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封面故事是《我的团长我的团》。永远后知后觉的三联在《团长》播放完之后做了这么一个封面故事。我第三次采访康洪雷,兰小龙藏在北京西郊的一个防空洞里躲着媒体的炮火不出来,康导面对毁誉参半的评论,显得很镇静,情绪也很稳定。
我之前有一搭无一搭看了两三集,我上一次追着看连续剧还是《陈真》,这都是哪年的事儿了。后来的电视剧有时候看上一两眼,磨磨唧唧看不下去。有时候出于工作需要,会连轴转一口气看完全集。《士兵突击》我就是突击看完的。《团长》也是,不过没看完,来不及了,看了三十多集。
之前看媒体的评论,都嚷嚷看不懂,看不下去,我觉得中间有那么几集确实看不下去,但是看过去之后,还是挺好看。好多看不下去的人,大概都想象成《士兵突击》了。我一直说,现在人们懒惰到你就是把馍馍嚼好了喂到他嘴里他都懒得咽下去,最好像填丫一样,直接拿一个博士五公斤锤钻,伸到他嘴里,一扣扳机,直接射到胃里丫才会喊爽。
那个龙文章好像有一句台词,歌词大意是——我现在是你们的孙子,灰孙子,你们是我的爷爷,我得捧着你们,抬着你们。现在制造文艺产品的人就是龙文章,消费者就是那些溃兵,都是爷爷。所以不管什么,都要尽可能去适应爷爷,不然你连当孙子的资格都没有。
在这一点,我挺佩服康洪雷的,丫就是不待见这帮爷爷,就拍一个让人看不下去的东西。我倒不是说《团长》拍的有多好,而是觉得观众永远伺候不够,现在的观众被伺候越来越弱智,稍微有点不合口味就不满意,我看好多人的评论,都基于某种规律和模式基础上,只要稍微换一个体位,就他妈没快感了。用一个模式去套所有作品,这种评论谁不会啊,因为这里面有相同的规律性。
其实《团长》最致命的问题是前期准备工作太仓促,很多时候剧本还没写完,就用大纲开机了。兰小龙把自己写飞了,康洪雷把剧本拍飞了,形成了双飞燕。如果他们能准备充分一些,至少在逻辑上还是比较顺畅的。
所以,我认为这的确是一部该毁誉参半的电视剧,只是人们毁它的方式不对,包括周传基老先生。康洪雷解答了很多观众的迷惑,稿子整理完我就想,其实今天人们的最大乐趣在于去误解别人,人们误解别人的动力来自他们有太多间接经验的判断了,忍都忍不住往歪处想,这个世界才越来越乱七八糟。
封面上用的是段奕宏,我仔细看了看,发现这张照片脸部左右两边比较对称,包括脸上的泥巴、胡子、皱纹。我问美编程昆老师:“你们是把一半的脸复制翻转后贴到另一半边脸上的吗?”程老师回答:“没有,他长得比较标准!”
这也太标准了!标准的就像人们对所有事情的反应一样。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