读起来像是文学青年或者文艺青年心情纪录的书有什么价值的话,那就是它第一次以群体方式记录了特殊年代的那一届学生各种状态,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从那些稚嫩且真挚的文字中解读出时代的密码。
有一次跟校友吃饭,85级的阿计(《法大85青春的记忆》副主编)说:“我希望这本书能抛砖引玉,触动其他学校的85级毕业生也能写出这样的书,比如《北大85》《清华85》……”当每一个学校的85级毕业生都把青春的记录整理出来,那么就会看到当年的全貌。
青春的记忆总是美好、苦涩交织在一起的,但是85级那一拨人,除了美好和苦涩之外,还有一些并不是所有人在青春年代能感受到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改变他们命运的,永远留在血液里的东西。这东西包括失去的和得到的。
虽然85级的校友我知道认识的不多,但是他们文字里描述的场景、氛围我是熟悉和感到亲切的。尤其是,我在这本书里看到一句话,这句话只有我知道是什么意思,那是在一个特定时代背景、特定场合和特定时间下写出的一句话,那是与我有关的一句话。当我看到这句普通的没法在普通的话,心里像被剜了一下刺痛,眼泪忍不住流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