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上地理课的时候,书上说“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后来,地理课本又改成了“政治和文化中心”,去掉了“经济”,大概意思是,反正北京基本上靠地方供养,发展不发展经济不重要。而且,一个城市是否可以定位为经济城市,主要看它的重工业是否发达。所以,沈阳可以说是辽宁省的经济中心,北京就不能说,因为首钢和燕山石化都给轰出北京了。不知道现在北京的定位又改成什么了。总之,它一定要有文化。
我一直都在怀疑北京是否是个文化中心,也一直在怀疑北京人是否有文化。
它是不是文化中心,似乎不用怀疑,这里有中国最多文化艺术团体和公司,有中国最多的媒体,有中国最多的知识分子和大学,所以说,它不是文化中心,中国整个就没文化了。但我还疑惑,这些团体、个人制造了什么文化了?看上去并没有制造什么。哪本畅销书是北京人写的?哪首流行歌曲是北京人写的?哪个票房最高的电影是北京人拍的?其实都是外地人干的,但是他们借助了北京这个文化平台而已。北京的文化,其实就是一个台子。
再说人,都说北京人有文化,我也没看出来,北京是个非常土鳖的城市,我小时候刚来北京的时候觉得北京特有文化,因为小人书比我们村的书店里多。后来,我觉得北京没有文化,最大的标志是,第一,北京的特色文化没有;第二,北京人不喜欢消费文化。
北京的特色文化应该是由人来创造的,北京有什么特色文化,除了侃大山、吹牛逼之外,似乎再找不出来什么了,所以它的土著文化也就是吹牛逼文化。你说它有名胜古迹?好多地方都有,北京也没什么特别的。你说它有京味儿文化,可是现在已经不明显了,现在变成了移民城市,而且这个城市一点自己的特色都没有,衣食住行甚至人的德性,都没了独特之处,甚至吹牛逼的特色都快消失了。
说北京人不喜欢消费文化,很多人可能不同意,但我们可以看一看,北京市场的文化产品,人们能消费掉多少呢?你会说,肯定比广州、深圳多。废话,你也不看看北京有多少人。如果按人口比例来看,北京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没文化城市。举个例子,比如一个什么演出,类似《歌剧魅影》之类的,在上海,演上半个月,什么问题都没有,总有人看。你放在北京,几天就没人看了。你不消费文化,你怎么说有文化?尤其是大众文化,如果它总大众不起来的话,那只有一个结果:这个城市的文化人造不出大众文化,这个城市的人不喜欢文化。一句话:没文化。
我一般不爱看演出,看演出我就睡觉。可是我每次看演出,撞上的基本上都是熟人,如果在首都体育馆,还好,熟人撞上的比例还小一些,要是个中小型演出,基本上是熟人大聚会了,翻来覆去总是这么一批人。然后我就想,是我认识的人太多吗?不是,我不太喜欢社交,看到生人就紧张,但我都能认识这么多人,如果我满怀豪情地去认识更多人——估计也没几个。
所谓北京文化,其实不过是小圈子文化,精英文化,这跟北京上千万人比,沧海一粟,这些小众就能代表北京有文化了?我记得,从北京80年代开始搞大型演出开始,能挣钱的演出绝对不超过10次,相当一部分的票是送出去的,为什么,北京人不爱消费,如果消费,都是不良文化消费(即不花钱免费消费)。可是在外地很多地方,一场像样的演出,一定会到一票难求的地步。有人说,北京人什么都见过,所以觉得不新鲜,外地人什么都没见过。我认为这是北京人想回避自己没文化的谬论。你就直说你没文化,不愿意消费,甭说什么都见过。恰恰相反,这座土鳖城市的人慢慢变得越来越夜郎自大了,还嘴硬说自己有文化。
北京真的有文化吗?当我认真地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发现,它真没什么文化,它有文化都是我们产生的幻觉,就像潘石屹混到文化圈里觉得自己特有文化其实不过是个幻觉一样。我这么说无意贬低潘石屹或北京人民,只是想说,如果我们实在一点,就不用靠幻觉生存。北京人是什么东西就是什么东西,何必打肿脸充胖子,难道吹牛逼真是北京文化?
北京一直是我最爱的城市,不为其他就为他给了四面八方的精英一个交流的平台。而这种精英文化也许正是北京的特色。
《歌剧魅影》叫有文化?
一百老汇通俗歌剧
这个没抢到~
土鳖城市.土鳖文化.
反正不喜欢北京,也没有打算在这个城市活着
不过,我倒觉得北京还是蛮有文化的
起码三表哥在北京撒
北京之所以可以成为所谓的“平台”,是因为他是所有“不”门 的最高权力机构所在地,包括“文化不”,其实很多人都觉得北京没文化
很多西方人甚至认为北京不是一个有人性的地方,但是不熟悉的话一般不会告诉你,他们只会对你说你想听的,比如:“我喜欢中国文化,我喜欢北京”,其实他们喜欢了解所有可以接触到的文化,包括原始部落的,他们一样有兴趣了解,并取其精华。在这一点上他们是谦虚且聪明的。
严重不同意三妹夫的说法。
我在深圳华强北,经常被人围着问:“要毛片吗”。北京海龙当然也有人问这个。你再往北大南门走一点,北京人的文化水平立马显现出来了。总有哥们拉着你问:
“要学位证吗?”
恩
是个个都贼能吹牛逼.
xuqiongxiao Says:
七月 31st, 2006 at 3:25 am
不过,我倒觉得北京还是蛮有文化的
起码三表哥在北京撒
*************************
知道什么叫愣拍吗?
笑昏倒!那个MR WHERE太好玩了.
哪里先生说的哪个比较冷。
俺一想到北京就想到[我是二百五],皇宫和太监,感觉阴森森地.也不知道这感觉哪里来的哈.也许应该去北京看看..不过俺又不想被怀疑成恐怖分子没有暂住证被遣送回来..
按市区实际总人口,广州深圳也有上千万.
北京应该算是外松内紧的地方
“天子”脚下,一有什么风吹草动,政府一发话,马上就噤若寒蝉,所有恐怖的记忆又都回来了。
所以,北京人现在也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吹吹牛,一到正经八百的地方,就歇菜了
对于北京唯一羡慕的是,我喜欢的乐手基本都呆在那里。更不用提以前的“河”酒吧和不一定驻点酒吧,甚至现在起码都可以去后海东岸看看夏佳和刘元,小资一把。
不过当然因为在广州上海还是偶尔可以看到演出,所以对北京也没什么太大兴趣了。
深圳是最没有文化的
数数书店与大学数量就知道了
北京人没文化?谁闹得?某些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最后弄得连卫生教育都产业化了,为了适应某些傻冒消费者的需要连呆板(ai ban)、确凿(que zuo)都在新华字典里改成了dai ban、que zao。当人要在把工资换成一两场演出票或者几本图书还是换成粮食之间选择时,我想大多数人都会以生存为先。现在的人都被要求起着公安局字库里的名字唱着同一首歌,上着被层层审核过的网页看着台台都一样的新闻联播,你想让我们怎么有文化?
上海能消费~
但也不见得就有文化了~
不过比不消费强点~
P大个地~~~还能穿扬吗
三表哥,北京还是有文化的,起码我觉得北京人的牛x劲已经被你们给发扬光大了。现在你所说的北京人能有多少呢?即从地域、血统上分有多少纯种北京人?北京就是一个移民城市,所以才能提供一个给各地“文化人”的平台,上海行吗?韦伯也不是美国人,但是他的歌剧还得靠百老汇。
很多西方人甚至认为北京不是一个有人性的地方,但是不熟悉的话一般不会告诉你,他们只会对你说你想听的,比如:“我喜欢中国文化,我喜欢北京”,其实他们喜欢了解所有可以接触到的文化,包括原始部落的,他们一样有兴趣了解,并取其精华。在这一点上他们是谦虚且聪明的。
================
哈哈,就像额老头子说老外都相信中医我就告诉他老外还相信伏都教咧。哈哈哈哈
恐怕这里最终要变成北京跟上海的又一战场。闪先
这里好像还缺一个“文化”的定义,什么叫“文化”?什么又叫“有文化”?谁来定义呢?是看大片的,还是看好莱坞剧的?或是看歌剧或芭蕾的?是由中国人来评定,还是由洋人来评定?如果只是“鸡”一嘴“鸭”一嘴的评,“鸡”“鸭”就都得有文化,有文化的“鸡”“鸭”都来评北京,北京还能干吗?只能“吹牛逼”了呗!——谁让你们都爱评它呢?
其实任何一个地方都有文化人,和不文化人,这个也许三表哥会觉得我肤浅,但我觉得没必要把它过于地域化.也许三表想想的是一个城市它传承的文化和它的延续性,这点也许北京真的做的有点差.大家没必要把这里做一个战场,三表哥只是思考了下,不许联想~~~~~~~~~
俺对北京人在高考过程中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无耻行为感到很无奈。。
就是有那么多混蛋的人,和那么多混蛋的逻辑,而且你看不到这些东西绝迹然后有好转的迹象。
这就够了。
这些论据都没有说服力。连像样一点精确一点的数字都没有。。你还真是一作高深状就非露馅不可啊。。。
嘿嘿,sardine2也喜欢不一定的即兴音乐啊,握个手.
纽约 北京
北京不象华盛顿
沙尘暴之都
看看这些个北京兄弟,俺非常地认同文章最后一句。
我是北京人(第三代的)
谁不想有文化谁不想消费,谁给钱啊?温饱都快解决不了了谁有闲钱去消费文化?再说都是一个国家非要分出地域文化区别来,也够累的。
有要笑昏了,过去就听说三代贫农的,现在还有说自己是三代北京人的.
想起来我一表哥娶了个外地媳妇,生一北京儿子,结果满月照有一张就是儿子和一个北京户口本.我当时差点儿笑差气,.过了很久才感到深深的悲哀.
你先给文化定个意再评论阿
关于北京文化要是我估计写100万字都写不完 京骂 吹牛逼估计都列属其内。
所以你写着1000多字,能代表什么呢?不要在这儿瞎逼逼了。
北京有文化?我倒宁可相信北京人能扯淡,是全国的扯淡中心。看看[我是二百五]的央视吧,只有整点报时的可信度还凑合。
如果说北京是文化中心的话,它充其量也就是个文化交流和交易中心,有时连这个都算不上。它既代表不了东北文化,也代表不了西北文化,更代表不了岭南文化和海派文化,凭什么说它是文化中心,大便一砣,可悲的是我们都生活在这砣大便上。
俺代表北京人们欢迎你,以及像你一样,在北京工作,在北京发展,在北京扬名,在北京挣钱,同时还骂着北京的人啊~~~~~
呵,美国的强大就是被骂出来的.
爱之深责之切.
我一种情感,就是不管他有没有那么好,我就一味的追随,一位的热爱,我对北京就是这种感觉,我生长在这里,我爱这里,就像我们爱国一样。
北京人的牛逼,北京人的骄傲就出自这种热爱,作为北京人,我们就执著的热爱着我们生长的城市,我们到了世界各个角落,都回碎碎念着——那都没有北京好啊~
别的地方的人有么?有就不会涌向北京涌向上海涌向海外作汉奸
这就是北京的文化~北京的独特~你不懂……~
再加几句~说北京市文化中心~给北京带文化帽子的人是北京人么???
也不知道谁累~!!!!!!
从这一天起开始讨厌三表!!!
京味文化你懂吗?王朔是谁你知道吗?冯小刚开头几个片子看得出来吗?阳光灿烂的日子知道吗?
京味文化就是孕育他们的土壤,没有了北京这块土壤,他们就什么都不是!
做人不能无知到这种程度!
真的开始讨厌你了。
目前,一小撮北京人已经进了三表的套了。
要说没文化 整个中国都差不多 没什么可比性
反正我认为 中国最有文化的地方是台湾省!
其他省份都一个档次!
如果侃大山不是文化,三表哥早该回家种地去了!
现在到处征地。没地可种,还不如侃大山。
先给个文化的定义好吗?说了半天就在那自己绕来绕去的。
北京确实已经成了个不折不扣的移民城市,所以说北京的文化消失不无“非北京人”的贡献啊。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嘴里说着北京这不好那不好,还个个的削尖了脑袋往这里钻???难不成真应了那个字:“贱”?
呵呵,一小撮北京人被踩了尾巴似的。
一帮[我是二百五] 中了三表的套,购越是有争议的话题 评论越多.
你的评论需要管理员的验证才会被显示。 三表限制评论自由了?怎么跟[我是二百五]一样了?
哦 原来是要审核关键字...
有钱就行
北京确实已经成了个不折不扣的移民城市,所以说北京的文化消失不无“非北京人”的贡献啊。
—-非北京人会带来他们的文化,而不是让本地文化消失。如果说是非北京人让北京没文化,那只能说北京本来就没文化。
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嘴里说着北京这不好那不好,还个个的削尖了脑袋往这里钻???难不成真应了那个字:“贱”?
—-北京是你们家的北京么?什么叫“削尖了脑袋往这里钻”?你早来两天,就以为自己是这里的主人了?真不知羞耻。北京是全国人民的,我想来就来。你管得着么?你比“非北京人”多的,除了个户口,除了因此而来的一些优惠,还有什么呢?得了便宜还卖乖。
真是可悲啊。
这种问题有什么好争论的呢?
作为北京人,我并不觉得列举出王朔等人是多么光彩的事情.
我也同意所谓北京本土文化有消失的趋势这个说法.
当然也有很多不同意的地方,但毕竟是他个人的观点,即便是反驳,也不该是建立在贬低别人贬低其他地方的基础上,因为这往往只能说明大家都没文化,并不能说明北京真就有文化了.
我觉得北京人对此的态度,应该是让这些声音存在,并且欢迎那些真有文化的人来相对没文化的北京牛B.当然不知天高地厚的人非要NB,我们就更该对其不屑一顾、置之不理了。
某些人表把“北京”混同成“北京人”。。。
全国人民来北京,你以为是来看北京人的吗?
还什么削尖了脑袋来看,你以为北京人是熊猫啊?
北京动物园里的熊猫也用不着削尖了脑袋去看。
愣拍 Says:
七月 31st, 2006 at 7:12 am
xuqiongxiao Says:
七月 31st, 2006 at 3:25 am
不过,我倒觉得北京还是蛮有文化的
起码三表哥在北京撒
*************************
知道什么叫愣拍吗?
愣拍兄,偶还真不知道列
北京人确实太能吹了,吹得让人恶心!!!
也讨厌北京人的普通话,哦,不对,是标准普通话…
哈哈哈哈,文化,现在的中国那里还有文化?
原因是北京大,难纠结一起干什么.另外是北京分层,挣钱的挣钱,看戏的看戏,不掺和.再有就是北京相当一部分市民穷,而票价都是比照1/3有钱人定的.外地不象北京贫富差别那么大.
抛开这篇文章的目的说一说。
文化一词有着不同的含义,看你怎么理解了。在地理书中,“文化”中心中的“文化”主要指文化机构以及设施。不说别的,由于北京是首都的关系,北京拥有了最多的高校、博物馆……等等。别的先不说,光究其数量来说,“中心”倒是名副其实了。
扯了半天累不累啊?都是中国人不能心齐一点吗?还是干点实事重要
北京当然有文化啦!那个文化大革命不就是从北京开始的嘛。
三表哥好聪明
预测到会有好多BJR的评论来为这篇”歪理邪说”做论证.
佩服佩服
好好笑哦
胡适先生诗送予三表:
哪有猫儿不叫春?哪有蝉儿不鸣夏?哪有蛤蟆不夜鸣?哪有先生不说话?
“也不知道谁累~!!!!!!
从这一天起开始讨厌三表!!! ”
hiahiahiahia
你不是北京人吧?北京人管shabi叫傻博一, 管牛x叫牛博一。
哈哈,韩寒那里刚说上海土,你这里又讲北京土了。
我都同意。是这样子的。
北京的文化在底蕴上,再说啊,现在非北京人周围接触的几个人是北京人
北京人作为北京人来说,有他们的狭隘的地方
为皇城者尊的狭隘
可是
最好的文化,也就是那上千年的积蕴,都在北京体现
北京的各个展览最多,尤其是画展
只有那些文化公司炒起来的循环大展去完北京才去上海,但更多的展,除了北京,好像也没有了
还有,小剧场戏剧,也是北京最多
北京的文化并不体现在排场与一味媚俗追逐潮流上
北京有北京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追求
还是要先把“消费文化”和“文化消费”甄别开来再说!
看个歌剧魅影 上海人 就有文化了? 我到想问问有多少上海人是为了证明自己有文化才去看的?
如果你所谓扯淡是北京人的文化,那么 ,装B就是上海人的文化!
我不知道北京算不算有文化,总是觉得他的面孔很严肃,有时候甚至是蛮横的。
在北京出差的时候,找不到通宵便利店,找不到菜场,放眼过去除了宾馆就是大马路而且不带人行道或者天桥地道的那种——北京的老爷爷老奶奶不需要出门的吗?他眼中的居民似乎只有汽车和汽车上坐着的官员。
很难想象,一个普通的北京人是怎么忍受这一切的呢?
同一楼上那位上海人啊,我从广州到北京去玩,发觉在北京7-11 和屈臣氏都很难找,总不能老在沃尔玛买东西吧? 像7-11这样的通宵便利店,应该多开一点啊。
好像在广州和香港,几点上街都很容易找到便利店。北京就在这一点上要改进了。
在北京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会让你免受排挤,我庆幸曾经学过教育专业。有时真想放开嗓子说一句“干哈呀,我们TM也是中国人!”顺便提一下,听说在中国劳改再就业80%都去开了出租。北京也不例外,希望他们好好干不要去了旧貌又换新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