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0日的日志
带三个表 @ 2007-07-20 15:57:02 分类: 挨个祸害
书接上回。就在我准备入座,一个人影,不,确切地说是一个黑影出现在我面前。
一个幽灵,一个韩寒粉丝的幽灵在饭局的上空徘徊……列位看官大概猜到了,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原潘石屹手下得力干将,潘博客幕后操刀者——非非是也。
为什么非非出现,我就眼前一黑呢?原来是这样,在我们饭局上,有几个人你一见到就会眼前一黑,比如陈晓卿陈老师,土摩托,他们每次出行都遮天蔽日,出现在饭局上也是黑压压的一片。俗语说:要想俏,一身皂。非非虽说长得不黑,但是由于她常年只穿黑色服装,所以也造成了黑云压城的态势,如果他们同时出现在饭局,我们吃饭的感觉都是黑灯瞎火的,并且,他们形成了饭局的黑三角,互成犄角之势,吃起饭来,风卷残云,所向披靡。堪比当年法国队中场普拉蒂尼、吉雷瑟、蒂加纳构成的铁三角。
此为一黑,二黑是,我最担心的事情可能发生,头一天看非非博客,非非不吝笔墨地把热爱韩寒的名篇《光荣日心得》写得容光焕发,第二天就让她见到韩寒,我担心她那颗桃核般大的小心脏啊,万一跳出来咋办?幸福来得太突然,容易出人命,范进中举的事情是最好的写照。所以我这颗大心脏啊,也跟着发颤,老天保佑,可别出乱子,周末非非还要上台领奖,韩寒还要参加排位赛。
其实非非见到韩寒,也眼前一黑。一来是韩寒最近参加比赛,也黑了许多;二来是人血压在突然之间升高或降低也会造成眼前一黑的现象。非非由于突然间大脑供血不足,血柱往上顶的时候只到了脖子的部位,短时间大脑失血,于是只见非非眼前一黑,摇了一摇,晃了一晃,扑通一声就坐在了椅子上。
非非是个什么样的女孩呢?我第一次跟非非联系是打电话,是大仙介绍的,之前大仙说,这姑娘是个美女,可我跟非非通了六个小时的电话,愣没觉出她是个女的。你们都知道李宇春说话的声音吧,你闭上眼睛听以为是何炯,而非非的声音比李宇春还要低一个六度,那年要是非非参加超女比赛,还有李宇春什么事啊。
平时我们都习惯了非非在众人面前的表现,她的性格有时候更像个男生,大大咧咧。但是在这次饭局上,非非一改常态,说话燕语莺声,表情千娇百媚,走路的姿势也不是风风火火闯九州,有点云鬓花颜金步摇。她还一个劲地跟我示威,那意思好像是说:“做女人真好。”我这个气啊,当时拍片子的时候,让非非把这种感觉拿出来,她粗声粗气地说:“我这么多年说话就这习惯,改不了。”我说:“一个女孩子家家,要有女孩子阴柔的一面,别太阳刚。”非非就是不听,无奈,我只好把她与男主角的戏换成了她与女主角的戏。
一见到韩寒,非非就起化学反应了,就像箱子纸倒上了火碱就能变成肉馅一样,活脱脱变成了一另个人。韩寒见到非非,也顾不上跟我说话了,因为非非的问题像连珠炮一样向韩寒打了过来,韩寒应接不暇。前文书说到,我要请韩寒吃饭,因为来而不往非礼也。我现在终于明白了“非礼”的“非”乃非非是也。我跟韩寒无法交流都是因为非非过于对韩寒礼貌热情了。
就在非非如沐春风般地跟韩寒畅谈《光荣日心得》时,我眼前又一黑,又一个幽灵飘了进来,当我黑色的眼睛渐渐寻找到光明时,定睛一瞧,是小精子,她也一袭黑衣,却原来天下美女一般黑。小精子是我们《十面埋妇》的女主角,自从拍了《十面埋妇》,小精子在SMN上就再也不跟我说话了,有一天我想跟她说说关于首映式着装的问题,说了十多句话,小精子极其不耐烦地回了一句:“别打扰我,我正在跟斯皮尔伯格的制片人谈合作的事情呢。”你们知道什么叫失落么?好吧,斯皮尔伯伯,跟小精子合作,你也会有我这一天的。
当小精子落座,我礼仪性的试探着跟小精子搭话,小精子头也不抬,抄起筷子直奔一块红烧肉冲去。我这时把韩寒从非非的视线中强行拉了回来,打算介绍一下,于是我对小精子说:“你也来了。”红烧肉还在小精子的嘴里翻滚,但是她根本就没搭理我,一抬头,从肉末里挤出几个字:“韩寒啊!”从这句话说完,直到小精子离开,她的目光就没有从韩寒身上移走过,哪怕是一秒钟。
我坐在那里很尴尬,耳边又不时传来土摩托与老罗交流仿真科学的苍白枯燥的对话,其实他俩原来不过是生产过仿真性用具,还真觉得自己挺真实。不管什么场合,什么氛围,俩人的话题就离不开仿真科学。尤其是土摩托,最近吃饭有点魔障了,拿着筷子瞪着眼睛看着眼前的菜:“为什么菜要这么炒?营养都破坏了,叶绿素会破坏掉80%,维生素C会破坏掉90%……”当非非推心置腹与韩寒畅谈她的小心脏是如何在此时此刻怦然心动时,土摩托不解风情地说:“你这么说一点科学依据都没有,你的心脏其实一直在跳动,不是因为见到韩寒才跳动的。”非非说:“我现在激动得手脚发麻。”老罗接过话慢条斯理地说:“你这么说不准确,那叫局部神经受到了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肌肉痉挛现象。发麻是中医说法,不科学。”
我真服了这两个智商800情商为0的家伙了。
小精子虽然马上奔着国际影星的方向偏离轨道,但此时此刻,她心无旁骛,在成为国际影星之前,她是多么希望跟韩寒合张影啊,她的目光就像她演戏一样,充满着焦灼、渴望、疑虑……但小精子毕竟是小精子,只见她在非非耳边嘀咕了几句,非非的脸腾的一下就红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带三个表 @ 2007-07-20 4:06:46 分类: 挨个祸害
我一直想请韩寒吃顿饭,因为他请我吃了两顿饭,按照来而不往非礼也的礼仪,我也该请韩寒吃顿饭了,不然就是对他非礼。没有这句话我也要请他吃饭,因为听韩寒聊天讲故事非常有意思。
早有上海探马来报,韩寒本周来北平比赛。好,请韩寒吃饭。我告诉上海探马,告知韩寒,我请他吃饭。为什么我要通过上海探马呢?因为我没有韩寒的电话,我从来不跟韩寒要电话,所以你也别跟我要韩寒的电话,我真没有他的电话,就像我没有王朔的电话一样,虽然我写过很多关于王朔的文章。
约好了时间,颓老在SMN上告诉我,小强过生日,要饭局。其实头一天是颓老的生日,颓老为了逃避生日局,佯装脚腕子崴了,所以逃过一劫。但古训云:躲过初一,躲不过老六。谁让第二天是小强的生日呢,小强过生日,你就是鼻子崴了,也要出席。颓老很自觉,告诉我饭局时间地点。我说,我约了韩寒,要不一起去?颓老说:好久没见了,挺想他的,一起来吧。
我又问,都谁参加饭局?如果有什么粉丝的话,就算了,我跟韩寒单独吃。颓老如数家珍,挨个道来:小强、老六、老罗、陈晓卿、可研、王晓、王曦、土摩托……都是清一色中年老男人。好,只要没有韩寒的粉丝就行,我平生就怕看见粉丝发痴。
由于我那个DV后期制作出了点问题,所以晚到了40分钟。一进门,看见有两桌人,正吃得热火朝天,我放眼望去,都是些老得掉渣的中年男人,韩寒掩映在老气横秋之间,显得格外青春,他低着头,在给女粉丝发短信。
突然,我眼前一黑,发现了一个面孔,我的天,她怎么来了?
困了,不想写了。
正可谓:
昨日博客发花痴,独倚栏杆眼发直。含羞捧读光荣日,心跳加速在此时。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带三个表 @ 2007-07-20 3:36:43 分类: 杂谈
《重庆晚报》一记者采访我,谈歌坛抄袭的事情。我用电子邮件方式回答了采访,我认为这是很清楚的回答,居然登出来还有出入。所以我把原文登出来。
顺便提醒该记者一下,如果你们报纸的版面不够,就别问那么多问题,删都不会删。
顺便也提醒那些不知道什么叫抄袭的傻逼们,别在我这里掰扯,什么叫翻唱、抄袭、引用、采样,先把这些概念搞明白再发言。如果你亲爹某某某涉嫌抄袭被指出来,你去别的地方留言,别在我这里留言,我有洁癖,觉得恶心。
1、您在博客上推荐龙抄手的博客,您是怎么发现这个博客的?对博主列举的抄袭案例怎么看?
是一个朋友推荐给我看的,看了之后觉得很好,还有比我认真的人。我听了部分对比的歌曲,说实话,让我很吃惊。歌坛的“孪生兄弟”太多了。
2、自从花儿乐队事件之后,乐坛抄袭先是草木皆兵,慢慢变得像家常便饭一样,比如哪个人涉嫌抄袭,媒体也都会漠然视之,您是否也感受到这一点,对此怎么看待?
这的确是个问题,朱大可说:“这个是整个社会道德机制瘫痪的结果。”如果媒体失去了应有的监督作用,有些人的胆子就越来越大,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主要是,利益的驱动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人变的不要脸。
3、您在博客上说佩服这个人的职业精神,我已经采访了博主龙抄手,他称自己准备了几百个案例,现在用掉了一半,准备每日更新,只想听到更多好的音乐,很值得敬佩,但是您觉得这样对抵制乐坛抄袭能不能起到作用?会不会最后还是螳臂当车?
一个人也许起不到阻止歌坛抄袭成风的作用,如果有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就会出现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局面,如果大家都袖手旁观,老鼠也能咬人。
4、根据您的经验,您觉得龙抄手博主现在的行为是否会引起歌手或者唱片公司的不满,是不是存在一定风险?
我倒希望歌手、唱片公司不满,让他们站出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能有什么风险?真干了坏事的人还能把人吃了?
5、龙抄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想联合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做现在的事情,您会不会也有此意,因为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您的支持,事情会有更大的影响和作用?
确实应该出现一个民间团体揭发歌坛抄袭现象了,不然不要脸的人会越来越多。
6、因为龙抄手不是专业做音乐的,他的案例很多也是来自网上,这样是否会有些其实不是抄袭的,也被误判成抄袭了呢?
有些歌曲是不是抄袭,必须要有专家鉴定,普通人只能是凭听觉来判断。但是龙抄手也没有下结论,他的博客已经说明了,你没看见?
7、或者比如说汪峰解释称他的《勇敢的心》就是听多了之后,不自然的流露,不能算是抄袭。这种该不该被列为他的“涉嫌抄袭”资料室呢,从音乐的角度讲?
如果我写了一本小说,别人一看,怎么跟《红楼梦》一样?会不会指责我抄袭曹雪芹?我可以辩解,《红楼梦》我看了一百多遍,所以写作的时候是不自然的流露到曹雪芹他们家了,不能算抄袭,你觉得我这样的辩解说得通吗?就算说得通,至少我这样做人家会觉得我是个庸才、蠢才,那我也觉得自己挺无耻的。为什么有人就觉得不无耻呢?该学学李白吧:眼前有景道不得,早有崔诗题上头。
8、您作为乐评人,会不会去刻意留意一下涉嫌抄袭的音乐,并提供给龙抄手的博客呢?
我一直留意这方面的事情。
带三个表 @ 2007-07-20 2:21:39 分类: 杂谈
北京郊区电视台最近播出的纸馅包子报道引发了全国包子爱好者们的关注,包子好看不在褶上,而在“透明度”上。这次“包子门”事件,大家除了诅咒那些黑心的商贩之外,对北京郊区电视台也提出了质疑,作为一个媒体,打假一不留神把自己给打了,搬起包子砸了自己的脚。
“制造”纸馅包子的非法商贩很快抓住了,然后那个郊区电视台的编导也很快落网。这件事由于社会影响很大,北京郊区电视台头一次(我印象中)向全国人民作了道歉和更正。姿态摆的还是很正,以后吸取教训,别再干倒乌龙的事情就好了。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你看山西黑砖窑事件,嚷嚷的那么凶,省长做了一个不痛不痒的八股式道歉,然后枪毙几个直接责任人,给低一级别的领导行政处分,这事情就圆满了。我相信,以后北京郊区电视台不会再出现类似“包子门事件”,但是山西类似黑砖窑事件仍会层出不穷。
咱们老百姓也别针扎火燎的,干嘛呀?比这个更狠的事情我们都见过了,毒大米、毒粉丝、毒韭菜、毒木耳……我们什么没见过啊,你要是看这些毒系列产品,会觉得中国的化学工业是全世界最先进的,这些危害和社会影响甚至给人们造成的恐慌哪个比不纸包子大啊,但是坚强的中国人民都挺过来了。而且,这个纸馅包子并没有给食用者造成身体危害(在本次纸馅包子事件看来)。至于社会影响极大,那都是人们跟着瞎忽悠出来的——咱不要看广告,要看疗效。
但就在这件事情一波未软一波又硬的时候,这个事件的天才导演,北京郊区电视台的编外编导訾某被公安局拘留。然后真相大白,大家不过是感觉被一个郊区级电视台忽悠了一把,睡一觉、吃顿好吃的估计也就忘了。荒诞的事情太多发生,我们应接不暇。
但是我注意到了一个新闻报道上的措词:刑事拘留。原文是:“现公安机关已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訾某进行刑事拘留,将依法严肃处理。”如果报道这条新闻的记者有点法律常识的话,那么这么写报道我的理解就是訾某有可能触犯了刑法,因为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叫行政拘留。好吧,我就按照媒体报道的结果去推断。
訾某有可能触犯了刑法,那么,他触犯了哪一条法律呢?他貌似触犯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但是仔细推断,又不对,这个“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销售”,销售才会对他人造成危害,而訾某并没有销售,人家不过是把这些东西当道具用,为了完成一个节目。因此,定此罪不成立。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金融诈骗罪、危害税收征管罪、侵犯知识产权罪、扰乱市场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扰乱公共秩序罪、妨害司法罪、妨害国(边)境管理罪、妨害文物管理罪、危害公共卫生罪、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似乎都不是。
我从这些罪里面又找到一个疑似的罪:扰乱公共秩序罪。《刑法》在修正中增加了一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该罪指的是: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我觉得咱们全国人大的法律专家在修订时增加这条罪有点欠考虑,非常不严密,真的在司法中运用显得很蹩脚,完全是应景之作。
拿这个訾某来说,如果欲加之罪,也就这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勉强合适。可问题是,他并没有直接拿到社会上传播,而是交给了郊区台领导,毕竟是郊区台的领导,没见过世面,就把它给播出去了。如果真给訾某同学定罪,电视台的领导估计也难辞其咎。不过根据我多年的经验,领导只要假装做个深刻检查就能过关了。替罪羊都找到了,这事就赶紧过去吧。
谁法律比较精通,我实在没时间一条一条看,也许有更合适的罪安在訾某的头上,写出来给大家看看,让我们养成“看新闻学法律”的良好习惯。其实在我看来,最狠也就是个行政处罚,这是根本没造成公众心理恐慌,更多的人只是觉得很惊讶——北京首都人民太有才了。也没给北京上千个包子摊造成多大损失,那条假新闻播出后我还吃过包子呢,也没吃出什么纸。如果再细究,那我该这么想了,假冒伪劣产品那么多,你难道把鉴别假冒伪劣产的责任都推给媒体和个人吗?妈个比的有关部门都干嘛去了?难道都去当郑筱萸去了?这种监管部门的失职才造成媒体和个人为了保护自身成了打假专家,如果我们吃的用的都放心,谁还去关心一个电视台的打假节目啊,訾某同学还会挖空心思去导演这样的节目吗,凭他的天分,他该去拍电影,至少跟搞装修的张艺谋有一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