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财务发防暑降温费。
我问财务,今年发几次?
财务说:夏天发防暑降温费。冬天发防寒费。春秋发防沙费。
在北方生活工作就是好,一年四季都发钱。
我转帖了一张李宇春的照片,玉米们就急了。然后跑到我、平客、飞猪的博客上哭诉。说心里话,我挺心疼这帮玉米的,像一群没爹没妈的孩子,在这个社会上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甚至让人反感。其实我从心理上,从来没有反感过李宇春,李宇春在我眼里,就是一个艺人,和什么李冰冰、范冰冰、棒冰冰都一样的艺人。那么,我为什么总爱拿李宇春说事呢?因为李宇春(或者说超女)是中国娱乐行业的新现象,她们的命运或者能映照出中国娱乐产业的命运。李宇春是划时代的,她的出现颠覆了两件事:第一,娱乐业造星模式;第二,女性审美。
先说第一条,以往,娱乐业的造星模式基本上是娱乐公司四处寻找一些合适的人(但是中国又没有星探这个行业),所以在选材的时候往往颇费周折,找出来的人往往又不适合市场需求,推了半天也都半红不黑的,撞上大运的能红一把,娱乐业造星基本上跟撞六合彩没啥区别。另外,很多艺术院校的学生,毕业后的出路也是个问题,毕竟,演艺圈的门槛很高,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出来,淘汰率不仅高,而且残酷、肮脏。有了电视选秀这个方式,至少让艺术院校的人看到一个新出路。速战速决,我这次采访韩寒的时候他说的一句话很好:“可是我觉得在这个圈子里出来的速度越慢,出来的经历就越肮脏,所以我还宁愿她们一夜成名,哪怕没有作品的大牌,只有名声的那种程度,都比那种慢慢上来的会要干净一些。”李宇春的成功,至少让人相信,靠选秀这条路出名是可能的。
再说第二条,其实当李宇春去年成名之后,人们对她“面露男色”的形象就一直争议不断。玉米们一直很忌讳别人说这事。这个我很好奇,上个星期,我去上海采访“加油好男儿”这个节目,终于找到了困扰我一年的答案。就是韩寒说的“超女选出来的男的,好男儿选出来个女的”的根本原因。这个根本原因在于,几乎所有投票的人都是女的,女性眼里的美女和男性眼里的美女不一样,同样,女性眼里的美男和男性眼里的美男也不一样。“好男儿”重庆赛区的前5名里面有个叫向鼎的男孩,昨天美编把他的照片给我看,就是杀了我我也不承认他是个男的。但他就是被女观众推向了前5名。
这就有意思了,女孩子为什么这么去审美?我分析大概女孩都有被征服心理和母性心理的双重因素,当这两种因素起作用的时候,就有点“性倒错”(不是贬意)。我对心理学不太懂,也许从弗洛伊德的书里能找到更确切的答案,或者说我的判断未必是正确。她们之所以喜欢李宇春,很大程度是母性心理(都想去呵护、保护她),因为李宇春在这些人眼里不仅酷,而且乖,这一点,张海豚和周笔畅身上就不明显。同样,向鼎身上也存在和李宇春相同的气质,所以女孩喜欢得不得了,也想去呵护、怜爱这个男孩。
这很奇怪吗?一点都不奇怪。其实过去有关审美和价值观的判断,话语权都掌握在男人手里。你看小罗纳尔多都长成那个样子了,他还是那么红,为什么,看球的都基本上以男性为主,男人看的是球技,而不是演技,所以,在男性眼里,都忽视了小罗的长相。假如,看球的以女性居多,小罗踢得再好也不招待见。
事实上,去年超女比赛终于让女性掌握了一次话语权,你消费你就有发言权,这是商业时代的游戏规则,男人基本上不会给超女投票,所以,男人对女性消费者最终选出来是谁没有发言权。但是,很多没有发言权的人是有话语权的,他们可以发表看法,所以,关于李宇春的争论就一直存在。玉米们也是,如果有人说李宇春长得像姚明或者像男的,你们最好的反驳观点就是她是玉米选出来的,你们管得着吗?但是,男权社会,管不着也要管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商业化的时间不长,男人显然不适应这种颠覆性审美,时间长了,大家也就见怪不怪了。
同样,好男儿选出来的都不是男人眼里的好男儿。可是谁让你男的不投票,只会在旁边说风凉话呢。于是,矛盾又出来了,这和对李宇春的争论是一样的。李宇春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女性真正的审美是什么。
好了,上面是关于李宇春颠覆性的意义。下面说说李宇春的未来。我的标题其实已经说得很明显,李宇春不会红太长时间,谁让她是个先驱呢,这就像孙中山和蒋介石(毛泽东)的比较一样。
其实这两年娱乐圈最大的变化是,资本大量流入娱乐产业,综合性传媒产业整合。在培养、包装明星方式上开始发生变化,但毕竟这是刚刚开始,不完善,所以,首先就要那一批人做小白鼠,实验成功了就成功了,不成功再换一批小白鼠,直到实验成功。商业的可怕就在这一点,不管你多么呵护李宇春,在商业游戏规则面前,感情一钱不值。
超级女声这个节目,当它和传媒公司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使新的娱乐方式成为可能,强势的媒体,雄厚的资金,这比过去小作坊式的娱乐操作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所以,超级女声这样的节目不成功都是不可能的,李宇春之类的超女不走红都是不行的。同样,现在很多传媒集团都在整合,整合之后的结果就是变得越来越强大。上海文广集团也属于这类模式。虽然太合麦田没有依靠电视媒体,但在目前电视传媒产业完全瓜分市场之前,他们还是能占据半壁江山。
所以,娱乐一定要依靠电视,依靠资金。西方在早在几十年前就这样了,我们不过是最近几年才开始起步。
李宇春幸运的是,她赶上了这波整合,不幸的是,她赶上的基本上是第一波,整合后娱乐产业怎么发展,当事人心里都没谱,走一步看一步,摸着后脑勺过河吧。这其中的变数就太大了。
玉米们用热情选出来一个她们心中的偶像李宇春,但是在王鹏或者宋柯的眼里,他们看到的就是李宇春能挣多少钱。你们家春春出来快一年了,这一年都干了些什么?出了几首难听的歌,代言了几个产品,开过几场演唱会,赚到的钱不少,比起很多明星都有人气,看上去前途无量。
烟花在怒放的一刻是最美丽的。然后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李宇春为什么迟迟不出专辑?我不用向宋柯询问,大概也知道,作为商人的宋柯,他应该会算账。他曾经说,李宇春的专辑制作至少要250万元,必须是大制作。但是,唱片出来有多少人买呢?基本上出了玉米之外,潜在的市场不大。那么,玉米的市场有多大呢?别看玉米无所不在,其实没多少,当初李宇春在超女决赛的时候得到的选票350多万,如果一个人可以投15票,也不过20多万人,如果这20多万人都买李宇春的唱片,一张唱片可以让公司收回3块钱,估计有60万。除非宋柯把定价调高,牟取暴利。然后这些玉米都去下载李宇春的彩铃,一首歌公司能收回1块钱,一共20万。除非玉米把所有李宇春的彩铃都下载下来,一天换一个(不过到这份上的基本上跟神经病没区别了)。宋柯能收回多少钱呢?本都回不来。与其这样,宋柯还不如去买台手扶拖拉机,就像广告里说的那样:“怎么样?不到半年本就回来了吧。”有时候,粉丝群体明显了,反而会影响市场扩大,尤其是四处叫春的粉丝群体更容易让他人反感。
这让我想起了《三国演义》里张飞当阳桥救主的一段,赵云七进七出救出了阿斗,在当阳桥前遇上了张飞,张飞让过赵云,发现曹操的大部队追了过来,张飞手下不过几十人,如何抵抗曹操大军,于是张飞想出了一个主意,让手下人跑到背后的树林子里在马屁股后面栓上树枝,跑来破去,弄得烟尘翻滚,仿佛后面有百万大军等着曹操送死。果然,曹操老师中了疑兵之计,同时,张飞一嗓子把夏侯杰吓死,也吓得曹操落荒而逃。玉米无处不在吗?其实和张飞手下的那几十个人制造出的效果差不多。而宋柯绝对不会像曹操那样,中了玉米的疑兵之计,这叫不畏浮云遮望眼。你玉米的声音再大也吓不死宋柯。而且,更要命的是,玉米是一个有固定、很少且缺乏扩大空间并带有排他性的歌迷群体(平心而论,这一点玉米不如凉粉)。宋柯为这个群体做专辑,除非降低成本,否则跟找死没什么区别。如果像朴树这样的歌手,今年有10万歌迷,明年可能就20万,但是李宇春的粉丝会这样打滚增长吗?
第二,宋柯为什么要签约李宇春?你不给人做专辑干嘛跟人家签约?去年,我采访宋柯,宋柯这样回答:
“以我这么多年做唱片的经验,我觉得这个市场对超级女声的需求并不大,每年内地市场特红的歌不超过5首,特红的人不超过两个,这些人当中能有一张好卖的专辑就不错了。超级女声的人气有铺垫,像影视明星唱歌一样,国外到现在最走红的不过也是二线歌手。周迅第一张专辑卖掉40万,第二张没什么好歌照样没戏,不管你多红都没用。我做过很多比赛的评委,像超级女声这样资质的歌手有的是,我觉得超级女声这个节目不是在做歌手,而是为了各种噱头而做出来的电视节目,我之所以一直不感兴趣,就是觉得她们的个性都显示不出来,比如周笔畅,我以前做评委就见过她,这次做评委又见到她,要不是有人提醒我,我都想不起来之前见过她。”
“每次比赛都能出来几个,比赛的时候你觉得都不错,可一唱自己的歌就不行了。张含韵今年如果没有广告,估计也悬,明年大家会被新的超级女声吸引,所以,不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来,都没戏。”
但是,他这话说完不到一个月,便开始跟王鹏勾搭如何把冠军签下来。一个月后我在采访宋柯,他说:“冠军该由内地最大的唱片公司做,这是我和天娱公司老总王鹏达成的共识。”
宋柯为什么对超女印象有如此大的转变?因为他是商人,不是玉米。随着超女的比赛进程的发展,宋柯看到了超女的商业价值,而与此同时,太合麦田正在跟软银风投接触,软银准备向太合麦田投资,这时候,宋柯是多么需要一枚重重的砝码放在天平上啊,除了李宇春,还有谁更合适呢?其实,华友在和华谊勾搭的时候,张海豚也起到了砝码的作用。李宇春很幸运,令人艳羡地成了太合麦田的一员。
但是,随着软银的融资成功,李宇春这枚砝码的份量就越来越轻,这时候,她的弱点也开始显现出来了——作为一个歌手,她不会唱歌。我倒觉得,说李宇春不会唱歌,是冤枉她。她比那个叫厉娜的好一点,至少不怎么跑调,你看厉娜都跑到突尼斯了。但是,李宇春唱歌不好听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一个中音歌手,她的中音部缺法厚度,没有厚度就缺乏张力,这是做歌手最忌讳的,你喜欢唱歌是一回事,会不会唱是一回事,唱的好坏是另一回事。李宇春就属于唱得不好的这一类,如果她真有徐小凤或关牧村这样的中音也行,但是她比这二位嗓音还低。她又不是美声唱法,适合她的歌太少了。所以,宋柯到现在估计还头疼怎么把李宇春的专辑做出来呢。
写到这里,我不禁要问,这样的歌手有前途吗?其实,李宇春最适合做没有什么代表作但是一定很红的艺人,人家周笔畅拍了电影,张海豚演过音乐剧,纪敏佳出了专辑,连叶一茜都出专辑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宋柯对给她做专辑越来越没信心。
相比之下,天娱这边对李宇春的使用可谓到了赤裸裸的地步。去年7月,我们《三联生活周刊》说了一句超女就是摇钱树,让王鹏勃然大怒,天娱公司放出话来说“以后什么媒体都接受采访,就是不接受《三联》的采访。”为了配合天娱的这句话,我赶紧写了一篇《超女泡沫摇钱树》。现在想想,大家都太意气用事。但是,摇钱树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我觉得商人就该这样,能从树上摇下来10枚金币就决不摇下9枚,哪怕连根拔也要弄到手,我要是王鹏我也这样。
王鹏知道,他做超女不是就这一拨,就像相声《钓鱼》里说的那句一样:“听说下一拨不错,是咸带鱼。”贝利说过,下一个进球最漂亮。商人的格言就应该是:“下一个商机最挣钱。”否则就不是合格的商人。眼看着今年的超女步步逼近,王鹏一定要在这拨超女里找到一个更挣钱的人,她是谁呢?管她是谁,但是她一定要盖过李宇春,不然王鹏今年就白忙活了。
这也注定了超女的演艺寿命,基本上两三年。而且,就天娱公司而言,他们既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也没有那么多精力给那些签约的超女包装,比如那个何洁,到处看她得色,但就是不知道她干了什么,也许将来超女都会变成得色型艺人。如果一个艺人的演艺寿命只有两三年,干嘛不让他在这两三年的时间赚足了钱?然后一脚蹬开。反正前赴后继的人有的是。
还有,中国这个演艺市场真的需要那么多女孩吗?肯定不需要,三年后,当你仔细观察,发现到处都是超女,你非疯掉了不可。而且,这些人虽然外形、风格不同,但是市场都很小,受众群体相对封闭,不容易扩大,又相互争夺市场。成名倒是快,死的也比谁都快。
所以说,娱乐传媒整合出现的第一波受益人(艺人)都是在一个很扭曲的市场下形成的,艺人被扭曲,市场被扭曲,这不是真正的娱乐产业希望看到的,商人希望看到的是跟人做爱一样——持久、不断有花样、不断有高潮,但是这些雷同的超女们能做到吗?
其实何止李宇春,所有在今天看似非常合理得选秀方式推出来走红艺人都存在这个问题——她比烟花更易灭。所以,现在娱乐产业急需解决的是如何做出一个漂亮的爱的问题,如何让真正的艺人持久、不断有花样、不断有高潮。或许,这种电视选秀出来的明星也就是那么回事,都属于早泄型的,闹哄哄地出来,静悄悄地离去。
如果说王菲是颗元宵馅,那么李宇春就是一包方便面,一砣素食产品而已。今天你“秀”出自己,明天就可能“锈”出自己,这不是我的诅咒,而是冷酷的商业规则。
段暄世界杯乌龙语录
■主裁判始终不肯把特雷泽盖换上场。
■斯科拉里在场边示意着自己的队友。
■葡萄牙获得了这场比赛!
■加拉塞克是捷克队的前任队长和现任队长。
■瑞士队十号表现相当抢眼,上场20多分钟了竟然传了两次球。
刘建宏世界杯乌龙语录
■拉姆打进了世界杯第一个进球。
■现在哥斯达黎加的阵型应该是变成了3411。
■射门球进了(中间没有停顿),球打高了。
■是13号,对不起是9号,噢还是13号!
■英格兰的控球时间为58%,而巴拉圭的控球时间仅为48%。
——摘自北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