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联想

珍爱生命,远离博客
带三个表 @ 2007-05-30 4:27:47 分类: 音乐时间


(点击上面图标进入MOTOROKR网站)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不知道那天是否能赶上我更新“音乐时间”,所以提前送给一些黑猩猩级别的小朋友一首歌,希望你们节日快乐,我找了很多儿歌,觉得还是这首歌合适:《Polly Wolly Doodle》

前些天,胡德夫在北大举行了一场演出,我因为忙着DV的事情,没有去。不过之前看过他的演出,也采访过他,没去倒也不觉得遗憾。你看,在没有音乐的年代,人们多么珍惜有音乐含量的歌声啊,其实喜欢胡德夫的人肯定没有喜欢周二逼的人多,像胡德夫这样的歌,你用什么样的词汇去褒奖都不过分,可问题是,这种褒奖或者说这种音乐形态早就被恶俗的东西吞没了,当他的歌声停止,你就会很快忘记。为什么呢?大概是人们心中的那种纯粹也随着环境的变化消失了,很多时候都是对黑猩猩弹琴。好吧,送上一首胡老师的歌《太平洋的风》

听说最近Vitas要来北京演出,在以前,中国对俄罗斯(苏联)音乐的认识基本停留在柴可夫斯基或者《莫斯科郊外的晚不晌》层面上,要么是古典音乐,要么是革命歌曲。这几年出来一个t.A.T.u.,你看,俄罗斯的流行音乐总是怪怪的。Vitas也是一个混搭的结果,男声女唱,古典流行,人家弄出来的就像模像样,我们只能弄出来一个李宇春,知道什么叫苏联老大哥吗?我们跟人学的东西多着呢,人家都米格-33了,我们还米格-21呢,这就叫差距。来听听人家的“女”高音:《Opera》

夏天真的到了,前几天北京37度5,正好这天拍外景,皮肤就立马晒黑了,我看那几个女演员,皮肤都晒成了红色,让我想起了美国人说的红脖子。我多想躲在树荫底下好好睡一觉啊,结果发现自己中暑了。后来知道,中暑的不止我一个,还有万一老师。回家后想着该给同学们放些什么凉快一点的歌,就想到了凤飞飞《凉啊凉》。这首歌我在1987年听到的,当时好像是一盘台湾流行歌曲联唱,印象很深。

我几乎不怎么看篮球比赛,虽然能看懂,但是对那种老得分的比赛项目没什么兴趣,我喜欢看足球、棒球,就是那种半天也得不了一分的体育项目,所以,虽然NBA很火,但我很少看。连美国有几支职业篮球队我都不知道,张嘴能说出来的也就是芝加哥公牛男子篮球队,这还是孙正平老师的口误让我记住的,估计在他的脑海里还存在一支芝加哥母牛女子篮球队。还能记住的就是休斯敦火箭队,因为姚明在这个球队打球。前几天,范甘迪被解雇了,正好那天打车的时候听到了这个消息,我的脑子里想到的不是范甘迪,因为他长什么样我都不知道,我想到的是一段旋律:“And I think it's gonna be a long long time…”是的,矮墩装(Elton John)的《Rocket Man》

虽然曼联在冠军联赛上失利了,但是拿了英超联赛冠军,曼联队有一首队歌,叫《荣誉属于曼联》,这首歌是根据美国一首很老的民歌《约翰·布朗的遗体》改编填词而成的,琅琅上口,还真适合在体育场里面齐唱。约翰·布朗是美国废奴主义的领袖,后来被杀害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写了这首歌,后来有很多人唱过这首歌,每次到了民权运动的时候,就会唱起这首歌,这次我选择的版本是Pete Seeger的版本。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小白兔在童话中总是以正面形象出现的,不过,在刘易斯·卡罗尔的笔下,小白兔似乎成了一个教唆犯,它引导着爱丽丝走向了一个奇幻的旅程,我不知道王朔是否看过《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至少《我的千岁寒》跟《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有相似之处,没有一只兔子引导王朔,但是他仍然穿梭于历史的时空,弄得也很奇幻。兔子就是迷幻药,这么讲王朔也是在一只兔子的引导下创作的。说了半天,我想介绍的是Jefferson Airplane《White Rabbit》,这首经典的迷幻歌曲,灵感就是来自《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里的那只兔子,要不后来怎么有句俗语叫“兔子,走着瞧”呢。

前段时间,听到一张唱片:《侗族大歌》,中国的少数民族歌曲里,很少有按照西方乐理的和声结构去演唱的,但是侗族大歌在演唱上都是互相找和声,找着找着就好听了,第一次现场听侗族大歌是在山西左权的南北民歌擂台赛上,有五个侗族姑娘唱得真好听,感觉声音是立体的,而且没有兔子引导,也能听出迷幻的感觉。这次我找了一首《蝉之歌》,送给老六和土摩托吧,你们在研究蝉的生命周期过程中辛苦了。我觉得蝉也懂和声,不知道土摩托是否会写一篇《懂和声的蝉》,不信你夏天的时候在树根底下听听,丫的声音都是“都、咪、嗖、西”这样的素数。

其实中国有很多民歌都很好听,唱自己的歌,说着容易,唱起来真难。如果都能好好对待自己的音乐,不至于现在连首好听的歌都听不到吧。这次再推荐一首苏阳《贤良》,你大概就能知道,怎么唱自己的歌了。

我希望每次都能介绍一点比较陌生的东西,或者说你们在歌曲搜索引擎上面找不到的歌曲,互联网的便捷有时候会让人失去对新生事物探索的兴趣,会把人培养成衣来伸手的寄生虫。这次介绍一首克罗地亚民歌,Starogradske《Lijepa Janja》

去年流行一本书《狼图腾》,我没看过,但是在广播里听过几段,我对狼的印象就是我小时候走山路的时候总担心把它叼走吃掉,但我一直没看见过狼,冬天,能在雪地上看到狼的足迹,还有狼粪,都是白色的,上面都是动物的毛。大人告诉我,如果遇到狼,就把红领巾解下来,不停挥舞,狼就吓跑了。这个办法我最终没有用上,因为没遇到过狼。但愿狼不是色盲,也许这招把狼吓跑了,却引来几头疯牛。后来到北京后,我就跑到动物园,去看狼,隔着铁丝网,我把红领巾解下来,挥舞半天,那只狼连眼皮都不抬。好吧,听一首“狼”(Los Lobos)乐队的《Will The Wolf Survive》

来吧,听一首温柔一点的歌曲,Don McLean《And I Love You So》,我最佩服Don McLean的一点就是,他真的定力很强,人们对他的《美国派》作出的各种分析,他就是不说是什么意思,这就好比,尼斯湖里到底有没有水怪,你越说越玄乎,这水怪就是不露面,然后关注猜测的人就越来越多,这也叫炒作吧?

最后再听一首Indigo Girls《Hammer and a Nail》,这期“音乐时间”推荐的歌曲不多,主要是前段时间太忙了,我看到邮箱里面点播的歌曲已突破两百封,实在没时间整理,下次再安排点播吧,抱歉。

点播歌曲请发邮件:Dianbogequ@126.Com
请写清楚你的名字,点播的理由以及具体的曲目和演唱者。

66 个黑猩猩响应 “MOTOROKR音乐时间(13)” 作为黑猩猩,我要说两句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