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联想

珍爱生命,远离博客
带三个表 @ 2007-09-26 9:20:47 分类: 杂谈

平时谁写个错别字啥的,都挺正常,因为汉字太复杂了,有些字不仅笔画多,而且还很相似,手稍微一抖,就写成另一个字了。比如铁凝老师,给大作家贾平凹的《美文》杂志题词的时候,手一抖,就把一个字写成另一个字典里查不到的字了。但是因为她是作协主席,作协主席是干什么的?就是管理一些写字的人的机构,比如,你写小说或者抄小说的水平比较高,就可以进入这个机构了,就归铁老师管了。所以,铁老师写字一定要写得很棒,才有这个资格。

但是,铁老师一不留神写出了一个连《乾隆字典》都查不到的一个字,这可难坏了大作家贾平凹,你如果说这个“茂”字里面多一“点”错了,那你也太不给铁老师面子了,你去质疑一个作协主席犯小学生式的错误,怎么可以?贾老师只是个地方作协主席,怎么能质疑全国作协主席呢?如果你说这个“茂”字里面多一“点”正确,那全国人民都不干了,你们这些写字的,以为比我们多写过几本小说就敢胡说八道?那叫字吗?是不是以后这么写字的人都可以进入作协?

我琢磨着,贾老师可能好几天没睡好觉,就这么一“点”事,真能把人难住。贾老师在进行了无数次哥德巴赫猜想和高速运算,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书法艺术和汉字本身还是有差别的,比方说草书,就是手腕一抖,不管笔画多少,立刻跃然纸上,何止少一划,少个七八十划都可以忽略,再比方说“流”字,在书法里面,右边上面的那一点就可以不写,为什么呢?我觉得可能是书法家认为,这个字太常见了,我这么有学问的人,少写一“点”你不会怀疑我文盲,而且,有时候书法中少个无关紧要的笔画,也是为了好看。恕我孤陋寡闻,我好像还没有见过书法中多一划的字,比如有人在书法最后的落款中写上“戊戌年二月”,您要是多一划,写成“戍戌年二月”,这不就把我们祖传的天干地支篡改了吗。

但是写了一辈子美文的贾老师,竟然能认可火星文,这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古有赵高指鹿为马,今有贾老登陆火星,真是相得益彰啊。有人时候往往就会栽在那么一点破事上,结果这“点”事,越抹越黑,你说你编个什么理由不成,楞往书法艺术上扯,难道用毛笔写出来的字都是书法?难道我用毛笔字把“美文”写成“姜文”“美女”也可以?反正都看上去差不多嘛,贾老师当年不也写过这么一个有关不懂书法的段子吗,怎么到了铁老师这里就又变了呢?大概是为官者讳吧。

其实这点破事在我看来很简单,铁老师不是写了一个火星字吗,您又不好意思让她再来一遍,更不想捅破铁老师书法或汉字基础的缺陷,但是这个字还要让人知道,您就随便编一个理由,就说铁老师当时题字的时候很激动,手一抖,一滴墨汁落了下来,不偏不倚,恰好落在了那个正确的位置,当时谁都没注意。但恰恰是这样的“神来之笔”,让这幅题字变得更加珍贵。剩下的事情,就是你们媒体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吧。

133 个黑猩猩响应 “一“点”破事” 作为黑猩猩,我要说两句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