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联想

珍爱生命,远离博客

2013年7月的日志

带三个表 @ 2013-07-29 20:08:29 分类: 挨个祸害

陈晓卿喜欢吃吉野家是尽人皆知的秘密,但他从来不好意思说出来。作为一个混美食界的人,如果说自己喜欢吃吉野家,会让人笑话的。尤其是,自从陈晓卿拍了《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名气就更大了。有一天,他和前不久走红的全勇先老是碰到一起,为了谁更红,在饭桌上争吵起来。全勇先脸憋得老长,声嘶力竭地说:“你就是比我红。”陈晓卿脸憋得通黑反唇相讥:“你色盲呀,你才比我红呢。”

陈晓卿红不红,看一件事就知道了。过去,去中央电视台找人办事最多的是《焦点访谈》,铲事的和举报的人由于太多,中央电视台不得不分单双号,单号是拿钱铲事儿的,双号是来举报的。但自从《舌尖上的中国》走红之后,排队最多的是9频道,全国各地的饭馆老板都来找“舌尖”剧组,有很多老板干脆端着菜来找陈晓卿:“您先吃一口,不好吃我马上走。”电视台新闻中心的主任有一天也端着一盘菜来找陈晓卿,感谢他为《焦点访谈》解围。

这一切,都被吉野家看在眼里。吉野家的人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我,希望陈晓卿能做吉野家的形象代言人。我一听,太好了,就把这一喜讯告诉了陈晓卿。陈晓卿扭扭捏捏地说:“还是算了吧。”我觉得,为了挣一笔宣传费,我一定要促成这件事。我就跟陈晓卿说:“你不就是怕人笑话你吗,有啥的,何炅也不喝百事可乐;王菲也不喝伊利;韩寒也不喝雀巢;陈道明也不穿利朗;姜文也不穿太子龙……不都做代言了吗。人家看重的是你的影响力。”陈晓卿被说的有些动心了,说的是啊,我不做代言,让他们做代言,凭啥呀。不过我能看得出来,陈晓卿毕竟是一个公共人物,算公共知识分子,商业上的事儿还有点扭捏,就坐在那里寻思的没完。为了能体现客观和公正,我决定做一个调查,看看群众都是啥呼声:

带三个表 @ 2013-07-29 16:24:30 分类: 未分类

我今年还打算拍一个电影。但是你们都知道,现在经济状况不好,拉点钱可费劲了,我又不擅长骗钱。以前我拍电影,有人私下发邮件给我,希望能赞助点钱,我都婉言谢绝了,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回报个人赞助我的人。

但是电影还要拍,我就想了这么一个主意,不知道是否可行。那就是我向全社会集资,谁出钱都有资格署上出品人的名字,无论出多少(可能会有好几十万个名字,飞字幕会飞半个小时,肯定能打破吉尼斯片尾时长的记录)。够数了就开机,不够了就退回去。我打算在淘宝上拍卖出品人,只要下单买了,就会署上名字,一视同仁。买的越多,排名越靠前。欢迎个人和企业下单。

这只是一个粗略的想法,不知道是否可行,如果可行我就试试。

带三个表 @ 2013-07-23 3:48:12 分类: 歪理邪说

看报纸,有则新闻,报道完了之后,后面跟着一堆@某些人微博的评论。
看电视,主持人和嘉宾一边聊天一边显示大屏幕上的微博截图,说某个人的观点是什么。
听广播,主持人不断引用微博上某些的人的观点。

李天一最初犯事的新闻市公安局的微博曝出来的;214飞机失事的细节是飞机上的旅客先报出来的。

我在想,传统媒体,你们真的该死了!你们的存在毫无意义了,比《环球时报》还没意义。

第一批该死掉的是完全没什么市场也没什么广告的媒体;
第二批该死掉的是有市场但没什么广告的媒体;
第三批该死掉的是有市场有广告的媒体;
第四批该死掉的是喉舌媒体;

这是中国下一个五年计划。

带三个表 @ 2013-07-14 2:10:30 分类: 闲扯

最近在很专心写小说,这个东西将来能不能发表我且不管,但把一个很长的东西专注写出来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或者在整个过程中能够很有条理思考一些东西。写随笔散文或者什么别的短文,因为结构和字数的限制,总是要急于找到论点论据。小说没有这样的情况,会有无限空间让我去想更多的事情。

之前我在博客上说了,要写两个农村题材的故事。之所以选择这样的题材,很简单,除了荒诞和它总能产生出的离奇之外,它还逼着我必须用一种和现在不一样的语言来叙述。一个故事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东北农村;一个发生在上世纪末某个少数民族地区。自己给自己出两个难题,就是想回避掉时下的语言,捡起另一种语言。

我平时看到的听到的语言几乎已经同质化了,真有点烦了。我开始有意识去回避掉这些语言,不然这样下去,我的语言功能会退化,一张嘴蹦出来的词儿都是那些。好吧,强迫自己去尝试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也许对自己会有好处。

我从上初中来到北京后,就慢慢把东北话忘掉了。一方面是自己家乡话还没定型,容易受另一种语言的影响。你看我弟弟王小山,他来北京的时候都19岁了,至今一张嘴还都是东北话,因为他定型了。另一方面是我来北京后,除了家人之外,再没有东北人,北京话学得很快,到初三的时候,就跟北京人说的差不多了。上大学倒是有很多东北同学,结果我把天津话学会了。

后来经常写字,我就有点不喜欢东北话,因为东北话在语言表达上比较粗糙,不太准确。你看这句:“晚上别一吹灯就上炕跟媳妇那啥,万一你们那啥的时候被人那啥,多那啥呀。那啥,我说你听到没?”这话你都看得懂,但是没意思。我还是喜欢西北信天游里的那种赋比兴语言,比较鲜活:“白花花的大腿水灵灵的逼,这么好的地方留不住你。”

带三个表 @ 2013-07-14 1:12:26 分类: 闲扯

五六年前,我就写博客说,中国人民极有可能颠覆几千年人类文明中的逻辑概念。现在,它正在走向事实。也许我们可以用“神逻辑”“科学社会主义逻辑”“中国特色的逻辑”来命名既手淫之后人类的又一大发现。这些逻辑散落在中国人民的智慧之中,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新闻、学术界、法律……等领域。

信手拈来两例(同时欢迎大家补充)。

一,李天一律师的声明。
作为一个学过点法律的人,我看到此声明后都感到有点脸红,幸亏我没有从事法律工作,当初在考律师之前我把复习资料当废品卖了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个律师的神逻辑是:因为你们侵犯了李天一的某些民事权利,所以就推导出他触犯的刑事责任就可以一笔勾销。如果一个人触犯刑法的同时,他的某些民事权利受到侵害且并没有被剥夺,你当然可以通过民事诉讼主张这部分民事权利。拿李天一来说,公安局和媒体确实缺少未成年人保护意识,曝光了他的身份,对他将来的成长会有不利影响。但李天一走向犯罪是谁之过?如果非要拿《未成年人保护法》说事,律师可否看到该法律对家长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有七条,保护未成年显然包含正确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江鸽没有做好这第一步,他们的责任是不是该承担一部分呢?如果你不承认这个前提,再怎么声明也无济于事。我看到之后始终搞不清这个律师脑子得进了多少郭敬明粉丝脑子里的水才能写出这样神逻辑般的声明呢。

当你质问一个小孩,你为啥又尿炕了?小孩理直气壮地说:因为我现在又认识好多字了。听到这话你想不想抽他?

二、“中藏网”就冀宝斋博物馆事件发表严正声明
原文太神了,你们可以到这里一睹神文。这篇声明的核心情绪就是:你伤害了我,还他妈一笑而过,你好坏。核心逻辑就是我说的“识字就否认尿炕的事实”。既然有人质疑你收藏的文物是赝品,连我这个对考古一窍不通的人都看出来了,那你就要拿出证据证明是真的不就得了。但是声明不这样,他强调收藏者多么用心,像一篇散文一样娓娓道来:“收藏家王宗泉是一位当了近50年的村党支部书记,改革开放后带领村民兴办乡镇企业脱贫致富。他在海外无一分钱存款,又不把子女送往国外入外国籍,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千辛万苦组织村集体资本投资5000余万元兴建冀宝斋博物馆。30年来,他以一个中国农民的质朴、韧劲、良知的精神,让流落在街头野外的4万余件文物找到归宿,用这4万件文物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冀宝斋博物馆的建立,完全符合党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精神。冀宝斋博物馆屹立在华夏九州之首的冀州大地,是冀州最好的建筑,最亮的景点。”

其实下面不看我大概也知道了,这个博物馆已经变成某类产业链了,与其相关的既得利益者太多了,于是屁股就决定了脑袋,人类文明史就得重写。按照这个神逻辑,炎帝皇帝都能被他们说活。这个博物馆目前关门了,过几天会重张营业,但名字我猜会改成“冀宝斋恶搞博物馆”,也算是走另类路线了吧。

至于现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神一般的逻辑,我想,大概是有些人一直没搞清楚识字跟尿炕是两回事吧。后来再一想,好像我们就生活在一个一直就搞不清识字和尿炕是两回事的国家,不信你找找外交部的声明。

带三个表 @ 2013-07-09 18:19:09 分类: 闲扯

最近在写一个农村题材的小说,设计故事背景的时候,就安排在我的老家,毕竟在那里长大的,很多东西比较熟悉。写的时候感觉,农村题材跟城市题材本质上没什么区别,都是写人,人都一德行,跟在城里和农村无关。

现在发现一个问题,因为是农村题材,所以免不了要用一些东北土话。再土的东北土话我都能听懂,但多年来由于失去了那种语境,听的懂,但是已经不太会用了。这倒没啥,给老家亲戚打个电话就能找回些感觉。至于赵本山他们搞出来的小品电视剧,我一直觉得那些东北话跟普通话差不多了,用的东北方言和北京方言差不多,也没太多参考价值。

于是到网上找各种东北话大全,倒是挺全挺土的,可我想用的一些词,要么网上没有,要么用字不对。查字典词典,我发现编字典的人大都是北京人,东北话词汇收录的不多。很多词想到了,但是不知道该用哪些字,网上传的太不让人放心了,差不多都是别字连篇。

试着举几个例子:

“姑娘在烈日下等的都晒出油了,这才看到全勇先从大老远掘嗒掘嗒走过来。”“掘嗒掘嗒”形容一个人走路一上一下的动作,这个词到底是这么写,还是“掘哒掘哒”或是“蹶嗒蹶嗒”“蹶哒蹶哒”?

“土摩托你交代,才刚跟那个美女说啥来着?”
“啥也没说。”
“拉倒吧,我才刚听的cun1 cun1 liang1 liang1的,你说她长得特别有科学依据。”这个“cun1 cun1 liang1 liang1”怎么写呢?

这里有奶位同学对东北话有点研究,特寻求帮助。

带三个表 @ 2013-07-03 21:06:24 分类: 闲扯

前几天,我出差去外地,参加一家卫视台的大型励志真人秀节目的策划会。这家卫视台目前在国内卫视台收视排名比较靠后,一直以来也没有什么影响较大的节目,当地经济也不是很发达。面对各家卫视台搞的选秀节目,这家卫视台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他们花血本决定推出一档与众不同的真人秀节目,参与到烂大街的选秀节目中。不过在我看来,现在同质化的选秀节目早就让观众看吐了,再也搞不出新花样了。外国能买到的版权也差不多都用完了。如果还是唱歌表演一定死的比死猪还难看。

既然是策划会,我就要有备而来。我早就想好了一档节目,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平台,当我把这个策划说出来之后,他们都觉得非常好,一改过去选秀节目的套路,尤其是,它可以制造出更多公共话题。现在的选秀节目,基本上是草根唱歌+编故事的形态,然后请一些从歌坛上下来混饭吃的人做评委、当导师来评定谁是最后的胜利者。你看过一次就差不多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但如果电视台都做这样的节目,你还会看吗?或者,找一些明星,尤其是过气的明星,让他们从草根做起,重新做名人,看多了你会对他们失去兴趣。

好吧,我这个大型励志真人羞节目——记住,是真人羞,不是真人秀,跟他们的那些烂节目完全不一样,一旦开播,完全可以吸引你,收视率要是低于6的话,都算失败。这个节目的名字叫:《我是粉丝》(FASS)。这是我经过多年取样调查,研发出的一档反映中国的瑟的节目,它贴近群众,娱乐性强。我认为,今天的粉丝整天吵吵闹闹,孰优孰劣也没个标准,必须要通过一个评判方式来确定谁是真正的粉丝。你们说是不?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这个节目的大致情况:

一、大型励志真人羞节目《我是粉丝》,主角是各种名人明星的粉丝,他们以明星粉丝的名义组成团队参加比赛,每个明星只能有一个粉丝团报名参加;

二、比赛先分初赛,获胜的32支团队再分成八个组,每个小组前两名进入淘汰赛……赛制参照世界杯足球赛。最后获胜的是冠军;

三、比赛以衡量粉丝的蠢度为标准,最蠢的为胜利者;

四、比赛的内容:粉丝表达对偶像的忠诚度、维护偶像声誉、消费粉丝产品、攻击谩骂一切对偶像不利的人和言论等才艺表演,越忠诚,越没教养,越无理取闹,越傻,得分越高;

五、评委是任何一个观众,他们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给粉丝的表演投票。

六、被粉的偶像将被请到现场,粉丝当场要用极其肉麻、花痴般的语言、行为来表达对偶像的热爱,最肉麻最花痴得分最高。同时,如果偶像在现场能扛住不脸红不害臊坚持到最后不含羞而去,还可以加分。粉丝的分数+偶像的加分就是最后的分数,分数高者为获胜者。

这是我目前能想到的一些比赛内容和形式,欢迎大家补充一些更新鲜的内容。如果这个节目进展顺利,今年10月份将开播。据悉,在这个策划会开完第二天,加多宝便跟该卫视台取得联系,希望能冠名此次选秀比赛,他们的广告语也改成了:“每卖出十罐加多宝凉茶,有七罐是被各种粉丝喝掉的。”

为此,我还专门为这个大型励志真人羞节目设计了一个logo,如下:

带三个表 @ 2013-07-03 0:46:08 分类: 挨个祸害

我认识的好多人现在都成名人了,当年都很草根。一成名人之后,毛病就多了。几年前,我张罗吃饭,发个短信就能叫来一帮人,现在发短信基本如石沉大海,过两天之后偶尔有人会回一条短信:“我在外地出差。”我托人去他们的微博搜查他们的动向,发现就是在北京混呢。后来打电话,基本上也是不接。原来吃饭就问晚上有空吗,差不多有多半人会回应:“在哪里吃?”现在你必须有个主题,或者说有个说头,人家才进入考虑阶段,过半天发条短信:“经与家人共同研究商量后,决定不参加今晚的饭局。”

我约土摩托吃饭,约了快一个月了,他就是找种种借口推脱。后来我就说:“饭局有美女哦。”土摩托岿然不动;过些天我又问他:“我们去转基因饭馆吃饭哦。”土摩托仍按兵不动;今天我急了,说:“饭局有转基因美女哦。”土摩托立刻回:“几点?在哪儿?”

约全永先老师也是,他总是很礼貌地说:“我在外地。”实际上丫就在通利弗尼亚州,后来我发现全老师有大哥控,就说:“大哥今晚有空吗?请赏个长脸吃饭。”全老师立刻坐飞机从贵阳飞回来。

约陈晓卿吃饭就更难了,陈晓卿确实很忙,很多饭馆等着他去品尝,老板们都做着上《舌尖上的贵国》梦呢。陈晓卿的档期差不多排到2014年5月了。有一次打电话给他,希望他能赏个脸吃饭,陈老师就说:“我正忙着剪片子,刚拍了一个新丝绸之路,还没起名字呢,要不你起一个?”我说我起,但你得吃饭。陈老师就说:“我们这个丝绸之路,里面没有讲张骞、班超、王昭君、马可波罗,都是一些普通人。”我说那就叫《西出阳关无故人》。陈老师一听就说:“那不跟你吃饭了。”为了能跟陈老师吃饭,我花了一下午的时间给丫的破纪录片起名字。要不叫《走西口》?《丝绸岔路》?《公费丝路》?《共匪丝路》?《西北偏北:崎岖坷坷之旅》……结果人家连理我都没理。这顿饭至今没有吃上。

今天又约陈晓卿,发短信的时候措辞想了半天:“陈导,最近能赏个黑脸吃饭吗?”果然,陈晓卿回短信了:“可以。”

约名人吃饭看来也要投其所好啊。

带三个表 @ 2013-07-01 14:42:02 分类: 闲扯

(友情提示,文字较长,建议每天看140字,最多勿超过280字)

我们《三联生活周刊》的选题会就是一帮人围成一圈,主编朱伟坐在中间,挨个询问本周有什么要写的。大家就像报数一样,轮到自己的时候就吱一声,主编很认真地在本子上记着。

负责报道展览的记者曾焱说最近有个古董展览,规模挺大;另一个负责报道奢侈品的记者何潇说最近有个珠宝展,规模挺大;李三说最近有个车展,规模挺大,负责电影报道的说最近有个影展,负责图书报道的说最近有个书展……总之这个国家每天都搞展览,规模都挺大。很快就轮到我了,我说:“最近有个粉丝展,规模挺大。我要写写‘五月天’,想看看‘五月天’的粉丝是不是可以向比样的的粉丝证明他们才是世界上素质最差的粉丝。”主编一听就急了:“我现在正式跟你说,以后不许你写有粉丝的人。你不开微博,不管惹了什么神经病,他们都到我微博上捣乱。”“中国人爱打小报告您又不是不知道,他们继承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你以后不要报道文化了,从下期开始,文化部取消。现在中国也没什么文化,文化部的记者都打散分到别的部门去。”

这个消息还真挺让我意外,主编在会上说的,估计是已经研究过了,取消就取消吧。“那我就没选题了。”“不行,这期稿子不多,你必须写一篇。翠灵湖公园改造,你去写改造的事儿。”

翠灵湖公园改造跟环保有关,“这是环保选题,应该由土摩托负责。”土摩托说:“我去写官员公布财产的报道。”土摩托这是哪根筋搭错了?

开完会,我看见土摩托在和苗炜喝咖啡,就凑过去问:“你干嘛去报道社会新闻了?”土摩托很严肃地告诉我:“你知道我不远万里回到中国,就是因为我发现了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好。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可是最近我的微博被封号了,才让我发现原来不是那么回事。我那上面有两百多个美女粉丝,爱科学,懂逻辑,又是美女,这类人都是弱势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容易被淘汰,我发现了两百多个,现在却跟她们失去了联系,这让我很难过。”说到这里,土摩托有点激动,眼圈也有点进水,“所以我要去报道社会新闻,揭露社会阴暗面。”苗炜在一旁笑:“土摩托你丫今天情商高的都爆表了。”

就这样,我被迫去报道翠灵湖改造。这个翠灵湖,位于市中心,好像在六年前改造过一次。当时的区长有一天去翠灵湖公园散步,突然闻见一股恶臭,闻着味儿走过去,原来这个公园中心的翠灵湖已经变成龙须沟了,夏天水冒着白泡,四周破烂不堪,垃圾成堆。区长大为光火,决定改造翠灵湖。半年后,翠灵湖焕发了生机,湖水清澈见底,鱼儿嬉戏,湖面映日荷花,湖岸杨柳婀娜,市民们都非常感谢区长的英明。区长大为光火的故事一时传为佳话。那天区长要是没路过翠灵湖,大概就没有后面的佳话了。

我找到了“翠灵湖公园改造办公室”关主任,他长得白胖白胖的,他看上去更像一个说相声的演员。关主任介绍说,翠灵湖多年来由于资金欠缺,一直没有进行很好的维护,现在湖水水质变差,淤泥堆积,已经把水道堵塞,活水湖变成了死水湖,冬天还好,一到夏天,这里简直就是一个臭水潭,附近的居民已经不再到这里休闲散步了。关主任说用三个月的时间治理翠灵湖,向国庆献礼。现在已经动工一周了。

走出翠灵湖公园,我就想,这个破事有啥可报道的,写不好就是一篇表扬稿。于是打电话给主编,说这事挺无聊的。主编生硬地丢下一句话:“任何一个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你要往深了挖掘。”往深了挖掘就是腐朽的污泥,这还用说吗。六七年的时间,翠灵湖的淤泥完全可以做有机肥了。事实上,的确有很多在郊外的有机农场早早就订购了翠灵湖的淤泥。

就在我犹豫的当口,一个小伙子凑了过来:“大哥,你想买古董吗?”“啥古董?”小伙子看了一下四周,把我拉到一边,小声说:“我带我妈到北京治病,钱花光了,家里有个祖传的宝贝,只能把它卖了,要不就没治病的钱了。”

哦,这事儿我以前遇见过,总有人拿着一个山寨古董说有急事需要钱,打算廉价处理掉,你一贪便宜就上当了。这年头怎么还有人用这招骗人呢?我说:“我没兴趣,你去问问别人吧。”小伙子不甘心,便从包里掏出一个纸团,一层一层打开,里面是一只青绿色的碗,还带着一丝丝红色纹络。“大哥,我真是没钱了,三万块钱,能把我妈的病治好就行,求你了,大哥。”

说来可笑,骗子现在骗人都跟着物价往上涨。十几年前我遇到的那个骗子还卖八百块钱呢。我有点不高兴了:“我真没兴趣,你去问别人好不好?”“大哥,我不骗你,如果骗你我负法律责任。”说着,他掏出身份证,啪的拍到我手里:“这个你拿着。”“万一你身份证也是假的呢?”“大哥你咋啥都不信呢?旁边有个派出所,咱们可以到派出所验证一下。”我才不信他的鬼话呢,万一那个派出所也是假的呢。小伙子不依不饶,好像不把这的东西卖给我就不罢休。我瞪起眼睛:“你再纠缠我报警了。”“大哥呀,你让我咋说呢。你说有这样骗人的吗?我真需要钱。”小伙子那一脸虔诚,让我开始有点相信他说的话了。这时我想起了马未都,他是专家,让他看一眼就立刻知道是真是假了。于是我跟小伙子说:“你等一下,我打个电话。”说完我给马未都打了个电话,说明大致意思后,马未都就笑:“这种骗子我在八十年代就见过,你怎么还信?”我说不是我信,感觉他很真诚。“骗子哪有不真诚的。这样,你如果非想搞清楚,就带他过来,我看一眼,然后你把他打发走就行了。”我说:“万一是真的呢?”“贪小便宜上当的就是你这样的。如果是真的,我就说是假的,但是也值几个钱,你愿意买就买下来。如果是假的,我就说是真的,说一个天价,你肯定买不起,就把他打发走得了。”

马未都手里拿着这个碗,仔细看了半天,然后看着我:“假的。”他的意思是:这大便宜你还不赚?小伙子一听就急了:“我们家祖传下来好几百年了,怎么是假的?”“不过这东西也能卖出点价钱,三万块钱高了点,一万块钱差不多,多了没人买。”马未都一边说一边看着我。

我明白马未都的意思,便说:“为了帮你妈妈治病,我买了。但现在手里没钱,咱俩明天在翠灵湖公园门口见面,我把钱给你。”

回家路上,我接到马未都电话:“我跟你说,我都想买这东西了,这是宋徽宗用过的御碗,原来有四只,有两只下落不明,有一只现在在一个德国人手里,另一只一直在民间,我是一直听说过没见过,这东西在苏富比拍卖行至少也得一千两百万。”天哪,我要发财了!“不过你要留个心眼,这东西到底什么来路你得搞清楚,搞不好你还惹一身麻烦。记住,搞清楚后再掏钱也不迟。”

我跟小伙子约到公园门口,他很焦急,希望能尽快把东西换成钱。看来他还不知道这个碗的价值。马未都的话言犹在耳,所以我倒不急,就跟他站在那里闲扯,话里话外打听他的家庭背景。至少从我了解到的和观察发现,小伙子不像城里人,家境也不富裕。除此之外,我再搞不到任何背景信息了。

“郭顺,你这干嘛呢?”我一回头,发现有个人在跟小伙子打招呼。小伙子有些紧张尴尬,吱吱呜呜地冲着跟他打招呼的人说:“我一会儿就来。”那个跟小伙子打招呼的人看上去像一个民工,“你不知道啊,湖里挖出了三堆骨头,一会儿警察就来。”说完这个人就进了公园。

我看着小伙子:“你是挖湖的?”“大哥,你听我说,我给我妈治病,实在没钱了,就通过一个老乡到这里打工,你看这个古董……”“我先去公园看看,回头咱们再联系,这只碗我买了。”

我倒是很感兴趣湖里挖出的尸骨,也许能牵扯出很多案子,这样就跟环保没啥关系了。我们主编说的对,任何一个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现在就开始出岔子了不是。

湖边挤满了人,地上放着一堆白花花的骨骸,有大有小,有些部位还残缺不全。没一会儿,警察来了。

我联系到当地公安部门,他们的解释是,实际上发现了六具尸骨,可以确定的是,有三个是跳湖自杀,这个都能跟当初调查的案卷对得上号,另外三具还不清楚,不排除他杀。

这样,我几乎每天长在了翠灵湖,从环保报道转向社会新闻报道显然有趣多了。那个叫郭顺的小伙子还在缠着我,我在搞清楚他的宝贝来历之前,是不会掏钱的。

郭顺说后天要是还没有钱的话,他妈就得从医院搬出来了,如果我不想要,他就卖给别人。我倒不担心他会卖给别人,只是搞清楚之前我还是比较慎重,想想那一千多万我也兴奋。

“郭顺,你那个挖出来的碗卖了没?”一个人路过我们身边的时候跟郭顺打招呼。

这回我搞明白了,原来这个碗是从湖里挖出来的。我看着郭顺:“你不是说祖传的吗?”郭顺知道露馅了,边回头骂了那人一句:“妈的,多嘴!”便凑近跟前小声说:“大哥,那我实话说了吧,我就是挖湖的民工,前些天挖出来的,我猜它可能值点钱,就编了一堆瞎话。你要,我就三千块钱给你,不要拉倒。”

“你知道从地里挖出来的东西都归国家吗?你这样犯法啊。”“反正也没几个人知道。”

我好奇的是,谁这么慷慨把一个价值连城的宝贝扔进湖里,而且一定是最近六年发生的事情。我猜这湖里还可能挖出更多的宝贝。便跟郭顺说:“你别卖了,说不定你靠它能活一辈子,当然也可能给你带来很多麻烦。”

果然和我想象的一样,随着施工的进展,湖里除了挖出尸骨,还挖出了诸如珠宝、黄金、首饰、古玩、外币……这些密封的包裹把河道堵得死死的。湖心岛已经被警察围起来,十几个武警拿着枪昼夜站岗,湖心岛因为这些包裹的存在,海拔骤然上升了十几米。

我无法接近湖心岛,警察也拒绝接受采访,我只好去找关主任,他一胖脸兴奋。

“哎呀,你说这事搞的,越来越大了。”
“您清楚这些宝贝的来路吗?”
“现在有几个考古学家在配合公安部门调查,据说这里原来是一个晋代陵墓群。”
“可是挖出了大量美元和欧元,这又怎么解释呢?”
“专家说这些都是晋代印制的。”
专家的脑袋被乱箭穿越了是吧?

没想到,这个我最初不太想跑的选题,如今变成了最受关注的话题。采访结束,我给土摩托打电话,约晚上吃饭,最主要的是,我要向他炫耀一下采访中发生的故事,让他后悔死。就在跟土摩托约好后,曾焱打电话给我,问我有没有兴趣看古董展,说这个展览非常轰动,一票难求,为此展期延长了一周。如果有兴趣她给我票。我想可以带着土摩托看古董展,这样可以向他炫耀一些我知道的古董常识,这方面是他的弱项。

展览在国家博物馆,整个博物馆全是古董,据曾焱说,这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古董展,很多市面上从没见过的古董都拿出来展览了,数量比台北和北京两家故宫博物院的古董加起来还多出去两倍。

土摩托对古董没什么兴趣,他指着一幅画说:“你说这幅画,既没有透视感,人体比例也不对,怎么就能值这么多钱呢?”“那你觉得照片应该最值钱了?”“我是说人有时候总是过高估计文物的价值,这东西就跟进化一样,总有被淘汰消失的。”“这东西在收藏家眼里就是你眼中那些漂亮且懂逻辑爱科学的美女。”“你这么说我还能理解。”

当我向土摩托讲述挖湖的故事后,土摩托非常后悔。他说采访官员公布财产的报道没什么进展,相关部门总是回避。“明天会有个新闻发布会,如果还弄不到有价值的东西,就只能放弃了。”

第二天,我继续去翠灵湖公园跟踪报道,到了里面,我忽然发现,湖心岛上堆积如山的宝贝都不翼而飞。这是怎么回事?我赶紧去找关主任,关主任办公室的门锁着,打电话也关机。我给当地公安部门打电话,公安局的人说没听说有这件事。我愈发觉得事情有些蹊跷。想采访,都联系不上,我决定去看古董展,昨天因为土摩托对古董没兴趣,看了不到十分之一就出来了。

我给曾焱打电话,问她还有没有票。她说今天撤展了。不是说延长一周吗,怎么撤展了?看来今天无所事事了,我想起了何潇,要不看看珠宝展吧。何潇电话里说珠宝展今天撤展,还说我不早来,这次珠宝展简直让人大开眼界。

看来我只好回家了。回家的路上,我买了一份晚报,头条是《本市翠灵湖改造工程提前竣工》。这时,我接到了土摩托的电话,他说:“我就说我回国是有道理的,今天政府开了新闻发布会,所有官员都公布了财产,这次查得非常详细,财产数量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这在西方根本做不到。我就说我们的制度比西方制度好吧。”

是的,在任何一个新闻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这方面,我们确实比西方做的好。我电话里没好气地挤兑一句土摩托:“你丫智商低到爆表了知道不?”

(本文纯属虚构,如与事实相符,纯属新闻)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