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联想

珍爱生命,远离博客

2013年5月的日志

带三个表 @ 2013-05-30 14:21:28 分类: 杂谈


2003年非典期间,因为无聊,便在网上下载歌曲听。那阵子周围有几个人都喜欢听世界各地非英语国家的音乐。这类音乐很难归类,反正我不喜欢“世界音乐”这种说法。这种说法曾遭到过不少第三世界国家音乐家的反对。“世界音乐”是美国人在唱片店里给音乐分类时的说法,而不是描述音乐特征的说法。“世界音乐”的潜台词叫“非我族类音乐”。

当时日本King Records公司出过一套世界各地民族音乐的唱片,纯粹原生态,没有任何修饰,我在网上下载了几张专辑后便喜欢上了。在北京进入非典最恐怖时期的那几天,我在家憋得实在太难受了,决定出去转转。我打车一路畅通飞奔到王府井,当时还有家音像店,想买些唱片回家听。结果我发现了全套的King公司的民族音乐唱片,2900块钱,我毫不犹豫就要掏钱买。负责导购的小伙子觉得很奇怪,这套唱片放在店里好几个月了,据他说北京音乐台买走一套,剩下这套上面都落灰了,也没人过问。见我这么痛快想买唱片,便告诉我,最好跟代理这套唱片的负责人联系,也许会便宜点。最后我跟风潮唱片公司的人联系上,便宜了两百多拿下这套唱片。

当时,还有两个系列的唱片我非常喜欢,一个是Putumayo系列,一个是the Rough Guide to系列,这两个系列都是以出版第三世界国家的音乐为主。Putumayo是一个专门做世界民族服饰的老板Dan Storper在1993年开的唱片公司,到2003年,他们出版了106张专辑,音乐涵盖了世界各地,他们对音乐的选择有两条:好听且富有节奏感,要让人一听就高兴。这和King公司的纯野生无污染的音乐形成鲜明对照。当然,我喜欢的另一个系列the Rough Guide to介于Putumayo和King之间。

Putumayo的唱片主要以拼盘为主,个人专辑只出过十几张。

遗憾的是,Putumayo系列没有被引进到国内,有时候偶尔能在音像店里看到盗版唱片。2013年Putumayo唱片公司成立20周年,20年间,Putumayo出版了除中国和南极洲之外世界各个国家的音乐唱片326张。为什么没有中国音乐?我想,按照Dan Storper选择音乐的标准,中国音乐既不好听,也没有节奏感,尤其是不符合他对“快乐音乐”的要求。

在这326张专辑中,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搞到了其中的320张,还有那么几张没有找到,估计是绝版了。这对于一个有强迫症的人来说心里是很不爽的。

这里尤其要提一下的是Putumayo系列唱片的设计者Nicola Heindl,她几乎包办了Putumayo所有唱片的封面设计,这让这个系列的唱片显得与众不同。在众多的唱片中,你会一眼就能辨认出它属于Putumayo。

Discography

1993
101/103 The Best of World Music: Volume 1 - World Vocal (April 1993)
102/104 The Best of World Music: Volume 2 - World Instrumental (April 1993)
105/107 The Best of Folk Music: Contemporary Folk (August 1993)
106/108 The Best of World Music: African (August 1993)

1994
109/110 Kotoja: The Super Sawalé Collection (July 1994)
111/113 The Best of World Music: Reggae (July 1994)
112/114 The Best of World Music: World Dance Party (July 1994)
115-2 Shelter: The Best of Contemporary Singer-Songwriters (November 1994)
116-2 A Putumayo Christmas (November 1994)
117-2 The Dougie MacLean Collection (November 1994)

1995
118-2 The Laura Love Collection (March 1995)
119-2 Women of the World: International (October 1995)
120-2 Women of the World: Celtic (October 1995)

1996
121-2 The Touré Kunda Collection (19 March 1996)
122-2 The Dalom Kids and Splash Collection (19 March 1996)
123-2 A World Instrumental Collection (19 March 1996)
♣124-2 A Touré Kunda, Dalom Kids / Splash and World Instrumental Sampler
125-2 A Celtic Collection (2 July 1996)
126-2 One World (2 July 1996)
127-2 A Johnny Clegg and Juluka Collection (2 July 1996)
128-2 Women’s Work (May 1996)

1997
129-2 Islands (4 February 1997)
130-2 Travel the World with Putumayo World Music (8 April 1997)
131-2 ¡Latino! ¡Latino! (22 July 1997)
132-2 Caribbean Party (22 July 1997)
133-2 Women of the World: Celtic
134-2 Women of the World: Celtic II (9 September 1997)
135-2 Music From the Coffee Lands (7 October 1997)

1998
136-2 Romantica (13 January 1998)
137-2 Women of Spirit (10 March 1998)
138-2 Ricardo Lemvo and Makina Loca: Mambo Yo Yo (19 May 1998)
139-2 Afro ~ Latino (19 May 1998)
140-2 Sam Mangwana: Galo Negro (19 May 1998)
141-2 Celtic Tides (29 September 1998)
142-2 Reggae Around the World (30 June 1998)
143-2 Cairo to Casablanca (25 August 1998)
144-2 A Native American Odyssey (10 November 1998)

1999
145-2 Mali to Memphis (26 January 1999)
146-2 Habib Koité & Bamada: Ma Ya (26 January 1999)
147-2 Dublin to Dakar: A Celtic Odyssey (23 February 1999)
148-2 A Mediterranean Odyssey (6 April 1999)
149-2 Cuba (25 May 1999)
150-2 Brasileiro (25 May 1999)
151-2 Africa (13 July 1999)
152-2 Oliver Mtukudzi: Tuku Music (13 July 1999)
153-2 Caribe! Caribe! (22 June 1999)
154-2 World Playground (24 August 1999)
155-2 The Equation: Hazy Daze (28 September 1999)
156-2 Cape Verde (12 October 1999)
157-2 New World Party (9 November 1999)
158-2 Ricardo Lemvo and Makina Loca: Sao Salvador (22 February 2000)
159-2 Italian Musical Odyssey (24 October 1999)

2000
160-2 Zydeco (25 January 2000)
161-2 Louisiana Gumbo (25 January 2000)
162-2 Republica Dominicana (22 February 2000)
163-2 South African Legends (25 April 2000)
164-2 Miriam Makeba: Homeland (9 May 2000)
166-2 ¡Mo’ Vida! (23 May 2000)
167-2 Puerto Rico (23 May 2000)
168-2 Oliver Mtukudzi: Paivepo (13 June 2000)
169-2 Festa Brasil (27 June 2000)
170-2 Chico César (27 June 2000)
171-2 Rita Ribeiro: Perolas Aos Povos (27 June 2000)
172-2 Latinas: Women of Latin America (25 July 2000)
174-2 Mariana Montalvo: Cantos del Alma (25 July 2000)
176-2 Equation: The Lucky Few (11 July 2000)
180-2 Music from the Tea Lands (22 August 2000)
181-2 A Putumayo World Christmas (26 September 2000)
182-2 A Jewish Odyssey (26 September 2000)

2001
183-2 Carnival (9 January 2001)
184-2 Cajun (9 January 2001)
185-2 Gypsy Caravan (13 February 2001)
186-2 Gardens of Eden (13 March 2001)
187-2 Mexico (10 April 2001)
188-2 Jamaica (8 May 2001)
189-2 Arabic Groove (12 June 2001)
190-2 Colombia (10 July 2001)
191-2 African Odyssey (11 September 2001)
192-2 Habib Koité & Bamada: Baro (24 July 2001)
193-2 World Playground II (11 July 2001)
194-2 Music from the Coffee Lands II (9 October 2001)

2002
195-2 Samba Bossa Nova (8 January 2002)
196-2 Mississippi Blues (12 February 2002)
197-2 Latin Groove (12 March 2002)
198-2 World Lounge (9 April 2002)
♣199-2 Oliver Mtukudzi: Vhunze Moto (24 April 2002)
200-2 Congo to Cuba (21 May 2002)
201-2 Latin Playground (11 June 2002)
202-2 Asian Groove (27 August 2002)
203-2 Rumba Flamenco (24 September 2002)
204-2 Afro-Portuguese Odyssey (22 October 2002)
205-2 Calypso (19 November 2002)

2003
206-2 Global Soul (14 January 2003)
207-2 African Playground (19 February 2003)
208-2 Cover the World (19 February 2003)
209-2 Euro Lounge (11 March 2003)
210-2 African Groove (22 April 2003)
211-2 French Caribbean (20 May 2003)
212-2 Dreamland (20 May 2003)
213-2 Salsa Around the World (24 June 2003)
214-2 The Oliver Mtukudzi Collection: The Tuku Years (8 July 2003)
215-2 American Blues (26 August 2003)
216-2 Brazilian Groove (9 September 2003)
217-2 The Putumayo World Music 10th Anniversary Collection (21 October 2003)
218-2 Christmas Around the World (7 October 2003)
219-2 French Café (11 November 2003)

2004
220-2 Sahara Lounge (20 January 2004)
221-2 World Reggae (24 February 2004)
222-2 Sing Along with Putumayo (23 March 2004)
223-2 Women of Africa (27 April 2004)
224-2 Nuevo Latino (25 May 2004)
225-2 Greece: A Musical Odyssey (29 June 2004)
226-2 Caribbean Playground (27 July 2004)
227-2 World Groove (24 August 2004)
228-2 Women of Latin America (21 September 2004)
229-2 Blues Lounge (5 October 2004)
230-2 Music from the Chocolate Lands (9 November 2004)
231-2 South Pacific Islands (23 November 2004)

2005
232-2 New Orleans (25 January 2005)
233-2 Kermit Ruffins (1 February 2005)
234-2 Acoustic Brazil (25 February 2005)
235-2 Afro-Latin Party (22 March 2005)
236-2 Mali (3 May 2005)
237-2 North African Groove (7 June 2005)
238-2 Italian Café (21 June 2005)
239-2 Swing Around the World (5 July 2005)
240-2 American Folk (9 August 2005)
241-2 Latin Lounge (6 September 2005)
242-2 French Playground (4 October 2005)
243-2 Celtic Crossroads (4 October 2005)
244-2 Asian Lounge (8 November 2005)

2006
245-2 The Caribbean (10 January 2006)
246-2 Reggae Playground (24 January 2006)
247-2 Brazilian Lounge (21 February 2006)
248-2 Turkish Groove (21 March 2006)
249-2 Paris (18 April 2006)
250-2 Folk Playground (23 May 2006)
251-2 ¡Baila!: A Latin Dance Party (23 May 2006)
252-2 Music from the Wine Lands (27 June 2006)
253-2 Blues Around the World (25 July 2006)
254-2 Acoustic Africa (5 August 2006)
255-2 Radio Latino (3 October 2006)
256-2 New Orleans Christmas (3 October 2006)
257-2 New Orleans Playground (17 October 2006)
258-2 One World, Many Cultures (7 November 2006)
259-2 Asian Dreamland (5 December 2006)

2007
260-2 A New Groove (30 January 2007)
261-2 Women of the World: Acoustic (27 February 2007)
262-2 Gypsy Groove (27 March 2007)
263-2 Putumayo World Party (24 April 2007)
264-2 Animal Playground (22 May 2007)
265-2 Latin Jazz (26 June 2007)
266-2 Americana (31 July 2007)
267-2 World Hits (28 August 2007)
268-2 Israel (25 September 2007)
269-2 Brazilian Playground (25 September 2007)
270-2 New Orleans Brass (23 October 2007)
271-2 Tango Around the World (23 October 2007)
272-2 Celtic Dreamland (6 November 2007)

2008
273-2 Latin Reggae (22 January 2008)
274-2 Hawaiian Playground (22 January 2008)
275-2 Euro Groove (11 March 2008)
276-2 African Party (29 April 2008)
277-2 African Dreamland (29 April 2008)
278-2 Café Cubano (27 May 2008)
279-2 Québec (10 June 2008)
280-2 Reggae Around the World (Re-release of 142-2 with different track order and 1 track less) (22 July 2008)
281-2 Acoustic France (19 August 2008)
282-2 Acoustic Arabia (2 September 2008)
283-2 Sesame Street Playground (30 September 2008))
285-2 A Jazz & Blues Christmas (28 October 2008)
286-2 Women of Jazz (28 October 2008)

2009
287 African Reggae (27 January 2009)
288 India (24 February 2009)
289 ¡Salsa! (24 March 2009)
290 Italia (19 May 2009)
291 European Playground (19 May 2009)
292 Brazilian Café (28 July 2009)
293 Picnic Playground (28 July 2009)
294 España (29 September 2009)
295 A Family Christmas (27 October 2009)
296 Jazz Around The World (27 October 2009)

2010
297 Rhythm & Blues (9 February 2010)
♣299 Jazz Playground (9 March 2010)
300 Latin Party (6 April 2010)
301 South Africa (18 May 2010)
302 Rock & Roll Playground (29 June 2010)
303 Tribute to a Reggae Legend (13 July 2010)
304 Yoga (14 September 2010)
305 World Christmas Party (5 November 2010)

2011
306 Bossa Nova around the world (11 February 2011)
307 Acoustic Dreamland (22 February 2011)
308 Rumba, Mambo, Cha Cha Chá (5 April 2011)
309 Jazz (3 May 2011)
310 Kids World Party (28 June 2011)
311 African Beat (30 August 2011)
312 Latin Beat (30 August 2011)
313 Acoustic Café (12 October 2011)
314 Celtic Christmas (25 October 2011)

2012
315 Brazilian Beat (31 January 2012)
♣316 Instrumental Dreamland (28 February 2012)
317 African Blues (24 April 2012)
♣318 Cowboy Playground (22 May 2012)
319 Bluegrass (22 May 2012)
320 Arabic Beat (31 July 2012)
321 Latin Beat (Re-Release with 3 new tracks) (11 September 2012)
322 European Playground (Re-Release with 3 new tracks) (11 September 2012)
323 World Yoga (30 October 2012)
324 World Sing-Along (30 October 2012)

2013
326 Vintage France (26 February 2013)
(标♣的是我还没找到)

带三个表 @ 2013-05-24 13:44:55 分类: 闲扯

我最近才发现,如果闭上眼睛,我根本分不清可乐和雪碧之间的区别。在我看来,可乐和雪碧之间的区别就是那点色素。甚至,我也分不清百事与可口之间的区别。可事实上,我心里还是不断地在制造这种差别,诸如可口偏酸,百事偏甜。那么,当我分不清可乐与雪碧之间的区别时,我开始怀疑,可口可乐公司为什么要制造两种口味相同但却颜色不同的饮料?我经常遇到有人在为到底是喝可乐还是喝雪碧犹豫不决徘徊在十字街头,这场景颇有点滑稽。可乐与雪碧的事实告诉人们一个真理——眼见为虚,眼不见为实,孙悟空大战二郎神的障眼法在商业领域得到最绝妙的体现。

其实很多东西我们都搞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差别,但他们人为地制造差别来误导你,在里面赋予了很多所谓个性、文化含义的东西,提升产品附加值,让你慢慢去接受他们的消费观。

我们都知道,戏剧要是没有冲突,就不好看了。消费也一样,没有冲突和竞争,估计再好的东西也卖不好。当年可口可乐独霸天下的时候,人们没有对比,还经常饱受质疑。后来可口可乐发现市场在不断萎缩,于是想出一个办法,决定再开一家公司,叫百事可乐。果然,百事可乐抢走不少可口可乐市场。两家产品的各种竞争一时间硝烟弥漫,摸高一尺,跳高一张。最后两种产品的销量也都在上升。假如原来可口可乐能卖掉100瓶,自从有了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可以卖掉120瓶,百事可乐卖掉60瓶,其实可口可乐公司一共卖掉了180瓶。

商人从戏剧中获得灵感,更多的商人从可口vs百事案例中获得灵感,纷纷起来仿效,果然效果不错。

阿迪达斯和耐克是一家,尼康和佳能是一家,康师傅和统一是一家,奔驰和宝马是一家,苹果和微软是一家,柯达和富士是一家,加多宝和王老吉是一家,蒙牛和伊利是一家,福建所有生产破运动鞋的都是一家。民主党和共和党是一家,南朝鲜和北朝鲜是一家,伊朗和伊拉克是一家,中国和日本是一家,《南方周末》和《环球时报》是一家,《京华时报》和农夫山泉是一家。张艺谋和陈凯歌是一个人,任志强和潘石屹是一个人,人见人爱的老罗和人见人踹的方舟子——其实是一个人。

带三个表 @ 2013-05-22 13:42:15 分类: 挨个祸害

我很佩服史航,他的一些江湖传闻即便在我认识他之后传出来,都还让我佩服不已。

史航喜欢电影,所以从他上网那天开始,就给自己起了一个网名:影武者。后来人们叫俗了,就称他“鹦鹉”。这个爱称慢慢被传开了。每当人们提起鹦鹉这个人,我的脑海里都会闪现出新西兰的枭鹦鹉。

史航对电影喜欢到什么程度呢?只要是他喜欢的电影,都把整本台词背诵下来,然后当人面分角色表演朗诵。有一个叫老六的人不知趣,认为自己对电影了解的很透彻了,听江湖传说史航的故事,便从河北赵县赶到北京,想和史航过过招。史航问他喜欢什么电影,老六说出了几部,正好有一部南斯拉夫电影《桥》是他们的共爱。史航说:我们来对白吧。没出六句,老六便接不上茬了。最后史航一个人花了一个多小时把《桥》的对白说了一遍。后来老六再也不敢说自己喜欢电影了。

史航的记忆力跟复印机一样,过目不忘。我好奇,问他如何能记住这么多还不会张冠李戴。史航说,如果把你知道的东西告诉另一个人,就记住了。再告诉一个人,这辈子就记住了。所以史航会在大半夜给一个姑娘打电话,告诉她刚看完《歌德谈话录》,向姑娘叙述里面的精彩章节,天亮后,史航心满意足地睡去。几次之后,史航已经背诵的滚瓜烂熟,便在钱粮胡同的美树馆开了一个读书讲座。当史航同志坐在那里侃侃而谈的时候,你们知道有多少姑娘拿着电话无聊地看着天花板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吗。

所以我佩服史航。

史航的传说还不止这些,比如上大学史航泡妞,有一次他跟女生压马路,三星快横梁了,史航才恋恋不舍地跟女生回学校。到校门口才发现,校门已经锁上了。史航说,看来只能翻墙了。女生站在那里很犹豫,因为她穿了一条比较短的裙子,这翻墙的话……但又不能不回宿舍。在史航的劝说下,女生硬着头皮,被史航托上了墙。然后,史航推开旁边的小门,进去后把女生从墙上接下来。后来,这个女生再也没有跟史航说过一句话……

所以我佩服史航。

后来,我拍电影,每次我都希望史航老师能看看,给指点一下。可每次在首映式之前给他打电话,发现手机总变成空号。几天后,见到史航,他就抱怨:你首映式怎么不叫我去看?

这几年我拍了四个电影,史航换了四个手机号。当他第四次跟我说“你首映式怎么不叫我去看”的时候,我实在忍不住了,问他:“你什么星座的?”“双鱼。”

哦,难怪,跟土摩托一星座的。所以我就原谅史航了。

书归正传——本周日(5月26日)下午14:00-16:00,我跟史航被出席著名影评人周黎明老师的新书《影君子》的发布会,地点是:雕刻时光三联店(美术馆东街22号)。欢迎前往。

带三个表 @ 2013-05-20 13:03:10 分类: 闲扯

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为背景的俱乐部,自成立以来,成绩骄人,十六年来永远争第一。

但是,随着近几年其他足球俱乐部的大力度投入,尤其是恒大俱乐部的崛起,鲁能俱乐部对后备力量的培养,已经把国安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作为一个帝都的球队,成绩不能差,所以,在第二次转会期,国安决定加大投入,引进一些强力外援。

首先,国安锁定了在曼联不得志的鲁尼,开出30万欧元的高价。但鲁尼的经纪人认为这个价位太低,开出70万欧元的报价,对此国安只好放弃鲁尼。

就在国安第二次转会期引援陷入瓶颈时,昨天传来利好消息。世界头号球星梅西的经纪人向国安抛出橄榄枝,巴塞罗那给梅西开出35万欧元的价格,但国安只能出30万欧元。最后巴萨决定出售梅西。

托特纳姆热刺队的新星贝尔得知梅西加盟国安,决定与热刺解约,免费加入国安。但国安队认为贝尔的风格与国安队的小快灵风格不符拒绝了贝尔的要求,同时以风格不符为由拒绝的球员还有哲科和戈麦斯。

拜仁慕尼黑的边路双煞里贝里和罗本同时提出转会国安,分别开出5万欧元和8万欧元的高价。国安俱乐部在接受两位边路快手的同时也在合同里写明一条:你们只能给王晓龙和张稀哲打替补,否则免谈。但两位球员没有任何异义,说,只要能跟梅西一起踢球,去预备队比赛都行。

C罗听说梅西加入国安,也提出以自由身转会国安,并提出周薪五千元人民币的要求。他一直以来的愿望就是能和梅西成为队友,希望这次能在国安俱乐部实现这一愿望。国安认为周薪五千元太高,最后谈到周薪四千五,两个月后,C罗将加盟国安。

AC米兰的巴洛特利,切尔西队的大卫·鲁伊斯,曼城队的大卫·席尔瓦也先后提出以自由身身份转会国安。但是国安俱乐部以外援名额有限制为由拒绝了他们的请求。这些球员得知后,纷纷表示愿意放弃现在的国籍,加入中国籍,为实现中国梦贡献点绵薄之力。

国安俱乐部总经理高潮表示,新外援的加盟会增强国安的板凳厚度,这样在打亚冠和联赛时排兵布阵不会像今年这样捉襟见肘。同时,国安永远争第一的目标不会改变。

带三个表 @ 2013-05-20 9:30:10 分类: 未分类

根据中国音像协会唱片工作委员会2012年发布的《中国流行音乐市场调研报告》显示,2010年,实体唱片营收约为1.8亿元,全年版权总收入为4800万元;在线音乐市场营收约为12.64亿元,版权人应收6.32亿元,实收9900万元;无线音乐市场营收300亿元,版权人应收150亿元,实收5.14亿元;移动互联网市场全年下载约3亿次,在线收听约12亿次,但版权人没有从中获得任何收益;演出市场仅版权使用一块,版权使用费就高达86亿元,应收3.44亿元,实收214.4万元;卡拉OK市场应收版税72.8亿元,实收1.2亿元,版权人从中获得2994万元;广播电视市场价值4.3亿元,著作权人没有从中获得收入;公共场所背景音乐版权使用费保守估计也在200亿元,实收1731万元,版权人实收1384.8万元。

音乐每年所创造的商业产值大约在680亿元左右,如果以去年中国电影创造的170亿票房做一个对比,相当于创造了4个电影票房。音乐著作权人应该从中收到437亿元的版权使用费用,但实际上只拿到7亿元。

这个现状很像你们现在做的中国梦。

带三个表 @ 2013-05-15 0:13:46 分类: 说书


我的同事土摩托目前已经成为三联生活周刊最高产的作家,现在他已经出版了六本书。第七本书最近由三联书店出版。

以前土摩托出版过一本《生命八卦》,结果销量不高,据出版社说读者对八卦感兴趣,但是对生命没兴趣。可见起个好书名有多重要。这次土摩托和出版社吸取了失败教训,在书名上确实花了不少工夫。最后这本新书的名字定为《科学土鸡汤》。

我认识出版社的编辑,打电话问她为什么起这么一个拧巴的名字,编辑说,如果强调科学的一面,读者不买账,现在读者都喜欢伪科学,比如星座算命之类的,三联书店一直坚持弘扬科学,所以不能起太伪科学的名字,而且土摩托也不同意。就连这个名字也跟土摩托争执了很长时间他才做出让步的。编辑说,现在人们对偏软一点的文字比较感兴趣,而土摩托的文字写得比较生硬,他的文字我们在编辑过程中经过软化润色,既忠实了他的观点,又具有可读性,所以90%的文字都做过修改——即使土摩托最后都认不出那是自己的文字……我们希望达到既传播科学,又陶冶心灵的双重目的,所以书名做了一次混搭,将科学和心灵鸡汤融为一体,因为袁越的网名叫土摩托,所以我们加了一个“土”字,让读者感觉更有营养。

昨天我去商务印书馆,问书店的工作人员,土摩托这本鸡汤卖得怎么样,他们说卖的不太好。后来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没有看书后面的上架建议,直接放到生活美食架子上了,结果买菜谱的人一翻,发现是讲科学的,又放回书架上了。

带三个表 @ 2013-05-13 15:26:29 分类: 未分类

每年我过生日都会到一个叫潜渊的地方,这个集茶馆咖啡馆于一体的地方曾是我们活动的据点。但是,前几天,老板娘告诉我,她要转让这个地方,因为她要回成都专心养孩子。

老板娘陈娴当初在东四开过一家宽巷子,后来转战到清华一带开了潜渊。她平时喜欢到处淘一些古董小玩意儿,摆在茶馆里。

现在,这家富有中西情调的茶馆咖啡馆准备转让,希望接手的人能保持这种风格。

潜渊面积大约有180平方米,地址位于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8号(世纪科贸大厦南侧),如果有人有兴趣接手,可直接与老板娘陈娴联系,电话:13501390028


更多图片点击这里观看

带三个表 @ 2013-05-09 17:17:28 分类: 未分类

其实我一直在新浪有微博,就是你们一直怀疑的那个“@带三个表”。这几年我一直被询问这个微博是不是我的,我也一直否认。可能我想的太简单了,以为在二战期间,如果丘吉尔出现在柏林的街头,不会有哪个德国人会怀疑是英国首相。以为这年头真做真来真亦假呢。我本来是用这个微博偷窥一些人而已。可是好奇的人太多了,总是没完没了地问。我烦了,只好承认了。你们要关注就去关注吧,反正我也不写什么。

带三个表 @ 2013-05-09 13:40:26 分类: 闲扯

我叫张立宪,我有一个故事,要讲给你们听。

我有个发小叫全勇先,在高中毕业以前,我们形影不离,高中毕业后,我考上了人民大学新闻系,他留在当地继续放猪。大学毕业后,我还在为生计奔波时,他却早早结婚了。结婚在我们村是件大事,更何况我们是如此发小,要当仁不让地随点份子钱,虽说收入不多,但必须表示这份心意。我千里迢迢,兜里揣着两百块钱——那是我两个月的工资,回去随礼。虽然接下来的一个月我靠喝凉水度日,但心里还是挺高兴。当年我们那帮哥们儿都说,要是全勇先能娶到媳妇,那真是老天开眼了。结果老天真的就那么不开眼地开眼了。

一年后,老家的同学来北京,告诉我一个坏消息:全勇先离婚了,哦,老天总算开眼了。他不好意思告诉我,这事他一直瞒着我。我给老全打个长途,安慰他,只要心还在,梦还在,就一定能重头再来。果然,不到一年,全勇先又结婚了。我千里迢迢,兜里揣着五百块钱——那是我两个月的工资,回去参加全勇先二婚婚礼。虽然接下来的一个月我靠喝凉水度日,但心里还是挺高兴。

这场婚姻没有维系多久,老全又恢复了光棍身份。大家都劝他,再找媳妇可一定要看准了,连着找了两个不靠谱的媳妇,这要是接二连三地犯错误,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没过多久,老家又传喜讯,全勇先三婚了。我千里迢迢,兜里揣着两千块钱——那是我两个月的工资,回去参加全勇先三婚婚礼。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一边靠喝凉水度日,一边怀疑人生。那段时间刚好我辞了工作,没有收入,可能要喝两个月的凉水。我一边怀疑人生一边想,虽说全勇先是我的发小,但我的经济实力招架不住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结婚,前前后后我在他身上搭进了不少钱,至今都没见到他抱上个娃。尤其是,最近周围的朋友都纷纷发出婚礼邀请,份子钱要这么随下去可能会导致我破产。

思来想去,我还是忍不住给全勇先打一个长途。我没有质疑他的眼力,这属于天分,后天是弥补不了的。我只跟他讨论一个问题,下次结婚,能不能在随份子钱的时候签一份协议。

“你他妈怎么那么小气?我一个放猪的命,你还跟我这样。”老全一听就急了。

“不是我小气,我是想给你点压力,不然你会放一辈子猪。”

“你说吧,怎么个压力法?”

“下次你再结婚,我再随份子钱是有条件的。”

“你说。”

我把早就草拟好的协议和盘托出:第一,如果你的婚姻持续不到五年,我随的份子钱必须双倍退还给我;第二,如果拒还,我将到法院告你违约。

全勇先在电话那头挤兑了我半天,说我没结过婚,不知道结婚生活有多复杂,不是一两句能说清楚的事情,也说不清是谁的问题。不管他怎么说,我先把丑话摆在前面,愿意的话就接受,不愿意下次结婚就不随份子钱了。

全勇先拗不过我,带着鄙夷的口气接受了我的协议。半年后,老家传来喜讯,全勇先四婚了。我千里迢迢,兜里揣着五千块钱——那是我两个月的工资,当然还有那份协议,回去参加全勇先四婚婚礼。我豁出去再喝一个月的凉水,因为我早就不看好他了。

果然,一个月的凉水还没喝完,老全就离婚了。我没有跟他废话,直接把银行卡号发给了他。两天后,一万块钱打到我的卡上,同时全勇先也打来电话:“这回连本带利都回来了,你踏实了吧?”

周围的朋友陆陆续续都结婚了,每当我向他们提出要签订随礼协议,开始他们都用恶毒的语言挤兑我,但我很清楚,结婚前人都昏头昏脑,想图个吉利,他要不签这个协议,表明他对这场婚姻不自信。只要我稍加点拨,他们就欣然接受。

我随的份子钱往往要比别人多,因为我也要判断,某一对伴侣究竟是潜力股还是垃圾股。两年下来,我随出去的份子钱已经有快二十万了。

只要春种,秋天就一定有收成。两年后,我的那份协议开始显现出效果了。碍于面子,那些婚姻走到尽头的同学们主动地把钱打到我的银行卡上,我慢慢也发财了。后来我周围的这帮哥们都亲切地叫我“张发财”。

带三个表 @ 2013-05-07 1:54:32 分类: 闲扯


两年前,我以此为题写过一篇博客,这次再以此为题写一篇。上一篇写的是关于评论者与评论对象之间的关系。这次换个角度,专门说说评论者。

我一直是个评论者,从写字发表文章那天起,人们就叫我乐评人。尽管不写乐评许多年,但这顶帽子怎么也摘不下去。我其实是个导演啊,哈哈。

至少在我写评论文章这些年经历的感受,让我知道,当我写下每一句话,都知道它应该是我的想法,而且这些话会对相关的人产生一些触动。比如我说王二麻子的新专辑“听上去就像以为自己假装性高潮蒙骗了性伴侣之后的满足感一样装腔作势”。王二麻子看到之后一定觉得不舒服。但是我跟王二麻子不认识,他想我跟我理论一下也得费一番周折。所以王二麻子气过了之后就不当回事了,几个月或者几年之后在某个场合见到我,虽有些耿耿于怀,但大家不会因为一段评论闹得剑拔弩张。类似这样的事情我以前遇到过,也遇到过麻烦,但那是少数。

至少,时空相隔,能让我不顾评论对象的感受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没太多忌惮。写出来的文字,交给报纸或杂志,数日或数月发表,王二麻子们看到之后可能又过了很长时间了,可能那时候王二麻子的新专辑早就卖过几百万了,正在开庆功会,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哪有闲工夫理会媒体上的说道。

同样,作为一个读者,翻开报纸或杂志,看到一篇评论,于我心有戚戚焉也好,不敢苟同或者出离愤怒也好,也不至于冲动起来去找作者。除非吃饱撑的,找到媒体所要作者联系方式,或打电话或写一封声讨檄文,来表达自己的愤怒。这事儿我也遇到过,我当年收到一封刘德华粉丝的声讨檄文,写了16页信纸,绝对属于出离愤怒的那种。绝大多数读者,看完后一转脸就把这事忘了。如果是一篇好文章,会有剪报的习惯,剪辑成册,顶多也就是给自己的生活或青春留下一些痕迹而已。

但数字时代的评读关系发生了彻底改变。比如我在我新浪微博上写一篇评论王二麻子的新专辑的文字,虽然只有140个字的容量,但足以产生一些杀伤力。比如还是那句话,王二麻子的新专辑“听上去就像以为自己假装性高潮蒙骗了性伴侣之后的满足感一样装腔作势。”

武大郎过门槛——碰巧了,王二麻子也有微博,正好也关注了我。此时王二麻子正在为新专辑营造各种营销势头,网上好评如高潮——虽然是假装的。我突然当啷来这么一句,王二麻子以及他的公司营销团队肯定会觉得不爽,本来他们幻觉中认为专辑能卖掉一百万,但他们会更加幻觉地认为,你说了这么一句话,会少卖五十万,卖出去的五十万还是冲着了解假装性高潮去的,对了解他音乐方面的正能量有负面影响。王二麻子不用找我单位的地址,以及我的电话邮箱,直接就可以在微博上开抡。同时,王二麻子还有三百来个缺心眼的粉丝,自然也是冲杀过来,一通乱骂。王二麻子的亲戚朋友同学网友同事街坊四邻也都会适度地参与进来,一场口水战在所难免。紧接着,一些无关人等也忍不住手痒痒加入进来,还有旁边一直围观瞎起哄的人……一个逼大的事儿,搞着搞着就变成公共事件。

最后的结果是:双方扯破脸皮,还原本相,把最丑恶的一面跃然网上,谁都不想嘴上吃亏,这类网上骂战只有升级没有升华,到最后众人都变成了小丑,只好回家洗洗脸,然后出门,假装过去什么事都没发生过,继续在网上抖落自己的羽毛。

那么,王二麻子的专辑到底怎么样呢?不再有人关注。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像王二麻子一样点火就着,也有些比较有涵养的人,面对批评一笑了之,你有创作的自由,人家就有评论的自由,都正常。人家约有涵养,你就越不好意思下狠手,这叫不战而屈人之兵。

再当然一下,由于人们都在网上有个自己的发布平台,全世界的人都属于低头不见抬头见,过去你在纸媒体上毫无遮拦指指点点,现在你在网上还敢这样吗?首先可能会引来麻烦,其次总的给人留点面子吧,毕竟人家也是个人物,也有百十来个粉丝,说话得掂量一下,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之类的古训不时萦绕在你的心头和乳头,再加上你也是个不想惹麻烦的人,山不转水转,指不定奶一天会碰上王二麻子,那样多尴尬。得罪人的事儿尽量少干。是不?

这样吧,说点不痛不痒的话吧,留着七分劲儿别使出来,顾顾左右言言他。或者干脆缄默,世界上也不少自己这一句话。王二麻子,爱谁谁,跟我有鸟关系!

这年头,越是有点知名度的人,评起论来越虚伪,人人都变成了老好人。倒是那些籍籍无名的人,反倒可以把自己的喜恶写出来,结果人们更相信这个草根的观点。这个草根有一天也被草根们烘托成了精英,晶莹剔透般的精英,最后他也不敢说话了。

网上是评论最多的地方,但真正的评论已死。

这倒没什么,数字时代改变的东西太多了,怎么就不能改变评论呢。过去好的评论一针见血,现在好的评论标准是一阵简写,省略掉可能引起各种麻烦纠缠误解的词句观点,连春秋笔法都不能有。比如你看了某一个作者的书,直接拍张照片贴到微博上,然后艾特作者一下即可。歌词大意是:看到了没有,你的烂书我居然买了一本。说不定作者回你一句能让你屁颠屁颠半个月睡不着觉呢。

新媒体上的评论氛围把中国人过去擅长的那一套打哈哈的本事再次发扬到了极致。

带三个表 @ 2013-05-05 0:46:01 分类: 未分类

我一直不知道这个博客能写多久,倒不是担心自己的毅力,而是不知道哪一天突然它就被消失了。所以,域名费用我都是每三年交一次,我不知道这样的续费还能续多久。

前几天,域名到期了,三年间已经忘了还要交费这件事,知道首页上显示出“已婚男士征友广告”,才想起来该交钱了。但正赶上五一放假,所以耽误了几天。希望这段时间浏览我博客的女士们没有点击那些骗人的广告。该广告好像是域名商弄来的,真他妈恶心。

好了,又可以写博客了。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