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的日志
带三个表 @ 2010-08-31 15:19:50 分类: 闲扯
我写了一篇关于方舟子的文章,就有人在博客后面提醒我,歌词大意是:人家骂你脑残,你还挺人家。其实骂我的人太多了,骂我脑残的人已经铺天盖地了,反正但凡在网络上有点名气的人,批评我,一定会有人以超光速的方式在我博客后面提醒我:某某某写文章骂你了。意思是,你这种点火就着的人还不回击他一下?有些是非搬运工平时真忙。你关心点正事好不好?妈的!你以为你在旁边喊雄起我就听你的?
然后你在旁边看热闹,你买票了吗你?
从我写博客那天我就要求自己,不跟任何个体的人类打嘴架,因为我觉得太没劲了。互相骂了半天,也没有什么结果。顶多我在博客上修理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傻逼而已。至于某个博主,谁要愿意骂我就骂,我不接茬,骂对了改之,骂错了了之。其实我特怀念当初有个人专门开了一个骂我的博客,开始写的挺勤快,后来就不认真了,每次我都去看,不更新我也像你们一样催促他:该更新了!
一个最基本的观点是:任何一个人在另外一个人眼里都有毛病。你得允许别人说你好坏,所以,别人爱说什么说什么,那是他的权利,哪怕他说的不对,那也是一种记录。话再说回来,谁又真正了解谁呢?我最喜欢一些交警这样说我:你真不适合写新闻,你还是写乐评吧;你真不适合拍电影,你还是写新闻吧;你真不适合写乐评,你还是写博客吧;你真不适合写小说,你还是拍DV吧……我真的啥都不适合,但我都干了,还挺快乐。快乐是自己创造的,幸福是别人给你的。话说回来,我的鸡巴真不适合你那款逼,你就别凑到跟前把腿劈开了。
带三个表 @ 2010-08-31 11:42:30 分类: 闲扯
李敖老师有个儿子叫李戡戡,最近写了本书,叫《乱记》,为了忽悠这本书,先是陈文茜,后是李敖,都站出来为这本书打气,这没什么,商业社会这样玩也符合游戏规则,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把韩寒当作靶子,这醉翁之意就有点酒后驾车的意味了,他们当然不能把低调的郭敬明当靶子,也不能把骗子唐骏当靶子,打击别人抬高自己的游戏规则就是拿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当靶子,这样上位比较容易。一来不用担心因为打击别人而把别人搞红,这样得不偿失,二来李敖也知道别跟尿炕的比,那样没出息。
其实想捧自己的儿子或亲友,你就捧吧,没人拦着,没必要拉一个垫背的,你不玩断臂山,也别玩垫背山。以为垫了背就能成山?那是左小阻咒老师的行为艺术。
李戡戡的《乱记》写得好坏先放一边不评论,李敖用这种低劣手法推销自己的儿子倒是很中国。李敖一度很牛逼,但这不意味李戡戡也牛逼,遗传学还没遗传到这份上。如果民进党在教材中歪曲历史,你正本清源就可以了。
一个人该走什么路,能做什么,是他自己的事情,当年17岁的韩寒被中共中央电视台审问,如今成了笑谈。岁数大一点的人,都不自觉地想充当一个家长的角色,希望别人能按照自己的意图做点什么,然后自己会有成就感。你可以这样评论:你喜欢什么或者不喜欢什么,没必要要求别人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中国人的家庭意识比较强,总不把别人当外人。李敖骂了一辈子国民党,然后又骂民进党,李敖的思想里有民主意识的,可为什么在对待韩寒这件事上突然没了宽容?其实人都挺自私的。
我一直觉得,韩寒是我的祖国变态教育下的产物,如果教育本身没那么多问题,也不至于出来韩寒这么一个异类。至于韩寒是写小说还是当赛车手,他走秀挣钱还是以笔为刀,那是他自己的事情,作为一个成年人,他只需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就行了,你可以喜欢他或者讨厌他,你不用越粗代疱去为别人设计一个人生。李敖谈到自己的儿子说:“我不对孩子做任何‘设计’,任何设计都是危险的,应该尽量让孩子自动自发。人生并不一定是水涨船高的。”但是他却喜欢设计韩寒的人生:“韩寒如果不超出他的本位,仅仅是写一些小说,他肯定可以写一辈子;赛车也可以尽管赛,因为这是健身的范畴,但他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会很痛苦。”这一点跟我的祖国的人民品位是一样的,难怪李敖一直坚信自己是个中国人。
我觉得李敖已经开始跟我博客后面留言的一些傻逼看齐了。
带三个表 @ 2010-08-31 10:48:49 分类: 未分类
昨天,刘洋老师打电话,说单反团成立一周年了。让我写微博表示一下。唉,这帮离开微博就活不了的人啊,微博作为一种东西,明年就完蛋了。
想想离我处女出国也有一周年了,一年前,刘洋老师让我办护照,我以为他在开玩笑,之前有很多人这么跟我说过,结果都被忽悠了。我没当真,后来发现真的要出国,看来没忽悠我。到了以色列,大家把相机拿出来,差不多都是单反相机,就这样,一个带有很明显中国特色的团体——单反团诞生了。成员有老狼、叶蓓、陈楚生、王磊、查查、胡赳赳等人,除了我,他们都用佳能。自从这个团体诞生之后,刘洋老师的生活中就多了一件事:找镜头盖。
我在以色列没有看到一个当地人背着照相机出门,他们看到我们挂着照相机,都觉得新鲜,大老远就打招呼要求你给他拍照片。但实际上,以色列的光学技术绝不逊于德国和瑞典。Leaf相机就是以色列的。
一年来,刘洋老师为了能让单反团定期搞一些活动,不断奔走,最后说服了尼康公司,赞助佳能5DII给单反团使用。过几天,我就能拿到佳能5DII了,在此感谢尼康公司。

带三个表 @ 2010-08-30 11:31:31 分类: 杂谈
方老师被袭,人们都很愤怒,希望警方抓住凶手。我觉得很难,即便抓住,估计也抓不出藤上的那只瓜,最后替罪羊被关两年,他得到的补偿肯定很多,因为替罪羊为真凶出了口恶气。
从行凶的过程来看,我认为凶手被授意行凶的程度最严重就是把方舟子打成脑残,不致人死命,脑残之后方老师就不能打假了。最基本也得要达到恐吓、威慑的目的,至少让方老师挂点彩。
我想,方老师还是幸运的,他不过是受了点皮肉之苦,要知道,在这个和得没法再谐的社会里,人的命是不值钱的,人的尊严是不受尊重的,人的权利是不受保障的,弄死方舟子,跟弄死一只蚂蚁一样轻松。在我的祖国,有时候它更像一个现代化的中世纪,即便没有人能做出烧死布鲁诺的事情,但是有烧死布鲁诺想法的大有人在。如果说中世纪是科学对抗宗教下的愚昧,那么在和得不能再谐的我的祖国,科学对抗的是极端利益下的愚昧。愚昧带来的商业市场太大了,方舟子等人坏人好事,肯定要被修理,以此警告其他的舟子们,你要老实点。
我并不好奇主谋和凶手是谁,我感兴趣的是帮凶是谁?
带三个表 @ 2010-08-29 15:34:33 分类: 闲扯

邵老师前段时间全国到处乱窜,巡回演出,据说场面很热烈。回来后就出新专辑了。新专辑的和那些选秀歌手唱的歌还不一样,都是邵老师没事自己写的,邵老师毕业于名牌大学西太平洋大学,所以歌曲里有些女文人气息和可以复制成功的元素,但也不那么知性,有点小女生的烦恼,但不至于忧伤;有点小女生的憧憬,但不至于那么高远……反正什么都有点。上次看她演出的时候我就想,她适合哪一类群体听呢?后来我一下想出来了,她的歌曲很适合这样年纪的女孩子听。比如,该女孩指着即将分手的男朋友怒叱道:“去死吧你,找你的88年出生的老女人去吧。”你的明白?
另外,不许联想淘宝店网络首发该专辑,附赠限量版“概念摄影集”,有邵夷贝亲笔签名。欢迎88前小女生和88后老女人们去购买。
带三个表 @ 2010-08-29 14:25:24 分类: 杂谈
先播放一条片头广告:
光明行10月3日到7日去宁夏吴忠市进行白内障手术,曾经通过我博客捐款的同学,有没有兴趣去参加志愿者?如果这段时间有时间,请跟陈小姐报名,发邮件到她的邮箱:terrichan@126.com。
最近橡皮常委会在讨论取消贪官死罪,争论很激烈。各门户网站原来都有这条新闻,后来不见了。其实都是瞎他妈争论,打击贪官跟有没有死刑有啥关系?
一个普遍流行的观点是,现在贪官罪大恶极的,判处死刑有震慑作用。有人老拿刘青山、张子善举例子,说杀了这两个,后来就没有人敢贪污了。我就不喜欢这种调调,这哥俩被判死刑是典型的人治,“因为贪污相当于今天171万人民币的数目,原本判死缓被毛主席亲自下令枪毙。”哈哈,原来毛泽东就是刑法。当时的社会环境对培养贪官条件不好才是后来一度没有贪官的原因,跟杀刘张二位关系不大。
我认为,你就是对贪官们动用史上最残酷的刑罚,他们也照样贪污。明朝的刑罚够狠的了吧,但是明朝的贪官最多。道理谁他妈都知道,制度有问题。仅靠严酷的刑罚来赌制度的漏洞,还颇有点精卫填海的精神啊。所以,对贪官处不处死刑,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我的祖国对惩罚贪官这一点上,确实一直没有手软,但是跟打手枪一样,要是没事就打,手总是会软的。那位男同学,你是不是身有感触?实际上,制度上有那么大的漏洞,有那么多潜规则,谁坐在那个位置上都不会坐怀不乱的。历史上中央集权的特点就是中央逐步对地方失去控制,到最后守不住了,哗啦一下。历史不就是这么死循环过来的吗?
有一个关于钱穆的故事:
钱穆10岁的时候,有一天,体操老师钱伯圭摸着钱穆的手问他:“听说你能读《三国演义》?”钱穆答道:“读过。”钱伯圭借此教诲学生道:“这种书以后不要再读。此书一开首就有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治一乱之类的话,这是中国历史走错了路,故有此态。如今欧洲英、法各国,合了便不再分,治了便不再乱,以后应该向他们学习。”
一个体操老师好多年前就看出症结了,那些人不会看不到吧。保留对贪官处死刑,实际上就是保留包青天,还是延续人治的魅力。只要杀一个贪官,百姓就拍手称快。你得给官老爷这个被歌颂的机会啊。这种做法是最好的障眼法,反正贪官挺多的,现在看谁不顺眼闭着眼睛随便拎出来一个毙了都不冤枉。我看这不是杀鸡儆猴,是杀鸡敬民。如果靠死罪能解决贪污腐败问题,那这事儿在明朝早就解决了,干吗今朝还会出现这种现象?
今朝是不会找出一个完善制度的,你试试,拿一把刀,从自己身上割下一块肉,你下得了手吗?既得利益者放弃利益,一般只能做到一点:施舍。没事给民众施舍一两个死刑贪官用来解气玩,多好啊。从这一点来讲,它的最高量刑死刑就不该被废除。
网上有篇文章,说得貌似有理有利有节,实则狗屁不通。但是代表了最大多数人民的看法,绕着事实本质说了一圈,此文叫《贪官死罪存废辩论不能回避国情现实》。我发现,凡是什么事情一说到国情,就变成扯淡了。我的祖国的国情核心问题就是不敢面对自身问题。
贵校校长徐显明认为,贪官最好是判处不减刑和假释的无期徒刑,这比死刑还让人难受,叫生不如死。但也不解决根本问题,那样各地监狱该人满为患了。或者在脸上刺字,写上贪污的数字,但又涉嫌不尊重人格,也不行。哈哈。
带三个表 @ 2010-08-29 3:18:29 分类: 闲扯
有人问我,你咋不拍DV了?本来,这东西就不是我的正业,纯粹是为了玩,最近经济状况不好,就不拍了。周围有些同学说,你要再拍,别忘了让我露一面。跟我说这话的人,我记不清有多少了,还有外地的朋友,说如果给他一个角色,他一定飞过来。我在等有一百万人跟我说这样的话时,我就拍《百万雄师过大江》……
我其实一直给胡淑芬小姐准备一个角色,剧本也根据他的特点在构思,但是构思到最后卡住了。要知道,我总希望有一个意外的结尾,而这个结尾有小强老师参与,鉴于他演技上的问题,很多高难度表演他做不到,所以这个剧本……
这个故事大意是:有一个记者被派去调查一件绯闻事件……故事似乎像《你丫真狠》,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匪夷所思了,小强老师在里面扮演重要角色,共有4句3个字的台词,每次想到小强老师会有台词,我就想自杀……只好作罢。
当然,还有一个故事,讲两个网友约会的故事,但是要到外地去拍,而且还要到武汉或南京、南昌这样的地方,人生地不熟,成本太高,只好作罢。
还一个故事,讲述一个逃犯的故事,他打抱不平,干掉了当地恶霸,一个公安局长的儿子,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跟摇滚乐有关了。由于里面出现大量现场表演,在录音和现场收声方面,俺没经验,而且成本肯定很高,只好作罢。
还有一个关于和谐社会的故事,讲一个驴友,无意中发现了一个世外桃源,发生了一系列故事,本来名字叫《不能没有你》,本来我打算写成小说,结果前段时间台湾拍了一个电影跟这个名字一样。一想到要到云南或者贵州之类的山沟里呆上半个月,我就觉得麻烦,只好作罢。
还有一个故事,有那么一个人,他突然发了一笔横财,他不知道拿这笔钱干什么,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用钱来考察一下人性,算了,这个是色情片…………只好作罢。
说了一圈,我的意思是:我开始准备明年的DV了,缺钱啊。我的邮箱您是知道的,嗯哼!
P.S.:目前不接受个人赞助,谢谢那些想赞助1毛钱到1万块钱的同学。
带三个表 @ 2010-08-28 5:13:39 分类: 杂谈
8·27演出,我在最前面拍照片,基本上耳朵被震聋了,回到家里敲键盘点鼠标都听不见声音,耳朵嗡嗡的。我不知到场地和看台上的人听到的是什么效果,反正我在音箱底下听到的声音都是劈的。
拍到张楚唱完,一张CF卡拍完了,换另一张卡,他妈居然坏了,只好收拾东西出门,准备回家,结果突然从门缝里飘出一砣影子,定睛一瞧,是奶猪。我跟丫一边说话,一边删照片,删除了37张,又进场地,这回得省着拍,Beyond、信、齐秦我就不拍了,反正等崔健出场的时候,还剩下5张。这时有一个姑娘在后面跟我打招呼,回头一看,还是个美女,我立刻给她拍了一张,是谁我也不认识。还剩下4张。我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居然有张存储卡是坏的。奶奶的。不过崔健长得都跟郭冬林一样了,也没啥可拍的了。
黑豹的主唱好像换成了李敖。何勇像年画里抱着鱼的娃娃。朴树一出场我以为是唱西北民歌的阿宝来了呢。郑钧我拍的最多,总算挑出一张和他年轻时接近的照片。许巍也胖了。张楚还那么瘦,但明显苍老很多。丁武已经快长成米克·贾格尔了……你不得不承认,摇滚老了。
水平有限,但基本上把他们都拍进去了。到这里观看。
带三个表 @ 2010-08-27 13:05:38 分类: 杂谈
“8·27”摇滚怒放在我看来像是一株千年铁树,总算开花了。但是等到它下一次开花,又要等上千年。数学好的同学你们不用掰着手指头算了,我这是文学,修辞而已。
之前采访这次演唱会,发现它确实是一场20年来从来没有的演唱会,从投资就能看出来,600多万的制作费,几乎到顶了。然后每个人都会选择几首可以让人合唱的歌曲,可以想象,今天晚上,在工人体育场,这个标志性的场地,除了经常出现的全民齐声骂“傻逼”之外,还会有一组摇滚金曲响彻它的上空。任何一个跟随中国摇滚走过来的人,都可以沉浸在这个“老炮文工团”制造的激情之中。甚至我相信,这是中国摇滚最后的辉煌,你错过了,就要再等上千年。可能唯一让人郁闷的是,每个人都会一次次把你撩拨起来,但是三首歌之后就会换人,你一晚上也到不了高潮。
这是过去20年摇滚的精华总结,当然,你可以把信、齐秦忽略,不是我瞧不起他们,是他们的路数跟整个摇滚的调子不太搭。但是,你想过未来20年中国摇滚吗?还能凑出这样的一个阵容在20年后的工体怒放吗?不可能!
第一,无论如何,这20年来的摇滚歌迷和摇滚乐队要感谢一样东西:唱片。是唱片给人们带来一共公共记忆,是唱片给音乐家不断作阶段性总结,是唱片这种非常具有质感的东西把人与音乐的全貌全部展示出来,是唱片作为一种传播载体让更多人对音乐和音乐背后的人有一个全面认识。如今,唱片在它步入30年工龄后马上就要下岗了,将来还会有一种音乐公共记忆吗?如果没有,你还会去共同喜欢一个歌手或一首歌吗?可能你会说,为什么我非要通过唱片去记住他们?有互联网,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听到更多歌曲,想听哪首就听哪首。但是这只是你的消费习惯的改变,它和当年美国单曲时代完全不同,单曲时代能出现猫王,互联网单曲时代不能。而且,一张完整的唱片你才能分辨出哪首歌你喜欢哪首歌你不喜欢,公共记忆就是这么来的。互联网时代不会再有这样的对比机会了。音乐本来就是抽象的东西,当它具象化的部分因互联网时代被抽离掉之后,它还剩下什么?还有,免费还会让他们一掷千金去制作一张精美的唱片吗?不会了。于是你听到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20年后的工体,可能是张玮玮抱着吉他唱《织毛衣》。
第二,你看看“8·27”的阵容,老炮文工团无一例外都在走下坡路,他们最黄金的时代早就“岗威斯问”了,那“二炮文工团”现在有如何呢?很不幸,现在30岁左右的“二炮们”,既没有完全享受到唱片时代共同记忆的好处,也没有赶上数字时代正常游戏规则带来的好处,他们是一代实验品。摇滚的回光返照也许会持续一两年,之后又会是什么呢?我不敢想象20年后,六七十岁的崔健带领老炮文工团再次出现在工体的舞台上,他们相互搀扶,合唱一曲《最美不过夕阳红》?相信互联网能给人们带来好音乐的人们,你能听到《老鼠爱大米》和《爱情买卖》,这是最近五年通过互联网走红的两首原创歌曲,20年,一共会出现8首这样的歌。
第三,分众时代,人们追求的都是个性,谁跟谁都尽可能不一样。这意味市场越来越小,当然,每个人都可以从一个自私的角度来反驳我的观点,从个人口味角度讲,一点错没有,从市场角度讲,这就是灾难。20年后,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崔健这样的摇滚歌星,但是这20年不会出现一个崔健这样的摇滚歌星——就像你和你们家春春现在的关系一样。当然,这一点错都没有,未来的消费就该是这样。
第四,我始终认为,摇滚乐这玩意儿一定是在社会变革最剧烈的时代才最活跃,在和谐年代,它没什么魅力可言。20年前他们赶上了,有病呻吟和无病呻吟的区别在于此。当然,你还可以说,有快感也可以呻吟,不见得有病才可以呻吟。问题是,你丫现在有敏感区吗?
我也学聪明了,我改支持互联网免费下载了,支持唱片消亡。站在大众消费的立场上至少是安全的,至少你们是认可的,至少你们看着不会生气,哄孩子玩谁不会啊,反正我又不出唱片。
带三个表 @ 2010-08-27 2:28:19 分类: 挨个祸害
如果陈晓卿有一天做媒人,人类很快就会灭绝。
陈晓卿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很喜欢“撮合”人,这一点他倒是有女人的习性,他经常忙前忙后撮合一对男女,比忙自己的事还认真,比如,他会对一单身女孩说:“我给你介绍一个男朋友吧。”女孩脸上泛起涟漪:“好呀,陈老师。”接下来是陈晓卿介绍该男子的特点、优点、长处……总之他三言两语就能让该女子顿起以身相许该男子的愿望。说到这里,你们都会说:“你瞧瞧人家陈老师,心肠多好,虽然人黑,但心不黑。再瞧瞧你,整天拿人家陈老师开涮,太不地道了。”但是且慢,你要知道,陈老师一般都是在一个20多人的大饭局上像张宏民新闻联播一样对人说出这番话的,我想,但凡是个有点害羞心理的女孩,面对陈老师如此高调地介绍对象,大概都会退避三舍。本来,该女子内心燃起的热望,被陈老师的的一番广播瞬间就给浇灭了。当然,下一顿饭局他又会如此这般对那个男子说:“我给你介绍个女朋友吧……”
反正到目前为止,陈媒婆就从未停止过介绍对象,但是成功率是0。有一次饭局,陈老师假装很认真地对我说,某某还单身,正好你也单身,要不你俩好吧。这姑娘就坐我旁边,弄得人家很不好意思。然后陈老师很认真地对该女生说:“要不你今晚就跟他回家吧,反正你回家也是一个人。”
后来我看明白了,陈晓卿真的是怕他周围的男男女女都有主,没人跟他出来饭局,所以他想象着谁和谁之间有这种可能的时候,一定会把这个苗头扼杀在摇篮里。他惯用的手段就是欲拆还撮。反正他一定会弄得满城风雨,雷电交加,不让两个人死了这条心他不罢休。土摩托、全勇先等无数单身男子都尝过陈晓卿的苦头。至今,这些男人依然茕茕孓立,形影相吊。这真有点像我的祖国的灾情: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前几天,一个朋友开了家餐馆,老板娘想请陈老师来就餐,毕竟陈老师是唯一一个吃得出全北京不同地方吉野家有啥差异的美食家,但是陈老师有些名气,架子是很大的,卿,已是不出台的。比如,他找我办什么事,都一副很CCTV的口吻:“三表,我拍了一个记录片,你赶紧在你博客上说两句!”我哪敢得罪陈老师和中央电视台啊,平时根本不敢说陈老师一句坏话,只好乖乖地写在博客上。看陈老师的长相你就能看得出他真是黑社会的。
请陈老师出台,让我很为难。但人都是有弱点的,陈老师的弱点就是对八卦感兴趣,对,他跟你们一样,拥有一颗三俗的心。于是我心生一计,给陈老师发一条短信:“女朋友开店,想请你过来亲嘴品尝。”我知道,接下来陈老师会干什么,第一,他会立刻向全世界宣布;第二,他一定充满一颗八卦的心一夜未睡,乖乖地过来。这就象国产电影一样,还没开始就想到了结果。
昨天下午,我的手机就没消停过,无数短信和电话过来咨询、求证。连一向对八卦很不敏感的老六也凑热闹:“嗯哼,真的吗?”当然,最让我感激的是,有好几个女孩发短信给我:“你明晚要带我出席饭局啊?”“你明明知道我出差了,怎么还说带我出席?”“我在外地,赶过去还来得及吗?”……唉,中央电视台的人说话你们也信?
晚上饭局,又有不少女孩发来段信甚至打来电话质问:“你不是说带我参加饭局嘛?怎么没叫我?你说,你带谁去的?”我只好挨个解释:“我带的是陈晓卿。”“啊?说,这女的是干什么的?”我说:“拆弹部队的。”我压下去葫芦鼓起了瓢。陈晓卿这个坏人,这下可好,穿帮了不是,让我怎么挨个交代啊。
八卦完毕,都他妈的满意了吧?
带三个表 @ 2010-08-26 1:07:48 分类: 闲扯
国产影评人对《敢死队》赞不绝口,赞的都快决口了。于是我怀着狐疑地心看了《敢死队》,事实证明,国产影评人就是国产影评人,尽瞎鸡巴扯淡。要我看,就是一个肌肉版的《流星花园》。把一帮好莱坞硬汉、打手聚在一起确是挺有创意的,可是你要知道,这帮人在自己的电影里都是主角,聚在一起就不好办了,最后只好吃了一顿大锅饭,每个人角色都不突出。故事本身还挺莫名其妙。
我估计下回就会有人打007的主意了,让所有演过邦德的人凑在一个电影里,我先写个故事梗概,这个电影的歌词大意是:一驾到伊拉克执行任务的美国战斗机,获取了一份伊拉克新的核设施机密文件,在回军事基地途中,被俄罗斯发现,飞行员为了躲避俄罗斯空军截获情报和袭击,不得不偏离航线,结果飞入我的祖国领空,在飞到新疆青海一带,由于燃油耗尽,不得不迫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而且,我国军队居然没有发现(上次朝鲜飞机都飞到沈阳了,也没发现)。美国国防部得知此事,派人从几个方向潜入我国境内救助该飞行员,他们分别从阿富汗、尼泊尔、哈萨克斯坦以及北平、越南出发。对,这些潜入我国境内的家伙就由历任詹姆斯·邦德扮演。当然,俄国人也没闲着,他们派出一支经验老到的间谍队伍,一边阻止邦德们接近飞行员,一边想获取情报。就在他们猫捉老鼠一般在我的祖国领土上大肆折腾的时候,我反应慢速的国防部门发现他们的踪迹,于是也介入了这场游戏。
当然,你尽可能去想象在西北荒漠是如何上演三国演义的,它的情节一定很紧张刺激,它的脉络一定是错综复杂,经常会出现花开数朵,不知该表哪一支的状况。反正邦德们各怀绝技,我军为搞定这帮孙子,派出一支以章子怡为首的邦德女郎队伍,张静初啊,范冰冰啊,在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时空中进行了一场肉搏战……当然,结局你一定猜到了——
如果是美国人拍这部电影,邦德们接连战胜邦德女郎,最后聚在飞行员面前,沿着瞭望塔,圆满而归。
如果是俄国人拍这部电影,肯定是他们挨个把邦德干掉,最后在飞行员毁灭绝密资料的那一刻,干掉了飞行员,拿到让美国人胆颤的核资料。
如果是韩三平拍这部电影,肯定是影帝亲临现场指挥,临危不乱,各线协调作战,人们群众齐齐上阵,把美帝国主义包围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结果邦德们自愧演技不如,纷纷借械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