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博客这件事挺随意的,看博客的人要记住,博主想写什么,怎么写,写成什么样与任何人都无关。
关于韩方之争,我会经常提起,用各种话题引入进来,而且没完没了,不厌其烦。你烦了,不爱看,不来即可。别劝我,上网十多年,还没有劝我成功的案例。
我不会像宋石男等精英们那样,明明很想掺乎,但又怕惹上什么麻烦,故作姿态强调自己只说一次,以后再也不说了,好像是被迫一样。我没什么担心的,一个事件发生从开始到结束时有一个过程的,随时都可以成为话题,信手拈来,变着花样说,且不烦。
人们总关心站队问题,我对站队没什么兴趣,没有判断的人才站队,没脑子的人采用站队来分清敌我。有点像文革时期的造反派和保皇派的模式。整天一帮傻逼在吵来吵去,有本事你们约架啊。
我的外号叫万人嫌(老六对此亦有贡献),总会招一些人反感,对你们的反感,我深表欣慰。
韩方事件还没结束,结束了也会成为我谈论的话题——只要我愿意的话。
不用给我上课,谢谢啊。
这段时间总跟我的书过不去,因为空间局限,当初做书架的时候隔断打得比较多,这意味每个隔断间的高度会变小,这就更意味同一类开本大小不同的书不能放在一起,这就更意味想找什么书就会变得很麻烦,常常要看一遍还未必能找到。所以整天看着这堆书运气。没事我尽量把一类书放到一起,实在不能放到一起的也要想办法把一类书一起放到隔断高一点的地方。
有一套书叫《外国现代派作品选》,是我在1987年7月1日在王府井书店买的(有人好奇我记性怎么这么好,我有先见之明,早就预料到多年后我从事文字写作是一个极具风险的职业,说话必须像科学家一样不能有半点疏漏,不然会被认为是伪造的,必须禁得住猴子们在文字之外的各种质疑),这套书打开了我了解荒诞世界的大门。这可能是我今天为什么看什么都荒诞的原因之一吧。
通过这本书我读到了贝克特、品特、博尔赫斯、海勒、金斯堡等作家的荒诞派作品。可能你不知道,那个日本右翼份子石原慎太郎也是个荒诞派作家,这本书还收录了他的三个代表作《太阳的季节》。
但我要说的是,这套书我真的认真看过的作品只有几篇,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海勒的《出了毛病》、金斯堡的《嚎叫》和凯鲁雅克的《在路上》。后来我一直到处寻找的冯内古特的《冠军的早餐》,实际上这本书早就收录了,但名字叫《顶呱呱的早餐》。
翻着这本泛黄的书,忽然发现,我还在里面留下过一些笔迹,在《等待戈多》“人们都是没知识的混蛋,像猴儿一样见什么学什么。”这句话下面还标注出来。
这是25年前的笔迹,我记不清当初为什么要把这句话标出来,可能是觉得写得很牛逼吧。联系到今天互联网这个时代,人们的种种行为,我不禁开怀大笑……再想到全世界只有我把在博客上留的人称之为“黑猩猩”,天哪,怎么就那么冥冥之中呢?难道这是黑猩猩的起源?
可能有怀疑论者说,你怎么保证你的笔迹是25年前留下的呢,万一是伪造的呢?万一是别人在上面画上去的呢?要通过鉴定才能证明你不是刚刚画上去的。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鉴你妈逼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