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联想

珍爱生命,远离博客
带三个表 @ 2006-12-26 1:08:14 分类: 挨个祸害

吴虹飞、方舟子:吴虹飞、方舟子上台鞠躬。
吴虹飞:方先生,我们又见面了。
方舟子:你还有脸见我?
吴虹飞:我错了。
方舟子:你错在哪里?
吴虹飞:我没有站在你的立场报道新闻,被你列为无良记者。所以在采访你之前,我先向你道歉,虽然这个道歉不太诚恳,但至少是科学的。
方舟子:不诚恳没关系,我只要科学。
吴虹飞:那上次咱俩的事就算过去了?
方舟子:你等一下,我把无良记者的名单找出来,把你勾掉。
吴虹飞:这就算平反了吧?
方舟子:是的。
吴虹飞:可以落实政策了吧?
方舟子:是的。
吴虹飞:太好了,我又可以胡说八道了。
方舟子:你记吃不记打是不是?
吴虹飞:是的,上次不就是在黄健翔面前栽了跟斗了吗。他侮辱我说我不知道迈克·舒马赫。
方舟子:连我搞科学的人都知道迈克·舒马赫,你怎么就不知道呢?
吴虹飞:是啊,我就知道几个摇滚明星。
方舟子:你知道迈克·舒马赫为什么总能拿冠军么?
吴虹飞:为什么?
方舟子:因为他讲科学。
吴虹飞:您一提科学我就发懵,能仔细解释一下么,不然我可能又会犯一个“迈克·舒马赫式”的错误。
方舟子:你仔细听着。他的车之所以开得快,是因为他的车有四个轱辘。
吴虹飞:对了,两个轱辘的叫自行车,三个轱辘的叫三轮车。
方舟子:没错,科学证明,轱辘越多,跑得越快。所以火车跑的肯定比自行车和三轮车快。
吴虹飞:您是从什么时候发现这个规律的?
方舟子:从我小时候坐火车开始。
吴虹飞:那么除了轱辘多跑得快,舒马赫还有什么秘诀?
方舟子:你看他拐弯的时候,身子都往里面歪,你知道为什么吗?
吴虹飞:不知道。
方舟子:因为往外面歪就有可能被甩出去。
吴虹飞:还真是的,我小时候骑自行车,有过这样体验,好几次就被甩出去了,就是因为往外歪。这个现象您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方舟子:也是我小时候发现的,拐弯的时候身子往外歪,结果摔了。
吴虹飞:摔坏了?
方舟子:腿摔伤了,去医院看病,一个中医大夫跟我说,你这叫脱臼,我把它掰过来。
吴虹飞:这很简单,你咬住牙,一下子就掰过来了,几秒钟的事儿。
方舟子:中医是伪科学,我怎么能相信这个大夫。
吴虹飞:那怎么办?
方舟子:我相信西医,我就挂了一个西医外科。
吴虹飞:对,我们要相信科学。
方舟子:西医大夫说,你先去拍个X光。
吴虹飞:对,要先看看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中医是看不出来的。
方舟子:然后我就去排队,排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可以拍X光了。
吴虹飞:真不容易。
方舟子:可哪成想,突然停电了。
吴虹飞:这不偏不巧的,怎么停电了呢?
方舟子:医生说,我们为了科学用电,现在到了停电时间。
吴虹飞:什么时候来电呢?
方舟子:不知道,但是我闲着没事跟那个护士来电了。
吴虹飞:您倒真不闲着。
方舟子:我们要科学地利用时间,不要浪费人生的每一秒。
吴虹飞:对,我非常同意您,我就是在做记者的同时还搞写作,在写作的同时还搞摇滚,在搞摇滚的同时还写博客,在写作的同时还炒作自己,在炒作的同时还卖唱片,在卖唱片的同时还来采访您,您觉得我的效率如何?
方舟子:不错,就是一样都没干好。
吴虹飞:那怎么办?
方舟子:这不要紧,只要科学就行。
吴虹飞:这我就放心了,以后还要同时搞更多事情。
方舟子:记住,要科学。
吴虹飞:记住了,那您的X光照片什么时候拍出来的?
方舟子:三个小时之后,世界亮起来了,我就拍了。
吴虹飞:结果呢?
方舟子:其实就是跗骨和踝骨之间错位。没什么大不了的。
吴虹飞:就是脱臼。
方舟子:不能这么说,这种说法不科学。是跗骨和踝骨之间错位。
吴虹飞:对不起,我错了。那接下来怎么办呢?
方舟子:西医大夫说要把它复位。
吴虹飞:对,回复原状就好了,我这么形容准确么?
方舟子:基本上准确。
吴虹飞:那怎么复位呢?
方舟子:要做个小手术,先打一针麻药,把皮肤切开,然后用钳子夹住错位的地方,用力调整到原来的位置。然后再缝上,一个星期之后拆线,就好了,我就又可以骑自行车了。
吴虹飞:科学就是让人放心,你说那个中医大夫,万一把你的脱臼,不,是跗骨和踝骨之间错位得地方掰坏了该怎么办,比如掰到后面去,您一只脚冲前,一只脚冲后,可怎么走路?
方舟子:是啊,回想起来我都后怕。
吴虹飞:不过那样的话您前后走路都方便了,不用回头了。
方舟子:你这么说又不科学了,人只能往前走路,往后走路的那是倒车。
吴虹飞:我今天怎么觉得我这么无知啊。
方舟子:我们继续说舒马赫。
吴虹飞:对不起方老师,咱们还是别说了,我已经吸取教训了,为了能刻骨铭心,我都把我的“幸福大街”乐队的名字改成了“迈克·舒马赫学摇滚”了。
方舟子:我就听说过“迈克学摇滚”。
吴虹飞:我这不是知耻后勇吗。
方舟子:光知耻还不行,还要讲究科学,你的创作就不科学。
吴虹飞:怎么不科学?
方舟子:你的歌曲写得那么难听,就是因为不是用科学方法创作出来的。
吴虹飞:可我懂音乐啊。
方舟子:光懂音乐还不成。
吴虹飞:那怎么办?
方舟子:你知道莫扎特的音乐为为什么好听吗?
吴虹飞:不知道。
方舟子:因为莫扎特是个化学家。
吴虹飞:是吗?
方舟子:你知道贝多芬的音乐为什么好听吗?
吴虹飞:不知道。
方舟子:因为他是个数学家。
吴虹飞:是吗?
方舟子:你知道威尔第的歌剧为什么好听吗?
吴虹飞:不知道。
方舟子:因为他是个生物学家。
吴虹飞:是吗?
方舟子:你知道爱因斯坦的音乐为什么好听吗?
吴虹飞:因为他是个物理学家。
方舟子:没错。
吴虹飞:可是爱因斯坦本来就是物理学家啊。
方舟子:可是他很喜欢音乐。
吴虹飞:可是我也是清华大学学环保的。
方舟子:但是你并没有把环保方面的知识运用到音乐中去,这就是不科学的地方。
吴虹飞:怎么运用?
方舟子:你的歌曲那么难听,就是噪音污染。下次你演出的时候,现场应该放一个分贝检测器。你知道声音在多少分贝之间人听着才舒服么?
吴虹飞:不知道。
方舟子:60-80分贝。记住,以后如果你能让你的音乐保持在这个范围内,就是美妙的音乐。
吴虹飞:这我还头一次听说,这点声音谁听得见啊?
方舟子:我测过,莫扎特的音乐76分贝,贝多芬的音乐69分贝,柴可夫斯基的音乐60分贝,你知道你的音乐多少分贝吗?
吴虹飞:多少?
方舟子:155分贝。基本上就是噪音。
吴虹飞:可我怎么感觉不出来呢?
方舟子:这就是你以前没有用科学态度创作音乐,所以你的耳朵就出了毛病。
吴虹飞:谢谢方老师。
方舟子:还有——
吴虹飞:对不起,方老师,咱以后能在谈我的音乐科学性的问题么?我今天来,主要想跟您谈谈中国相声问题。
方舟子:好,我正要写一篇这方面的论文呢。
吴虹飞:您又要打假?
方舟子:是的,前段时间一直忙着打中医,现在终于腾出手了。
吴虹飞:那您说说,相声存在什么问题?
方舟子:我认为,相声之所以衰落,就是因为它是用伪科学的方式来承传发展的。
吴虹飞:具体体现在哪里呢?
方舟子:首先,它完全是凭经验,经验这东西是不科学的。比如它缺乏自恰性、可检验性、可证伪性、可测量性。虽然经验有时候含有科学因素,但是经验本身并不是科学,单凭经验而不按科学方法加以研究是不可能归纳出科学理论的。没有科学理论指导,这相声就会出问题。
吴虹飞:还真是的,所有传统文化都存在这个问题。
方舟子:其次,相声讲究说学逗唱,这种提法也不科学。
吴虹飞:为什么?
方舟子:说,就是人用口腔和喉咙共同作用发出的一种声音,学也是用口腔和喉咙发出的一种声音,逗也是用口腔和喉咙发出的一种声音,唱也是用口腔和喉咙发出的一种声音,也就是说,它们都是通过说来表达的,这在逻辑上非常混乱,让学相声的人这么学,它能不衰落吗。
吴虹飞:您这么一“说”,我恍然大悟,原来相声几百年来一直建立在错误的理论基础上啊。
方舟子:所以经验害死人,还有,这种师父带徒弟的方式,也不科学。
吴虹飞:怎么不科学?
方舟子:因为之前根本没有经过实验,师父应该先带几只小白鼠,经过一段时间后,看看小白鼠身上发生哪些变化,先得出科学依据,如果证明了在小白鼠身上没有发生任何异常现象,再带徒弟。你看现在说相声的人越来越差,就是因为没有实验,基因出现了问题。如果在小白鼠身上得出科学结论,然后根据这个结果选拔人才,中国的相声才会繁荣。
吴虹飞:我听着真新鲜。
方舟子:我正在写论文,如果相声界按照我这个方法去发展相声,那中国的相声将是另一番景象。
吴虹飞:但我还是不太赞同您的观点。
方舟子:那你就是伪科学记者,我那个无良记者黑名单呢?看来我还得把你列上去。
吴虹飞:别别,方老师,我是说,您怎么证明您的方法就是正确的呢?
方舟子:事实已经告诉我们,有些相声演员说着说着就去当县长了,有些人说着说着就去当团长了,有些人说着说着就是开网站了,有些人说着说着就去做买卖了,有些人说着说着就去找小姐了。
吴虹飞:是啊,相声界一片荒凉。
方舟子:那你知道为什么吗?
吴虹飞:不知道。
方舟子:用实验科学角度来看,就是他们这些人身体中本来就没有相声的基因,就像你身体里没有音乐基因一样。所以到后来真正的基因起作用了,他们就不说相声了。
吴虹飞:那,您觉得郭德纲身体里有相声的基因吗?
方舟子:他身体里只有“著名”基因。
吴虹飞:所以他著名了。
方舟子:没错。
吴虹飞:那您说我身体里有“著名”的基因么?
方舟子:您身体里只有转基因。
吴虹飞:怎么转基因?
方舟子:就是你怎么转行基本上干不了音乐的事情,简称转基因。
吴虹飞、方舟子:吴虹飞、方舟子下台鞠躬。

80 个黑猩猩响应 “[伪相声]科学漫谈” 作为黑猩猩,我要说两句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