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联想

珍爱生命,远离博客

2007年4月17日的日志

带三个表 @ 2007-04-17 19:43:12 分类: 杂谈

李二傻耷拉着头,站在公司总裁刘旭日的门口,犹豫了一下,还是举起了手,轻轻地敲了几下门。
“请进,please。”刘旭日的声音从门缝里传出来。
李二傻推门进去。
“老板,我请求辞职。”说完,李二傻把辞职报告递到了刘旭日面前。
“你来公司多长时间了?”刘旭日问。
“不到一个月。”
“为什么辞职?”
“上次网站抄袭事件,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觉得对不起公司,压力太大。”
“核心技术是你开发的?”
“对。其实我都明白,但当时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就……”
“是的,那次抄袭事件,对公司影响很大,公司的股票下跌了不少,几个谈好的合作都吹了。”
“所以我觉得对不起公司,决定辞职,回去我要好好反省自己。”

李二傻收拾完自己的东西,也没有跟同事道别,他看到大家都很忙,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他的存在,他拎着包,走出门,他最后看了一眼公司的标志:狐狸网,那个可爱的狐狸脑袋,便头也不回,离开了这个连同事还没有认出几个的公司。

狐狸公司是国内比较著名的门户网站,以前在各大门户网站排名中,总能排进前三名。但是现在连前六名的位置都保不住了,市场份额在缩小,刘旭日看着下降的曲线,心情沉重,他能想到的办法,他们试图起死回生的做法,都用上了,但还是没有效果。前段时间,网站被揭发抄袭另一家网站,让他很被动,官司打到法院,输了。这次李二傻辞职也是跟这次抄袭事件有关。本来这个李二傻是刘旭日的一个重大发现,他长期藏而不露,被刘旭日苦口婆心挖到了公司,没想到一上手就给公司捅了一个大篓子。

刘旭日的下一步计划是推出一个与搜索引擎有关的输入法,因为面对各大搜索引擎的夹击,狐狸网已无退路,必须殊死一搏,成就成了,不成也许就完蛋了。这项输入法的开发已经有半年多了,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推出。

与此同时,刘旭日听说他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的山谷网也打算推出一个输入法,而且思路跟他们的相当疑似,这更让刘旭日心里火上浇油,不过他想,对手推出这个输入法,至少会比他们晚上几个月。这一点他但不担心,让他烦心的是,不管他们做什么,前面总有一个跟他竞争的对手。

几个月后,狐狸网终于推出了输入法,这个输入法比以前流行的输入法都好用。可是输入法这东西,必须要给人养成一个习惯的过程,不然你做的再好也没人用。可是输入法推出一个多月,下载的人门可罗雀,虽说普遍反映还凑合,但是跟他预期的效果相差太远了,他当初想象的是这东西一上线,下载的人就能把服务器搞死机,现在每天也就几百个人下载使用,如果这样,过段时间山谷公司推出输入法,会给他们还没有培养出的市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刘旭日每天都在为此事苦恼。

两个月后,山谷公司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推出新一代“山谷拼音输入法”,这个输入法不仅跟“狐狸拼音输入法”在界面和用法上极其相似,而且也是整合了搜索引擎技术。当刘旭日安装后使用了三分钟后,差点脑溢血。他咬着自己的假牙,在屋子里直哼哼:这,这他妈简直是模仿秀,竟然模仿到我头上了,也不看看我是靠什么起家的。

“黄三呆吗?你来我办公室一下。”刘旭日真有点急了。
黄三呆是负责开发输入法小组的经理,他对这个输入法还比较满意,但是他也没想到山谷输入法跟他们如此相似。
“老大,找我有事?”黄三呆问。
“你先坐下。”刘旭日喝了一口水,“这个山谷公司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看他跟咱们的输入法一样啊?”
“我这几天一直在分析,确实很像,但是核心技术又有差别,很难断定它是抄袭的。照理说,他们这么大的公司,不会干这种事情,跟我们的企业文化不一样,我们就是靠抄袭起家的……”黄三呆说到这里,发现刘旭日脸色很难看,便止住了嘴。
刘旭日半晌不语,在屋子里踱来踱去,“操,今年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这个输入法,偏偏山谷公司也弄这么一个,这不是成心跟咱们对着干吗。”刘旭日发着牢骚。
“我认为,他们的目的可能就是跟咱们对着干,来挤掉我们的市场。”黄三呆说。
“你们今天回去要开个会,讨论一下输入法升级问题,我们不能落后,总要领先他们一步。而且要考虑一下,核心技术上的突破。比如我们发明一种在线实时词库技术,不仅我们制定词库,也可以让网民提供词库,这样的话,这就是我们的专利。两个月后推出2.0版本。”

两天后,刘旭日还在睡梦中,被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
“喂?”刘旭日看了看表,才凌晨三点,“什么事?这么晚打电话?”
对方是黄三呆,“老大,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们经过两天的研究,发现山谷输入法是抄袭我们的。”
“真的?”刘旭日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有什么科学依据?”
“他们的词库80%是抄袭我们的,核心技术有一半是抄我们的。”
“怎么查出来的?”
“当初我们在研发程序的时候,在里面设计了很多机关,比如,我们为了防止你的声誉被侮辱,如果有人输入‘刘旭日傻逼’,电脑立刻死机。我们发现,山谷输入法也有这个‘功能’。”
“好,赶紧通知市场部和公关公司,明天下午,我们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全世界宣布这个消息。”

刘旭日沉浸在像捻死一只蚂蚁的快感中,他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畅想着未来。
“梆梆梆,”有人敲门。
“请进,please。”
门开了,进来一个人。
“李二傻?”
“老大,我的任务完成了。”
“我操,你干得太漂亮了。”刘旭日腾的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带三个表 @ 2007-04-17 16:02:03 分类: 杂谈

我虽然书法不好,但是喜欢看书法。上中学的时候,最喜欢的书法是范曾的,后来喜欢毛泽东的书法,老毛的书法龙飞凤舞,一看这个国家就跟他的书法风格一样晕。再后来,觉得启功的书法也不错,虽然四平八稳,但很见功夫。有一年,好像是1986年,在琉璃厂的一家字画店,启功写了8个字,开价6000元。在那万恶的1986年,6000元意味着什么?

我有个习惯,走在街上喜欢看招牌,看看书法艺术。字写得好看的,就会在心里模仿一番,到后来我的字写得谁都不像,就是因为模仿的太多,一提笔就把别人的风格给写出来了,意识到了之后赶紧改,第二个字又奔另一个人去了。到后来我就变成大张伟了,改都改不过来。所以上中学的时候,我有一个其他同学都不能比拟的特长,模仿家长签字,我除了代表我妈妈签字,还代表别人的爸爸妈妈签字,我那时候就三个代表了。没有被同学欺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的这个解人燃眉之急的特长,因为他们都需要我。

等他妈有了电脑之后,就不再提书法了,都叫字体。宋徽宗的书法叫“宋体”,宋祖德的书法叫“新宋体”,黑泽明的书法叫“黑体”,幼儿园小孩的书法叫“幼园”……反正现在不管什么字体都以人的姓氏命名。最近,方正集团即将推出徐静蕾的字体,那就叫“徐体”,以此类推,温总理的字体叫“体温”,老六的字体叫“六面体”,杨葵的字体叫“葵花体”,罗永浩老师的字体叫“裸体”,安替的字体叫“裸替”……电脑时代,扼杀了书法艺术。

怎么弘扬我国的书法艺术呢?我觉得像方正公司应该开发出一套程序,即每个人都可以设计自己的字体,然后用在电脑里,作为电脑的默认字体。别人看到你在网上写的文字,一眼就能辨认出来,如果你不想看到别人的字体,还可以选择通用字体,比如宋体。而且,有关部门可以强制上网的人必须有一套自己的字体,这比实名制管用。方正如果有眼光的话,应该现在就奔着这个方向研发,让给自己设计字体的人像做一个头发一样简单。

你想想在将来的某一天,满大街除了发廊,还有字体设计门脸,这样的IT产业该多有前途啊。而且在电脑时代,还挽救了一种国粹。

带三个表 @ 2007-04-17 3:20:27 分类: 杂谈

 每个月都能从郝舫老师那里收到一份《滚石》中文版。然后找一块时间看一遍,因为文字太多,所以看得比较慢,不能像翻阅时尚杂志那样看看胳膊腿就完了。文字方面,原版翻译的有些还能看,但某些翻译比较莫名其妙,大概是原文没看明白。另外在人名方面需要统一一下译法,不然不看原文有时候不知道说的是谁,这个很简单,找几本新华社编的《外国人名译名手册》系列对照一下就行了。本土方面的内容,文字水平难以恭维,没办法,中国以前没有音乐记者,能把一个故事说得生动有趣,比较难,一般做音乐记者的人上来都迫不及待想去评论人家,以显示自己的水平。

我第一次在《三联》写采访报道的时候,被我们主编骂了一顿,他站在楼道里扯着嗓子喊:“你他妈写的这叫什么报道?谁让你在这里瞎议论了?人家说什么你就用什么,我不想看你说的话,你这篇文章说白了狗屁不是。”那时候我真的不会写报道,但是被主编这么一骂,我就柳暗花明又一村,后来主编再也没有因为报道的风格问题骂我,当然,其他方面他偶尔还骂我。我这个人悟性还可以,一说基本上就明白。所以说,记者写采访报道,好坏就在一层纸之间。

《滚石》是比较注重图片的,这也是当年我为什么喜欢看的原因。我发现,《滚石》中文版里面的图片,提供版权的图片拍的都很好,而自己拍的图片都很差,泾渭分明。

有一个原因是,以前看了太多的摇滚图片,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审美方式:西方人的脸长得都比较有棱角,特征鲜明,头发都比较软,有弯曲,所以,稍微一用光(比如打个侧光),效果就出来了,这种棱角分明的特征跟摇滚的棱角分明相吻合,看上去很和谐,摇滚就是这样的性格。比如Black Sabbath 乐队的吉他手Iommi,黑人歌星Rick James、Barry White可谓丑陋之极,但是拍出的照片你不觉得他们有多丑,就是他们的模样跟他从事的摇滚有关系,你看着也能说得过去。可是东方人脸部轮廓都比较圆润,没有棱角,只有曲线,在用光方面,有时候不太注意,所以拍出来,不管他怎么摇滚,看上去都是一群面瓜。

另一个原因可能出自摄影师,因为《滚石》的风格比较鲜明,学起来很容易,摄影师有时候会追随《滚石》的风格,但是忽略了东方人的面部特征,以为照葫芦画瓢就是葫芦,所以大部分照片并没有把中国人的摇滚气质拍出来(假如中国摇滚还有气质的话)。如果摄影是能根据东方人的面部特征仔细研究一下,也是能拍出好效果来。

还有一个原因,中国玩摇滚的人太少,淘汰率低,为什么我们看西方摇滚乐队,尤其是那些成功的摇滚乐队,里面都有几个帅哥或美女?一方面人家优生优育搞得比较好,基本上歪瓜裂枣的比例比较低,另一方面,这么多摇滚乐队在竞争,胜出的乐队,或多或少也要靠面相,很多有才华的歌手,但是由于容貌不佳,也被忽略或淘汰,这是事实。但西方摇滚有众多的候选,我们就那么几支乐队,有几个分母就有几个分子,这样,容貌欠佳人也有机会露面了。当你看着这些装着很摇滚的人,怎么也无法跟摇滚联系在一起。我觉得我长得就够坷惨了,有些人还不如我,你说他玩摇滚,能火才怪。

去年,《时代》周刊的摄影师给我拍照片,我发现她总是把光源放在侧面,当时我就能想象出拍出来的效果是什么,一定是阴阳脸。她为什么要这样?可能她觉得这样能把我的个性拍出来,实际上,她无意中回避了东方人的脸部没有棱角的问题,要是一个西方人,她不会这么费劲。同时也说明,她也是用西方人的审美来看东方人。结果照片出来,我一看,怎么把我拍成了CCTV-5的解说员孙正平老师了?其实,其实,其实我长得多么和谐社会啊。哈哈。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