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联想

珍爱生命,远离博客

2010年9月的日志

带三个表 @ 2010-09-14 4:57:42 分类: 挨个祸害

我认识的吃货挺多,没事还总饭局,但是对吃有研究的人不多。多数人聚在一起就是喝酒,小强老师干脆不吃饭,每次饭局他总会被问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不吃东西总喝酒?”所以跟这帮人在一起,不管多美鲜美可口的饭菜,吃起来都味如嚼蜡。

陈晓卿老师是个例外,所谓术业有专攻。作为一坨人肉大众点评网,陈老师为我们贡献了不少饭菜可口的餐馆。每次吃完,陈老师都会在杂志上写他的美食体验。陈老师的美食文章继承了中央电视台的传统——颠倒黑白、歪曲事实、报喜不报忧……很多同志反映:“吉野家不像陈晓卿说的那么好吃啊?”但无论如何,陈晓卿老师勤勤恳恳地散布美食谣言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

但不能中央电视台一家之言就是标准,以后我要让更多人来谈谈美食,比如《老六谈美食》《小强谈美食》《老罗谈美食》……这次我先跟土摩托约一篇稿,让他谈谈美食,你读罢会有一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意境。

《川菜为什么这么香?》
文/土摩托

我很少看美食方面的文章,有时候看《三联生活周刊》上的美食专栏,我觉得作者把吃饭的事情写的很矫情,似乎这样就达到了美食专栏或者“三联式”专栏的标准。每次我都读不完,读者看完也许会对作者的生活方式想象一下,但对美食本身根本不了解。当然,陈晓卿写的美食专栏很好,我肯定写不出那样的文字,但陈晓卿写美食文章过于侧重形容与描述,希望通过文字勾起读者的食欲。实际上,每个人的味蕾分布数量都是不一样的,你觉得好吃,别人未必有同样数量的味蕾。

现在很流行川菜,而且人们吃起来很上瘾,所以川菜是目前中国最流行的菜。那么,川菜为什么受大家欢迎?那种麻辣的感觉在美国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有受虐的感觉。但中国人吃的津津乐道,而且把川菜馆开到了美国。

先说说辣椒。辣椒是川菜中不可或缺的作料,没有辣椒也就谈不上川菜。四川人喜欢吃辣椒,一个理由是因为四川盆地潮湿,人容易的关节炎,吃辣椒可以祛寒,预防关节炎。这种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关节炎形成的原因太多了,比如长期钙流失也能导致关节炎。吃辣椒预防关节炎可能是因为辣椒促进血液循环,身体发热,感觉像是祛寒,人们就想像四川比较潮湿,可以预防关节炎。这和人们理解的老虎喜欢在潮湿的山洞里生活却从来没有得关节炎就推断出虎骨可以治疗风湿病一样没有科学依据。

实际上,辣椒中的辣素是导致人们成瘾的关键。因为辣素可以刺激舌头味蕾,刺激胃液分泌,长期食用辣椒,会产生条件反射,因此容易成瘾。尤其是,当辣椒与花椒混合在一起,它对口腔形成的刺激会让人有种很爽的感觉。我们常说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辣本身不是味道,而是对皮肤的刺痛与灼伤,尤其是比较嫩的皮肤粘膜,更容易被灼伤。整个口腔粘膜神经非常敏感,尤其是舌头的味蕾神经。味蕾分布是有规律的,比如舌根对苦味比较敏感,舌的侧面对甜、咸、酸比较敏感,但你注意了没有,辣可以刺激你整个口腔,包括没有味蕾的地方。

味蕾在显微镜下有点像半包皮的龟头,当辣椒刺激到这些味蕾之后,它们便会通过神经中枢传到大脑,让你感觉在舌头上面产生一种难忍的强烈刺痛感,这种痛感在瞬间内又会产生一种舒适感,这种舒适感可以转化成你对川菜美味的感受。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都喜欢吃川菜的原因。当然,对于很多人无法承受辣味的刺激,只要你平常多吃一些川菜,就会习惯。我相信所有人习惯了都会喜欢上川菜,除了辣味对人产生的词容易刺激口腔唾液和胃液分泌带来食欲,还有另一个原因。

那就是川菜中另一个不可或缺的作料——花椒。川菜与湘菜不同的是,川菜加入花椒是为了减缓辣椒对口腔的刺激。实际上花椒中的花椒挥发油在起作用,它会产生神经传导阻滞,临床效果类似普鲁卡因。人们只知道花椒的麻可以缓解辣度,但是不知道的是,人们会对花椒中的挥发油产生依赖性。你想想,辣椒会刺激口腔味蕾,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让你产生食欲,花椒又让你在这种食欲下慢慢成瘾,川菜能不普及吗?而事实上,辣椒与花椒合在一起产生的味道和对口腔的刺激是一种很难以让人接受的感觉,我们喜欢川菜的秘密就是因为那些化学作用造成的口感。

所以说,天下所有叫美食的东西,你的判断都是基于你的神经系统,因此人们发明了各种美食的做法以及发明了各种食品添加剂。中国人对美食的理解讲究色香味,这主要是中国人比较贪婪,对美食美学的要求比较高,美学方面不是我擅长的,我就不说了。实际上中餐的做法很不科学,常常破坏食物中的营养。

带三个表 @ 2010-09-14 2:44:45 分类: 闲扯

上次在单向街出台,聊一个比较虚的话题:理想主义。其实理想主义对我而言挺实的,但是跟比我年纪小的人在聊这个话题,就有点驴唇马嘴了。人们都是靠一种潮流和标签生活的,任何朝代都是这样,这种潮流和标签持续的时间长的叫传统,持续时间短的叫时尚。理想主义既不传统也不时尚,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那类东西。

我自认为这么多年已经从一个理想主义转化成一个现实主义,并且为之庆幸。但后来发现,有些东西还是摆脱不掉的,比如我有自己的底线,还好,这东西我没有崩溃。本来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但在今天好像变成了理想主义的东西了。好笑吧。

就像广告语说的那样:谁用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方式,人生七十二式随便你自己选择,舒服不舒服自己知道就行了。

那天单向街出台,当时我脑袋是一片空白,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反正我就是看到下面坐的美女挺多的,但我也就记住那个说我胸的女孩了。还好,凤凰网整理出了文字,那天没去且还有兴趣看的同学可以到这里观看

如果你看文字还觉得不如见我真人无聊,那再给你一个机会,9月18日下午14:30,在时尚大厦的时尚廊书店,我将再次出台,这次是出版社专门为我的小说《沿着瞭望塔》搞的新书读者见面会,也是关于此书在北京搞的最后一次公开活动。话题是“我热爱的音乐,我奢谈的理想与‘怀疑的一代’的情怀”。

这次见面会跟我搭档扯淡的是台湾音乐评论人张铁志老师。张老师写过一本很厉害的书《声音与愤怒:摇滚乐可能改变世界吗?》(卓越购买,当当购买),这本书用事实讲述了历朝历代摇滚歌星用理想主义改变世界的故事,我的小说是用虚构的方式讲一个理想主义者试图改变世界的故事。我们俩将在18日下午用一虚一实、一真一假、一南一北、一中一台的方式来构建一次和谐见面会。如果你走过路过,差点错过,就去凑凑热闹吧。

带三个表 @ 2010-09-12 23:20:35 分类: 未分类

先提醒北京捐赠的同学,由于我打字疏忽,把收货地址中的“时间国际”误打成了“时光国际”,其他内容没有错。还没有邮寄的同学请更正一下,已经邮寄的同学请与快递公司联系。十分抱歉。

虽然是周末,但是我的博客贴出来后,大家反响热烈,我收到了六十多封来信,这还不包括直接把东西寄送过去的人,在此非常感谢。你家隔壁二大爷刘备这样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大家做的事情确实不怎么轰轰烈烈,但是很值得。一位叫四季的同学发邮件告诉我,有一个叫“信天谨游”的团队在过去十年间,在云南、四川修建了106所山村小学、加固6所小学、修建4条山路、资助了106批2300多名学生。也许他们当初做的每一件事看起来都微不足道,但是坚持下来,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当然,我也可以在这里抱怨现实不公平,批评政府不作为。我回来之后也可以这样写一篇博客,替一些人出口气什么的,但对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所以,我选择做点事情。这次去喜德县,了解得还不算多,有些地方我还没有去,希望有机会再去一趟,了解更多实际情况。今天跟刘洋老师商量,我们单反团也要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做些事情,给他们买些桌椅。还有深圳光明基金会的陈老师,也准备捐赠一批衣物。

我在喜德看到,学生们用的课桌和椅子太破了,有个孩子跪在小凳子上上课,而且这些椅子没有靠背,对他们生长发育也不利。所以,有必要给他们提供一批桌椅。四季同学给我提了一个建议,我认为非常可取。就是找当地的家具厂做一批桌椅,然后我们出资认领。这样减少了邮寄的麻烦。

我们也跟当地负责人联系,说明了这样操作的愿望,他们很配合,完全没有问题。我认为可以这样操作,他们需要110套桌椅,每套桌椅180元。凡是认领桌椅的同学,可以把钱汇过去(跟蒋秀美老师联系就行,他们会提供一个帐号或收款地址),桌椅做出来之后,编上号,上面刻上你的名字,作为实证,孩子们看到这些名字也会有学习动力,然后会拍一张实物照片及认领证书告知捐赠的人,以示钱款落到实处。当然,捐赠其他物品,我们都会登记,定期公示给大家。

另外,我了解到,捐赠《新华字典》的人很多,尤其是很多同学一买就是100本。我担心这样下去容易失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捐赠要量力而行,根据你的经济情况来决定支出多少。如果你是潘石屹或者任志强,我会建议你把那里所有的小学校舍的建设全包下来。所以,大家在买《新华字典》的时候不要一下买太多,尽量买一些别的东西。

还有,有很多同学会买很多东西,品种也多。我建议你花同样的钱,最好都买一样东西,如果你买10支铅笔、10个练习本、10块橡皮、10个文具盒,还不如直接买一种等值的文具,这样可以让更多孩子同时享受到同样的帮助。

再有,捐赠课外读物也可以。

需要注意的是:直接寄给蒋老师物品的同学,请你一定要写清姓名、地址、电话,或者在寄出去之后给她发一封邮件,以便蒋老师统计,同时我也要留个案底,万一出现问题时可以查找对证。请大家一定照办。北京的同学可以按照我提供的地址如上操办。

带三个表 @ 2010-09-11 13:56:46 分类: 未分类

下面这组照片,你可以在我的祖国任何一个落后地区看到,甚至,有些场景比我拍到的还要惨。这些照片是我在四川喜德县一个乡的村里和小学拍到的,喜德县是一个贫困县,70%的人口是彝族。这里除了种庄稼之外,没有任何资源,是典型的靠天吃饭。但是种庄稼无法改变他们贫穷落后的现实。

这个村子叫联合村,有一所小学,据介绍,这所小学在喜德县已经算条件不错的学校了,如果说北京四中是北京最好的学校,那么这所小学校相当于北京13中,属于喜德县师资条件中高水平。喜德县一共有2000名左右小学生,绝大多学生的学习环境是不可以想象的。至少,在这所小学,我看到有些学生背的书包还算新,但是在山区里,学生连书包都没有。

这个联合村距喜德县城有五公里左右,地势相对平缓,因此可以种植水稻和玉米,这里看上去山青水秀,但掩饰不住这里的贫穷。


村里孩子的游戏工具是废旧的轮胎。


他们有时候这样玩。


或者这样玩。


在城里,他到了该上小学的年龄了。


他们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糖果,很好奇。


大一点的学生玩这样的游戏。


或者用一个牙签穿起一颗橡子玩类似一种陀螺的游戏。




学生在上课,他们的环境比我当年上小学的环境还要差出10倍。


他们在写作业。


他们在期待着什么……

看大图点击这里进入

他们需要一些帮助,据我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是,他们需要:
一、新华字典,或者适合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阅读的课外读物;
二、书包、文具。
三、桌椅。
四、衣服、鞋(新旧不限)。那里的气候有点像昆明,冬天并不冷,一般适合那里人穿的衣服以春秋季为主。

暂时不接受钱款捐赠,请大家先不要汇款。

对于他们需要的桌椅,我想大部分人可能没有条件捐助,当然也不排除看我博客的人来自家具厂,如果你们有条件,可以资助一些课桌;新华字典是他们该必备的工具书,希望他们能人手一本;如果你的孩子穿过的衣服、鞋,闲置不用,并且还算完好干净,留着也占地方,扔了还怪可惜,不妨送给这些孩子,最好是5-13岁左右孩子能穿戴的,男女不限,种类不限;至于书包和文具,是他们常用的消耗品,多多益善。

据说,我的博客还挺有影响,每天平均有3万多独立IP访问,如果20个人当中有一个人做一点事情,这里的两千名小学生的很多问题就会解决。也许你不一定改变他们的命运,但你会让他们感到与过去有些不同。

这里再费两句话,捐助和公益行为,是每个人出于自愿,愿意做你就做,不愿意做你就不做,都属于正常。有什么疑问的可以按照下面地址询问,一切都可以透明。有什么疑问同时又不想做什么且说风凉话的,请把这事儿对你爸妈讲,除非这里都是你爸妈。

北京的同学如果想捐助,请跟我联系(发邮件)。
北京之外的同学想捐助,可以按下面的地址、电话联系。

凉山信赖农园有限公司
四川省西昌市胜利北路特8号(凉山州民族中学)
邮编:615000
联系人:蒋秀美
电话:0834-3301905,15883493796
电子邮箱:jiangxiumei214(at)163.com

有想了解更具体事宜的同学,可打电话或者发邮件咨询。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直接寄给蒋老师物品的同学,请你一定要写清姓名、地址、电话,或者在寄出去之后给她发一封邮件,以便蒋老师统计,同时我也要留个案底,万一出现问题时可以查找对证。请大家一定照办。北京的同学可以按照我提供的地址如上操办。

带三个表 @ 2010-09-11 1:57:45 分类: 未分类


这次出差去西昌和喜德两地,主要是考查扶贫方面的事情,呆了两天,了解了一些情况,接下来会号召大家扶贫,不用捐钱,可以捐出一点有用的东西。

由于不能上网,所以今天看到博客后面有西昌的同学留言,非常遗憾,错过了,不过我还会去的。下次有机会能见面。这次去西昌把我害惨了,没想到彝族人民喝酒的方式是如此惨烈,早知道我把王小山带过去了。

明天抽空我会把考察当地的情况汇报一下,图文并茂,然后你就知道怎么扶贫了。

带三个表 @ 2010-09-10 2:35:49 分类: T恤


“不许联想专卖店”
T恤衫秋季限时打折活动开始,方式有很多,每人可根据不同需求来选择,具体可浏览淘宝店首页说明。所有T恤都是99.36元,每天推出9-12款。时间9月1日起到9月10日,请留意每天款式变化。

带三个表 @ 2010-09-08 3:15:55 分类: 说书

年初,张嫱老师出《宝岛眷村》(卓越当当)时,她曾对我说,马上要出一本关于粉丝的书《粉丝力量大》(卓越当当),现在书终于出来了,可以说这是中国第一本研究粉丝的书,不过书弄的五颜六色,花里胡哨,人民大学出版社出书从来都是没有审美的,他们出的每一本书看上去都很难看。《粉丝力量大》其实写的不是那种很学术,每章都像随笔一样,但是很扎实,用学术分析的方法叙述但不枯燥,阅读起来挺有意思,但是封面和内文过于炫耀的设计,让这本书品质上打了五成的折扣。

插播一条广告:本人去年购买的一款尼康80-200变焦头打算出手,95成新,带遮光罩及发票,此款镜头曾经跟随我经历了很多演唱会,质量上无任何问题,就是想换代了。同时送独脚架一支。价格5500元。有意者跟我联系。邮箱在旁边。

关于粉丝的书,外国大众文化学者的著述有很多,但多是从一种文化现象去分析的,比如从粉丝的心理到他产生的文化现象。张嫱老师这本《粉丝力量大》的侧重点是“力量”,而且跟粉丝经济联系在一起。这种角度倒是很符合当今中国的现实。

西方出现粉丝,也是经济的促动者,但学者们更喜欢用文化批判角度去分析粉丝现象,所以这方面的论述比较多。探讨粉丝的起源及社会心理因素、文化现象特别容易,因为有很多基础理论支撑。但是我国社会学家除了抄袭论文评职称,实际上忽略了很多社会现象,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基础理论研究。谁让研究社会学的专家们是被国家豢养的呢,被豢养就要享受豢养的好处,无可厚非。倒是从台湾来的美女张嫱老师填补了大陆学术界的一个空白。

所以,张嫱老师一入手,肯定是从目前整个大中国的现实出发,这个现实就是,我们的粉丝现象从一出现到形成一种社会现象,它并没有创造文化现象,更多创造的是经济现象,它比西方来得更直接,这跟我们最近30年喜欢走捷径有很大关系。所以,在我的祖国,粉丝的消费力量远远大于它为社会创造的文化力量。而所谓今天政府开始重视文化产业,跟粉丝的消费能力的不断壮大有直接关系。如果张嫱老师能从一个更大的政府政策导向再去分析一下粉丝现象,会发现,粉丝为这个国家贡献的GDP确实不小。说得更直接一点,当粉丝们还没有确立自己的文化价值的时候,就开始体现经济价值了,再通俗一点讲,你还没有精子的时候,就开始让人怀孕了。粉丝力量大啊。话说回来,我们现在做的任何事情不都是这样吗。

如果说所谓的文化产业,实际上只分两种:兴趣经济和欲望经济。电影、流行音乐、书籍等文化娱乐甚至今天互联网上最热门的社区形态,都是兴趣经济。由于人类需要调剂自己的生活情趣而出现的一种经济样式。而各种物质上的东西,比如服装、电器、汽车、奢侈品等,属于欲望经济,它出于人们最本能的改变生活质量的欲望而产生的交易关系。人都是有欲望的,所以欲望经济是很靠谱的。

相比之下,兴趣经济就有些不靠谱了,人这玩意儿情绪兴趣谁也找不准,你不知道他今天喜欢什么明天喜欢什么,也没有标准,市场形成之后,兴趣产品提供者都是用试探的方式来撩拨人的心理,撩拨得好的,达到群体高潮的,经济就形成了,反之就糟糕了。

比方说,在互联网上,BBS、聊天室、博客、微博甚至所有社区类模式,都是兴趣经济,但是这个兴趣经济是虚的,它不太能直接构成金钱上的交易,所以要通过很多见解手段来完成,比如欺骗啊。兴趣经济必须要不断更换模式和内容,才能吸引住人。比如说电影,你的总要搞出点新花样才行。所以说,能不断更换内容和形式的兴趣经济相对来说活得比较好,而无法不断更新的内容和形式的兴趣经济都是先把自己弄死再说,这就是互联网为什么大都在烧钱而不挣钱的原因,因为它太依赖人的兴趣了。

好像是说,只要人对某种东西产生兴趣,就可以称之为粉丝。兴趣经济的特点之一就是忠诚度不高,它是另外一种精神欲望,物质欲望满足起来很容易,你敢花钱我就敢卖。精神欲望满足起来就比较难,所谓铁杆粉丝,那都是少之又少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实际上对构成消费不起任何作用,兴趣经济需要盲目、非理性、幼稚的粉丝,但恰恰这类粉丝的忠诚度比较差,时过境迁,就把你当一件破衣服脱掉,所以你还得想着怎么给他设计一件新“衣服”。

所以我并不看好微博,貌似那是名人与粉丝之间的互动,实际上在我看来就是每天一群人给另一群人用一种仪式感的方式烧纸,而那个网站就是为这两群人烧钱。

带三个表 @ 2010-09-07 18:23:11 分类: 未分类

明后天会在这一带滞留,请问这两地方有啥好吃的?
是不是也是川菜口味?

带三个表 @ 2010-09-07 15:25:26 分类: 闲扯

今天,三联办公室内一直在热议一个话题,
就是凡是到新浪去开微博,
写够100条,单位将发一辆iPhone。
写够500条,单位将发一辆iPad。
写够1000条,单位将发一辆MacBook Pro 17。
真好,第一我讨厌新浪,第二我讨厌苹果的产品,
没觉得有啥亏的。哈哈。

带三个表 @ 2010-09-07 5:01:15 分类: T恤


摄影:二丫

带三个表 @ 2010-09-05 12:48:34 分类: 挨个祸害


今天在单向街书店出台,是《博客天下》杂志搞的,在此谢谢贵刊。活动结束后,王丫米同学赠送了一本他们的贵刊,我打开一看,眼前忽然一黑,How are you,怎么是你?拍张照片还植入广告。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