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联想

珍爱生命,远离博客

2008年9月26日的日志

带三个表 @ 2008-09-26 11:22:18 分类: 说书

今天一大早,就被一个电话吵醒,说是送快递的。一个小时之后,我就看到了这本我认为有生之年看不到的《欧美流行音乐指南》。虽然出版社在出版这本书的过程中显得很不靠谱,但我这人就是心软,一看到书,气也就没了。毕竟谁要弄这么大部头的书都要付出很多心血。

这本书的设计从头到尾我都没看到,我跟你们一样,也是第一次看到。还好,我的名字没有遗漏。这本书一共1338页,全彩色,除非图片本身就是黑白的,有四五斤重,定价188元,没能力的同学就不要买了。你也不用发善心支持我们,这本书就是给喜欢欧美流行音乐的人预备的,你不喜欢别勉强,毕竟价格够你吃十顿麦当劳的了。

目前,各大书店和网络书店尚未铺货,想买的同学先等上一段时间,非常时期,一切皆有可能。

在这里,通知下列作者,看到通知后请赶紧跟我联系,将你的通讯地址及姓名、身份证号码告诉我,好给你们寄样书。
吕晓苏、张甦、杨莉、周京、胡小菲
闿雷、侯鹏、俞谆睿、葛闻易、韩思淼

我的邮箱是dundee@126.com,手机号码还是1380119的那个,请尽快。

不了解此书的人可以到这里看看

书脊是这样的


新版序言


很多老师发来热情洋溢的贺电


封面


这本书的劳动者


目录



正文


比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厚一点


所以确实很贵

带三个表 @ 2008-09-26 6:35:55 分类: 闲扯

本来我都困了,看完留言之后,又性混了。关于佳能和尼康,到底选择谁,看完留言让我无从选择了,因为每个人说的都有道理,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验提供了自己认为的最佳答案。事实上我也觉得说的都有道理,如果我有钱,我就买两台数码相机,一台是尼康,一台是佳能,18-200的变焦头我买两个,出门的时候我背两个包,一台装尼康,一台装佳能,我装丫挺。

关于我的摄影水平,好多人可能不知道,在1988年的时候我学过两年摄影,上大学的事情。我用过凤凰、珠江、美能达、理光四款胶片相机。数码相机我用过尼康、佳能单反和佳能小数码,我当年对摄影的兴趣在于房中术——暗房中的技术,那时候拍完照片都自己冲洗(仅限黑白照片),对暗房技巧掌握一些,1990年大学毕业后我对摄影丧失了兴趣。理由很简单,一个是那时候我收入不高,玩不起了。另一个理由是我对影像艺术的感觉比较迟钝,没那个天分。

后来我再捡起相机,也仅仅是为了能记录生活中的一些瞬间,没有创作欲望。当年我为了拍日落,可以趴在地上等两个钟头,现在没那个热情了。因此,在数码相机日新月异的发展中,我似乎对创造影像艺术没那么多想法,我也就是个业余爱好者。没有三聚氰胺,再好的牛奶也造不出肾结石。没有那个艺术细胞,再好的相机也拍不出好照片。

昨天晚上吃饭,陈晓卿大师(他曾是我上大学时看过不少摄影参考书的作者朱羽君大师的得意门生)批评我说,你真丢人,用什么18-200镜头呢。虽然陈大师从树上下来得比较晚,但是进化的比较快,他是个摄影专家,他说我应该配置一套#@*&**¥%$相机。

问题就在这里,每个人提供的配置都有自己的道理,到底哪一个适合我呢?看着这些留言、邮件和眼前陈大师的肺腑之言,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公说公有理,母说母有理,所以我只好爱搭不理。

你们都高估了我的摄影水平和热情,如果按围棋的段位来划分的话,一个业余九级的棋手跟我下围棋还要让我四个子,我就是想瞎拍着玩,但是有点骚包,非要把自己整得很专业一样。

我对数码相机的感情不太深,还是怀念胶片相机,每按下一次快门都深思熟虑,能让我进步很快。数码相机可以不用让我思考,能让人对艺术的感觉变得越来越脑残。所以当我发出咨询信息,反应那么热烈,说明数码相机的普及程度太高了。记得我在《你丫真狠》里面抖包袱用了“白平衡”这个词,有人提醒我担心观众看不懂。我很自信地说,放心吧,别以为只有电视台的摄像才知道这个词。事实上这个包袱每次都很响。

你们想想,我拿数码相机对准的都是一些诸如小强、老六、陈晓卿、老颓、土摩托、王小山、罗永浩这类逐渐变形金刚的老男人,用那么高档的入门级别的单反相机,确实有点浪费,尤其是18-200成像质量较差的镜头,会让他们变成走形金刚。所以我选择号称“成像质量最好”的消费数码相机松下LX3。没办法,面对这些人,只能哪不行就补哪儿。

单反我还是要用的,毕竟有时候我也要给美女拍几张照片嘛。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