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联想

珍爱生命,远离博客

2008年10月的日志

带三个表 @ 2008-10-19 0:59:59 分类: 未分类

这次去深圳和广州,主要是参加一个活动,顺便签售和放DV。广州本来一直说去,人家也都安排好了,但一直没时间,现在借去深圳的机会,正好可以去广州。

我出了五本书,有两本是跟众人一起编的。这次签售什么书都可以签,你就是把郭敬明的书给我,我也敢签。不过世纪文景出版集团出版的《不许联想》《文化私生活》现在市场上快没了。今天深圳书城的人打电话告诉我,《文化私生活》卖完了,进不到货,我打电话问出版社的人,出版社的同志告诉我说,《私生活》早就该加印了,但是一直没有加印,据说加印的手续还挺麻烦。大家记住这家出版社,以后出书别找这家出版社,他们不爱加印。

现在出版社出书都挺保守的,比如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欧美流行音乐指南》,人家要500本,他们就给200本,能少卖点就少卖点,如果有一天你们买不到这本书,主要原因是出版社太客气了。

在深圳的安排具体如下:
25日下午2点在深圳中心书城北区中央通道签售,具体内容包括聊天扯淡,地点在福中一路莲花山附近。
25日下午4点,在上步根据地酒吧播放DV《你丫真狠》,问路和订座电话83633533,不要门票,可呼朋唤友过来,酒吧免费提供凉水(不含三聚氰胺等蛋白粉成分,可放心饮用)。

在广州的安排具体如下:
26日下午3:30,在海珠区新港西路93号学而优书店签售,内容包括签售和扯淡。
26日,晚7:00-9:30,在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管理学院MBA大楼国际会议厅播放DV《你丫真狠》,先播放DV,然后有一个小时左右的聊天时间,离家远的同学看完后赶紧回家,虽然广州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到时候见。

带三个表 @ 2008-10-17 17:21:42 分类: 未分类

帮朋友的网站做个小广告,招聘网站编辑,具体条件请参见各大网站的招聘编辑的标准。除此之外,有信仰者优先考虑。工作地点在CBD罩杯

关于这个网站招聘信息就这些,我不是开玩笑,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希望你能抓住这个机会。别把邮件发到我信箱里,不然我把你的电话贴到夜店,注明“一夜情热线电话”。另外也不要问我该网站具体情况,我知道的都告诉你了。

邮件请发至:david.xqhuang@gmail.com 黄先生收

带三个表 @ 2008-10-16 15:45:15 分类: 未分类

the-ring
《盗版请闭眼》
widows-1
《黑寡妇》

带三个表 @ 2008-10-16 2:51:02 分类: 闲扯

coco-1
据说,鸟巢的冠名权将拍卖出去,如果可口可乐公司拍下冠名权,以后这里再放焰火的时候,会不会喷出来的都是这东西?一直有传言说,可口可乐能杀死精子,可口公司可以借这个正名了。你看,我们的焰火里喷出来的都是什么鸟东西?

带三个表 @ 2008-10-15 23:37:19 分类: 挨个祸害

昨天把东东枪大师的歌曲贴到博客上,引起一阵骚乱,正直善良的人们听到后感觉不舒服,地痞流氓听了之后都挺乐呵。今天晚上没什么事儿,所以想说说东东枪,可是当我想写写这个80后流氓的时候,才发现,这个人除了长得模样跟江总有点类似之外,我真不了解他。

知道东东枪,是06年郭德纲走红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喜欢穿LV牌T恤的郭德纲的走红跟东东枪有点关系。后来在老六的博客上,看到他写郭德纲。每次我想了解郭德纲的情况,人们都会说:你去问史航或者东东枪。后来我知道一点东东枪的情况,他喜欢民间艺术,尤其是曲艺。所以说,他能弄出这么一首《三环边上》,也不意外。我相信以后没有人去听欧美音乐,《欧美流行音乐指南》肯定也卖不动了,而是去听民歌和戏曲。

但是什么东西一旦让政府管理,肯定就会给管死。京剧快死了,相声快死了,所以必须回到民间才是正道。像东东枪这样的人不多,自己喜欢,还身体力行传播。看东东枪的文字,里面有很民间的智慧,这很不容易了。

以前我把小精子和土摩托给糟践出来了,一个是70后,一个是60后,现在决定糟践东东枪。现在也没有会唱歌了,好不容易有这么一棵苗子,应该好好折腾一下,把东东枪大师糟践红了,他就出唱片了。

今年拍DV,我请东东枪当群众演员,一句台词也没有,对他的要求就是严肃且不苟言笑。东东枪做到了。找他来演戏也是想到将来我可能会拍一个主旋律的DV,给他往特型演员方面培养,你们觉得他演谁比较像呢?

妈的,说远了,我今年的DV还没有广告呢,真的有钱人都死绝了吗?

贴两张东东枪今年的DV剧照,一看就是正面角色中的坏人。
ddq1
_5107090

带三个表 @ 2008-10-15 1:20:15 分类: 闲扯

 

 演唱:东东枪
带三个表 @ 2008-10-14 19:35:47 分类: 未分类

23日去深圳,会跟刘洋老师做一个节目,刘洋是谁深圳人民都知道。
25日在深圳书城签售《欧美流行音乐指南》;晚上在一个酒吧放《你丫真狠》。
26日去广州,下午签售,晚上放《你丫真狠》。
更详细时间地点过几天通知。
不知道有没有可能,月底可能去四川采访,如果成行,会在成都重复一遍深圳、广州的内容。

《欧美流行音乐指南》几千本首印快卖完了,然后可能做一本纯文字的版本,价钱会低很多,针对喜欢音乐但吃不起麦当劳的群体。

带三个表 @ 2008-10-14 4:14:00 分类: 杂谈

阎崇年先生很冤枉地被人打了一个嘴巴,因为那些语录不是他说的,到底是谁说的,估计会有好事者通过人肉搜索找出“元凶”的。始作俑者到底是谁已经不重要了,揪出来又能怎样,总不能安上一个破坏民族团结的罪名拉出去暴打一顿吧。我觉得,人们在反思阎崇年先生被打事件时多是从道德或学术角度入手,忽略了一个我们眼前的最大凶手——互联网,这东西的好处我就不说了,坏处是它的出现给人类文明制造了最大面积的谬误。以现在为时间线,如果查找一百年前的史料,你大概都能看出个子丑寅卯,不然阎先生研究清史也不会有那么多成就。但是一百年后我们的后代来研究宋祖德,能把他们的头疼死,因为他们可能面对一堆上千万字的史料,并且分不清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哪一句是情思凝结。可怜的我们的后代啊。看来有必要建议国际互联网机构推出新的HTML标准,每个页面最多只能写两百字,就像以前把字写在羊皮和竹简上一样,那样肯定字里行间都充满智慧。

自从有了互联网,语录这种言简意赅的警句便流行了,最早流行的是韩乔生老师的语录,这事跟我有点关系,最早我把很多中央电视台体育解说员的口误收集在一起,放在网上,后来流行了,等绕一圈回来我一看,怎么都成韩乔生老师的口误了?原来还标有宋世雄、孙正平、宁辛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的主持人的名字,这回好,全都让韩老师一个人“独吞”了。

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量大,真实性差,传来传去就都变成民间文学了,当我在网上查找自己的信息时,查到很多让我哭笑不得信息,把我跟很多人嫁接在了一起。Who Am I?我还没失忆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我们都喜欢依赖这个错误百出的互联网,并且深信不疑。曾有媒体出过这样倒乌龙的笑话,一个记者图省事,在网上拼贴文章,结果不留神把自己同事的文章剪过来发表。互联网创造了一种共享主义,就是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向这个虚拟空间站释放越来越多的智慧垃圾,并且,不管提供者还是共享者都忽略了版权,当这个共享主义幽灵在我们的眼前晃荡的时候,出处已经变得不重要了,没多少人有意识去鉴别其中的真伪。

大家每天都在用搜索引擎,都在查阅各种民间版本的线上百科全书,当一种行为变成习惯后,就忽略了其中的局限和错误,鬼知道将来会不会出现这些错误堆积到一定程度可能改变我们的世界观。

如果你眼前只有一只表,你很容易判断时间,但是如果有三只表呢?你会相信哪一只呢?或者在你面前摆着三只世界上最昂贵的手表——芝柏、宝珀、江诗丹顿,它们的时针指的都一样,但是秒针指的不一样,你觉得哪个最准确呢?这说明一个问题,信息越多越让你缺乏判断。信息时代信息可复制性让其准确度降到了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低限度。我想早晚有一天人类要为这种谬误的信息文明还债的,那时候指不定是什么东西抽我们人类一个大嘴巴呢。

带三个表 @ 2008-10-13 12:49:24 分类: 闲扯

杨+在二审时说”什么都不知道”,这就对了。
因为公众对杨+为什么会杀人的动机什么都不知道。
因为杨+的母亲现在在哪里人们也什么都不知道。
因为我们有很多不知道,所以杨+也该什么都不知道。
以不知道VS不知道,这个逻辑绝对很霸道。
也许以后我们就会有更多的知道。
希望杨+最后鉴定结果真的是个精神病患者。
而且,我认为他确实有精神病。

这个结果不是我鉴定出来的,
也不是法医鉴定出来的,
更不是精神病专家鉴定出来,
是我看新闻报道看出来的。

因为这个人的行为很异常,
比如不见他父亲,
不接受他父亲给他请的律师,不见律师,
还不上诉(后来神志清醒的时候又上诉了),
什么事都委托既不是律师也不是亲属的人转告给别人,
还有什么其实大家可以自己从新闻里判断,
他肯定是精神病。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一个行为异常古怪的人,
在成为犯嫌的时候放弃各种权利,
你说他要没精神病那谁还会有精神病呢?

带三个表 @ 2008-10-13 8:32:44 分类: 杂谈

昨天,我去了一趟北海帕克,虽然这个皇家公园离我住的地方不到五百米,但是我已经有好长时间没去过了。显然,我去北海的目的是出于那台松下LX3的驱使,进门后,我见人拍人,见狗拍狗,见马……我的摄影技术很糟,除了对器材性能不了解,对构图和用光也很笨,晚上吃饭,一个摄影师当场指点了我,让我终于知道了什么叫白平衡。妈的,拍DV的时候,我对着监视器会常常提醒摄像注意调白平衡,我拍照片的时候就像不到。那天跟奶猪他们吃饭,拍的照片回家一看,所有人都跟毛利人一样红彤彤的,陈晓卿大师更是红的发黑。人家摄影师跟我说:“你这个价位的相机,一定有手动调白平衡的。”我找了半天居然没找到。后来还是摄影师帮我找到的。因为我一看菜单脑袋就大。

白平衡这事儿就不说了,以后出门我会记得带一张白纸。

说说昨天拍照片遇到的一件事儿,我在拍花的时候,遇到一只类似蜜蜂的昆虫,但是比蜜蜂大好几倍,我盯着这家伙看了半天,初步断定,这是只蜂鸟。但我仅有的动物常识告诉我,蜂鸟虽然有上百种,但只在南北美洲,中国没有。可是不是蜂鸟又是什么呢?起初,我认为是蜂鸟的理由是,它的嘴很长,有三厘米,它不会落在花上吸蜜,一直在空中飞。我认为它不是蜂鸟的理由是,它的嘴不是鸟嘴那样像一个锐角,而是像一根针。另外中国确实没有。但我还是有点兴奋,万一这个物种是我发现的,我不就上了什么杂志了吗。像周正龙大师一样,拿着照片说,我在中国发现了蜂鸟,并且以我的名字命名“峰鸟”,嗯哼。
1P1000337

可惜这个家伙太贼了,一直离我很远,我一动它就跑得远远的,我的相机最长焦才60毫米,根本够不到,所以拍了一张模模糊糊的照片。回到家里,我上网查了一下,原来叫做长喙蛾,是只幺蛾子。不过我还头一次发现这类昆虫。后来又在网上看,发现很多摄影发烧友都见过这个小东西,而且都会像我这样提出疑问:“北京有蜂鸟吗?”
183248
(网上找到这么一张,跟昨天看到的差不多,够妖媚的吧)

这个北京野生动物保护组织也不跟陕西省林业厅学学,开个新闻发布会,宣布在中国发现蜂鸟。不然最近开三中全会又没新闻了。

认识自然界还有这么一只幺蛾子倒没什么,但是这事儿让我想到了很多别的事儿,比方说,我们现在了解一个人有时候就像我第一眼看到幺蛾子一样,凭着自己仅有的一点常识和经验下出判断。陕西林业厅大概也知道人们普遍存在这个心理,搞一把瞒天过海的游戏,可以把戏演砸了,你瞧瞧人家伊利和蒙牛,都有人砸场子了,还在顽强坚持表演,不让你继续看下去誓不罢休。

从来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误解,这个误解来自人们都习惯先入为主凭借自己的经验去判断。阎崇年大师挨打,我和所有人一样,被网上流行的语录误导了,作出了错误判断。包括那个打阎大师的年轻人,是否也是被什么东西误导武断作出判断才鼓足勇气打了阎先生呢?我相信那些生产奶制品的企业,他们不管遇到多大麻烦,都会相信一点,人民群众的眼睛虽然是雪亮的,但是人民群众的脑袋是最愚蠢的,随时可以去误导民众。毒奶粉事件已经不是新闻了,即便这个事件抻出来的东西太多,但是终究会风平浪静,人民群众早晚还是有奶就叫娘的。当某一种东西缺乏透明,人们自然会利用提供给公众的信息做出误判——比如当众表演喝牛奶。

问题是,从来人们就没有耐心去了解一个人或一件事。前段时间我总去全国各地放DV,遇到了很多人,我最常听到的一句话:你跟你在博客上的感觉是两个人。我觉得,你看到我真人的感觉跟我博客上的感觉都不是我,其他人也一样,你看到的老六也不是博客上的老六,你看到的罗老也不是博客上的老罗,你看到的你爹也不是你亲爹,你看到的你奶奶也不是你亲奶奶。但你看到的土摩托一定是博客上的土摩托,哈哈。我从来就不通过文字去判断人,因为我是写字的,文字的欺骗性太大。或者是我做记者多年,心里练就了一种意识,就是从来不太敢相信别人的文字和话语。尤其是,在你有生之年一定要记住这样一句话——网上的东西怎么也能信呢?有些东西你要通过整体了解才能下判断,但这又是矛盾的,谁他妈没事对你王小峰李小峰张小峰感兴趣呢,你提供什么信息我就按什么信息作判断,而且现在是一个做事不过脑子的年代,人们都喜欢下结论或作分析。比如我每次看留言都有这样的感受,原来他是这么看我,她是那么看我。慢慢这些看法就在我面前形成一道防火墙——其实你们说的跟我本人无关。

每个人对他人的理解和解释最终都会变成马赛克中的一块,它越多越清晰,但永远不会变成最真实的一个具象。

人类一直是有交流障碍的,哪怕面对面坐着说话,也一样有障碍,更何况今天通过网络信息做间间间接交流呢,这就跟一个排的人从前往后传话一样,传过几个人就走样。但是人们乐此不疲按照走样的方式继续这种游戏。信息时代人们捆绑得更紧密了,让本来无关的人都联系在了一起,但是心里的屏障却越来越厚了。以前不认识你,就当这世界上没有你。现在我认识了你,就当这世界上多了一个更不认识的你。

请听题:你说我到底认不认识你呢?
1P1000372
(人在这个世界上其实跟这只猫一样)

带三个表 @ 2008-10-12 14:11:14 分类: 闲扯

王小峰老师您好,
  一直觉得您设计的T恤很漂亮又有趣.今天朋友跟我说了一件她的苦恼,让我想到给您发一封邮件也许您愿意帮我这个忙.
  她的男朋友最近买了件新t恤上面印着一个面孔漂亮清纯的女生,那个女生前面没穿衣服,胸部用一只鞋挡着,而且是那种高清晰的电脑图片印上去的很逼真.我朋友跟穿着这样一件T恤的他走在一起,可想而知,那是说不出的滋味,归纳成生气吧,她很生气,但是她男友不太体谅她的心情,争辩说这个T恤是穿着给别人看的,觉得好玩而已.于是她想印一个男优在T恤上,以后跟他同时穿那个衣服,也许他就能体会她的心情了.
  问题是,我们在网上找了很久都找不到又诱惑又够帅的男优,可能是我们不在行吧.还希望您能加一点个性设计,让它有趣一点,这样穿着不至于太丢自己的脸,又能让她男友悔过自心.
  求求您帮她这个忙吧,求求你啦!
小吗
========================================
我有很多T恤图案可以推荐,不过我认为没什么意思,这种低级同态报复只能激化矛盾。我猜想那个男孩大概是1985年左右出生的,男人的平均心理年龄都要比实际年龄小上5岁,也就是说他不过是个90后,青春期还没过去,对某些事情还停留在招摇上,建议你的女朋友不要介意这些,反正我觉得这俩人也长不了,不必当真,如果这女孩在意别人穿什么,最好让她找一个穿阿玛尼牌子的男人。

我比较不喜欢Q&A,为此我写了一篇讽刺“Q&A大师”的小说《浪漫的事》,充当别人的情感专家都是挺扯淡的事情。什么事情人到了一定年龄都会明白,这世界上我看到的唯一速成的结果就是那个英国商务大臣。你也别替你女朋友瞎操心了,如果你非要我推荐图案,你觉得这两款行吗?(不是我设计的)
zoom_1420
xiaxin
(这是夏新电子的曾经logo。AMOI翻译成中文就是“让我来”)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