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联想

珍爱生命,远离博客

2006年9月6日的日志

带三个表 @ 2006-09-06 22:55:08 分类: 杂谈

现在提倡正面报道,所谓正面报道,就是报喜不报忧,但是如何能做到报喜不报忧的同时又能让人看不出来在胡说八道呢?做编辑的要学会正面报道的技巧。

同样一篇新闻,因为标题不同,结果可能就是大相径庭。打个比方,山西某地煤矿发生瓦斯爆炸,结果造成40人死亡。按常规新闻报道写作手法,标题可能是:《山西某煤矿瓦斯爆炸致死40人》。这就叫负面报道,社会影响极坏。要改成正面报道该怎么做呢?标题应该改成《山西某煤矿瓦斯爆炸,60人被抢救生还》。再比如,某地发生洪水,导致数百人失踪,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正面新闻报道的标题就该是《军民团结在一起,试看洪水能怎地》。瞧,这样社会就和谐了。

比如广东省公安厅长梁国聚恶搞的那篇“广州是最安全的城市之一”,这有点太正面了,正面的都有点全裸了,所以人们肯定不相信厅长说的话,如果哪位编辑明白厅长的意思,其实可以在标题上稍加改动,就不会引起这么大争议了。

报道中有这么一段话:“此外,广州市24日召集了中央驻穗、省、市共22家媒体,通报广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情况:今年头7个月,广州‘两抢’案件下降25.2%,其中飞车抢夺案下降37.7%。最新社情民意调查表明,广州市民表示安全、比较安全或者一般还可以的比例达88%,公众安全感基本稳定呈上升趋势。”正面报道的标题可以写成《两抢降25.2%,飞夺降37.7%》,人民看到这样的新闻,都安全上街了。但是你负面报道的话,标题有可能就变成《广州两抢案件仅下降四分之一》,你看了之后一想,还有四分之三的危险因素存在呢,还是别上街了。

再比如,最近报纸登了一条新闻,说广电总急发布了禁止在电视上做某些类购物广告的禁令之后,224套节目中,已经有147套节目停止了这类广告节目。正面新闻的标题是《147套节目停播违法电视购物广告》,负面新闻的报道就变成了《77套节目继续播违法电视购物广告》。

以此类推,如果以后你看到一个新闻标题,就知道是正面还是负面了。

带三个表 @ 2006-09-06 3:56:47 分类: 闲扯

这次去昆明,我住在一个朋友家里。朋友租了一套房子,三室一厅,窗明几净,非常舒服,一问租金,才800元一个月。想想我在北京租的破房子,面积比朋友的房子小很多,采光也不好,一个月2000,差哪去了。

然后我算计买房子,目前北京的房价十分高,假如我打算买一个100万的房子,估计也就是四环以外的地段,面积90平米左右。我会经过这样的努力买到手。

第一方案:如果我给三联写封面故事,写一期封面故事(基本上都是自己写的),我要写100期才能买到这个房子,如果每期都是我写的,我要写两年,估计那时候我早就累死了。如果一年写8期,我要写12年,那时候朱伟早就把我从三联轰出来了。

第二方案:如果我给人写专栏,一篇开价1000元,我要写1000篇,如果每周写两篇,我要写10年。如果每周写一篇,我要写20年。如果每篇文章500元,我要写2000篇,如果每周写两篇,我要写20年。如果每周写一篇,我要写40年(我能活到那时候吗?)。

第三方案:我刚看了我博客上的广告收入,两个月收入50美元(就算500元人民币),我要写4000个月,才能买到那个100万的房子。除非我成精了,否则靠写博客根本挣不到房子钱。

第四方案:我如果一年出一本书,如果按10%的版税来算,定价20元,市场销量2万册,收入3.5万元(扣除税),我要出30本书(比他妈鲁迅还多),30年后我才能买得起房子。问题是,我儿子跟我孙子在之前住在哪里呢?

第五方案:如果按我现在每个月的工资来算(不吃不喝,都存起来),需要130个月,估计那时候朱伟又把我从三联轰出来了。

第六方案:如果我每天参加两个新闻发布会,每次拿红包200元,一个月我能拿12000,我大约需要7年能买到房子。

现在,如果这六个同时进行的话,谁的数学好,给我算算,我大约多长时间能买到房子?这么玩命我是能先住进房子还是能先住进骨灰盒?

所以说,我这辈子买房子是李双双守寡——没希望(喜旺)了。跟我一样没希望的人,还有多少呢?如果想买房子,不去广州大街上抢劫根本没戏。

所以,我要提前退休,到一个房价低的地方养老,比如昆明或成都之类的地方。或者,我现在就把自己卖出去,谁给我一套房子,拍拍我的肩我就听你的安排。

带三个表 @ 2006-09-06 1:35:00 分类: 杂谈

有时候,收到一件有意思的T恤衫是件很开心的事情。
一个德国朋友Feya寄来一件T恤衫,见下图。
这上面是一个列表,从这个列表你能学习到近50年美国与世界的关系史。

另一件是一个朋友曲卫在美国买的一件。
胸前是一个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
旁边有只小精子。
下面有句话:Born 2B Human。
这句话可以翻译成:人类生就二逼。
翻译的比较儒雅一点就是:生当做人杰。

带三个表 @ 2006-09-06 1:02:35 分类: 杂谈


北京的桥是一大景观。早在万恶的改革开放之初,我来到北京,看见桥就特兴奋,因为我们村里的桥,基本上不是桥。
后来,蔡国庆唱过一首歌《北京的桥》,把北京的桥唱的美不胜收,粉饰太平的东西总是美不胜收的。

现在,北京的桥更像一个风景,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散落在北京的要害位置,在这些重要位置害了不少人。每次上街,其实最怕过桥,还好,我不开车,坐车时就看旁边司机的烦恼。每次过桥,你总能看到开车人骂骂咧咧的,不分男女和受文化教育程度高低,一律干谯。为什么呢?因为北京的桥就是摩天岭,就是大渡河,一桥当关,万车莫“开”。

昨天看报纸说北京西直门立交桥又要修了。西直门立交桥位于北京西北二环,是众多璀璨明珠中最璀璨的一颗,是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奇迹与杰作,任何外国桥梁专家都设计不出这么经典的立交桥。

我印象中,这座桥始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当时北京人和车都不多,所以,西直门桥开通后,人们觉得交通挺便利的,后来经济发展了,车多了,西直门桥就变成了斯诺克了,不管南来北往,途径此桥,如过鬼门关。有段时间我打车,如果往西编曲,司机会问:“不走西直门桥行吗?”然后他会向你陈述过桥的险恶与艰难,建议你宁可绕行两公里也别过桥。

后来,西直门桥大修过一次,爆破过一次,一座崭新的立交桥拔地而起,你知道什么一桥飞架东西南北,天堑变堵途吗?就是政府花了不少钱修建起的新西直门立交桥。这座立交桥为了迎接更大流量的汽车,设计出了绝佳的方案,让车都堵在这里。这样,不仅缓解了北二环、西二环以及动物园、学院路一带的交通紧张状况,也成了北京地区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

这次,西直门桥要打个补丁,为什么要打补丁呢?因为有座桥在几年前因为进城的货车刮了一下,成了危桥,很长时间不能通车,据说只能走自行车。这里插一句,如果您开着大货车来我们首都北京,会发现,北京的各处立交桥的限高高度都不一样,最矮的3米,最高的四米多,而且,很多桥前面都没有限高栏,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另一个人文景观就是很多桥都被外面进京的大货车给撞得豁牙露齿,西直门桥就因惨遭这个被撞的命运导致某一段不能通车。从目前来看,西直门桥式北京所有立交桥当中最经典的一座,估计过段时间又会把它夷为平地,然后再修一座更填堵的立交桥。

  翻译: