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联想

珍爱生命,远离博客

2007年4月10日的日志

带三个表 @ 2007-04-10 16:21:35 分类: 杂谈

孟静作了一篇《聊天大王》的稿子,采访的时候,她打电话联系史航,史航同学说,你家在哪里,我去你家接受采访。

这是我见过的服务态度最好的被采访者,送货上门接受采访,如果被采访者都像史航同学一样,我们的采访成本会降低多少啊。我这次做王小波封面故事的采访,那些学者不是在上地就是在昌平,去一趟就半天,要是都像史航这样敬业,我们就可以在杂志社守株待兔。

关于史航同学的故事,老六以前写过一篇文章,生动地讲述了这个胖子人生传奇。但是,他每天都有生动故事,我想有时间写一个更详细的《史航史》,如果你曾经是史航的同学,同事,朋友,恋人,情人或合作伙伴,只要你能讲述出史航的精彩的艺术人生故事,欢迎跟我联系。

关于写《史航史》的事先放下,孟静作这篇《聊天大王》写的是目前电视台劣质谈话、综艺节目增多,需要大量嘉宾,于是就出现了一批准职业嘉宾,打开电视,不管什么时间什么频道谈论什么话题,都能出现这么一批人的身影,他们侃侃乏谈兮,直至何在干兮。我算了一下,如果每次嘉宾出场平均收1000元出场费,一个月有个十次,就是1万元,靠这个也能活得不错,平时没事还可以干点别的。我把这类赶场子做嘉宾的人称之为“综艺青年”,以前有文艺青年、文学青年,现在又出来一批综艺青年,他们就是“三青团”,要是同时出现就是“共青团”。

最近我打开电视,总能看到史航同学,我眼神不好,老以为韩红改行做脱口秀了。定睛一瞧,是史胖子。史航是我见过的最热情、看书最多的人,他无所不知以及机智幽默的口才,尤其是像录像机一般的超强记忆力,令人发指。跟五百年出来一个狐狸精范冰冰一样也是目前稀缺品种。在娱乐致死的年代,史航除了写剧本,一个冉冉升起的副业出现在他面前。因此,我决定做史航的经纪人,代理他的嘉宾业务,每个月争取让丫上20次电视,让丫根本没时间写剧本。

带三个表 @ 2007-04-10 1:01:41 分类: 杂谈

因为这两周一直在采访,“音乐时间”耽搁了一段时间,今天恢复,顺便多送出两首歌。

以前我从来没听说过有个歌手叫陈明韶,只听说有个叫陈明真的人,还有个人叫陈映真,还听说有个叫陈真的人,据说是霍元甲的徒弟。听了听陈明韶,觉得还不错。我这里尽量介绍一些老掉牙的歌曲,理由有三:一是新歌你们都听过,没必要在这里再听一遍;二是为了显摆我知道得多,让你们在百度里面搜不出来,同时也让百度知道,还有很多歌曲他们的搜索引擎是无能为力的,当然,我不是跟百度对着干,很多我介绍的歌曲在网上都能找到;三是我一直坚持的一点,只要你头一次听到,就是新歌,而且我不喜欢把歌曲分成新旧。今天介绍陈明韶的歌曲叫《老人与海》,然后是Kate Bush《Wuthering Heights》(呼啸山庄),之后是一首Chris De Burgh《You Look Beautiful》(看上去很美)。以后我介绍歌曲应该跟文学结合在一起,每本书的名字链接都指向图书网站,然后让他们给我提成。

介绍完文学我们进入正题,先去古巴,我很怀念一个叫Compay Segundo的老师傅,他活了九十多岁,前几年去世了,小资们是不是都看过文德斯拍的那部电影《美景俱乐部》,里面就介绍过这个老师傅。什么?你没听说过这个老师傅,没听说过还作小资,太土了,快去补课,不然别出来混。今天介绍他最有名的一首歌《Chan Chan》。从古巴出来咱们直接飘洋过海,去巴西,向你们介绍一个小师傅,此人叫Chico César,一个长得跟土摩托和陈晓卿相媲美的人,他唱的这首歌也很有名,土摩托和陈晓卿都会唱:《Mama Africa》。又是古巴又是巴西,太热了是不是,那咱们去凉快点的地方,比如苏格兰,给你们介绍一支乐队:Runrig,他们的音乐有点怪,其实就是苏格兰的刀郎,听听《The Greatest Flame》,是不是有点当年黑豹的风范?然后我们去意大利,你大概不太知道Gazebo,但你一定听过《I Like Chopin》,这可是80年代很红的一首歌。

行了,别到处乱转了,这种坐地日行八万里,不如土摩托去巴西。就在我写这个介绍的时候,土摩托打来电话,说电脑中毒了,我当时真想问问他,你有什么科学依据说电脑中毒了,不去看西医就说电脑中毒,让方舟子知道会笑话的,但想想他电话里沉痛的声音,便问他,什么症状?他说关机关不上,不停地循环启动。其实比尔·盖茨发明了一个永动机程序,一不小心被土摩托打开了,于是我把这首Belinda Carlisle《Circle in the Sand》(沙滩上的圆圈),这首歌里唱道:2007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个土摩托在自己的电脑里画了一个圈,电脑里的圈啊,转啊转,我们的永动机呀永远不停止啊……

似乎是在很久以前,听到了一首歌,很好听,但是没记住名字,旋律一直记得,又是多少年后,我才终于搞清楚是谁唱的,歌曲叫什么名字,这就是王芷蕾《冷冷的夏》,这是一首很典型的怨妇歌曲,如果你失恋了或者想哀怨了,估计倚栏是找不到地方了,就听听这首歌,“上了床的爱情原来是忧伤”。

接下来的这首歌曲要送给柴静老师,跟一个朋友聊天,才知道,她当年在长沙广播节目非常火,我徒弟还专门就她的节目写过一篇论文,朋友告诉我,她那个节目的结尾曲是郑智化《让我拥抱你入梦》。我就不拥抱柴静老师了,希望今年她还给我们的首映式做主持人。这首歌送给柴老师。

我刚上大学的时候,还不懂爱情是什么。记得那年我们广播站看了一场电影叫《谁是第三者》,那时候的广电总急还没有道德意识和霸道行径,居然让这部电影公映了,我那时候连恋爱都没谈过,哪知道第三这是什么意思啊?没多久,学校里放美国电影《爱情故事》,才算真正被启蒙了,看得我好感动好感动哦。尤其是主题曲,从那时起就一直在我耳边回荡,后来,听到了Andy Williams老师唱的这首歌,所以,介绍给大家,最美好的爱情总是要过去的,但是为什么要开始呢?《(Where Do I Begin)Love Story》

接下来再来首抒情的,有个女人叫Barbra Streisand,她好像演电影挺有名,唱歌也凑合,类似我们的周迅,她好像唱过很多歌曲,但我一听说是个演员,就对她唱歌没什么兴趣了,不过她还是唱过一首比较流行的歌曲《The胃We Were》

90年代初期,我总喜欢收集一些稀奇古怪乐队的专辑,在这些乐队中,有个叫Connels的我比较喜欢,很好听,印象最深的是《74-75》,后来才知道,这类乐队太多了,我也没什么兴趣了。不过有时候当你听一个人突然改变一点风格,会觉得挺新鲜的,Elvis Costello,这个看上去更应该在大学物理系研究天体物理的家伙,居然有时候也要抒情一下,《Alison》似乎就是英国版的《灰姑娘》吧?

大家都还记得Aaron Neville吧,就是跟Linda Ronstadt合唱《Don't Know 骂ch》那位,他的嗓子像镀了一层黄铜,听着很舒服,找了半天,找到了一首《Pledging My Love》送给大家听听。然后再来一首更动情一点的,Gary Moore《Still Got The Blues (For You)》

卡纳瓦罗原来是个球童,后来成了球星;Sheryl Crow原来是个伴唱,后来成了歌星,谁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现在的孩子都很着急,急什么啊,这世界是你的,躲都躲不过去,不是你的,抢都抢不到手,踏实一点比什么都好,听听Sheryl Crow的《All I Wanna Do》吧。

一个来自我国深圳的美女Deeppurple说要点播一首Deep Purple《Soldier Of Fortune》,要把这首歌送给猫猫玫瑰两位美女知己,要是红颜知己的话,别同时送给两个人。我去深圳要请我吃饭啊。以后是不是形成一个规矩,谁请我吃饭我就安排谁点的歌呢?祝你们胃口好,都吃得白白胖胖的。快乐小鱼同学要点播一首英国女歌手Mary Hopkins《Those Were The Days》,的确如你所说,中国人不太了解她,连我对她的了解也不多,谢谢你点播这首歌,送给经常来这里怀旧的人。3pin来信要点Bird York《Come Be With Me》给自己:“俺就喜欢这样的豆沙声,让大家一起慵懒吧,谢谢!”回头我请你吃豆沙冰棍。上次来参加土摩托局的那位沈阳姑娘罗铮,你要点一首《Have You Ever Seen The Rain》,在我找到的版本中,我最喜欢Creedance Clearwater Survival这个版本。“生命提款机”说点一首The Corrs《Only when I sleep》送给Tena.Leng。你也不写点什么点歌的原因,让我没法发挥。EVA想点一首林一峰的《与你共枕》LULU。“LULU虽然是女生,但我也不是男生。想告诉她,爱情不用等,因为它就在那里.如果觉得太辛苦,不要恋爱也无妨。恩,就这样了,不许联想哦~呵呵。”没事,没人联想。暖暖也要点一首林一峰的歌,一为推广下我热爱的民谣歌手林一峰;二为纪念下我生命之中、生活之外的男人们。这我可要联想啦……

点播歌曲请发邮件:dianbogequ@126.com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