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字的语言比较暴力,经常用一些不雅或充满攻击性的词语,但是有一个字,我是一直想用,但是就是没法用,因为电脑的字库里面没有这个字,可是我翻阅《现代汉语词典》,里面的确收录了这个字。急得我好多文章都写不好。
这个字叫(卒瓦),发音是cèi,就是打碎的意思。《康熙字典》和《说文解字》里面都收录了这个字。北京方言里面常有这样的话:“小丫挺的,你丫找(卒瓦)呢是不?”
美国人发明电脑的时候基本上没想到会让全世界的人使用,更没有想到中国人使用,所以人家上来就是单字节,汉字不能单字节,一个字占俩地方。我记得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的老先生们给我讲过,好像电脑里的字库问题当初被我们忽略了,这里面牵扯的事情可多了,比如跟台湾的繁体字问题,在操作系统上的较劲也跟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较劲一样,但是由于我们想得太不周全,匆匆忙忙制定了一个字库,它不是由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参与制定的字库,而是当时的电子工业部。这个字库一共有6763字,就是GB2312—80。但是有些软件不支持。后来到了win95时代,开始支持了,又增加了一个扩充字库国标13000.1,但是这个字库民航跟银行系统不支持,你要是起个怪名字,买飞机票的时候就打不出来,去银行开户的时候就有麻烦。后来,公安部说这两个字库也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起偏僻名字的人们的需要,必须还要增加,于是就有了国标18030字库,又增加了六千多个你一辈子都不可能认识的汉字。不过这些汉字要是用输入法打出来,那可费老鼻子劲了。一般输入法只支持2312,后来很多流行的输入法开始支持GBK大字符集,对于更大的字库,大概就剩下区位码或五笔字型支持了。
写到这里,其实就不难发现,我们老祖宗没事发明的汉字在今天确实有很多问题,汉字这玩意儿,你不用它就消亡。比如北京西边有个地方叫“爨底下”,你说这个“爨”字,没事谁用它啊。类似这样的生僻字,我们有好几万呢,比如“奰”“蠶”“蠽”“臦”“孒”“壭”,还有“毚”这个字,怎么看上去像龟兔赛跑?但是今天,人们为了能显摆自己有文化,常常用一些生僻的字,比如给自己起名字,都觉得自己是武则天。公安部户籍部门每年从全国各地户籍登记方面获取的生僻汉字有很多,最好玩的是,有很多人专门造字,比如在工厂的“厂”字里面加一个“办”,很显然,古代人不会造出这样带有工业文明色彩的汉字,急得户籍登记的人差点把仓颉同学从地里挖出来,给他判个“教唆造字罪”关他10000年。
但是,对于常用的汉字,最基本的2312字库里面却没有,比如“槃”“瞭”以及我最想用的“(卒瓦)”,我找(卒瓦)却找不到。大概很多人都忽视了,汉语里面有很多发音是没有相对应的汉字的,比如有个相声里说的“zēnr”“chuǎ”“piǎ”,要是细数起来,这样有音无字的发音还挺多。话说回来,汉语用了几千年,逐渐形成一套规律,有些发音是因为使用习惯上才逐渐被淘汰,也许在方言中还存在。可是这个让我心仪的“(卒瓦)”,它有音有字,却不能用电脑打出来。
据说,现在有一种五笔输入法,能打出七万多个汉字,我说的这个“(卒瓦)”就能打出来,谁安装了这个输入法,找出来给我复制过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